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六祖壇經》之自性與自心
作者真通,江西佛學院預科班學僧
一、序言
中國的禪來源於印度,禪譯為靜慮,也譯作棄惡、思維修、功德叢林,是一種修學方式(1)。中國禪發展至六祖慧能大師而形成禪宗,使其面貌煥然一新。六祖慧能大師對禪宗的改革,是在佛學基礎上,更結合當時社會背景,哲學思潮而發展,從諸佛提出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與六祖慧能大師提出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2)相對應。這四句話可以說明是六祖慧能大師創立的南宗不僅是沿著佛教中國化的道路進一步發展了心性之學,而且融攝了中國傳統的儒道之學。這一點從《壇經》中明顯看得出。因而可以說《壇經》的內容豐富而又複雜,它本來以真心常唯心繫的思想,在達摩祖師所傳《楞伽》的基礎上,吸取了《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思想,主張“真如緣起”。廣泛地吸收了《文殊般若經》、《金剛經》、《法華經》、《涅槃經》、《維摩詰經》等諸經的般若思想(3)。用般若性空作禪學理論,不執著言相文句,即不立文字,落在實在的禪行生活,任心自在,自要無礙,突出當下一念“心”,頓現真如本性。所以六祖慧能禪學思想由以空融有,空有相攝為理論基礎,以即心即佛,自在解脫脫我解脫論,以識心見性,頓悟成佛為修行觀。所以《壇經》都以自性、自心來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二、自性與自心
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中提出關於自性的說法就達五十處之多,那麼何謂自性呢?自性指諸法各有其不生不滅的自性。即一切現象的本體或一切心相的體性(4)。六祖慧能大師聞《金剛經》而言下大悟,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因而慧能大師說:
“想不到吾人自性是這樣清靜的,從不受污染;想不到吾人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想不到吾人自性三自圓滿具足一切,從來不曾缺少;想不到吾人的自性是不動不搖的,而如如不動;想不到吾人自性能生起萬有諸法,諸法原是從自性生”(5)。
人人具有自性,何必另外去求,也就是說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所以在六祖慧能禪法系中主張“佛性”即“自性論”,而其實質性即是心性論,也就是說解脫的關鍵在於“自心”的“迷”與“悟”,即:“前念迷即是凡夫,後念即是佛”。從而形成禪師宗的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所以把修行落實在自身、自性、自心上,不假外求。六祖慧能大師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心中,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6)。又說:
“菩提本清淨,起念即是妄”、
“如言看心,心原是妄,妄如幻故,無所著也”(7)。
“心”在慧能的禪法體系中起決定性作用。它不僅是整個解脫的理論基礎,而且集中體現了南宗禪特別的般若思想。因而在《壇經》中論述心的學說時,闡述了很多關於心的概念,如:“本心”、“自心”|“自本心”、“妄心”、“邪心”、“直心”、“清靜心”等。由此可見“心”的重要性,那麼“心”又是什麼呢?“心”主要是指人們的心理活動,精神現象,個人的內在生命體。“心”的本來狀態是清淨的,而凡夫只有在清淨的覺悟狀態下才是清淨的,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迷妄的。在這一點上,慧能大師吸收了《起信論》的一心二門之說,視世間人之心即真心,清淨覺悟,真心同時也是妄心一起,污染煩惱也隨之而起。因而慧能大師認為無明煩惱與真如佛性本自具足。故說: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除三障”(8)。
也就是煩惱即菩提的說法。因面二者之間區別在於一個轉“心”與沒有一個可斷的“煩惱”。所以說迷起一切煩惱,煩惱也不離此心。一旦悟便起無邊的妙用,妙用也不離此心,妙用煩惱,功用雖殊,但在迷在悟,此心不異。欲求佛道,須悟此心。迷悟之心也就是慧能大師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也是慧能禪學的根源,也是禪宗核心思想的根源。慧能大師對心的這個概念,認為“心”並不能表達“真心”。“心”是對凡夫而言,“真心”是對悟後而言。因此《壇經》在涉入到“真心”、“佛性”等問題都用性來表達。慧能大師說“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自識本心,是見本性”(9)。又如“識心見性,自成佛道,不假外修,但於自心令本性常起正見,何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由此可見,慧能大師的禪學是把自心與本性相結合在一起,由自心入手到達本性”。由此可見,慧能大師的禪學是把自心與本性相結合在一起的,由自心入手到達本性,即自性的領悟,也就是真如佛性的領悟。即識心見性,識心為用,見性是體,從用上見體,從體上顯用,體用不二,不即不離。在迷為心,在悟為性,心性同體,而用有別。
三、自性與自心的關係
自性與自心的關係如何呢?從以上分析可知,心與性的關係是對立、統攝、同體、依存與同一的關係。從慧能大師禪學中的心性論來看,如:慧能大師形象的比喻說:“心即是地,性是王,性在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10)。從這句話來看,似乎心與性一分為二,其實是在說明心與性的依存關係。心無性無從存,性無心無從在,性必依心而居,心必依性而有。因此,欲見本性,必須識破自心,才能使自心頓現真如自性。所以,在《壇經》中有時說“心是佛”,有時說“性是佛”,有時說”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其實無非是強調“心”與“性”的關係,同時也強調從心開發自性。即“識心見性,頓悟成佛”。以此來說明,眾生語悟解脫來說心與性是同一的,又從含容萬物來說“心”與“性”也是同一的,萬事萬物皆是心性所顯現。
慧能大師禪學的心性信紙中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11)原旨中,見性指的是何義呢?見性就是開發自性,徹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即心性,自覺到本來具有的佛性。在《壇經》中用自性二字占主導地位,“自性”與“清淨心”、“本心”、“如來藏”、“真如”、“實性”等詞相結合起來。如:
“性含萬法是大,萬法是儘是自性現(12)”。
又如:
“佛性常清靜”。
來強調佛性質永恆存在,清靜本然“。因此可以說“佛性”即“自性”、“法性”,“佛性”和“法性”本一體。也就是說“佛性”即是“自性”、“本性”、“法性”。關鍵區別於體悟時名為識心見性,見性之後名自性。以此可以說明自性的本質,即自性是“清靜性”、“自性”、“真如性”,自性是智慧性,自性是空寂性,自性含藏性。又從其功用上說自性含萬法,自性能觀照萬法,自性思量萬法,自性生三身佛。也可以說自性具有清淨的智慧和功用,也能超越一切而又具足一切的實體,是事物的本體,生命之主體。
四、結論
六祖慧能大師的禪學中,把自性與自性同起來,說明了人人所共同具有的、永恆的、絕對的、無所不在的心,即自性,與自心是同一的、同體的。這樣就進一步把佛法落實到眾生當中,使人們更容易掌握自修自悟,自證的修行方法。慧能大師又從般若實相、無相將真性引向當下之心,強調“自性”與“自心”、“不二之性”,無可執著,須一切善惡都思量,任運自心,清淨自性,自心便也自然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