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話 第三 決疑品 問題講解

六祖壇經講話

第三決疑品

問題講解

一.為何說佈施、設齋沒有功德?

二.淨土在那裡?

三.六祖對彌陀淨土的看法如何?

四.如何能親覲彌陀和淨土?

五.何以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六.迷悟之間差幾許?

七.禪者怎樣才能隨遇而安?

八.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那裡?

九.惠能大師怎樣指示他人修行?

十.吾人如何來修行?

一.

為何說佈施、設齋沒有功德?

在禪宗裡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時候。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平常建築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講經,可以說佈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當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一位高僧達摩祖師,就禮請他到宮中問法:“朕自從主政以來,建寺度僧,行善不斷,請問有甚麼功德?”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麼多善事,你不但不讚美我,怎麼還說沒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對達摩祖師心生反感,而達摩祖師也覺得與他無緣,於是拂袖而去。

達摩祖師回答“了無功德”,錯了嗎?梁武帝認為自己造寺廟、度僧尼、印經典、說佛法,有功德,錯了嗎?都不錯!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達摩祖師講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來具足,並不因為我現在佈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減少。所以有為的功德可以說多說少,無為的功德性則不能論多論少。

在《金剛經》裡也提到福德與福性的問題。福德,從因果來講,當然可以論多論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則不容以有無的對立觀念來論多論少。所以,達摩祖師從本體上來講功德,梁武帝還沒有那樣深的領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君王,其實也就是因為他在過去世曾經佈施、行善。因此,在佛門裡有一首讚歎梁武帝及說明佈施功德的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過去世曾是一個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來,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裡被雨淋著,就把戴在自己頭上的斗笠佈施給這一尊佛像。由於他佈施的功德,後來感得成為一代帝王的果報。

不過,這種有為的果報並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報用盡,還是會再墮落。所以,福德可以說多說少,說有說無;而福德性,即使是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我們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終沒有損減分毫。

因此,佈施、設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從甚麼層次來講。如果從有為法來看,佈施必定有功德。佈施猶如播種,有播種,因緣成熟,必然有收穫。所以佈施是無盡的寶藏,你有佈施,你就有儲蓄,就有果報。一個人如果每天光是貪圖別人的東西,是貧窮;常行喜捨,才是富貴。

佈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佈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佈施;你心裡面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為人服務來佈施。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為人服務,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裡隨緣歡喜,隨喜也是佈施。每個人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里的寶藏,隨時佈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佈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佈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佈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達目標。佈施如橋樑,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如同過河須要橋樑。佈施是人我之間的橋樑,我說你的好話,我就能和你溝通,我有利益給你,幫助你,我就能和你溝通。

佈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佈施的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過去有一個小女孩,父母雙亡,淪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齋供眾,當下生起一念隨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個銅錢,是過去在垃圾堆上撿到的,就把它拿出來佈施。大和尚知道了,親自來為她上堂說法,為她誦經祈福。

這個貧窮的小女孩離開寺院以後,走到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久就睡著了。這時皇后剛逝世不久,國王心裡煩悶,和大臣出外郊遊、打獵,見到樹下發光,向前一看,是一個猶如仙女下凡般千嬌百媚的女孩,非常歡喜,就把她迎回宮裡,立為皇后。

本來是一個貧窮的女乞丐,一下子貴為皇后,她心想:“這必定是我佈施所得到的功德、福報。”因此,為了感恩圖報,她就從宮裡帶了財寶,要到這個寺院裡去作大佈施。

途中,她心想:“當初我只佈施一塊錢,住持大和尚就親自來為我誦經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佈施,這個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視我呢?”

但是當她來到寺院時,大和尚見都沒有見她,只叫一個知客師為她誦經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氣、失望,後來知客師說:“施主!上一次你來,雖是一塊錢,但那是你的真心裡全部所有,至誠懇切,那一塊錢的功德無量無邊,大和尚當然要為你誦經祝福。現在,你佈施的財寶雖然多,不過,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為你祝福就夠了。”

佈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有時候,同是佈施一塊錢,功德應該是一樣的,不過,你的一塊錢佈施給國家修橋舖路,佈施給學生做獎學金,這樣的功德未來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塊錢只是用來佈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由於田不同,對像不同,功德因此有勝劣。同樣的對象,你的一塊錢佈施給青年做獎學金,我的一塊錢也是給青年做獎學金,不過,你的心裡望報,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廣大無邊,如此我的一塊錢功德就大了。因此,佈施主要在於我們的發心;發心不同,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一念虔誠,即使佈施一塊錢的功德,有時候與佈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兒子能到寺院裡過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現在的泰國,要想取得公民的資格,一生當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於中華民國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樣。因此,他把已經做到翰林的兒子,送到寺院裡去修行參學。這個翰林學士到了寺院,先從沙彌做起,每天必須打柴、推磨、種田、擔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從山下挑了一擔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裡的不滿,而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說,我身為翰林,卻在這裡挑水給你們出家的和尚吃,你們和尚吃了,怎麼能消受?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正好給從旁經過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說,我只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無為法,你有為的功德,佈施多少,都能接受。

佈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輪體空──沒有佈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佈施。所謂“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兩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說到佈施得福的多少,有時候佈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時候佈施的財物有限,得到的果報卻很大。為甚麼會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為有望報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則是因為出發心是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佈施,所以佈施的功德,誠如前面所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佈施的果報究竟如何分勝劣?有時候佈施田勝財劣,就如過去佛世時,有一天,佛陀經過一個地方,一個兒童歡喜地捧了一缽土供養佛陀。因為佈施的對象是佛陀,田很勝,雖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卻奇大無比。有時候財勝田劣,例如用珠寶佈施給窮人。有時候田財俱勝,例如用黃金七寶佈施給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有時候田財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飯給乞丐吃。

有時候心財不同,心很重,財很輕,例如佛經裡所說的“貧女一燈”,貧窮的女子佈施一盞燈,心很重,財很輕。有時候財重心輕,例如前面講過的貧女變皇后,最初用一塊錢去佈施、打齋,那是心重財輕,但是後來她貴為皇后,雖然佈施的錢財很貴重,卻用貢高我慢的輕心佈施,所以,雖為皇后,也只獲得知客師替她誦經祝福。

有的是心財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來佈施貴重的東西,例如須達長者佈施只樹給孤獨園,用黃金鋪地,這是心財俱重;還有心財俱輕,心也輕,財也輕,例如用傲慢心給窮人一塊錢,還要叮嚀:“下次不可再來了喔!”這是心財俱輕。

此外,還有施受的不同,有時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例如我們到監獄裡,或到一些苦難的地區去佈施,我們是慈善為懷佈施,佈施的人心很清淨,可是接受的人心裡不清淨。有時施者不清淨,受者清淨,例如有人偷竊別人的東西,然後再到寺院裡去添油香,去做功德,這是佈施的人不清淨,接受的人清淨。有時施受俱清淨,例如寶積佛用香、花供養佛陀;又如無盡意菩薩用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禮敬有道德的人。有時施受俱不淨,佈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淨,例如盜賊竊盜贓物給貪官污吏,金錢來路已經不正,又再拿去賄賂,這就是施受俱不淨。

因此,說到佈施,有時候同樣的佈施,但因錢財用法不一樣,對方接受的心態不一樣,而我佈施的出發心也不一樣,功德就有勝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壇經》裡說佈施“了無功德”,因為有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們本體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減,無多無少,這是學佛者應有的認識。

二.

淨土在那裡?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問:“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天堂在那裡?地獄在那裡?”依我的瞭解,天堂、地獄在那裡?我有三種說法:

1天堂當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獄當然是在地獄的地方。

2天堂、地獄在那裡?在人間。天堂在人間,地獄也在人間。你看,現在有的人住在高樓大廈,住在山頂上的別墅裡,享受著清風明月,以及冷氣、冰箱、豪華的汽車、電視、地毯、席夢思的床鋪、山珍海味等,這不是天堂嗎?但是,人間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獄。你到市場裡面去看一看,市場裡到處倒掛著剖肚挖腸的雞、鴨、牛、豬,那不就是刀山劍樹嗎?你到那許多貧苦的地方,看那傷殘人士居住的地方,髒亂、陰暗、潮濕,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斷腳,盲聾瘖啞,這不就是人間的地獄嗎?

3天堂、地獄在那裡?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每個人的心,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例如,早上起床,心裡面無憂無慮,到公園裡去運動、慢跑、享受新鮮空氣,這不就是人間天堂嗎?但是,回到家裡,往飯桌上一坐,“有甚麼魚肉、珍饈美味好吃的嗎?”生起貪慾的心,那就是餓鬼的心。假如吃的東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摜,碗一推,生氣了,瞋恨心,那不就是地獄嗎?有時還要罵人、打人,愚癡,這不就像畜生的行為一樣嗎?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心裡時而天堂,時而地獄、餓鬼、畜生。可以說,在一天二六時中,天堂、地獄不曉得來回多少次;每天我們都在天堂地獄的邊緣來來去去,天堂、地獄在那裡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知道了天堂、地獄在那裡。現在,接著談六祖惠能大師在〈決疑品〉裡講到淨土,淨土和天堂到底有甚麼不一樣?

有時候上了天堂,福報用盡,還是會退墮;淨土只有上升,沒有退墮,這是第一點不同。第二點、天堂裡和人間一樣,仍然有像君臣、眷屬、上下等階級的差別對待;淨土裡則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蓮花化生,沒有差別。

說到淨土,大家就會想起極樂淨土。我們讀過《阿彌陀經》的人會問:“極樂淨土在那裡呢?”

“十萬億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外。

其實,這只是比較上的說法,真正從法性上來講,淨土是沒有遠近之別的,淨土就在心中,所以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例如維摩居士,在他的生活裡,行、注坐、臥之中,真是“居家逍遙,隨處都是淨土”。他到學校裡講學,講堂就是他的淨土;他到市場裡購物,市場就是他的淨土。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土就在他的心裡,這正是人間佛教所謂的“人間淨土”。

過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能第一的舍利弗,曾經懷疑的問佛陀:“佛陀!諸佛的淨土都是清淨無染,為甚麼您的娑婆世界到處充滿生老病死,又像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一樣,人人生活在苦惱之中呢?”

佛陀對舍利弗說:“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這樣。”說完隨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頓時變為金色。他對舍利弗說:“這就是我的淨土。”

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他以地獄做淨土。所以,淨土主要是看我們的心,心裡清淨,世界就隨著我們清淨。因此,學佛,自淨其心是很重要的。

關於淨土,我把它分成人間的淨土、天上的淨土、極樂的淨土,還有唯心的淨土、華嚴的淨土。現在我再把它們一一做個介紹。

1人間淨土:常聽人慨歎說:“人間沒有一塊淨土,人間到處充滿了險惡、紛爭、不平,就像三惡道一樣!”其實,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人間,如果安和樂利,民豐物阜,人人和善,彼此尊重,這不就是人間淨土嗎?所謂人間淨土,必須要具備八個條件:

◆國土,沒有環境的污染:現代社會問題很多,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環境髒亂,空氣污染。因此,人間淨土的第一個條件,必須要美化環境,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從家庭到社會沒骯髒的污染,只有清淨的環境。

◆經濟,沒有財產的佔有:現在的社會,一般民生的物質、經濟生活可以說都很富有,只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經濟、物質是要從勤勞中,從結緣裡慢慢獲得,他總希望“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能發財、富貴,所以鋌而走險,竊盜、詐騙,破壞了淨土的形象。在人間淨土裡,經濟是淨化的,沒有財產的佔有,只有均富的日用。

◆生活,沒有惡人的殘害:佛經上有一則六根會議的寓言:有一天,眼、耳、鼻、口,一齊向眉毛抗議,毫無用處的眉毛為甚麼高高在上,而各有所司的眼、耳、鼻、口卻要屈居下方呢?眉毛被攻擊得招架不住,只好知趣地換到最下方。但是大家一看,眉毛在下面古怪,不像個人,不得已又請眉毛回到原位。這時大家終於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眉毛的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覺悟到互助互愛才能共存。所以,在人間淨土的社會,對於人民的身體、生命都有保障,都能不受侵犯,自由平等,正如佛國淨土,沒有惡人的相殘,只有互助的友愛。

◆處眾,沒有人我的是非:我們的社會充滿人我是非、恩怨利害,見不得別人有好處,放不下別人比自己強,互相攻訐、譭謗,彼此打擊、破壞對方。例如:你好,我心裡難過;你偉大,我心裡就不高興。人間淨土是彼此尊重,互相禮讓,沒有人我是非,只有和諧的眷屬。

◆交遊,沒有猜疑的誤會:猜疑、誤會將使原本和樂的人我之間、家庭、社會變成愁雲滿佈的囚牢,因此人間淨土的條件之一就是人我的往來要建立在彼此的坦誠、互相的信任之上。也就是社會大眾沒有猜疑的誤會,只有互相的信任。

◆政治,沒有迫害的冤屈:娑婆世界裡,由於立場的不同,利害的衝突,仍然不能免除政治上的迫害。一個理想的政治環境,有的只是道德的感化,而不是權術的控制;過的是和平自主的生活,而不是恐懼躲藏的苦難,所以我們的國家,在政治上大家平等,人權有保障,沒有迫害的冤屈,只有德化的和平,我們就具備了人間淨土的第六個條件。

◆交通,沒有事故的發生:我們的世界裡,常常為空間的問題感到困擾,因此,在交通上不是感到非常不便,就是發生事故,令人遺憾。人間淨土的交通,是沒有事故的發生,只有自在的生活。

◆社會,沒有階級的差別:我們的社會有秉賦上賢愚智劣的先天不同,更有職位上貴賤輕重的人為差異。不合理的制度,製造了人間許多的矛盾、衝突,形成不平等的階級歧視。在佛教看來,任何一個眾生都是具足佛性,無比尊貴。因此,人間淨土是沒有階級的差別,只有大眾的平等。

2天上淨土:天上的淨土,即所謂的“天堂”。天堂的情形是怎麼樣呢?天上和人間到底有何不同?至少有四點不同:

◆天上的壽命長久。依佛經上的記載,距離人間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活到五百歲,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往上推算,一直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長達八萬大劫。

◆天堂的人身體高大。依佛經記載,距離人間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人,他們身高九十丈。愈往上的諸天,身高就愈巨大。色界的最上層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約有二十六萬五千公里那麼魁偉,而台灣全島從台北到高雄全長不過五百公里左右,天神的形體有多麼偉岸碩大,就可想而知了。

◆欲樂自在,勝於人間。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物質非常的豐富,不但不處饑寒,而且已經泯除了憂悲苦惱、怨憎憤恨,一切已經到達隨心所欲、有求無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輕安快樂的禪悅。

◆定中安樂。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盪的欲樂為滿足,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裡,他們都是過著禪定的生活,享受定中的輕安自在、法喜禪悅。

3極樂淨土:極樂淨土也有四個特點:

◆沒有男女的佔有。在極樂世界裡,不像人間,他們沒有男人、女人的分別;極樂淨土的民眾,都是蓮花化生,所謂“九品蓮花為父母”,所以他們沒男女相。不過,有的人會認為,沒有了男人、女人,人生有何意義?其實男女是苦惱的源頭,假如沒有男女相,這個世間一定減少很多問題。

◆沒有煩惱憂慮。根據《阿彌陀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因此,極樂淨土的眾生,沒有貪慾、瞋恨、愚癡、嫉妒等煩惱罣礙,只有無盡的快樂。

◆沒有經濟的匱乏。極樂淨土到處都是七寶所成的亭台樓閣,到處都是金銀財寶,連地上都是黃金鋪地。他們不需要用錢,因此沒有經濟的匱乏。

◆沒有惡道的恐怖。人間不但有很多自然界帶來的痛苦,如水災、旱災和風災、地震等,還有很多的蟲害、疾病,尤其是人為的戰爭災難,種種的人我紛爭,真是有如惡道般恐怖。極樂淨土裡,沒有三惡道,只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因此沒有惡道的恐怖。

4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就是唯心淨土。唯心淨土也有四個特點:

◆隨遇而安:你能隨遇而安,那裡就是淨土。

◆隨緣而生:你能隨因緣而生活,到處都是淨土。

◆隨喜而作:你能隨喜工作,當下就是淨土。

◆隨心而住:你的心能任運逍遙,隨緣放曠,則“隨所住處,皆是淨土”。就如天上的太陽、月亮,不管烏雲密佈也好,或是颳風下雨也好,太陽、月亮都是那麼逍遙自在的悠遊於虛空之中,這就是隨心而祝

5華嚴淨土:《華嚴經》指出的淨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裡,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無異:別人說一說多,其實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動靜一如:儘管無常變化,儘管世間不安動亂,不過,你的心安靜自如。

◆淨穢無別:即使身處污穢裡面,你要清淨自己的心。所謂“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淨土裡面。

三.

六祖對彌陀淨土的看法如何?

在各種淨土裡,禪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淨土,是本心的淨土。然而對於《阿彌陀經》所說的彌陀淨土,六祖大師又是甚麼看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禪宗主張不著相,提倡“即心即佛,自性是佛”,所以禪師們過去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為甚麼佛來要佛斬呢?難道對佛(自己所信仰的中心),還有甚麼仇恨嗎?當然不是,這只是說明禪宗最看重我們的本心,自性上有了污染,有了牽掛,就如同我們乘船過河,到了彼岸以後,如要把船放下來,如果你放不下,難道還要背著船走嗎?

禪宗主張:我們信佛、拜佛,其實我們自性本來就是佛,佛性人人本具,因此不要再到心外求佛,佛在心內,你也不要想到心外有淨土,淨土就在心中。

但是,理上是如此沒有錯,然而當我們還沒有開悟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拜佛,我們還是承認,我們要念佛才能成佛。所以,六祖大師站在禪宗立場,雖然肯定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就是對佛說聖言量的肯定,這固然是很肯定,但是六祖大師並不鼓勵大家忘記自己“即心即佛”,而一味地往心外求法,一味地要往生心外的西方極樂淨土。

六祖惠能大師說:“西方極樂世界,遠有多遠?十萬八千。”在《彌陀經》裡則講“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等於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十萬億佛土,就是十萬個三千大千世界,表示很遠、很遠。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上智之人,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十萬億佛土之外,當下就是。所以,在《阿彌陀經》裡也說到,一個人只要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於一念頃,即生西方極樂淨土”。所以,真正的淨土,沒有遠近的。一個悟道的人,像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沒有時間的限制,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沒有空間的限制,超越了空間。我們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那就是宇宙的真理,也就是“遠近不二”──沒有此土,沒有彼土,當下即是。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說到:“在我們東土的人造罪了,大家來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因為有了妄想雜念,也造了業,那麼他們往生到甚麼地方去呢?”意思是說,你心性不明,你罪業不除,你在佛土裡面,那也是像在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裡,如果你能明心見性,當下就是佛國。因此,淨土就是要明心見性,心外無法,心外也無淨土。禪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過去在叢林禪堂裡,除了參禪以外,不准念佛,所謂“念佛一聲,漱口三日”,然而淨土卻又提倡念佛,看起來好像很矛盾,其實不矛盾。就以淨土宗來說,他教人念佛,主要也是要用念佛的這一個正念來對治妄念,妄念一除,正念生起,進而以無念來對治有念。因為有念也是迷,能夠“不念而念,念而不念”,那不就是無,就是禪。所以不管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主要的,都是要藉念佛、參禪來淨化自己,昇華自己,找回自己。所以,《六祖壇經》要我們不要多伺妄求,當下改變自己最為重要。比方說,你在生活裡,把生活改善,你的生活裡就有淨土;你用心美化週遭的環境,你的環境就是你的淨土。所以,我們要往生淨土,往生極樂淨土固然很好,不如往生你自己當下的淨土,也就是你自己現實的生活、現實的環境,那就是你的自性的淨土。所以,我們對淨土的看法,應具備有四個意義:

1人事相處的和諧。我們在人間,有時候為了人事不和諧,常常引生很多苦惱;怨憎會固然很苦,恩愛別離也是很苦。所以,人事相處,應如君子之交,彼此互相尊敬、和諧。人事的和諧,就是我們人事上的淨土。

2心裡淨化的安祝我們有時候熙熙攘攘,勞勞碌碌,心裡動盪不安,心裡貪瞋無明,我們的心內找不到一個真正安住的地方。現在的社會,大家建華屋,建高樓,富麗堂皇,身體有所安住了,但是心裡沒有安住的地方,因為心裡面罣礙名利得失、是非好壞。所以,我們如果用禪淨化心靈,使我們氣質安詳,使我們的心安住在禪的上面、安住在慈悲的上面、安住在般若智能的上面、安住在虛空廣大無邊的上面,像太陽、月亮,安住在虛空裡,每天遊遍四方,逍遙自在。所以,《六祖壇經》主要的就是要為我們的心找到一個安住的地方。

3恐怖鬥爭的消除。所謂淨土,在淨土裡沒有競爭,也沒有恐怖。在世間上,每天人和人爭,人和自然爭,人和畜生爭,到處鬥爭,到處充滿恐怖。所以,如果生活沒有安全感,那就不是淨土。

4平等自由的實踐。在淨土裡,我們要平等,要自由。例如民主政治選舉,那就是平等;民權受到尊重,那就是平等。所謂自由,就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存,不侵犯別人的所有,不侵犯別人的因緣。自由平等,這才合乎淨土的意義。

不過,我們希望:淨和禪是沒有分別的,參禪的人不要誹謗淨土,念佛的人也不要排斥禪宗。永明大師的《參禪念佛四料簡》,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無禪有淨土,夢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所以,禪淨應該雙修。

自古以來,禪宗和淨土宗時常發生一些糾紛,參禪的人認為念佛的人是心外求佛,是靠他力;念佛的人也批評參禪的人不靠佛力,那有那麼容易成就?所以,禪淨之爭一直成為佛門一個重要的問題。永明大師的《參禪念佛四料簡》,提倡禪淨要調和。他說:如果你參禪又念佛的話,就好像帶角的老虎,既可以現世作人師,來生也可以作佛祖,這是第一個主題。第二、假如你沒有參禪,你只念佛,念佛很穩當,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又何愁不開悟?第三、有禪沒有淨土,十人可能會有九人走叉了路。所以,參禪沒有名師指導,常常著魔,常常有其它的意外事情發生。假如沒有禪,又沒有淨土,更是危險,將來百年以後,地獄、餓鬼、畜生,鐵床並銅柱,萬劫千生沒有個人可以依怙,又如何能得度?

禪和淨究竟那一個好?過去有兩個徒弟,有一天,大徒弟來跟師父說:“師父!現在這個時代,最要緊的要弘揚禪宗。你看,禪,多高的智能,生活裡有了禪,多幽默,多有境界!現在西洋人都學禪,我們今後要弘揚禪宗。”

師父聽了點點頭說:“很好!”

大徒弟走了以後,小徒弟來了,“師父!人生如苦海,所謂生死事大,要了生脫死,必須要念佛,念佛如同坐上一艘安全的救生艇,念佛才能慈航普渡,我們要弘揚淨土。”

師父說:“你說得對,很好!”

小徒弟也走了。在旁邊聽話的侍者覺得很奇怪:大徒弟說禪宗很好,小徒弟說念佛很好,究竟那一個好呢?於是問師父:“你剛才說他們都好,究竟那一個好呢?”

師父說:“還是你的好。”

從這則公案可以說明,一個真正悟道、有修有證的人,看根機,適合那一個根機,就是那一個好。有時候,禪宗批評淨土,淨土誹謗禪宗,這樣一來,受害的是佛教徒。因此,希望我們都能秉承過去的祖師、諸位禪宗大德們的這種看法,我們還是有禪有淨土,來過一個“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的這種修行生活吧!

四.

如何能親覲彌陀和淨土?

在前面我們談到了淨土,怎樣才能看見淨土?怎樣才能親覲阿彌陀佛呢?

自古以來,我們從《淨土聖賢錄》的記載證明,不少人現世今生就能親覲阿彌陀佛,就能親見極樂世界。例如明朝的袁了凡,他見過極樂世界的淨土勝境,見過阿彌陀佛的莊嚴報身。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結社念佛,也曾經三次親見阿彌陀佛現身。唐朝善導大師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每稱念一句佛號,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佛號,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佛號,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稱為光明和尚。

二、三十年前,我在宜蘭有個念佛會,那裡有個信徒,大家稱她為阿敏姑,她也曾親見過極樂淨土,見過阿彌陀佛。

以上這些事跡,都是淨土人士所講,禪宗不講外相上的淨土,他們主張“自性的彌陀、唯心的淨土”。因此,如何能親見彌陀和淨土?以禪宗來講,就是要了然自性,自己對自己要明明瞭了的認識,要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是甚麼。現在我們不能認識自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色身,有一個假相,這個色身上面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天天和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於是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認識;一旦有了認識,就會分別,一有了分別,種種的差別、種種的現象,世間的好好壞壞、是是非非,便無有了時。

因此,佛經常常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一個村莊,這個莊村被六個賊人盤據了,所謂:“六根門頭儘是賊,晝夜六時外徘徊,無事上街逛一回,惹出是非卻問誰?”六個賊人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其中又以心(意)為首領,日夜指使著這六個賊人在我們的身心裡面為非作歹,因此,有一首偈語說:“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學佛首重治心,心調伏了,其它的眼、耳、鼻、舌、身都會跟著聽話,所以“擒賊要擒王”。

不過,調心治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誠如王陽明先生所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執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欲樂,引生種種的煩惱痛苦。因此,如何守護我們的六根門戶,不使它蠢動妄為,是修行不可忽視的功課。

我們的心也像一座寶礦,學佛修行正如開採心裡的寶礦一樣,只要我們能把心裡的寶藏,也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開採出來,就能“得度”。

經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那麼,我們的心性如何契合佛道,如何親見彌陀淨土?在《六祖壇經》裡告訴我們:“常行平直,便見彌陀。”如果我們的心能安住在平等上,心能平直無諂曲,便能與佛道相應,便能得見阿彌陀佛。所以,六祖大師指示我們:要求作佛嗎?佛要向我們本性中求,所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心外的法都是差別,都是無常,心外無佛,佛要向自我的心裡來求。

《六祖壇經》又說:“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時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如學習他的慈悲。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只要你有慈悲,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你念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大喜大捨,你有喜捨,你有歡喜為人服務的心,你就是大勢至菩薩。你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能淨的意思,如果你自心清淨,你就是釋迦牟尼佛。

我們常見一般佛殿裡供奉著西方三聖,阿彌陀佛的左右分別是觀世音與大勢至;把觀世音的慈悲和大勢至的喜捨結合起來,就是阿彌陀佛。再如大雄寶殿裡供奉的三寶佛,釋迦牟尼佛的左邊是東方藥師佛,右邊是西方彌陀佛;把東、西調和,把生和死調和起來,能不生不死,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就是法身毗廬遮那佛。

我們研究《六祖壇經》,想要覲見彌陀,想要見到淨土。其實,不管是見佛,還是淨土,都不能執著表相,正如標月之指畢竟不是月亮,我們不要以為手指就是月亮,要能避開手指,才能見到月亮。也就是說,我們要覲見彌陀或淨土,不是在相上求,不是在口裡念,是要向心裡去找,人人心中皆有佛性。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正等正覺的時候,第一句發出的宣言即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就是說,每個人本來都是佛,只可惜因為有無明妄想,不知道自己是佛;如果去除無明妄想,自己就是佛。所以,在《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告訴我們如何才能見到自性的彌陀,如何才能建設自己的淨土呢?

1除人我,須彌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別心,要把人我的執著去除;人我的執著就好像須山,障礙人際的和諧、溝通。人我一除,阻礙也就沒有了。所以《金剛經》一再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邪心就好像貪瞋迷妄,如海水裡的波濤洶湧,搞得我們身心不得安寧;邪心一除,海水就枯竭了,就沒有大水之患。

3煩惱無,波浪滅:《百法明門論》說,我們的煩惱有大煩惱、中煩惱、小煩惱;有根本煩惱、枝末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等。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為甚麼會感到艱難困苦,感到不安,就是因為有煩惱擾亂我們;煩惱一除,波浪就會消滅,自然風平浪靜。

4毒害亡,惡龍絕:煩惱不但惱害自己,同時惱害別人,例如,幸災樂禍,損人利己。如果把這許多毒害人的心忘記,惡念就會滅絕,惡魔就不會擾亂我們。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既然如此,為甚麼我們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聲求佛,還要為佛像裝金?其實佛像只是一個引導,我們拜佛,主要是要拜我們自心本性裡的佛。

唐朝有一位丹霞天然禪師,有一天到一個寺院去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他就把佛殿上木刻的佛像拿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不迫的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怎麼會有舍利子?”

丹霞禪師說:“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

在丹霞禪師的心目中,我佛如來的法身遍滿整個世宙世界,而不僅僅是雕刻的佛像,對禪師而言,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質,宇宙真理才是我佛法身的整個表徵。由於糾察師所認識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燒佛欲取舍利,他所認識的佛像才是有靈性的。

不過,講到這裡,大家可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既然如此,以後我們到了寺廟裡,也可以把佛像拿下來烤火。其實大家要知道,佛像對於一個尚未見性悟道的人來說,正如過河需要船筏一樣,但是一旦過了河,就沒有必要背著船走。

也就是說,當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認識了自心的淨土、自性的彌陀,到那個時候,隨你要燒佛像或呵佛罵祖都可以。但是,在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佛,還是必須藉著佛像來覺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五.

何以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經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教的修行法門儘管有八萬四千之多,但是最後的目的,無非是要見性成佛,了脫生死,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六祖大師說:“人有兩種,法無二法。”

所謂“法無二法”,意思是說,縱然如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有無量無邊,(例如我們平常念佛、參禪、禮拜、作觀等,都是修行的法門。)但是我們所證悟的真理只有一個。正如世間上有好有壞。有是有非,有善有惡,世間法雖有善、惡,但是,法的本體非善非惡,法就是法,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沒有差別的,因此說“法非善惡,善惡是法”。

在佛經裡有個譬喻說:“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跡有深淺。”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一隻老鷹、一隻鴿子、一隻麻雀,三隻鳥在空中飛行:老鷹一個展翅,飛行幾十里;鴿子用力一飛,只有一、兩里路;小麻雀振翅,用力飛了好久,也只是幾十丈。虛空本來沒有遠近,只因三隻鳥的能力、程度不同,因此飛行的距離有了遠近不同。又如三獸渡河,大象要過河,牠只是頭部浮在水面上;一匹馬渡河,也是頭在水面,腳在下面;一隻小白兔,很用力,頭在上面,牠也過去了。三獸渡河,水無深淺,可是,大象、馬、兔子這三獸的程度不一,因此在過河的時候就有了深淺之別。所以說,人有聖凡之分,真理的法,卻只有一個。因此,經典告訴我們,學佛應該依止四法修學:

1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學佛應該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互異,人有生老病死,去來遷流,而法(真理)則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該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識:智指無漏的般若智能,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因為世相虛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而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好比一面鏡子,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不會被世間幻象所迷惑。

3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用來詮釋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但也可能因為斷章取義,或因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而造成誤解。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六祖大師甚至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微妙的法門和真理,無法只靠文字來表現傳達,所以學佛應該從義理上去瞭解佛法,而不應該在語言上推敲、計較、執著,否則造成文字障,只會與道相去日遠。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法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之分。世俗諦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義諦是究竟絕對的真理。方便法門是佛陀為適應眾生的程度、根機而施設,我們不能把方便法當成究竟。最究竟的是與佛心想應,所以學佛應該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陀說種種法,是為了幫助眾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頭指引我們見到月亮,所以修學佛法要能“因指見月”,千萬不能因執著指頭,反而障蔽雙目,見不到月亮。

這個譬喻同時也是說明:佛陀的法,正如過河所需的船筏,一旦過了河,上了岸,就應該把船放下。意思是說,我們平時拜佛,一旦成佛了,就要把拜佛放下,如果還要執著拜佛,就如同過了河還背著船走,而成為一種執著,執著就是一種病,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千經萬論,最終的目的,無非是要我們明心見性,要我們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要達到這個目的,唯有一乘的佛法,也就是《維摩經》指出的“不二法門”。

在《維摩詰所說經.入不二法門品》記載,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前往探玻雙方幾番對答後,突然話鋒一轉,維摩詰問道:“諸位!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依照各人所知,各自述說吧!”

於是先後有三十一位菩薩,各就所見,回答這個問題。最後沒有人再發言了,維摩詰於是問文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

文殊菩薩回答:“照我的見解,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這才是入不二法門。”意思是說,一實妙道,不可以用推理、比較、歸納、演繹等方法去揣度探尋,必須直觀體驗,向內發掘,能夠這樣實踐,才能夠進入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說後,反問維摩詰說:“現在換我來請問你,菩薩是怎樣進入不二法門的?”此時維摩詰默然無對,眾皆愕然,唯獨文殊菩薩智能超人,懂得此中奧秘,乃向大家讚歎說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

意思是說,不二法門離言絕相,如何用語言表達?如果可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就不是真的不二法門了。所以維摩詰的“默然”,意味著無上妙道不可以言說,不可以文詮,超越這些有形的障礙,直探本源,這才是菩薩的入不二法門。

由於維摩詰這一“默然”的回答,蘊涵著無窮的妙義,不但否定了前面三十一位菩薩的答案,連文殊菩薩的答案也給推翻了,留下“維摩一默如雷”的美談。

所謂“不二法門”,例如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黃昏又從西山下去,每天朝升夕落,升也未嘗升起,落也未嘗落下,第二天它又會再度升起。所以,升起了又下山,下山了又再升起,起起落落,生生滅滅,等於一個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也未嘗生,因為生了要死;死也未嘗死,死了又要再生。因此,生死不是兩個,生死是不二的。

我們也常聽到現代人說:“東方的文化為體,西方的文化為用。”體和用是不二的,乃至世間、出世間也是不二的,煩惱和涅槃也是不二的,有和無也是不二的。但是凡夫的心裡,有就是有,無就是無。其實,有的未嘗有,無也不是無,所謂“空中生妙有”,要無才能有,要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虛空不空,如何容納森羅萬象?所以,要從空裡面才能顯現勝義的有,我們要把空有的兩頭截斷,把它歸於中道,中道就是一真法界,這才是真正的真理。

唐朝的大梅法常禪師,在六祖徒孫馬祖道一禪師座下悟道了。馬祖道一接引學人的方法,就是凡是有人問道:“甚麼是佛?”馬祖禪師就回答:“即心即佛。”“甚麼是心呢?”馬祖禪師也是回答:“即佛即心。”

大梅法常禪師就這樣悟道了,悟道以後,另建叢林度眾,跟隨他參禪學道的學者名士數百人,馬祖道一禪師有一天派了一個大弟子法試探他看他有沒有真正開悟。

來人問:“師兄!請問你在師父那裡究竟得到甚麼道啊?”

大梅法常回答:“老師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所以我悟道了。”

“老師現在已經不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了,老師現在的道是『非心非佛』、『非佛非心』呢!”

大梅禪師聽了這話以後,眉毛一皺說道:“這個老和尚,專門找人麻煩;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是我的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大師兄回去後把大梅法常的話述說了一遍,馬祖道一聽了以後高興的說:“梅子熟了!”

這話一語雙關,“梅子熟了”,是說大梅法常禪師是真的開悟了。所以,在我們凡夫看來,“非心非佛”、“即心即佛”是兩種,但在真正開悟的禪師心中,他肯定自己,因此管他是與非,管他有與無、好與壞,在我看來都是一個,這才是真正懂得“法無二法”的真義。

六.

迷悟之間差幾許?

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種種的說法、開導,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覺悟,要我們去迷趨覺。

迷與悟之間究竟相差幾許呢?其實,迷和悟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覺,就是佛祖,所以有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佛與凡夫本來是一樣的,因為人人皆有佛性,佛也是人成的。在中國的民間信仰,有很多神明,他們有的過去也曾造福人間,甚至也有了知過去、未來的神通力。但是佛教並未把這些神明定位在佛、菩薩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迷悟不同。

所謂佛、菩薩,一定要覺悟。覺悟甚麼呢?覺悟緣起法。也就是覺悟到你和我不是兩個,你和我是一體的。王陽明說:“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對於覺悟的人而言,眾生不是心外的眾生,世界不是心外的世界,宇宙萬有和我都是一體的,宇宙萬有都在我的心裡。所以,佛教對其它的宗教,並不是不尊重他們,只因悟道的層次有異,因此有迷悟的差別。

甚麼叫做證悟真理?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悟成佛。他悟道成佛,到底悟到甚麼?佛陀悟到的就是緣起法,也就是悟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悟到宇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能單獨存在,悟到宇宙萬有是彼此相互關係的存在。

有關因緣所生法,講起來很容易,真正的涵意卻不容易瞭解。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因緣法,必能時時心存感恩,感恩國家社會,感恩大眾的成就,我們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佛與凡夫的差別,只在於一個悟與迷的不同而已。

迷悟之間差幾許?迷和悟究竟有甚麼不同?

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忽然朝佛像的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看了很不以為然,急忙問道:“老師!你為甚麼把痰吐在佛像的上面呢?”

道一禪師立刻咳嗽了兩聲,反問侍者道:“對不起!我還要再吐痰,請你告訴我,在虛空之中,那裡沒有佛?我的痰應該要往那裡吐呢?”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實並沒有真正認識佛,因為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佛的法身流露在自然宇宙之中,那裡沒有佛呢?馬祖雖將痰吐在佛像身上,這表示他已經認識諸佛的法身,可以說,他已經悟道了。

然而真正的悟和迷,事實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分別的。

在一間寺院裡,有一個年輕人正在打坐。老禪師回來了,他沒有站起來,老禪師就教訓他:“年輕人怎麼這麼沒禮貌!老師回來了,怎麼站都不站起來一下呢?”年輕人心想:“禪宗的禪師們講話,常常是怪怪的,常常都很顛倒,我也可以跟你說兩句禪話,表示我悟道了。”於是就對禪師說:“我怎麼沒有迎接你?我坐著迎接你,就是站起來迎接你,不是一樣嗎?”

老禪師聽了以後,上去就給他一個耳光,年輕人被打了以後,很生氣的說:“你怎麼打我呢?”

老禪師哈哈一笑,“年輕人!我告訴你,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禪師們講的話,有時候看起來好像不合乎邏輯,實際上是非常合乎真理的。

有個小偷到寺院偷東西,但翻箱倒櫃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可偷,不得已,正準備離去時,睡在床上的無相禪師開口說道:“喂!你走的時候,記得替我把門關好。”

小偷最初嚇了一跳,隨即就說:“你這個和尚這麼懶惰,連門都要別人關,難怪寺裡沒有一點值錢的東西可偷!”

禪師對小偷說:“你真莫名其妙!難道要叫我老和尚天天去辛苦賺錢來給你偷盜嗎?”

從這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得出來,悟道的禪師面對事情時的灑脫,他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樣。

在美國夏威夷,曾經有一個參與越戰陣亡的軍人,因為篤信佛教,家人於是為他禮請了一位老和尚來他為舉行告別儀式。在一般的告別祭典中,除了誦經以外,通常總要為亡者說法。當時老禪師心裡想:“這個人是一個軍人,為了保衛國家的安全,為了保護人民的自由而捐軀作戰,陣亡犧牲了,現在親朋好友來為他追悼紀念,不如我就用槍炮的聲音,來作為今天的法語吧!”

於是,老禪師在說了一段話以後,後面本來應該說一首偈語,他就改成用槍炮的聲音──“碰!碰!碰!”這聲音一響,全村的幾百人,大家一想到戰爭的淒慘,想到死亡的痛苦,想到為戰爭而犧牲的親朋好友,一時悲從中來,人人痛哭流涕,場面哀悽感人。

當時座中另外有一個還沒有悟道的年輕僧人,他一看,這個老禪師今天用“碰!碰!碰!”這麼樣的感動人心,於是在另外的一堂告別式典禮中,他也如法泡製,把老禪師的這一套學了去運用。一開始,他就“碰!碰!碰!”三聲,結果大家不解其意,只覺得滑稽唐突,忍不住都笑了起來了,於是原本哀傷的追悼會,弄得大家笑個不停,場面無比的尷尬。

先前的老禪師,在節骨眼上“碰!碰!碰!”三聲,大家痛哭流涕,感到“人生是苦,世事無常”;後面沒有覺悟的學僧,因為不懂佛法的巧妙,雖然一樣“碰!碰!碰!”三聲,卻弄得大家哈哈大笑。所以,迷和悟就差那麼一點,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吃飯,一樣的行住坐臥,不過,有了“悟”,生活的意境就不一樣了。

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有一次去拜訪法融禪師。據說,法融禪師的道行高深,不但修到百鳥來朝、猿猴獻果,而且跟老虎、獅子住在一起,打成一片。四祖道信初到,看見獅子、老虎張牙舞爪的樣子,不覺舉起雙手作恐怖狀。法融禪師看到,便說:“禪師!你還有這個在嗎?”意思是說,你還有恐怖嗎?

隨後法融禪師就去燒茶,在他燒茶的時候,道信禪師就在一張凳子上,寫了一個“佛”字,當法融回來將要坐下時,一看“佛”字,悚然震驚,認為怎可坐在佛上呢?這時道信禪師哈哈大笑:“喔!原來你也還有這個在!”

這則公案是在說明,悟道的禪師應該甚麼東西都能夠放下,獅子、老虎,你何必要恐怖呢?甚至連“佛”字,你又何必生起有無的心呢?

當然,悟道的禪師在平常生活裡面,並不刻意的表現出悟的境界,他看起來仍然和一般人一樣。不過,有時候進入到禪的境界、定的境界,當然就不一樣了。

一般的凡夫,平常都是憑妄識在生活,這就是迷。我們如何才能悟道,如何才能對世間有另外的看法,而不再是霧裡看花?我們如何才能看到真實的世間,如何才能夠安住在真心裡生活?迷悟的分別究竟在那裡?迷悟的分別就在聖凡之間!凡是迷,聖是悟。當你迷的時候,無論走到那裡,都覺不好,甚至天下之大,有時候竟無容身之處。但是如果你悟道的話,那真是“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所以,覺悟的人居住一處,就是居住在一切處,只要悟道,宇宙虛空都我們的。迷悟之間差幾許?雖然只差那麼一點,卻是需要多少的修行功夫,才能去迷覺悟呢?

七.

禪者怎樣才能隨遇而安?

我們在世間上,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為了事業的競爭、名位的奪取,造成人際間的人我是非、毀譽榮辱等等。如果我們每天“心隨境轉”的話,生活一定紛紜擾攘,不得安寧。六祖大師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假如我們能夠不讓心隨境轉,而能轉境的話,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尤其生活中如果有了禪,懂得用禪定來處理生活,處理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縱然身處紛擾的塵勞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夠隨遇而安,懂得過一種灑脫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隨遇而安呢?我分幾點說明:

1在食衣住行裡要能隨遇而安

有的人三餐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沒有豐盛的飲食,他就覺得食不知味。有的人一定要穿名牌服飾,一定要住高樓大廈、洋房別墅,如果不能如願,他就覺得日子不好過。甚至有的人坐車子,捨國產汽車不坐,一定要外國進口的汽車,否則就感覺不自在,這就使生活不能安寧。

然而對參禪的禪師們來說,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只是“借假修真”的方便,因此在他們心中,有無、好壞一點都不計較。例如唐朝的大梅法常禪師,荷葉可以做衣服,松子可以當飲食,一點也不覺得生活很苦。元朝的高峰原妙禪師,一個人住在山洞裡修行,每天只靠別人用繩索吊一點飲食讓他充飢,大家認為他的生活一定很苦,但是他卻甘之如飴。沒有衣服穿,他說道德可以莊嚴儀表;沒有水洗澡,他認為佛法可以清淨身心;沒有朋友,他可以和大自然為良朋友伴。一個小小的山洞,於他卻如法界之寬,這就是隨遇而安。所以,有了禪,在衣食住行裡面就能安祝

2在經濟物質上要能隨遇而安

經濟上,有人有了一百萬,還想著兩百萬;有了兩百萬,又想要一千萬,永遠不會滿足。但是,有了禪,即使沒有錢,也會感到非常富有。例如禪者過著三衣一缽的生活,他覺抵過萬種的富貴。

在很多年前,有一個小姐從新竹來到佛光山,表明出家的意願,我問她:“為甚麼要出家呢?”

她說她不喜歡嫁人,父母願意把她陪嫁的嫁妝給她帶來佛光山出家,我說:“你出家可以,父母給你的嫁妝不必帶來。”

她說:“那許多電視機、電冰箱留在家裡也很可惜,不如帶到佛光山來,送給佛光山常祝”

我說:“那也不行。為甚麼呢?比方說,你在教室裡面上課,忽然看到有一個人在喝冰水,吃冰淇淋、冰棒,你就會想那是我冰箱裡的冰棒。假如你在客堂裡,忽然聽到電視機的聲音,你會想有人在看我的電視。或者,你天天心裡都是冰箱,都是電視機,你怎能安心修道呢?”

她聽到我拒絕她把電冰箱、電視機帶來佛光山,覺得很可惜,最後仍然捨不得電冰箱和電視機,於是又回家去了。所以,我們的生活如果要靠冰箱、電視、物質、金錢來安住,這是增加生活裡的煩惱,而不是安心之道。

3在榮辱得失中要能隨遇而安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佛教稱之為“八風”,也就是八種能煽動情緒的境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有人對我們很好,感到很榮耀;有時候,也會有受人誹謗、批評等受氣的時候。一般來說,受苦、受窮,比較容易忍耐,最難的是受氣、受侮辱、受委屈,心裡就感到不平了。但是,如果我們生活中有禪,則不管榮辱得失,都能處之泰然。例如近代的弘一大師,有一次到一個寺院去,寺僧不認識他,不接受他掛單,他一點都不介意,隨即若無其事的離開。後來有一個人認識他,趕快通知住持大和尚,馬上撞鐘擂鼓歡迎他,他也沒有覺得很榮耀。因為弘一大師有禪、有佛法,所以在榮辱得失裡,都能安祝

4在打擊迫害時要能隨遇而安

前面說過,六祖大師的一生,可以說魔難重重,但是在遭逢各種打擊迫害時,他都能安之若素,甚至在獵人群中也能隨遇而安。又如佛陀,他在因地修行時,有一次做忍辱仙人,被一個無道的國王割截身體,卻能心無怨恨。為甚麼?因為禪的力量能勝過一切的迫害。

5在感情是非裡要能隨遇而安

人是有情眾生,離不開感情生活。但是在感情的世界裡,好好壞壞、是是非非、善善惡惡,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一般凡夫眾生,往往執著不當的感情,被感情束縛,產生煩惱痛苦。如果有了禪,則能超越、淨化、昇華世俗的感情,成為對眾生的慈悲,自然不會陷溺在感情的是非裡,而能隨遇而安。

因此,參禪的人有了禪,就有力量,就能把我們自心本性的能量發揮出來。現在的社會,常常有所謂的經濟危機、能源危機,必須要到山中、海裡開採能源,甚至於利用太陽能發電等。其實,真正的能源是在我們的心裡!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禪心佛性開發出來,則在生活裡面,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大也好,小也好,真是“能大能小,能有能無,能飽能餓,能早能晚,能前能後,能進能退,能冷能熱”。有了禪,每一個人都是萬能的,因為禪的世界無比空曠;禪的世界,無有限量。有了禪,大自然都是我們的,有了禪,永恆的生命都已具足,還會斤斤計較於世間的五欲塵勞,還會在乎小小的人我是非、利害得失嗎?所以,要想在生活裡能隨遇而安,一定要把我們的禪心佛性開發出來,有了禪,自然能夠任運逍遙,隨緣放曠。

八.

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那裡?

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眾弟子,在家、出家學佛本來不分。不過,在家修行往往無法如出家修行那樣專精、方便,因為在家生活有五欲塵勞,有妻子兒女等種種的束縛、障礙。因此,在家憂悲煩惱比較多,出家生活清淨、寂靜;在家生活增長煩惱,出家是減少煩惱;在家以執取為樂,出家以出離為樂;在家修行成就小法,出家學佛成就大法;在家魔難比較多,出家能令魔王恐怖;在家多放逸,出家少放逸;在家多奸巧,出家修行,心地容易質直;在家多憂苦,出家多慈悲;在家以財力為寶,出家以功德為寶。

在《大寶積經》卷廿八,對在家與出家生活作了如下的比較:

出家:清淨、解脫、無求、富有、成大法、魔憂、正直、寂靜、慈悲、不放逸、積功、出污泥。

在家:染污、束縛、多欲、貧苦、成小業、魔喜、諂曲、憒鬧、多瞋、多放逸、取財、溺污泥。

在家有無量過患,出家有無量功德。經典裡說,在娑婆世界裡最好的是:第一是見佛,第二是聞法,第三是出家,第四是悟道。所以,清朝順治皇帝曾作詩讚歎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又說:“朕為大地山河主,不及僧家半日閒。”由此可知,出家生活比在家好,出家的修行比在家的修行容易成就。

不過說到出家,也不一定要剃髮披染才叫做出家。身心都出家固然很好,心出家,身沒有出家,也很可貴。所謂“熱鬧場中作道場”,能在煩惱裡面,轉煩惱為菩提,才是重要的。例如《勝鬘經》中的勝鬘夫人:“雖處王宮,不著欲樂;身居富貴,常修佛法。”在家,一樣可以參禪念佛,一樣可以修行悟道;功行到家的時候,一樣可以勘破生死,一樣能夠解脫自在。例如傅大士、龐居士,都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六祖大師才說,在家也可以修行。當然,能出家更好,《大智度論》提到:“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因此,能夠出家修行最好,但是,如果在家修行,也能像出家人一樣發出離心,雖居世俗,心在山林,雖過五欲的生活,心在清淨的梵行,如此則在家修行者和出家又有甚麼分別呢?

九.

惠能大師怎樣指示他人修行?

關於這一個問題,在〈決疑品〉有一首“無相頌”,已經把六祖大師對於修行的看法指示得非常清楚。

無相頌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心能平等,持不持戒都不是嚴重的問題。但是,心要平等,這又談何容易?

所謂心平,就是要了悟生佛平等。眾生和佛在理體上是平等的,因為佛性人人本具,因此又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生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是凡聖不二的,只是覺悟上有時間的先後不同,於是有聖凡之分。

其次,要認識空有平等。一般人的觀念,認為空的不是有,有的不是空,我們把空有分成二邊,把有無劃了一道鴻溝。然而在真理裡面,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所以,《般若心經》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懂得空有平等,就能認識諸法不斷不常,即知佛陀的法身和應身是本體和現象,法身沒有去來,故名“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教化眾生的意思。

此外,一多平等。一和多是沒有差別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生萬法,萬法歸一,“一”蘊藏“無限”。所以,世間萬法,自性本空,你能瞭解到自性本空,心才能平;心平則沒有分別,沒有大小,沒有糾紛,沒有瞋惱,行為自然就不會踰越規矩,因此六祖大師說“心平何勞持戒”。相同的,如果你行為耿直,參不參禪,又有甚麼關係呢?

在無相頌裡又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你懂得感恩,必然會孝養父母,你懂得仁義,必定上下互相愛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你懂得謙讓,對於長幼、尊卑,自然能和睦相處;你懂得忍耐,一切不如意事自然不會斤斤計較,則能止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我們從表相上看木頭、石頭,那裡有火?但是鑽木可以生火,鑿石可以取火,因為木頭、石頭裡面有火的性能。正如每個人皆有佛性,雖然看不到,但不是沒有。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如果懂得修行的話,雖然是五欲塵勞的娑婆世界,一樣可以建設淨土,正如污泥可以生長出清淨的蓮花一樣。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良藥苦口利於病,然而一般人卻寧願吃包著糖衣的毒藥;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凡夫的習性總愛聽諂媚的甜言蜜語。平時,父母、師長、長官苦口婆心地勸誡,往往視為馬耳東風,其實這才是治病療疾的良方。越不歡喜聽的話,其實都是對我們最忠誠的勸告。

“改過必生智能,護短心內非賢。”《菜根譚》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佛經也說:“不怕煩惱起,只怕覺照遲。”一個人不怕犯錯,只怕知過不改,如果能夠每天不斷地反省,不斷地檢討,不斷地改過,就表示是有智能的人。反之,假如護短,處處都隱藏自己的過失,必定不能進步,也非賢者之舉。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所謂修行,不一定局限在佛堂裡禮佛、誦經、拜懺,才叫修行;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能夠常行饒益眾生的事,這就是最好的修行。佛道,也不一定要花錢佈施,佈施只是做功德,尤其有相的佈施,只能求得人天福報;唯有轉有相的佈施為無相的功德,才能與佛道相應。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六祖大師告訴我們這一首無相頌,如果我們真能依此修行的話,所謂天堂,何必要到其它的地方去找呢?天堂就在我們的目前。所以,能隨遇而安,到處都是天堂,心裡有佛,處處都是清淨的樂土。

十.

吾人如何來修行?

說到修行,過去中國儒家講究修身養性;修行包括修身與修心。在佛教裡面,不管是那一個階層的人,都應該要修行。即使你不想成佛作祖,但是,你總應該要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好人,就應該修行。

那麼,我們究竟要怎樣修行?我從下列幾個方面來做說明。

1從時間上來說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裡,也不一定要閉關修行,更不一定要晝夜二十四小時不停的修行。每天只要利用零碎的幾分鐘時間,就可以修行。例如早晨醒來,先不要急著下床,可以床上禪坐五分鐘;如果不懂得坐禪,只要靜靜地坐著,或者觀想,或者念佛。如果早晨不方便,晚上臨就寢之前,也可以在床上或地板上打坐五分鐘,只要雙腿一盤,眼睛微閉,精神集中,意志統一,慢慢地會有一種安詳、自在、舒服、愉快的感覺,會讓身心清涼、昇華、曠達。如果五分鐘不夠,可以進步到十分鐘、半小時,乃至一小時。

這種修行,對於增加健康、增強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我們不要開口閉口就說:“我沒有時間。”其實生活再忙,總要有休息的時間,利用休息的時間,就可以靜心打坐,也可以參禪悟道。甚至忙著作事的時候,也是修行,如百丈禪師說,搬柴運水,都可以參禪。因此,不怕沒有時間,只怕無心,如果有心修行,時間是隨我們自己支配的,就看我們如何去利用、把握了。

2從內容上來說修行:一般人常說:“沒有人指導,我不會修行。”其實修行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即以淨土宗念佛而言,只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修行。念佛,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亂,那就是禪。

拜佛也是修行,平常在家裡的佛像前,或是祖先牌位前,都可以禮拜,都可以修行。

其實,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禪,其它諸如看經、閱讀書刊,做種種的功德,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是修行。

3居家生活的修行:在家庭生活裡,父母、兄弟、姊妹、夫妻,眷屬很多,在眷屬裡面也可以修行。例如,人我相處,人倫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幫助,那就是修行。在家庭裡面,離開不了感情的生活;感情,不是只有夫妻之情,你可以把夫妻的感情推廣開來,去孝順父母、和睦兄弟姊妹,去幫助親戚朋友,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修行。

甚至,做一個在家居士,還要有金錢的生活,正因為有金錢的生活,金錢上也可以修行。例如你有金錢,可以多做一點善事,諸如急難救助、教育興學等。社會上需要愛心,需要幫助的苦難人士很多,用金錢佈施,也可以修行。或者我沒有金錢,但我慈悲、不貪心,這也是修行。乃至平常說話讚美人,或是說正直的話,所謂“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就是修行。

此外,在家生活都有工作,都有職業,如果身為教員,就盡心把學生教好;身為警察,就認真地執行任務,除暴安良;身為公務員者,所謂“公事門中好修行”,所以,在職業裡也可以修行。

4一般的修行:說到一般的修行,我們可以用佈施來修行,不管是金錢上的佈施、知識上的佈施,或是語言上的佈施、服務上的佈施,都是修行。

其次,持戒也可以修行,持戒就是守法,佛教提倡持戒,就是倡導守法的精神。因此,凡是法律上所不允許的事,不合乎佛法的事,絕對不做,這就是持戒,就是修行。

忍辱也可以修行,有時候遇見不如意的事,看到不如意的人,聽到不如意的話,我們正好“忍一口氣,風平浪靜”,能忍受屈辱,就是有修行的力量。

此外,例如結緣、修福、修慧、梵行,乃至讀經、參禪、弘法、念佛、寫作等,都可以修行。而經典裡也有十法行,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宣說、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等,都可以修行。

修行可以完成我們的人格、道德,所以只要我們依照六祖大師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修行,完成人格,這也就是太虛大師所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人道完成,還怕佛道不能成就嗎?

《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