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行由品十七至三十二

 (十七)960121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六祖於三更時分受法,所有的寺眾都不知道,五祖就在那時候傳授頓教心法及衣缽,並囑付道:「你現在是第六代祖師,要好好地自行護念,廣度眾生,將心法流傳到後世,不要令其斷絕!」三更是指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之間。三更的時候,惠能從五祖大師領受心法,事實上這當中並沒有傳什麼,就是一番印證而已。五祖傳授了頓教心法及衣缽,這衣和缽是從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給阿難尊者,一直傳到達磨祖師,祖祖相傳直到中國。衣和缽代表正法,一般常以「衣缽相傳」表示弟子得到了師父的真傳,這是以相表信,藉衣缽來表法。

「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這是五祖大師付法時的囑付。五祖大師慇勤交代惠能:你現在是第六代祖師,所以這個「法」要自己護持,要善自護念。護念就是保護我們這念心。雖然是悟到實相,明白凡夫心即是佛心,知道煩惱心就是涅槃心,但是今後這條路還很長,要時時刻刻把這念心守住。護念,「護」就是保護,保護就是觀照,在起心動念當下要能馬上照住,時時刻刻安住實相,在一般來講,就是「覺照」。覺就是明白、就是護念,時時刻刻覺悟,不打妄想,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這就是善自護念。把善念護成功了,惡念完全沒有了,最後是護無念。根基淺的人要想達到無念乃至於安住實相,就要先護善念,善念成就了,不執著善念,最後護無念,時時刻刻安住在無念上,無念即是實相。「實相」沒有相,就是「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真正的護念就是安住實相。

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廣度有情」,把這個法傳播給大眾,要隨機施教,隨著種種因緣度化有情,所謂「三根普被」,不論上根、中根、下根的眾生,只要有因緣,我們都可以度化。「有情」是指眾生,有情識,有念有想,就屬於有情。流布,流傳分佈,把這個法門從上一代傳至下一代,不但要有直向的流布,還要有橫向的流布,不但要傳法,還要廣為弘揚,所以應「流布將來,無令斷絕」。決不可把佛的心法給斷絕了。這就是五祖大師最後傳衣法時的付囑。

(十八)960128

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五祖大師付囑了之後,又說了傳法偈,把這個心地法門傳給六祖大師。「有情來下種」,有情識的眾生、有緣的眾生來下種,「種」是什麼呢?佛種。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很多,而這裡所說的種是指佛種。佛種──頓悟自心的這念種子、不生不滅的這念種子。若以生滅心為種子,將來所證的就是生滅果。什麼是生滅?例如現在才剛開始受持五戒,在這之前還未曾受過,從現在開始就是生。現在守五戒、修十善,將來得人天的果報,可以享富貴、享天福,但是福報享盡就終結了,這是由生滅種所得到的生滅果。所以,契悟佛種就是悟到不生不滅、本來清淨、本無動搖的這念心。凡是有緣的人,我們都要在其心田播下這個種,像諸位聽到《六祖壇經》的頓悟法門,就是種下了這個佛種。

現在來聽法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也好,都有這念心。在家屬於有情,出家也是有情,男眾、女眾都同樣是有情。「情」是想念,有情識、有分別、有執著,這就是有情,有慈悲心、有恭敬心,這都是有情。「來下種」就如諸位來聽聞佛法,法入耳根,種子就種到八識田去了,聽法以後,能生起信心,相信煩惱即菩提,進而能明白聽法的這念心就是。

我們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在靜坐的時候一念不生,「不生」就是佛種。不生,我們的心安住在哪裡?不動當中。什麼是不動?不攀緣就是不動,不但不動,還要不昏沉,要能處處作主,堅守這個原則,就是種清淨因,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的種。這個種從什麼地方來?不是從外面來,而是有情眾生本具的,因為離開了凡夫心也找不到,如《華嚴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薄地凡夫,能夠了達這個薄地凡夫的心,才是最可貴的。有些人不曉得這個道理,認為自己是薄地凡夫,怎麼敢修頓教法門?怎麼敢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法門?我們要瞭解,頓教法門才是最直截了當的,不須祈求,當下即是,一切都是現成的,祖師法門是不可思議的!

「因地果還生」,現在修行就是因,有因一定有果,因果同時,因果是不二的。為什麼?不生不滅。所以古人說:「萬里途程,不離初步。」就是指這個因。譬如我們現在要到台北去,到了台北,還是不離這念心,縱使走了一萬里路,仍是那念心,並沒有兩念心。開始起步的那一念心,和到達目的地的那念心是同樣的,始終不會改變。所以,因心即是果覺,這就是頓悟自心的法門,因地之心即是果地覺悟的這念心,沒有差別。若說差別,就在於心念是「迷」、還是「覺」。

因地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因心,時時照住因心,當下果報就現前了。《法華經》裡提到:「若人於塔廟……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為什麼呢?不是因為現在舉手、低頭而成佛道,舉手、低頭仍是屬於生滅,在生滅之前自己還有一個不生滅心,那就是真佛,所以「因地果還生」。人人都有不生滅心,不要小看了自己!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無情不能成佛,樹木、石頭都屬於無情,無情沒有知覺,即使我們向無情說法,它也不能了知,所以「無情既無種」,它沒有辦法下這個種,無法下菩提種子。無情物沒有知覺,沒有痛癢覺知,因此「無性亦無生」,它沒有佛性,所以沒辦法產生任何果報。

曾經有居士問:「佛法不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嗎?動物有佛性,植物也有佛性。無情怎麼不能成佛呢?」又說:「水裡有水神,水既然能成神,那不就可以成佛?所以無情不能成佛的觀念是錯誤的。」其實,他的觀念才真正是錯誤的!水神並不是水變成神,而是神住在水裡,以水為他的宮殿。我們想想看,水怎麼可能成神呢?水經過高溫,一蒸發,就變成煙、化成了氣體,或者遇到外在的冷空氣,變成了雲,再經過其他的因緣轉變就下雨了,甚至遇冷結冰,變成了雪,再遇到太陽、遇到熱,又化為水了。它完全是隨著外面的因緣而變化,連自己都不能作主,又如何成佛呢?水只是神的一個依報,水不能成神。樹神也是同樣的,樹本身不會變成神,樹是神的依報。我們所看到的樹,在神明看來就是他們的宮殿,所以很多大樹是土地公居住的地方,若不小心把樹給砍掉了,就可能會得罪神明。

為什麼那位居士認為無情可以成佛?因為對於「佛性」和「法性」的觀念認知不清楚。佛性是空性,有情與無情的法性也是空性,然而,有情眾生具有佛性,無情則沒有情識、沒有知覺,沒辦法種菩提種子,無法種下佛種。假使無情可以成佛,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未曾給木頭授記,未曾給石頭、給水授記成佛,而是給眾生授記,給十方菩薩及人天弟子授記成佛呢?如果無情可以成佛,那佛法所說的「六道輪迴」豈不是要改稱為「七道輪迴」了?所以我們應有正知正見、正法眼藏,五祖大師所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明白地告訴我們真實的道理,若沒有佛性種子,將來必然不會生出菩提花果。

(十九)960204

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在這一段中,五祖說明衣缽為爭端,所以指示惠能「止汝勿傳」,衣缽只傳到了六祖這一代,以後就不再傳,只傳法、密付心印。

過去的祖師不但傳付心印,同時還要傳授衣缽,以表徵信。達磨祖師初來東土的時候,一般人還沒有深信頓悟自心的法門,所以必須傳衣,代表這是從佛陀一直傳承下來的,以信物為憑證,代代相承,一代承傳一代。「法」則是以心傳心,不同於衣缽相授。以心傳心,怎麼傳呢?不是給一個東西,而是「皆令自悟自解」,要自己契悟這念心,要自己去瞭解這念心。不但現在如此,從過去古佛以來,佛佛惟傳本體,都是傳佛這念心,從過去佛到現在佛,乃至於歷代的祖師,都是傳這念心,沒有差別的。

「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衣缽是爭奪的禍端,如果繼續再傳衣缽,將會危及性命。命如懸絲,就好比吊在空中的絲線搖來晃去,沒有一個安住的地方,沒有辦法安定下來。「汝須速去,恐人害汝。」五祖大師更進一步地囑付六祖,必須趕快離開這裡,因為恐怕有人為了爭奪衣缽而傷害六祖的性命。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惠能請問五祖:「我應該向什麼地方去弘法度眾?」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懷」是個地名,就是懷集,在廣西蒼梧。「會」是四會,位於廣東。五祖說:「到廣西懷集的地方就可停留,到了廣東四會的地方則要隱藏行蹤。」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惠能在三更時分領得衣缽後,對五祖說:「我原本是嶺南中的人,向來不熟悉這裡的山路,如何才能走得出江口呢?」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五祖說:「你不必擔憂,我親自送你一程。」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五祖相送一直到九江驛,準備搭船渡河時,五祖讓惠能上船,親自把櫓搖船。過去,渡河用木船,櫓是在船邊撥水使船前進的器具,比槳大。惠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這是惠能對於五祖的一番恭敬,表示應該由弟子自己把船渡離岸。祖云:「合是吾渡汝。」五祖說:「這個時候正是我來度你的時候了。」五祖是藉事來表理,表面上看來是我在度你,怎麼度呢?就是說法使你心開意解。

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惠能說:「迷的時候由師父度,悟了就要自己度;度的名稱雖然一樣,但用處卻有所不同。我生長在偏遠的地方,講話的語音不正,承蒙師父傳授心法,現在已經開悟,應當自性自度。」師父的開示好比指路碑,弟子能夠把心安住下來,這才是自己度自己。懂得檢討反省,把種種過失改正過來,保持心的清淨,保持善念,最後善念也不執著,這就是「只合自性自度」,只有自己才能度得了自己。由善念到無念,時時安住實相、安住正念,這樣就是自己度自己。古德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將種種的道理傳授給大眾,引導弟子入了門,之後的修行就要靠自己。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心當中的煩惱是由自己造作,妄想也是自己起心動念所生,欲脫離煩惱、妄想,只有自己返照自心,安住善念、安住無為,因此「只合自性自度」。

(二十)960211

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五祖大師瞭解惠能的心意以後,真正放心了,所以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的。「以後佛法,由汝大行」,以後弘揚正法眼藏、弘揚頓悟法門,就要靠你大力去推動了。「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離開三年以後,我將辭世、入涅槃。「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現在正好是離開的時候,向南方去,南方有度化的因緣,但是「不宜速說」,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說法,不可馬上弘揚。「佛法難起」,表示正法的弘傳很不容易,就像過去達磨祖師初到中國時,面壁九年,為什麼呢?假使達磨祖師一來到中國就弘法,在時機未成熟的情況下,一般大眾不但無法接受,還會認為這是妖言惑眾。佛法雖然很好,但是仍須等待適當的時節因緣弘傳。頓悟自心,契悟了本心,就能超越生死,這種頓教法門實在很不簡單,即使說了,一般人還不見得會相信。好比一杯甘露水,若是給了一個很需要的人,他確確實實會感激不盡,因為這杯水救了他的命。什麼才能救眾生的法身慧命?只有佛法。然而「佛法難起」,正法不容易生起,要等待時節因緣,所以達磨祖師面壁九年,就是在等待時節因緣。

修行、弘法的過程中,要懂得韜光養晦,要謙卑,不要自以為知道了一些道理就貢高我慢。例如,以前有人聽了「心即是佛」的道理,就心生我慢,認為自己修禪宗法門,不必作早晚課誦,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禪宗道場也是有早晚課誦,在生活上還是不離穿衣吃飯,即便證了羅漢果,仍是要穿衣吃飯。不要以為知道頓悟自心的法門就行了,悟了以後還要修,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也有深、淺,就像五祖大師起初對惠能說「亦未見性」,最後才真正印證他已契悟本心。其實惠能大師起初是悟,最後也是悟,只是深、淺的不同。過去的祖師大德也有的是經小悟幾千次、大悟幾十次,悟的過程就視各人的根性而異。

以前有一個居士到山上參加禪七,在第三天的時候他就向師父告假,準備離開了。師父問:「現在才第三天,正好用功,怎麼要走了?」他說:「師父,我已經開悟了,所以我不需要再坐了。」師父說:「你說自己悟了,那現在來問問你。你的心在哪裡?」他說:「我現在聽,心就在耳朵上。」師父問:「現在耳朵不聽了,你的心又在哪裡?」他說:「我現在講話,這個心就在講話這裡。」師父又問:「你不講話了,這個心又在哪裡?」他說:「我坐在這裡,心也在坐的這個地方。」聽他這麼一講,好像是悟了。最後師父再問:「如果現在不坐、不聽,也不講話,而是在睡覺,那麼這個心又在哪裡啊?」他想了一想,說:「我的心在睡覺。」這並不是真正悟道。所以我們要知道悟還有深淺,千萬不能生我慢心,就算現在悟了一些道理,自己的六根還沒有真正清淨,仍是一個凡夫,覺性尚未達到最高的程度,也無法啟發最大的作用。

修行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對人,要慈悲、平等,要有恭敬心,不批評他人的缺點;對事,要認真負責,絲毫不茍,彼此之間要互助合作。真正悟了的人,確確實實可以做得到,因為「道」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上!待人處世能夠圓融,周圍必然一團和氣,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障礙;沒有了障礙,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心自能定得下來。相反地,如果經常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內心有障礙,打坐就沒辦法真正地定下來。

真諦和俗諦是一體的,二者之間有連帶的關係。所以,雖然明白這念心性,但在事相上也不能忽略。《六祖壇經》所闡述的種種道理,告訴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除了明白「無為法」,更重要的是必須在「有為法」上落實。無為法不離日常生活,離開了日常生活就不容易保養這念心性,瞭解這些道理,修行就很實在。

(二十一)960218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

惠能向五祖告辭後,動身向南方而行。經過約兩個月的時間,到了大庾嶺。當時有數百人從後面追逐而來,想要奪取衣缽。這些人因為不明白佛法的真理,有的是為了爭求祖位,有的則認為神秀大師應得此衣缽,所以心裡不平衡,想把衣缽奪回去。

其中有一位出家眾,俗姓陳,名字叫做惠明,他在還沒出家以前曾擔任過四品將軍。現在雖然出家了,但是習性仍未完全改過來,性情魯莽,有好勝之心,一聽說惠能得到了衣缽,心當中就起了煩惱。「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極意就是盡自己的心意,一定要去找,一定要去追。由於惠明的腳勁很快,所以比其他的人更早追上六祖。六祖知道追奪衣缽的人來了,就把衣缽擲到石頭上面,說道:「這衣是代表法脈傳承的信物,豈是以暴力強取可得?」說了之後就隱避到草叢中。

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惠明到的時候,看到只有衣缽在,本來想把衣缽取回去,可是「提掇不動」,沒辦法將衣缽拿起來。他心想不應該爭奪衣缽,畢竟自己還沒有悟到祖師意、沒有契悟佛心,當下覺得慚愧,接著就喊:「行者!行者!我是為求法而來,不是為奪衣缽而來。」惠能於是現身相見,跏趺盤坐在石頭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作禮是指禮拜,惠明頂禮之後就說:「望行者為我說法。」希望六祖大師能為他指示法要。

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想求受佛祖的心法,想開悟、想契悟本心,現在應當萬緣放下,屏息諸緣,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緣是指緣慮,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界都是緣,過去、現在、未來也都是緣。息就是停止,屏息就是屏絕。六祖大師要惠明當下什麼都不想,將一切善善惡惡、是是非非放下,不起任何的念頭,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再為他說法。

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屏息諸緣,將心靜下來許久,惠能就講:「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當下這念心沒有思善、沒有思惡,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沒有是非、得失等種種妄念,「正與麼時」指正當這個時候,是什麼心境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照不二這念心,這就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不要另外再去求,當下這念心就是。

「屏息」就是不想,不起心、不動念。總之,一念不生,什麼都不要想,善與惡都不思惟,不打妄想,不打瞌睡,當下這念心能夠作主,又能清楚、明白,無念、無住、無為的這念心,就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所以一切都是現成的,但是一起心、一動念,佛就不在,道就不在了。所謂「刻舟求劍,劍去遠矣!」起心覓佛,佛就在西天了,好比在大太陽下找自己的影子一樣,是找不到的。起了一念,就生出了一個影子,若能達到一念不生,一切都是光明的。「正與麼時」當下這個時候,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本來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境。我們的心有很多種境界,有時打雷、有時颳風、有時下雨、有時晴空萬里;一念不生──「不思善,不思惡」,心境就是一片晴空、一片光明。晴空和光明仍是種譬喻,事實上,晴空、光明也了不可得。這念心了了分明,要動就動,要靜就靜,沒有取捨,看到好的、壞的事物都不起歡喜心、煩惱心,是絕對的心境,這就是本來面目。

(二十二)960225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明聽到六祖大師這麼一講,當下就開悟了。悟什麼?悟無所得,悟無所求,就是悟這念心。悟了以後,又再問:「除了密語、密意以外,還更有其他的密意嗎?」我現在契悟了這念心,就是這麼一回事,雖然是悟了,但是信心還不夠,想再來證實一下。惠明恐怕自己所悟的還不落實、不實在,所以再追問六祖。「上來」是指從過去祖師一直到現在六祖大師,傳這個密語密意,一念不生這個本來面目以外,「還更有密意否?」另外還有沒有一個法可以傳?還有沒有一個道可以傳呢?

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六祖大師就這麼講:「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我若是講出來,有什麼法傳給你,有什麼秘密給你,那就不是真正的秘密,不是真正的無上法門。「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一般人的眼睛通常都是往外看,耳朵是往外聽的,這念心現在不往外看、不往外聽,往內收攝,返照自心──誰在講話?誰在看?能返照的這念心才是真正的密,所以「密在汝邊」,就是最高的一種密法。這念心才是最實在的,密法並不在我這裡,我一說出來就成生滅了,想要契悟,就必須返照自己的這念心。我在這裡說法,是誰在聽法?聽法的心不往外攀緣,能返照、守住這念心,無上密法就在你那邊了。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這時候惠明自己覺得心當中完全沒有懷疑了,所悟、所見的就是這念心,完全相信十方諸佛所傳的即是這念心。惠明雖然在五祖那裡學法,但「實未省自己面目」,實在不知道自己這念心在什麼地方,始終是向外追逐。今天承蒙六祖大師指引,明白當下這念心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念心才是真正的密,現在已經知道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飲水的人本身才知道這個水的味道,外人講水有多甘甜、多清涼,也只是一種形容詞,並不知道喝水時的這念心境。徹悟本來面目這個心境是什麼人才知道?只有開悟的人、契悟本心的人才知道。「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明蒙六祖大師的指示而契悟自心,所以表明:現在您就是惠明的師父了。

(二十三)960304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惠能大師對惠明說,假如你真正了達這念心,你我的師父同是黃梅的五祖弘忍大師,我只是代表師父說法,今日你我有因緣,所以一聽法就能契悟,而這種契悟是由於過去的熏修,所以我們共同以五祖為師,你不用特別拜我為師。

這是六祖大師的一種謙卑,開悟的人是心行平等,心量廣大,沒有我相。同時,六祖還告訴惠明,悟了之後要善自護持,這個是最重要的。善自護持什麼呢?就是護持我們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清楚、明白,都要安住在實相上。因為善與惡都是虛妄不實的境界,為善去惡屬於世間的福德,實際上善惡了不可得。為什麼了不可得?因為起惡也是一個念頭,起善還是一個念頭,善念和惡念都屬於生滅,既然是生滅,就是幻化不實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果能夠善自護持,經常保持無念、無住、無為,處處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最後起了善念也不執著,如此「善自護持」,時刻不離開當念,這就是自己護持自己的這念心性。

先前六祖與五祖一同渡船時所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自度就是善自護持。護,就是保護。保護這念心,不要想東想西、患得患失;保護這個清淨的念頭,沒有昏沉、沒有妄想。不但要護念,而且還要持,要持之不忘,在動靜閒忙中都不忘失。不但是動靜之間,在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是如此的,時時刻刻使這念心現前。不只一天一夜如此,一月、一年,乃至十年、二十年也是如此的。直到護持成就,能夠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

善自護持就是覺觀,有覺、有觀、有照,最後將煩惱統統漏盡了,沒有能照、所照,這念心像鏡子一樣,了達實相,才能究竟到家。還沒有達到這個心境時,仍需要覺照、覺觀,仍是要善自護持,收攝這念心、護持這念心,心清淨了,口業、身業也會清淨。如《圓覺經》所說:「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心清淨了,六根就清淨;六根清淨,六塵清淨;六塵清淨,六識清淨;六識清淨,十二入、十八界自然清淨,這也是善自護持。

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惠明雖然悟了心性的道理,但是智慧還不足,所以向六祖大師請示:今後應該往哪個地方去?哪裡才是自己弘法的因緣?無論修行或弘法、度眾,都必須具足因緣。六祖告訴惠明:「到江西袁州就可以停止,到蒙山地方就可以居住下來。」惠明聽了六祖大師的指示後,就作禮告辭了。

(二十四)960311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惠能後來到了曹溪,又被惡人追逐。因為曹溪弘化的因緣還沒有成熟,於是惠能就來到廣州四會,在獵人隊中避難,替獵人守網。過去的獵隊設有獵網,獵人放狗在前方追獵物,或者放火燒山,同時在後方留一條生路,當地上的動物逃經這條路時就會被網住。惠能在守網的時候,只要看到有動物經過,就會把網鬆開放生。在獵人隊隱藏的十五年間,只要遇到有善根或有慧根的人,就會隨順機宜為他們說法。每到吃飯的時候,惠能會把菜放到肉鍋裡面寄煮,只吃菜而不吃肉。當有人問起時,他就說自己只吃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遁」是隱藏的意思。「旛」是直幅下垂的旗子,在寺院裡,旛上或繡蓮花、或繡佛的名號,用來莊嚴道場。有一天,惠能思惟:「應當是出來弘法的時候了,不能再永遠隱遁下去。」離開了獵人隊後,抵達廣州法性寺,遇上印宗法師正在講《涅槃經》。當時有一陣風吹來,旗旛隨風飄動,一個僧人說這是「風動」,另一僧人則說是「旛動」,兩個人為此爭論不休。惠能走上前對他們說:「不是風動,也不是旛動,是仁者的心在動。」大眾聽到了,都非常驚異。

,

到底是風動、還是旛動?風吹起的時候,我們知道有風,倘若沒看見旛被風吹動,我們怎麼知道在動呢?所以,不是風動、不是旛動,而是仁者心生分別。修行人應該返照自心,安住在這念心上,看到外面的境界要能不為所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僧璨大師說:「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心如果起了分別,沒有安住在實相,看到的就是風動、旛動。假使明白實相的道理,就知道是自己的心在動了。自心不動,無論是旛、是風,都與自己毫不相關,因為心外沒有一法可得,一切法都是自己心念所生。

世間諸法是因緣所生,不管是業感緣起或唯識緣起,緣善業就起善法,緣惡業就起惡法,善與惡都是緣。若沒有真如法性,善念和惡念也無法起作用,所以我們這念心才是根本。從最高的境界來看,既不是旛動,也不是風動,而是仁者心生分別。因為不知道安住實相,心在動,心動了以後,所以看到外面的旛在動、風也在動。好比我們坐在船上時,看到兩邊的河岸在動;坐在火車上,看到兩旁的景物在動,事實上兩邊的景物並沒有移動。由於我們這念心沒有定下來,所以心外有法,心隨著外面的境界而轉。從前古德開悟時曾說:「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過去未開悟時,這念心經常都往外攀緣,耳根追逐外面的聲音,眼根追逐外面的種種色法,心始終都定不下來。開悟了以後,心安住下來了,心安住在實相中,安住在無分別的這念心上,所以外面的境界是跟著自己轉。因此,過去是人逐法,現在是法由人。

「一眾駭然」,大家聽到惠能這麼一講,都驚駭不已,覺得他講出來的這段話,有甚深的道理,確實不可思議!

(二十五)960318

印宗延至上席,征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

當時法性寺的住持印宗和尚也聽見了惠能所說的那段話,知道這並非普通人可以講得出來的,所以「延至上席」,就請惠能坐到上席。席分為上席、下席,上席是指主位,其餘則屬賓位,這個上席是留給最尊、最貴的人來坐的。「征詰奧義」,征詰就是提問,奧義是指深奧、微妙的道理。印宗和尚提出經文義理等問題,請惠能大師答覆。「見惠能言簡理當」,惠能對於印宗和尚的問題,都能夠答得恰到好處,不僅道理說得很明確、很恰當,而且答得簡單扼要。「不由文字」,惠能大師所說的道理並不是由文字裡頭揣摩出來的,也不是從經文裡摘錄下來的。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印宗和尚知道惠能所講的這些道理完全合乎佛意、合乎祖意,所以說「行者定非常人」,行者一定不是普通的人。因為惠能大師這時還穿著俗家的衣服,還沒有現出家相,所以稱他為行者。「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很早就聽說黃梅五祖的衣法已經傳到南方來了,莫非就是行者您嗎?惠能曰:「不敢!」這是客氣話,「不敢」是謙虛之詞。「宗於是作禮」,印宗和尚於是向惠能大師禮拜。可見過去的祖師大德確確實實是依法不依人,即使惠能是一個還沒現出家相的行者,印宗和尚仍是很謙卑地頂禮請法。「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禮請六祖大師將所受得的衣缽出示大眾,也就是請惠能為大眾開示,希望人人都來瞻仰禪宗祖師大德所傳承的衣缽道器。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印宗大師又問:「黃梅五祖傳付衣法時,有什麼指示嗎?」世間一般人付囑給下一代的多是財產,而祖師大德所付囑的則是法財,將無上大法交付給弟子。既然五祖已經付囑了佛祖的心印,已傳付了心法,那麼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五祖大師有沒有什麼東西給惠能?並沒有,因為沒有一法可得,密在自己,唯一付囑的就是明心見性。為什麼只講見性而不論禪定、不論解脫呢?禪定、解脫屬於漸修的法門。見性以後,心性就是禪定,心性就是解脫,不用另外再去修禪定、再去求解脫,只要見到自己的本具心性,這個就是無上深妙禪。既然是無上深妙禪,即是一法不立,哪裡還有人來指授自己?一切善法、惡法都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魔也不可得,當下即是解脫,哪裡還要求一個解脫?所以只談見性的問題,不談禪定和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印宗和尚問:「為什麼不論禪定、解脫?」惠能講:「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什麼是二呢?有修有證就是二法,屬於依次漸修。只要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本性,所以論禪定、解脫並非究竟的不二之法。這裡所講的是頓悟自心的法門,禪宗祖師所傳的皆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是最上乘的法門,是密契諸佛心印的無上法門。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須經過修禪定而得解脫,這就屬於漸修法門。

什麼是不二呢?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是一?是二?如果這念心是二就不對了。心性只有一個,沒有兩個,有兩個就成了相對,相對則屬生滅法,既然是相對、是生滅,那就不是佛的心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權巧說法,屬於方便法門。真正的佛法是不二法,所以入不二法門,契悟本心,直了成佛,是這個道理。禪定歸禪定,解脫歸解脫,這就成兩個了,這不是佛法,不是真正最上乘的法門,這是佛所說的方便法,還沒有悟到心要。真正的佛法是不二之法,諸位正在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了了分明、寂照一如,這念心哪裡還有一?一也不可得。一既不可得,二也不能立啊!所以真正的佛法是不二之法。

過去,舍利弗尊者在樹林裡打坐時,維摩詰居士曾經對他說:「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所以,靜坐必須做到不動身、口、意。不動身、口、意,就是當下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如此才能入佛心要,這個法門就是不二法門,是諸佛之心要。

(二十六)960325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因為前面講: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之法稱為佛法。所以印宗大師更進一步問惠能大師:「什麼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回答:法師講《涅槃經》,闡明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譬如在《涅槃經》裡記載高貴德王菩薩稟白佛陀:犯了四重戒、犯了五逆罪過的人,乃至於一闡提,這些人造了這麼大的罪,是不是他的善根和佛性都沒有了?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波羅夷罪,這個罪是很重的,犯了四重罪的人就好像是斷了頭一樣,很難再醫好。修行要受持四重戒,四重戒第一個是婬戒,犯了婬戒,心就不清淨了。《楞嚴經》裡講:「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墮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婬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菩薩視婬欲如避火坑。婬心是從欲愛、色愛所生,由於貪色、貪慾,心生欲愛、色愛,所以有婬火。修行必須要息滅婬火、戒除欲事,心才能得清淨。第二是盜戒,盜是偷盜,不與而取稱之為偷盜。欺世盜名、盜財,都屬於盜。第三是殺人戒,斷人性命的罪很重,因為殺人就要償命,因果循環,絲毫不假。第四是妄語戒,妄語當中還有大妄語,自己沒有開悟,卻說自己開悟了;沒有得到大禪定,說自己得到大禪定;沒有證到神通,說自己證到神通境界,這就是大妄語。這些是犯四重戒。

什麼是五逆罪?《阿闍世王問五逆經》裡講:「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五逆罪是殺害父親、殺害母親、殺害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種過失是無人能救的罪業,犯了五逆罪,誰也沒辦法解救,只有受報。這當中尤以破和合僧的罪最重,因為擾亂了僧眾之間的和合,使僧眾彼此間起鬥爭,使道場不得安定,這是起惡業於如來所。

什麼是一闡提?《涅槃經》講:「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不能治。」一闡提就是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業報,自己有過失也不知道慚愧,不知道親近善友,也不知道親近佛法,心裡沒有光明,而且很黑暗,無論用什麼善巧方便都沒辦法使他相信佛法,就稱之為一闡提人。所以,高貴德王菩薩問佛:「犯了四重戒、犯了五逆罪過,乃至於一闡提等,這些人造了這麼大的罪,是不是他的善根和佛性都沒有了?」

(二十七)960401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佛告訴高貴德王菩薩,就善根來講,善根有二種,一種是常,一種是無常。常是本具,本自具足,就是指我們這念智慧心,不論過去、現在、未來,這念心無始無終,就是常。為什麼又是無常呢?雖然這念心是無始無終,不分過去、現在、未來,但是這念心是隨緣任運,隨著因緣而起種種變化,隨著善因緣起善念,隨著惡因緣起惡念,這念心時時都在緣慮當中、都在分別當中,所以這念心有時善、有時不善,這就是無常。但是,佛性是不住兩邊,不是常,也不是無常;既然佛性不住兩邊,就沒有斷與不斷,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性。在漸次修證來講,要除妄想證菩提,破無明證涅槃;以頓悟法門來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保持覺性存在,這個覺性就是佛性。

佛又講:「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善與惡也是兩邊。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呢?一般來說,善惡的認定也會隨著時節因緣而變遷,譬如在佛法來講是善,在其他宗教來講就不一定是善;在過去的時代認為是善,現在這個時代也不一定認為是善。譬如過去的時代,社會上重視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建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倫常,大家共同遵守這種秩序,整個社會乃至於政治才不會失序。譬如以公司而論,董事長是君,職員是臣;君主要尊重每一位臣子的人格,臣則要忠於主、忠於上司。這是在過去來講,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倫理道德已經不合乎時代。所以現在認為是善,過去、未來也不見得認為是善;這個國家認為是善,其他國家也不一定認為是善。

世間法不外乎常和斷,不外乎善和惡,但是佛性是不落分別,是超越兩邊。佛性就是指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的這念心。「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佛性不住善、不住不善,是絕對法,不是相對法,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法。因為有善、有惡,就落入兩邊,落入兩邊則屬於生滅法,所以佛性是不生不滅。

(二十八)960408

「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蘊,新譯為「蘊」,舊譯為「陰」,就是蔭覆、覆蓋之義;「陰」好像天上的雲一樣,遮蔽了陽光。「蘊」就是五蘊,亦名五陰,也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障礙覆蓋了真心、障蔽了真性,遮蔽了心當中本有的光明、智慧、神通,所以使人無法了達自己的心性。

什麼是「五陰」?在《頓悟入道要門論》裡講:「對色染色,隨色受生,名為色陰。為領納入八風,好集邪信,即隨領受中生,名為受陰。迷心取想,隨想受生,名為想陰。結集諸行,隨行受生,名為行陰。於平等體,妄起分別繫著,隨識受生,名為識陰。故雲五陰。」界,就是指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內界,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外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六識中界,加起來一共十八界,屬於眾生境界。

蘊之與界,其中有心法、有色法,一般眾生看來是兩個境界,其實五蘊與十八界就是一個。一個是心、一個是色,一個是內、一個是外,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一個是自己的身體、一個是外面器世間。在凡夫看來,根是根、塵是塵、識是識,有五蘊、有十八界、有種種的區別,所看到的都是相對的境界,有大小、善惡、美醜、遠近、明暗……,都是兩邊、都是相對,而相對的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譬如「明暗」,人在白天看得見,就執著白天是「明」,晚上看不見了,就執著是「暗」。可是有很多動物白天看不見,晚上卻看得見。這個「明」與「暗」是真的嗎?明暗都是虛妄不實的。

所以說「色心之法,蔭覆真理」,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每個人都有自己執著的事物,有的人迷色較重,有的人迷心較重。因為迷色,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色即是空,色法當體是空,分析起來不外乎是空性,所以色法是空。我們這念心也是空性,心念就是受、想、行、識集起所生。這個心當中有五種境界,「受」是感受,例如苦、樂等種種感受,稱為「受陰」。只要一落入感受,心光就被蒙蔽了,定力也失去了,心就由絕對變成了相對。事實上,苦與樂都是自己的執著、分別,一般人喜好樂的感受,就拚命去追求;認為是苦的,就選擇逃避。因為有了取捨之心,心就成了相對、就不清淨了,真心就變成了妄心。佛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迷色重的,佛就講身體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用析空觀去分析觀照,最後還是歸於空性。迷心重的,財迷心竅、色迷心竅,起貪瞋癡,造種種惡業,心失去了光明,認為沒有因果、沒有是非、沒有善惡,不知道當下本具的佛性,更不知道什麼叫做空性。因為迷心重,所以佛就說受、想、行、識是空,受、想、行、識不是絕對的。例如苦受、樂受,甲認為是苦,乙卻不認為是苦;甲認為是樂,乙卻不認為是樂。再舉個例子,譬如有的人喜歡吃臭豆腐,覺得臭豆腐很可口、很好吃,可是也有人討厭臭豆腐,聞到味道,頭就發昏。抽煙、喝酒、嚼檳榔也是一樣,有些人染上了這些習慣,不吃就覺得難受,可是也有人排斥煙味、酒味,討厭嚼檳榔。所以,你說這是苦還是樂?又譬如,有些人喜歡吃鹹的、辣的,認為吃口味重的食物是一種樂受,可是對於喜好清淡口味的人,又鹹又辣的東西他就吃不下去了。所以苦受與樂受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既然是相對,就不是真實的。苦樂都是虛妄,受陰也是虛妄。所以佛法講不住兩邊,執著苦樂的感受,就迷失了本性,自心就失去了光明。

「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環境的五光十色,譬如有些人喜歡鮮艷的花、瑰麗的顏色,也有人喜歡古色古香的物品,一心想要獲得、持有,這就是對色法產生執著,屬於色陰。另一種色是指男女之色,耽於這種色法,這念心就更迷糊了,色慾之火會使身心不得自在,是障道的惡因。由於眾生對色法執著,所以佛開示「色即是空」。對於根機差的眾生,佛就講緣起性空、析空觀,讓大眾知道所有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空」。把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原子、電子,繼續再分析,就是能量。物質的體性就是空性,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空性,所以不要執著假相。對於根機好的眾生,佛不講析空觀,講當體即空、體空觀,一切法本來就是空,不需要再經過分析才證實一切法是空,不需要等物質壞了才知道是空。因為眾生對外界「色、聲、香、味、觸」執著,所以佛就告訴我們用緣起性空觀、用析空觀等方法,破除對身體四大的執著、對五塵境界的執著。因為只要一產生執著,就會迷失本心,所以佛告訴大眾:產生執著的這念心是妄想心,因為本心本性不住兩邊,受想行識也是虛妄不實的,心體本來就是空性。

(二十九)960415

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智者了達,其性無二」,有智慧的人明白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達」諸法空性,「了」一切虛妄,這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方法,也就是這念心不住常、也不住無常,不住善、也不住不善,不住明、也不住暗,這念心什麼都不住。就如《金剛經》所講的「無住生心」,色也不住、心也不住。住就是想,時時刻刻想這些,認為這是醜的、那是美的,這是好的、那是壞的,只要這麼一想就稱之為「住」。住又稱為執著,執著即是染污。總之,在任何境界上起心動念、生分別,就是有所「住」。要達到不二的境界,就要無所住。因為心無所住,沒有內、也沒有外,內外就是一體,成了空性的境界。凡夫未能了達這個境界,始終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是善就是惡,不是親就是冤,不是美就是醜,不是好就是壞,始終在兩邊念念不忘,這就稱為執著,一執著就成為眾生境界。

智者了達善法是緣起性空,惡法也是緣起性空,一切境界都是假相、都是虛妄,都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有智慧的人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既然是空性,唯是一個,「其性無二」,哪有兩個空性呢?

所以,佛法所講的「中道第一義諦」是最究竟的善法,契悟了佛性就是最高的善法。佛性不落兩邊,佛性「非善、非不善」,佛性「非常、非無常」,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性。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三際不住,不攀緣兩邊,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這就是佛性、這就是不二之性。寂是不動,不動就是定;照是清楚明白,清楚明白就是慧。這念心寂照一如,不動當中又能清楚明白,就是定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佛性。

智者明白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性空、都是生滅,只有當下這念心性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念心性就是不二之性,不二之性就是佛性。這一段是六祖大師答覆印宗法師,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在《大般涅槃經》裡講:「善男子!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佛性非內、非外,以是義故,佛性不斷。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這裡講善根有兩種:一是內、二是外,內是起善念,外是做善事。在初初學佛的人來看,有善法、惡法及善念、惡念的分別相,這都屬於漸修。可是佛性不在內、不在外,內外都是虛妄。譬如我們坐在講堂裡,認為講堂是內,外面的走廊是外。如果站在走廊上看,走廊又成了內,外面那條路則是外。所以,哪個是內?哪個是外?始終沒有一個定點。內與外是方便的說法,世間上所有的相都不能執著。

佛為了要普度眾生,所以開設種種方便善巧的法門,對於根機好的人,就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對於根機差的人,如果講圓頓法,講「善法是虛妄、惡法也是虛妄」,可能愈聽愈迷糊,認為「既然都是虛妄,我還修什麼行呢?」心當中就起了疑惑,心就沒有著落了。所以,佛就告訴他要斷除惡法,要修善法,依照「四正勤」去修——「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也就是漸次修證,等到心漸漸寧靜,觀念成熟了,對佛法的道理有所契悟、有了心得,然後再告訴他:善惡都是虛妄,善惡也是了不可得。這時候他不但不執著惡法,就連善法也不執著,因為知道善、惡是相對法,知道要不落兩邊。由於心不再執著,時節因緣成熟,一下就契入了中道、契入了實相,這就屬於漸次修證。對根機好的人,直接告訴他:我們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既然是相對就是虛妄不實的,只有這念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的心才最究竟,超越了時間、空間,超越了相對境界。這麼一講,他立刻就明白了。

(三十)960422

智者契悟了當體即空的道理,瞭解內界、外界都是虛妄不實,不需要等待壞了以後才是空,不需要一件件地分析才空,因為一切諸法本來就是空性,這就是「不二之法」。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沒有起心動念的這個心就是不二之法;不但沒有起心動念,而且這念心不含糊、不昏沉,更能處處作主。

什麼是處處作主?例如打坐時,告訴自己不打瞌睡就不打瞌睡,告訴自己不打妄想就不打妄想,這就是能作主。如果作不了主,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偏偏要想;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偏偏要瞌睡。聽法時,告訴自己要認真地聽,可是偏偏又不斷地打妄想,想東、想西,認為自己聽不懂這些道理,乾脆老老實實念佛就好了,於是聽法的時候就想要念佛。等到真正要念佛,又想:念佛很辛苦,從早念到晚,念得口乾舌燥,沒什麼意思,還是去打坐吧。但坐久了,覺得腿又酸、又痛、又麻,一想到拜佛有很多好處,又去拜佛。可是拜不了多久就腰酸背痛,又不想拜佛,乾脆去道場做義工,修修福報。結果一做下來就汗流浹背,感到疲累不堪……最後,什麼事都沒辦法做,這都是因為自己這念心作不了主。

眾生的心經常如此,靜中作不了主、動中也作不了主。不打坐時,心不知道要安住在哪裡?所以眼睛就東看看、西看看,耳朵就東聽聽、西聽聽。如何作主?在動的當中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作善事,絕不做壞事;靜的時候,一念不生,這就是作主,佛法就是告訴我們要能作主。

聽了這些道理以後,要靜坐思惟,想一遍、想兩遍、想十遍,乃至數百遍、數千遍……將這些道理融會貫通,心要安住於理。不打瞌睡、不打妄想,這念心了了分明,當下就超越了十八界、超越了一切境界,就契入了實相。實相就是心性,這就是不二之法。離開這個煩惱心、離開四大、離開見聞覺知,要想找一個不二之法也找不到,所以要從這念心上去契悟。打坐的時候,心要保持正念,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打瞌睡、了了分明,這就是作主。在靜境時心能作主,在動當中也能作主,就是不二法門。

所以古德說:「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什麼原因?因為契悟了這念心、契悟了佛性、契悟了無二之性,契悟了無念、無相、無住,不但契悟,又能保養好這個無念、無相、無住的無二之性。依體起用時,有念、有相、有住就是神通妙用,到這個時候,有念、有住、有相也是不二之法。如果沒有契悟這念心,而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縱然無念、無相,也不是不二之法。所以修行要先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道理之後,依理用功是很重要的。

(三十一)960429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印宗法師聽了六祖大師這一番開示後很歡喜,於是合掌讚歎說:「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某甲是印宗法師稱謂自己,印宗法師說自己講經的言說就像瓦塊那麼不值錢,讚歎六祖所論述的佛法奧義,如同真金一樣精純。真金是純金,不同於k金,表示六祖所講的法不是方便法,而是最究竟的法門。如果裡面是k金,不是真金,就是方便法,從表面上看是金,其實仍是方便。怎麼是方便呢?因為說「心即是佛」、說「非心非佛」,是為止小兒啼哭,只是空拳誑小兒,事實上心也不可得,無得之心即是佛。心本來具足,我們得個什麼?所以,一切法歸於無所得、無所證,這就是頓悟自心的法門,這個法才是最究竟的,這就是真金。除此以外,佛說三乘法皆是方便。

印宗法師歡喜讚歎後,為惠能剃髮,也就是為惠能大師剃度。因為惠能大師雖已開悟,但是還沒有正式剃度出家,所以印宗法師就為他剃度。願事為師,這是指法上的依止,印宗法師聽了無上心法後,深信不疑,歎為稀有,不但為惠能大師剃度,而且拜惠能大師為師父。出家除了有剃度師,還有依止師,依止又稱為法依止,依止道場、依止師父學習,有法可聞、有道可修,這是法上的依止。有了正確的法依止,自己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喪失慧命。此外還要有衣食住行的依止,生活無虞才能安心修行。

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這裡提到的菩提樹是指光孝寺的菩提樹,就在六祖大師落發剃度的地方。《嶺南叢述》記載:「廣州光孝寺菩提樹,不花不實,經冬不雕。葉之筋脈細緻如紗絹。廣人每用此為燈、為花、為蟬蟲之翼。」廣州光孝寺這棵菩提樹不開花、也不結果,經過冬天也不枯萎、不彫零,它的葉筋好像紗絹一樣細緻。廣州這裡的人喜歡用菩提樹葉的葉筋做為燈或是花的裝飾。就是把菩提樹葉用水浸泡之後,葉子只剩下葉筋,如同蟬的翅膀一樣輕柔。這棵樹有很久的歷史,是在蕭梁梁武帝時期智藥三藏法師從印度帶來栽種的。

《天台志》上講:「訶林有菩提樹,蕭梁時智藥三藏自西竺持來,今歷千餘年矣。大可百圍,作三四大棵,其根不生於根,而生於枝。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計。大者合圍,小者拱把。歲久,根包其干,惟見根而不見干。干已空,中無干,根即其干;枝亦空,中無枝,根即其枝。其葉似柔桑而大,本圓末銳,二月而彫落,五月而生。僧采之,浸以寒泉,至於四旬之久,出而浣濯,滓渣既盡,惟余細筋如絲。霏微蕩漾,以作燈帷笠帽,輕柔可愛。持贈遠人,比於綃谷。其萎者以之入爨矣!菩提樹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這棵樹至今已經歷千餘年了,樹幹粗約百圍,可能有百尺這麼粗大。菩提樹的根不是從根上生,而是生於枝,也就是氣根。數以千計的氣根從枝上垂掛下來,粗大的根約有兩手合圍、兩手合抱這麼粗,最小的氣根也有手掌撐開來這麼大。時間久了,樹幹幾乎被這些大大小小的氣根包著,根上生枝幹,枝幹上又長根,一層層地包起來。看得到樹卻看不到樹幹,大大小小的氣根已然成為樹的枝幹,總之,這棵菩提樹長得很雄偉、粗壯,非常奇特。當時寺僧把菩提樹葉採下來,浸泡在冷水裡,經過四十天以後,再把浸泡過的葉子用水洗濯,就看到纖細如紗的葉筋,這個葉筋可以做燈帷,可以做斗笠,可以做帽子,也可以贈送給人作紀念。「比於綃谷」是指好像紗、絹一樣柔細。以上都是形容菩提樹的葉子和根、枝、干的殊妙之處。

可是,到了清朝嘉慶年間,曾有一場颱風把這棵菩提樹吹倒了。當時有一官吏陳中丞就命工人趕快把這棵樹移去培土、護植,然而經過一年還是救不活。寺裡的出家眾就到南華寺拿了一株小枝的菩提樹回來,栽種在已經枯死的那棵菩提樹的舊地。從清代到現在,光孝寺所栽種的這棵菩提樹已和以前智藥三藏法師所栽種的那棵一樣茂盛。菩提樹在佛法上有很多特別的意義,例如釋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樹下成道。

東山是地名,什麼是東山法門?在《宋高僧傳》裡記載,魏朝末年時,天竺沙門達磨得禪宗妙法,這個禪法是傳自釋迦牟尼佛,以授衣缽為記。達磨祖師來到中土,隱於嵩山少林寺。後來達磨祖師傳法給慧可,慧可又付法於僧璨,僧璨付法道信,道信傳給弘忍大師。因為道信與弘忍都是駐錫東山,開演禪宗心法,所以後人又稱禪宗法門為東山法門。

(三十二)960506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

惠能在五祖那裡得法以後,「辛苦受盡,命似懸絲」,因為有衣缽之爭,差一點遇害,命在旦夕。「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今天能夠與刺史、刺史的部屬、諸位官吏、僧尼、道士、一般大眾,共同在這裡開展頓教法門,這都是過去多生累劫的因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才得以聽聞無上頓教法門。我們今天在這裡開演無上法門,開演東山法門,絕不是偶然的。怎麼說不是偶然?人的修行有過去、有現在,過去是修正法,今生就和修正法的人在一起;過去是修方便法門,今生就和修方便法的人在一起;過去是修邪法,今生就和邪知邪見的人在一起。所以,這個因緣是不簡單的。佛教當中有漸修、有頓悟,頓悟法門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得聞這個法門因緣更是殊勝。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這裡稱釋迦牟尼佛為先聖,表示這個法門是從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一直傳到現在,不是惠能自己想出來的、也不是自己發明的,而是從過去佛一直傳到現在,是佛佛相傳。孔子也講「述而不作」,道不是孔子自己發明的,這個大道是「堯舜祖述」,是從堯、舜、禹、湯、文、武相傳下來。佛法所講的道在哪裡?就是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諸位真正瞭解、契悟了,就是以心印心。

「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能夠聽到頓教法門是難遭、難遇,是不容易的,希望大眾聽聞到這個法,就要依據先聖所教示的方法「各令淨心」,自己的心不要打妄想,要使這念心保持清淨。「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聽聞這個法門以後,破除心中所有的疑惑,如法修行,自心所證的和過去聖人所證的必然沒有差別。

什麼是「疑」?例如,對於所修的法門質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學習這種法門的根機?懷疑這些道理是真是假?「疑」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修行學佛一定要先除疑,有了疑惑、沒有信心,將來道業就不能成就。

惠能大師特別為眾人說明,這個頓教法門,不是惠能自己想出來的,不是為求名利而說,不是因為要開山、作祖才發明這個法,而是「先聖所教」,是從釋迦牟尼佛傳到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到阿難尊者,一直傳到達磨祖師,之後傳到五祖,五祖再傳下來的,所以不用懷疑,這都是很真實的。「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一眾,就是現前所有的大眾。大眾聽到六祖大師的開示後,都很歡喜讚歎,恭敬地頂禮而退。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