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殲「俾斯麥」

1941年5月的一個傍晚。德國柏林廣播電台中,正播送著輕鬆的音樂節目,忽然出現了播音員得意洋洋的聲音:「德國公民們!我們中斷了預定的節目,向各位報告一個驚人的消息:我們的戰艦在大西洋上獲得了重大戰績。英國海軍引以自豪的戰列巡洋艦『胡德』號,被我『俾斯麥』號強大的炮火擊沉了。另一艘英國戰艦『威爾士親王』號也多處受傷,將會步『胡德』號的後塵,沉沒在丹麥海峽佈滿流冰的海底……」消息很快傳遍了德國千家萬戶,也很快傳向了世界各處。德國海軍引以為驕傲的「俾斯麥」號,是40年代世界上最新式、最強大的戰列艦。艦上配有12門火炮、44門高射炮,它的8門15英吋的主炮,比英國最新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大一英吋;它的速度至少與英國主力艦一樣快,或者更快。

「俾斯麥」號的指揮官在出港時,傲慢地聲稱:「英國海軍,沒有一艘軍艦能和我們匹敵,也沒有任何一艘大型軍艦能夠在我們的炮口下倖免!只要『俾斯麥』號一旦出現在大西洋上,英國的運輸就將中斷,英國人將困死在孤島上!」

與此同時,在英國倫敦,人們也得知了這一不幸的消息。「胡德」號的損失對英國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它是英國艦隊中最大的一艘戰艦。20年來,英國海軍界的一代人都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強的軍艦。如今在第一次參戰中,僅僅幾分鐘便葬身在爆炸和烈火中,只有三名倖存者被找到。

英國海軍司令部決定集中最大優勢,圍殲「俾斯麥」號,不惜一切代價把它擊沉。在一千五百海里以南直布羅陀海域的海軍中將詹姆士·薩默維爾的H艦隊接到調令,北上追擊「俾斯麥」號;在中大西洋西北部外幾百海里的戰列艦「萊米裡斯」號奉命撤出護航,向西攔截敵艦;距愛爾蘭海岸約五百海里處的戰列艦「羅裡」號也撤出護航,奉令截擊……

在「胡德」號被摧毀的6小時內,另兩艘戰列艦、1艘戰鬥巡洋艦、1艘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和9艦驅逐艦以及大批的「劍魚」式魚雷轟炸機直接加入了這場追擊、圍殲。

約翰·托維上將在「英王喬治五世」號上率領他的分隊以最快速度衝向敵艦,隨同他的是航空母艦「勝利」號和「反擊」號。

天黑之前,從「勝利」號上起飛的9架「劍魚」式飛機跟上了「俾斯麥」號,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使用艦載飛機實施攻擊行動。大部分飛行員沒有受過海戰訓練,他們勇敢的進行攻擊,投下了所有的魚雷,但似乎沒有幾枚奏效,「俾斯麥」號並沒有減低速度。

受到攻擊的「俾斯麥」號,很快發現自己處在包圍之中,它開始加速突圍返航。不久後,它便逃出了跟蹤的英艦搜索視野之外。

5月26日上午10時,英國海岸防禦司令部的飛機重新找到了「失蹤」30多個小時的「俾斯麥」號。它正以20節的速度疾駛,如果它保持這一速度,第二天天亮前就會進入德國轟炸機的航程,處於德國空軍掩護之下。而原來追蹤它的英國艦隊,還遠遠地落在它的後面。

現在,唯一現實的希望就是詹姆士·薩默維爾中將的H艦隊。約24小時前H艦隊還在1500海里以外,現在它正朝北全速猛進,它是阻止「俾斯麥」號抵達港口的唯一障礙。傍晚7時,H艦隊中「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的「劍魚」式飛機又一次起飛,槍炮聲在狂暴的海風和大雨中響起,炮彈爆炸的閃光和高射炮火的亮光閃爍了一陣,然後消失了。返航的突擊隊飛行員開心地笑著,向甲板上的人豎起拇指示意勝利。5架飛機被炮火擊傷,有一架飛機上竟數出了127個彈孔,駕駛員和炮手都受了傷,但沒有一架飛機墜毀。在詢問了飛行員後,可以確定:「俾斯麥」號被擊中了!空襲過後,「俾斯麥」號轉了兩個大圈,停下來了。英國的艦隊全速圍了上來。

第二天,5月27日的黎明,在暴風雨的海面上,「英王喬治五世」號和「尼羅德」號出現在「俾斯麥」的正前方。「敵艦『俾斯麥』號右舷5度。」「尼羅德」號的撩望員喊道。「左10度!」「尼羅德」艦長發佈命令。

當「火炮準備完畢」的指示燈亮起,「尼羅德」號16英吋的大炮,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吐出了火焰。緊接著,「英王喬治五世」號的大炮也開火了。隨後,「諾福克」號和H艦隊的「多塞特郡」號也加入了戰鬥。

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和劇烈的震動,英艦齊射開始。接著又是第二次、第三次……

「打中了!打中了!」英艦上的士兵發出了歡呼。

一團大火在「俾斯麥」號艦中部升起,炮台的大炮啞了。在彈雨中,「俾斯麥」號的炮塔被掀上了艦橋,指揮儀倒塌在舷旁。在扭成一團的鐵角、支柱和雜亂的碎片中,橫七豎八地倒下了無數具屍體。一些德國水兵還在慌亂地裝彈、瞄準和射擊,但已經毫無威力了。

英國的戰艦不斷地逼近,炮彈雨點般向「俾斯麥」號潑撒而去。

千瘡百孔的「俾斯麥」號失去了原形,濃煙從各個地方噴冒著。

最後,「多塞特郡」號向著緩緩下沉的「俾斯麥」號又發射了兩枚魚雷。在兩聲巨大的爆炸和瀰漫的煙霧中,曾經不可一世的「俾斯麥」號終於向左傾斜,翻沉在波濤下面。包括艦隊司令在內的2千餘名官兵葬身魚腹。

「俾斯麥」號覆滅的消息很快傳回英國海軍司令部。英國廣播電台隨即廣播了這一振奮人心消息,人們為英國海軍的勝利而歡呼慶賀。

《世界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