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記 第二集

六祖壇經(第二集)

1981年中廣電台檔名:9-4-02

◎悟法傳衣第一

此經第一章,是大師在大梵寺應韋刺史之請,為大眾一天演講的完整記錄,也是一部完整的經,非常寶貴。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於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這一段經文,和佛經上的序分相同。這是大師自廣州法性寺,來到韶州曲江縣曹溪寶林寺時,其確實年代,依法海舊序推算,大約是唐高宗儀鳳二年,就是公元六百七十七年的春天。寶林寺就是現在的南華寺。當時的韶州刺史韋璩與他的部屬、幕僚多人,仰慕六祖的道學,特地來到寶林寺禮請大師,到韶州近郊的大梵寺(宋以後改名為報恩光孝寺),在該寺講堂為大眾廣開佛法因緣,演說大乘佛法的精義妙法-摩訶般若波羅蜜法。這八個字,就是當時六祖演講題目,這個題目也是當時大眾們所請求。敦煌本的經題:《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實際所指,當為今經首章。而此八字題目非常重要,因為六祖在黃梅,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成為千古第一人。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六祖言下大悟,悟入自性摩訶般若波羅蜜,自性本來具足,與十方諸佛所悟得者無二無別。「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古印度語,中文意思是「圓滿究竟的大智慧」。佛法總以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成就圓滿究竟大智就是成佛。讀此章末後一句「何期嶺南有佛出世」,便是明證。

六祖已悟入、已證得,今韋刺史、同參道友等輩,哪一個不希望能知六祖是如何開悟?更希望大師慈悲,也指點我們大家皆能開悟,這是此次講演宗旨所在。而流行本竟將這麼重要的講題刪掉,實為不當。而只說「為眾開緣說法」,究竟說的什麼法?全然莫名其奧妙也。原本,即敦煌本,講題俱陳,令人一見便知大師所說宗旨,即時就可以抓到綱領,方是說聽無二。這樣的講題,的確很能吸引人。當六祖升座時,講堂中的聽眾有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也有三十餘人,僧尼、道士、在家居士們共一千餘人,同時向大師敬禮,希望能聽到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的精要,可見當時法會的莊嚴殊勝。

「摩訶」譯作「大」;「般若」譯作「智慧」;「波羅蜜」譯作「到彼岸」,或譯「到家」,有圓滿究竟的意思;「法」是指法門,就是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精要的方法門徑。這個題目多麼動人!我們怎能輕易放棄這樣大好的機緣而不去聽法?

【大師告曰。善知識。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師良久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師告訴大眾:「善知識!總而言之,此事須要以清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會場必定非常寧靜,大眾都聚精會神的傾聽說法。實際上,大師已經將般若法要和盤托出,只是大眾不悟。於是,大師隔了很久又告訴大眾:「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四句話是解釋前一句,肯定前一句,教導我們「總淨心念」的法要。也可以說,在大梵寺開示,到此地已經將悟入的法要講完了。

在此簡短開示裡,最重要的就是「淨心念」。「淨心」就是無住,「念」就是生心。佛在金剛般若會上教誡須菩提尊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諸菩薩由此悟入,六祖也是由此悟入。六祖之所教所傳,無不由此門出,無不與此相應,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淨心」,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的心就是淨心,就是無住心,也就是自己不生不滅的真心。生滅心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才是圓成總淨心念。「念」,不是分別,不是叫我們起心動念;而是一心正念,是大乘經常說的「一心正念真如」,就是真正圓滿的智慧。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菩提意思是覺,自性就是本性。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覺性,本來是清淨的,從來也沒有染污,就是禪家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面目從未缺失,只可惜眾生日用而不覺,所謂迷失真性。佛與眾生的差別,只在一心。一心是真,一心是正念,一心是真如,一心是實相,一心見真法界,就叫做佛菩薩,就叫做覺者。眾生一念不覺,三心二意,緣慮妄境,染著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妄想、分別、執著,心為境轉,這才無迷自迷,不見自性本來面目,不能證得自性如來智慧德相;愈轉愈遠,愈迷愈深,所謂可憐憫者,就叫做凡夫、就叫做迷。六祖大慈大悲,只教人認得真性,性德本淨,然後直指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正是無上佛道,何其簡易!永明大師說:「至理一言,點凡成聖。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性淨心明本來是佛,正是這個意思。這一段開示是大師一生教學的總綱領,我們千萬不可輕易忽略。大眾願聞般若法要,大師於此總示法要。

以下經文開示,是大師敘述自己求法得道的經過,對於後學極具啟示作用,是大師的身教,現身說法。

【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大師原籍是范陽,現在的河北剩大師先人作官,被降職流放到嶺南,嶺南就是五嶺之南,是現在的廣東省,新州即廣東新興縣,落籍為平民。大師童年遭遇非常不幸,父親早亡,他與老母遷居到南海,家境非常清寒,靠賣柴度日。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能一聞經雲。應無所祝而生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禮拜五祖。】

有一天,有一位顧客要買柴,要我把柴送到客店。顧客將柴收下。我得了錢,退出門外時,見到一位客人在唸經,聽到經中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開悟。於是就問客人誦念什麼經?客人說:《金剛經》。我再問他:從哪裡來,怎麼得到這本經的?客人說:我從蘄州(湖北省)黃梅縣東禪寺來。東禪寺又稱蓮花寺,位於黃梅縣西南約一里的東山,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主持教化的道場,參學門人有一千多人。我就在那個寺院禮拜祖師,聽受此經。五祖常勸出家、在家大眾們:「只要受持、念誦《金剛經》,就自然能見自本性,直下了悟成佛。」我聽他說完之後,真是前世有緣,承蒙一位客人取十兩銀子給我,做為老母衣食之用,叫我到黃梅去禮拜五祖。

這一段文,在流通本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而這八個字卻非常重要,說明大師開悟機緣乃在偶然聞經。他在當時必定與那些客人議論經義,而為眾人衷心敬佩,才有人慷慨贈金,勸勉參學。不然,何以黃梅初見五祖,就顯出機鋒,超絕不凡?由此可知,黃梅八個月,乃是求印證此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明代蓮池大師解釋說:「應」是當也,應當無住而生心,不應當有住而生心也。無住而生者,是清淨心也。若以心本不生,不得言生。「應生無所住心」,又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前言應,後言不應,正是反覆說明「無所住而生者,生即無生也」。

六祖是不識字之人,卻能一聞經句心即開悟,可見他的心平常就很清淨,什麼事情都能放得下、都能看得開,雖然貧苦,卻不求富貴。他對五祖說:「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聽了這幾句話,可見悟達之人福慧本來具足,夫復何求?是一位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於至善境界之人。他的為人也必然是和悅、誠信的達人,才能一聞便悟。這就是六祖大師現身說法教導我們。我們和大師一樣、和諸佛一樣,都具足福慧圓滿的清淨心,何以我們不能證得?原因在「有住而生心」,住色生心、住聲生心,乃至住法生心,生分別心、生妄想心、生執著心,生貪心、瞋心、無明心,所以才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清淨的真心自然不能證得。如果我們真發心願意證得,大師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換句話說,只要依此經理論和方法,持之以恆,便有悟入的機緣。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