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記 第四十集

六祖壇經(第四十集)

1981年中廣電台檔名:9-4-40

◎付囑流通第十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荊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不動神情。亦無涕泣。師雲。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

六祖大師在太極元年七月,命他的門人到新州(其出生地)國恩寺去建塔。塔是藏骨灰的地方。第二年,開元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夏天,塔造好了。這一年的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弟子們,說:「我在八月就要離開這個世間。」六祖在他要走的一年前,就叫學生準備藏骨灰的塔,但是,明確的宣佈是在自己往生前一個月。他是八月初三圓寂的。

徒眾當然沒有像大師這麼自在,免不了有人情世故,於是有許多人心裡都很悲傷。六祖說:「你們悲泣,是為誰擔憂?若是為我擔憂,憂慮我走了不知道到哪裡去,你就錯了,我曉得我到哪裡去。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處,我何必預先告訴你們大家?」於是,六祖為大眾說八首偈,說明「真假動靜」。「你們如果能誦取這八首偈,就與我的意思完全一樣,與我同志。依照這個偈子去修行,決定不失宗旨。」

【偈曰。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第一首偈:『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謂一切無有真實。這個意思,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經論裡都說得很清楚。現今的科學家也證實宇宙之間沒有永恆的存在,與佛經所說的意思是一樣。但是,科學家還無法找到一個真正的、永恆的東西;這個東西在佛法有,稱為「真如本性」,這是永恆的。可是要想見性,一定要離妄。第二首偈:『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教我們離妄才能證得真性,真性是永恆的。

第三首偈:『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這是點破坐禪。六祖絕不同意長坐不臥,若把這個當作禪,這就錯了。「若修不動行」,不動就是「長坐不臥」,「同無情不動」,無情就是木頭、石頭,與木石沒有兩樣。第四首偈:『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如何才是禪宗講的不動?真正的不動,決不是長坐,而是「動上有不動」;換句話說,動靜一如,這才是禪宗所說的真正的不動。特別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完全顯示出真實的不動。

第五首偈:『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意思是說,能善分別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就是在事上、在外境上,一切自在一如,而內心絕不隨境界動搖,這才是真正的不動。古德說:「在大的憤怒之下,或者恐懼、憂患、好樂而能不動心,這才是真實的不動」;又說:「修道的人,動心是最可恥的。」外境不值得我們去追逐,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以上這五首偈,都是說明如何去修心,修真正的不動心,成就禪定。

六、七、八這三首偈,指示我們修學不可以爭執,特別說明「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所以,佛門戒戲論、戒爭執。至於說法,契機者要為他說;不契機者,要叫他生歡喜心。從這裡我們能看出,佛門傳法一片慈悲。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六祖說完這些開示後,徒眾依法修行,不敢有所爭執。大師住世不久了,最重要的事無過於傳法,於是法海上座請教大師,衣法以後應當傳給什麼人?六祖說:「我從大梵寺說法,一直到今天,你們抄錄流行,經題稱為《法寶壇經》。只要大家能守護,能將這個法門傳授出去普度眾生,依照此說,這就是正法,衣就不傳了。」所以,從六祖以後,只傳法不傳衣。達摩祖師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從這首偈的意思來看,衣法也只傳到六祖為止。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常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

六祖特別告訴大眾修行的心要,應當要重視「一相三昧」與「一行三昧」,才能成就一切種智。在境界相裡不執著、不住相,於一切境界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這叫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純一不動心,成就真實的淨土。這是告訴大眾要精進,各自努力。在這一段開示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種三昧,不但參禪的人看得很重,實在說,它是通一切法門。念佛人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可以證得一心不亂。

「一相三昧」,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個「一」,「一行」也是一,《華嚴》講「一真法界」,淨土講「一心不亂」,古人說:「識得一,萬事畢」,一了百了8相」是講境界相。六祖在此地提了一個綱領:「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一切處,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四聖的境界、六凡的境界,都要不祝我們六凡的境界不住了,住在四聖的境界裡,還是「住相」。念佛人心住在西方境界,算不算住相?心中有阿彌陀佛、有西方淨土,還是「住相」。一相三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在功夫上來說,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以淨土講,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因此,我們功夫沒有到這個境界之前,我們心裡住佛的名號、住佛的境界相,也未嘗不可,還是好事情;但是,六塵的境界相是萬萬住不得,這個有很大的障礙。

「於彼相中不生憎愛」,這是教我們不住相的方法。在一切境界中,於逆境界不生瞋恚心,這是現前就要學的;於順境不生貪愛心。你能在順逆境界中不生憎愛,就是覺悟的人,就不迷惑;因為憎愛是迷惑,是不覺。學佛,就是要學著唸唸覺而不迷,境界裡才動憎愛,就是迷而不覺。「亦無取捨」,憎愛之心都沒有,於一切境界是什麼態度?不取不捨的態度。不取不捨就是隨緣,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不念利益成壞等事」,這是對自己來說,唸唸是造福眾生、造福社會,而不念自己的利益。雖然為社會、為眾生造福,也不計較成壞。成了,大家有福,這樁事情自然成就;縱然做不成,自己也是盡心盡力了,對於自己來說是功德圓滿。千萬不要以為「事情做成了是功德圓滿,事情失敗了,這個功德就不圓滿」,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大乘法是論心不論事。因為事是要牽涉到許多的因緣,用現今的話來說,就是要具備許多條件,其中有幾種條件不具足,在事上就會有障礙,就會有困難;在佛法講是眾生的福德因緣不一樣。何以西方極樂世界因緣那麼殊勝,而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今天這樣痛苦?我們見到世界上到處都有許多的災難。所以,我們要記取古人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盡心盡力為社會、為眾生謀幸福而不計成敗,更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這樣去做事情,做得再多,心是安閒恬靜的,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心是虛,惟虛才能容一切法,才能做到澹泊。這叫一相,自己的心與外面一切相融成一體,正是道家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境界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行是修行,也就是行為。行為無量無邊,佛法將它歸納為三類:身、口、意;或者歸納為行、注坐、臥四種。大師在此地教導我們,「於一切處」,也就是一切順逆境界裡,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行住坐臥四威儀,要學「純一直心,不動道徹,這是講修「一行三昧」;修成之後,這是成就了真實的淨土。我們一定要從「真誠」下手,無論待什麼人,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用真心、誠心。「真」與「誠」就是純一直心,就是不動道場,就是真正的淨土。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以誠敬待人,可是別人不以真誠待我,我們不是吃虧了嗎?」這個念頭是錯誤的。真誠是純一直心、不動道場,是修的真淨土,真實清淨。別人不修是他的事,我們自己修,就必定要這樣做,在道學上才有入處。否則,名義上是學道,實際上我們的心行與道早就相違背。所以,一個學道之人,在在處處以純一真心待人接物,這是修一行三昧的下手處。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六祖說:「如果我們具足這兩種三昧,就好像地有種子,當然能含藏長養,成熟果實」。「一相」、「一行」這兩種三昧,在大乘佛法上就是成佛作祖的種子。我們自己要想成佛,對於這種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則,千萬不可以疏忽。六祖告誡我們,千萬不要觀靜、不要空心,這是一種外道的修學方法。觀靜與空心是修無想定,心裡什麼都不想,以為這是清淨,這是錯誤的。心本來清淨,無可取捨;你要是取靜、取空,這是錯誤的。這一番開示,對我們修行人來說是最高的指導原則。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