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記 第53集

六祖壇經講記 第53集

唸唸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唸唸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唸唸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唸唸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唸唸相續不斷,名為繫縛;】過了就好,不要一直在想。若是你〔思前境〕,就是一直在想那件事情,想之前你對我怎樣,夫妻吵架常常說你以前如何。〔若前念今念後念,唸唸相續不斷,名為繫縛;〕若你一直想一直想,就越想越氣,對你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對某個人一直懷恨或排斥呢?這樣最直接的就是傷到你自己。當想別人對你不好,第一個倒楣的就是自己。你要透過練習,假設沒有這麼強的正念,會常常被自己的念頭帶得團團轉,所以為什麼常常有很多人會失去理智。這樣的話,你就被念頭所綁,這個心本來是一種作用,結果反而被它綁,就像你買一隻菜刀,每次都切到自己,你買一條繩子要來綁你家的牛,結果卻把自己綁了。

【於諸法上,唸唸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過了就過了,不要抓著不放,不要被你的念頭所綁,這樣你就能夠體悟到什麼叫〔無壯。從這裡好好地去體悟,漸漸能夠有機會契入你生命的本質,去瞭解你的佛性。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這一段跟前面的解釋幾乎是一樣的。〔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我們一天到晚被事相所綁,比如說「你有什麼心事?」我們若是能夠徹底地不去執著它,〔即法體清淨〕。一切現象統稱就是諸法,諸法的本體是空、是清淨。現在不只是你的本體是清淨,這個盆栽的本體也是清淨,它是因緣所形成,我們也是因緣所形成。為什麼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就是生命的本質是一樣的。我們中國古人談「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萬物本來與我一體」。因為所有的現象一定是透過因緣條件的形成,不是單一的因素,小到這只筆,大到這幢房子,都不是單一的因緣,並不是說這個條件裡面再藏一個主體,或藏一個人。這個概念是一般人沒有辦法突破的,大家總以為在我裡面藏著一個「我」,也就是在「我」裡面藏一個主體。「本體」這個概念是個哲學的名詞,用佛法來說就是「空性」。你用自性的角度,你常常會把這個「自」當成會有一個自己。最恰當最容易讓你理解的是「性空」,但千萬不可以解釋成沒有,是叫你不執著你自己,並不是叫你否認你自己。這不光是一種理論,而是要拿來應用。所謂理論就是說:「我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緣起的,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這叫你知道,但你沒有真懂,你還是執著的,這樣沒有用,所以這個理論對你來講並沒有很大的作用。你要透過不斷的生活體悟,才能夠真正懂。

譬如,你不執著,憑什麼不執著?憑你遇到事情的表現,才可以說你不執著,你如果沒有展現出來,你那個不執著就只是口頭禪或知識,是沒有意義的。很多人常常是把人跟事拆開的,人事人事,人跟事完全不可以拆開。為什麼?我們說一個人做人很成功,憑他做過什麼事,一定要談他的事跡,否則你呈現不出他的成功。你要好好修行,不是叫你不要做事,你要透過做事才能夠成就你這個人。你要修行,成佛就是一個人格圓滿的人叫佛,所以古代的禪師哪一個沒有在做事?他們也是從早上做到晚,像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有的人修的是懶惰功,從早坐到晚:「事情你們去做,我坐到開悟就好了。」簡單這麼講,這樣修都是有障礙的,是不徹底的,沒有辦法真正展現生命。所以,有的在家人說:「在家很忙,不如我來出家9哪知道出家了之後更忙。在家的時候早上八點上班,出家了之後早上四點。在家的時候下午五點下班,出家幾點下班?但我們一般人掉入一個陷阱,他說:「你看你看,出家比在家更忙。」他談的是現象,他講這句話的意思是暗示出家人沒有修,事實上是不對的。不忙就有修嗎?那懶惰的人修得豈不是很好?所以不能夠只看到現象,修行人有沒有修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樣子跟你差不多,但他的內心跟你不一樣。我們常說會不會累,不是說你上班時間多人家半個小時,就說是累,根本不是這個意思。累不累,原則上就是一種內心的狀態,當你內心覺得累就是累了,當你煩惱多掛礙多障礙多,當然累啊!你要從這裡去體會到:「我雖然在現象界,這個相要離,只是說我在現象界中不執著這個現象,我的心中可以保持常清常淨。」這個叫做〔無相〕。你要從這邊好好地去體會,去突破。

但是一般人明白這個道理,卻不見得能這樣做,因為我們內心有惰性,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是很大的障礙。你有惰性,你就不會有成就,所以要精進!修行不是只有談一個虛無飄渺的概念,他一定要藉事相來呈現。當我們談到「空」的時候,「空」一定建立在「有」,你要透過你的展現真正去悟到那個智慧,這就叫「中」。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不偏不倚就謂之中,那個中不是中間,那個中就是恰到好處,就是該做就做,該休息就休息。這個概念簡單到一般人都懂,但做起來就不懂了。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我們常常會把〔境〕跟「相」連在一起用。比如說「我遇到境界」,感覺上是你遇到現象,但它們事實上是有點差別的,比如說「相」就是這個茶杯,〔境〕就是:「我對這個茶杯產生的各種不同的看法,我可能對它產生執著、誤解或偏見,它常常會烙印在我的內心裡。」我們常常講心境,〔境〕比較偏向於內,我們常講:「遇到境界就被境界轉。」這個境是內還是外?我們的文字真的是很妙,它有時候可以通用,有時候又要加以區隔、分析。好比,遇到境界,這個〔境〕是指外面;被境界轉,這個〔境〕就是指裡面。我們這裡探討的這個〔境〕就是:「我遇到任何現象任何事情,產生的看法會烙印在我內心,它就會影響我內心。」比如:「我看到這個人做事情很散漫,我看了很生氣。」這個就是影響你的心,你的心染這個境,〔染〕的意思就是執著。這裡講的〔心不染〕,但你〔染〕這個境,你就很生氣。你只要一染,你的內心就會起情緒的變化。你只要不染,你的心就會清淨。我們已經習慣了染,所以一天到晚,反正就是喜怒哀樂,叫你歇一下,你也不甘願,你的心就是這種狀態。我們有看到現象,但是任何的現象,你分析到最後,就是空,所以原則上它的本體你看不到,但現象你看得到。我們要好好地過你的人生,好好地運用你的生命,要怎麼樣好好過人生?就看你如何用「中」,不然你的人生一定過得相當不好,不是太執著「有」,就是放任什麼事情都不管。如果「我很害怕我的心起」,這是不對的,心就是可以用,但你在用的時候,就是不要去沾染,否則你內心的清淨就會消失,你自己的情緒就會生起。你一沾〔染〕,就叫有念,有妄念,有雜念;不沾染,就叫〔無念〕。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於自念上〕用心。〔常離諸境,〕不執。〔不於境上生心。〕不要胡思亂想。心一定會起,所以你要用心做好任何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我們早上起床,你要用心,否則你就會閃到腰。起床之後你要用心下床,有的人一下床突然踩空跌倒。上化妝室,你要用心刷牙,你曾經被牙刷捅到吧?又不是只有開車、讀書或做生意你才用心,二十四小時都當用心,你要習慣用心。但你卻偏偏習慣執著,所以現在六祖大師說念頭起就讓它起,只是不要執著。你盡心做了,做好了就好了,如果做得不夠好我們再做,不要懊惱、抱怨、後悔。我們用心做了,人家覺得不好,我們再用心做第二遍,就是一直做。為什麼要一直做?誰叫你活著,不然你要做什麼?就是因為活著,就要像蠟燭一樣燃燒到底。體、相、用,「體」你想破頭都沒有辦法做到,你要從「用」下手。「用」,去做,在做當中,有一天有機會大徹大悟,跟你過去不做想要悟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自古以來每個人開悟的時機都不一樣,但很少人坐在蒲團上開悟的,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當然也是有人這樣,但很少,絕大部分都是在動中開悟的。有的禪師在工作中,掘到一顆石頭,那個石頭彈起來碰到旁邊的竹子,當下就開悟的。有的禪師騎馬,被馬摔倒在地上開悟的,或是滑倒開悟的,就是很少有什麼事都不做就開悟的。讀《六祖壇經》你會發現佛法很活潑,它就像一股湧泉,它不是死寂的,或是對人類沒有貢獻的東西。做完了就完了,或境界來了過了就過了,所以〔不於境上生心〕,你內心不要一直想那件事情,不要胡思亂想。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假若你什麼都不要想,那就等於沒有用。我只是叫你不要胡思亂想,我沒有叫你什麼都不要想。很多人一直想盡辦法讓他的念頭止息,不是這樣修的,也不可以這樣修。譬如你在念佛,你每一句話都是活活潑潑,每個念頭也都清清楚楚,因為每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它都在作用,念到最後讓你的內心清淨。大家常常說「沒有念才是清淨。」其實唸唸沒有障礙才是真正的清淨,沒有障礙會產生大用,就像鏡子一樣,沒有任何灰塵,照得清清楚楚。我們的心為什麼沒有體會到諸佛菩薩?沒有辦法感應道交?因為你的心不夠淨。縱使經裡跟你講,只要念一句佛,佛光自然就普照,因為阿彌陀佛叫無量光。「我已經念了幾輩子了,怎麼沒有感覺到光?」因為你的心不夠清淨。比如千江有水千江映,怎麼映?就是月嘛!所以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每一條水面中的月亮並不是真實的,但是它卻可以照映得很清楚。所以不是叫你不要起念頭,如果你念頭不起,不是跟死人一樣嗎?這樣就跟一個人死了之後,〔別處受生〕,就是繼續投胎輪迴,想要修行的人應該好好去思考。

談到〔思之〕,你生命當中有很多的問題,你常常缺乏深入的思維,所以你常常找不出答案。你要檢測你的思想正不正確原則上不難,比如說你的想法是正確的,但你不快樂,這就有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想法正確的,他不應該不快樂,你不快樂,就要回頭去檢測你這個想法對嗎?你不關心別人,你會快樂嗎?你會說:「我很快樂啊,這樣才省得麻煩。」那好,以後別人也不會關心你。佛法裡常講佈施,但很多人很吝嗇,你能怪他嗎?他認為「錢是我辛辛苦苦賺的,我捐一萬塊,我的戶頭又少了一萬塊,我為什麼要捐呢?」當他的觀念不清楚的時候,他是不可能佈施的,一定要讓他自己去思維,直接去思考這個問題,他才有辦法改變。

如何思維?什麼叫富有?他對富有的定義不清楚,他認為錢比別人多是富有,事實上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最富有。他要能夠這樣地認知,吝嗇的心才能夠破除掉,不然不可能。很多人都說現在好好地賺錢,縱使你要出家也要先存一筆錢。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想法呢?因為大家在擔心未來的變化,未來會怎麼變,我們不知道,因為它是無常,所以每個人都很恐懼,以為有錢就可以安定。這是觀念的問題,你要去思考說「這樣會快樂嗎?」你人生有很多疑惑,你都要去思維。無論你是聽法師上課,還是一般老師上課,還是去買書,看了之後你有疑惑,你就要思考,你就要問,不然以後它會成為你的障礙。思考可以解除你的疑惑,所以你要思考,我們學佛要聞思修,這個〔思〕很重要。

【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如果你不懂,那是你的事情。不懂還去告訴人家,你不是一盲引眾盲,共同入火坑嗎?你還以為是在弘法利生,這種作為才是真正的誹謗佛法。誰誹謗孔老夫子?一定是讀書人。誰誹謗釋迦牟尼佛?一定是我們出家人。外行就沒有話說。學佛剛開始要學智慧,再來要學慈悲;智慧的經典一定要先學,無論你修什麼宗,是南傳還是北傳,顯教還是密教,《般若經》一定要先讀,否則你常常會迷信,你學下去都會出問題,因為觀念不通。比如說學禪的,不是一天到晚坐在那邊,就是一天到晚口頭禪。學淨土不是說你一天到晚只會念佛,卻不持戒,這樣你不可能往生淨土。念佛一定要持戒,這樣你才會往生極樂世界。持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加上念佛,不是只有念佛。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