天作——志在四方建功業
【原文】
天作高山(1),
大王荒之(2)。
彼作矣(3),
文王康之(4)。
彼徂矣岐(5),
有夷之行(6),
子孫保之。
【註釋】
(1)作:生。高山:指岐山。(2大王:指周代開國君主。荒:治理 (3)彼:指周太王。(4)康:繼承發揚。(5)徂:同“岨”,山勢險峻。(6)夷:平,平坦。
【譯文】
天生高峻的岐山,
太王開發治理它。
太王開創周基業,
文王繼承發揚它。
岐山高大又險峻,
如今大道平坦坦。
【讀解】
這是成王時周公祭祀坦岐山的山歌。
岐山並非周部族的故土,然而,周部東遷之後,周王朝的發達興旺從岐山開始,周人從這裡繼續向東擴展,直至中原的大部分地區。因此,對周王朝來說,岐山的意義遠遠超過裡部族原來的棲息之地,自然要隆重地祭祀。
看來,“故鄉”的意義會隨著人們的經理的改變而改變。原有的故鄉由於不利於生存發展可能黯然失色,新的發跡地因為使人大受裨益而可能更加親近。建功立業不一定非要生於斯、長於斯地故鄉不可。
正如天涯何處無芳草一樣,天涯何處不可以建功立業?志在四方,大概說地便使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