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五章 楞嚴神咒的護法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盤茶王毗捨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未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
在釋迦牟尼佛說完了楞嚴神咒簡單的功德和威力之後,彷彿是為了證明佛所說的屬於真實語,在場的無數無量的千百億金剛一下子全部都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在釋迦牟尼佛前恭敬頂禮之後,對佛說:“正如佛剛才所說,我們這些金剛,全部都會真心實意地保護能夠如同佛所說的那樣進行修行期望求證無上菩提正果的人們。”
金剛,在佛教中,金剛有多種含義,最常見的意思就指的是金剛石,如《佛教常見辭彙》中說:“金剛,即金剛石,其性堅利,堅故不為他物所壞,利故能損壞他物,故佛經常以之比喻堅利”(比喻真實究竟的智慧)。
還有就指的是金剛杵,如《佛教大辭典》中說:“金剛,原為印度之兵器。密宗假之,以標堅利之智,斷煩惱,伏惡魔。其兩頭單獨者,謂之獨股,分三枝者,謂之三股,分五枝者,謂之五股,分九枝者,謂之九股。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之三品。”《大日經疏一》中說:“伐折羅即是金剛杵。”又說:“伐折羅如來金剛智印。”又說:“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各從一門持大空之戰具,能破眾生無相之煩惱。故以相況也。”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諸部要目》中說:“杵,金,銀,銅,鐵,石,水精,佉陀羅木等,無量種各不同。杵,五股三股一股。長十六指為上,十二指為中,八指以為下,乃至一指節為下。契經中說: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在後來金剛就成為了手執金剛杵的人的意思,《佛教大辭典》中說:“持金剛杵之力士,謂之金剛。執金剛之略名。”《行宗記二上》中說:“金剛者,即侍從力士,手持金剛杵,因以為名。”
因此,金剛往往又被稱作執金剛、執金剛者、金剛力士,甚至還會被稱作金剛手,如《俱捨光記十一》中說:“曰:“手執金剛杖,名金剛手。”《大日經疏一》中說:“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
有時還會被稱作金剛神,《法華經普門品》中說:“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有時還會被稱作金剛密跡,《金光明經鬼神品》中說:“金剛密跡大鬼神王,及其眷屬五百徒黨,一切皆是大菩薩等,亦悉擁護聽是經者。”或者被稱作金剛密跡天,說的就是手執金剛寶杵,識達如來一切秘密事跡的意思。《佛教大辭典》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往昔有王,生一千有二子,千兄同詣佛所,發心修道;而二弟不知。一弟發願,若千兄成道,我則為魔惱害之;一弟發願,我為力士,護千兄法,即金剛也,領五百藥叉神,皆是大菩薩等,居妙高峰,於賢劫千佛中,俱護其法也。”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站起來的金剛,就是手執威力無比的金剛杵,尊崇一切佛的教誨,秘密守護一切真心修行人的金剛密跡們了,也就是金剛護法了。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走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金剛護法在守護著。
緊接著,大梵天天王和仞利天王帝釋,以及四大天王也全部都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在釋迦牟尼佛前恭敬頂禮之後,對佛說:“如果真的又能夠像佛所說的那樣修行一切善法的人,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伴隨其左右進行守護,會通過種種方法令其一生所有的願望和事業都能夠如願成就。”
梵王,也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為初禪天之王,因此稱作大梵天王,略稱大梵王、梵王。也可以作為色界十八天之通名,一般情況下往往說的就是初禪梵天之王了。也就是說,他掌管著禪定正式進入初禪天的所有天眾。
天帝釋,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姓釋迦,名天帝釋,又稱作帝釋天,居須彌山之頂喜見城,統領另外的三十二天。據說往昔因中,迦葉佛滅度的時候,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後來有三十二人助修,因為他們造佛塔的功德,女子後來就轉生為忉利天主,而其助修的三十二人,都成為了他的輔臣;合稱為三十三天。而這個帝釋天,也就是平常人所謂的天主,或者玉皇大帝了吧。
四天王,四大天王,是帝釋之外將。須彌山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峰,四大天王各居一峰,各護四方大洲之一天下,因此稱為護世四天王。其所居之地,就稱作四天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層天,也是天界和人界直接的接壤處。
四大天王,《長阿含經》中說:“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領乾闥婆及毗捨闍神將,護弗婆提人。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領鳩槃荼及薜荔神,護閻浮提人。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護瞿耶尼人。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領夜叉羅剎將,護郁單越人。”《止持會集音義四王天》中說:“東方持國天王,謂能護持國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謂能令他善根增長,故居須彌山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謂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謂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
其中,北方多聞天王,因為其福德無邊,因此常常被認為是財富之主,統領著一切的財神,是財神中最主要者。
也就是說,色界、欲界的天人,也都會一心守護真心修行的一切眾生。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走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天人在守護著,並且資財、福德、智慧都會逐漸增上。
接著,無數無量的夜叉大將、羅剎王、富單那王、鳩盤茶王、毗捨遮王、豬頭使者、象鼻使者、大鬼王、鬼帥等,全部都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在佛前恭敬頂禮之後,對佛說:“我們也發誓一定緊隨如此修行人之後,一直會細心護持著他們,一定會令他們的無上菩提之心早日能夠得到圓滿。”
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修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天界的部卒等在守護著。
接著,無數無量的各個世界中的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電伯、主掌地方年歲收成事業的巡查星耀和眷屬等,也全部都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恭敬頂禮釋迦牟尼佛後,對佛說:“我們也會一直保護這些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們,讓他們能夠擁有建立合格道場的種種資源,也能夠得到大無畏,能夠順利修行。”
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修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掌管著天時地運莊稼收成疾病災殃等的神眾等在守護著。
接著,無數無量的山神、海神,一切的土地之神、一切的水陸空行、種種不同的精祗、以及風神王、無色界天等,也全部都從座位上站起身來,來到了佛陀的跟前,恭敬禮拜之後,對佛說:“我們也一定會好好地保護如此真心修行之人,令他們能夠順利地證悟無上菩提正果,而不會有任何的魔障產生。”
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走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天上人間一切鬼神天人等在守護著。
接著,八萬四千那由他數目那麼多的恆河沙數金剛藏王菩薩,一時之間,全部都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恭敬頂禮佛陀之後,對佛說:“佛啊,類似我們這些人,雖然已經經過了非常悠久歷史的修行,並且已經成就了菩提正果非常之久了,但是我們選擇了不入涅槃,選擇了一直追隨著這個楞嚴神咒,我們一直會救度那些在未來世真心修行三摩地正定的修行者們。佛啊,只要有修行人,能夠像佛剛才所說的那樣一心追求正定,不論他是在合格道場修行,還是在其他清淨的地方經行,哪怕他只是隨便地遊戲於人群中村落中,我金剛藏王菩薩以及我的眷屬徒眾,都會跟隨在這個修行人的身邊,專心守護著這個修行人。就算是魔王波旬,就算是大自在天親自出現來擾亂這個修行人的心志,也都不會有任何的機會擾亂成功;如果只是一些小小鬼神,也就只能在距離這個修行人十由旬開外的地方喧鬧而已,並不能來到這個修行人近前搗亂,除非是這些小貓角色發出了修行之心,想來親近這個修行人前來學習禪定,才能得以近身。佛啊,只要是那些凶狠邪惡的魔王魔眷屬,想要前來侵犯惹惱這個真心修行之人,我金剛藏王菩薩一定會用我的寶杵,打爛他的腦袋,將它的腦袋搗成細碎微塵一般,並且保證能夠讓這個真心修行之人能夠隨意成就自己的所願。”
金剛藏王菩薩,是一切執金剛者的總名,與金剛薩埵異名同體,金剛藏王即金剛薩埵的變化身,也就是一切佛法秘密的掌管者。
只要是真心修行的人,只要是能夠修耳根圓通法門的人,只要是念誦或者攜帶楞嚴神咒的人,身邊隨時都會有這些金剛藏王菩薩在守護著。
從這些一個個爭先恐後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向佛表白著自己的護法之心的人看來,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正法,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所宣講的正法,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都完全認可的無上正法,是最真實的教授,是能夠利益所有眾生的具有大威力的教授。
而且,只要一個人是真心地對佛法產生了信心,並且真誠地不斷深入地去探索佛法中的真諦,不斷地去偽存真,力求明白佛的究竟見地,並且能夠身體力行,那麼,不但可以身體康健,還會一切順利,求財得財,求智得智,求菩提的菩提,這是佛菩薩親口所說的,是真實不虛的。可是,如果你僅僅只是為了身體健康,僅僅只是為了求財,僅僅只是為了功名利祿,卻絲毫都沒有求證無上菩提智慧之心的話,我也不知道你會不會事事如意了。
我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