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與《普門品》

善財童子與《普門品》

文定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像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願品》跟善財童子的關係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孟加拉灣沿岸的福城之中,有一位首富福德長者,晚年得了愛子。孩子出生之時,家裡種種珍寶自然湧現,因此占卜的婆羅門說:“恭喜長者!這嬰兒的福德大,為你帶來了財寶,應該取名善財。”“善財”之名,就這樣傳揚開了。

善財生來聰明活潑,善解人意,深得長者的歡心,疼愛有加,但唯有一事令長者擔憂,就是善財並不喜歡聽聞關於“發財”的事。他一心想做一位追求真理的人,採集種種善法的財寶,來供養所有愛好真理的人們。他在求學時期,常去聽聞哲學家演講,他到福德城東,莊嚴幢娑羅林中的大塔廟處,參訪文殊菩薩,使他發現人生的真義。於是,他發願行菩薩道,直到成佛。

善財發起菩提心,並虛心請求文殊菩薩教導他奉行大乘普賢行的方法。文殊菩薩告訴他:“你要學習 普賢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參訪善知識。”善財面有難色地說:“聖者!我不知道那裡有真正的善知識可以參訪,我無能力分辨善惡。”

文殊菩薩點頭說:“善財!對於善知識,應該是集中心力在他的德行、特長,去傚法他的優點,而不要去評斷、挑剔他的缺失、弱點,這就是參訪的第一義。”文殊菩薩指示善財參訪之道,並預言善財將被人美稱為永久的童子。善財感動歡喜地告別了文殊菩薩,開始了佛教青年遊歷參訪的生涯。

首先,善財來到南方的勝樂國妙峰山上,參訪德雲比丘,學得“念佛三昧法門”,深刻體會到佛子應該具有堅定的信念,常常憶念諸佛的偉大,心念時時與佛同住。善財接受了德雲比丘的教誨,感懷在心。接著,他陸續拜訪了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天神、天女、婆羅門、長者、商人、醫師、船師、國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各種不同身份的善知識,聽受種種的法門,最後終於到達普賢菩薩的道場,證入無生法界。

善財共遊歷了一百一十個城市,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以稱為“善財五十三參”。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詳述有五十三參的過程。善財接受彌勒菩薩的教誨後,結束參學的雲水生活,最後回到普門城,踏入普賢菩薩大行的菩提道場。善財再度受到文殊菩薩的摩頂教化:“參訪生活已經功德圓滿,你將與我同住;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依止普賢菩薩的大實踐大修行中,體現佛法的真諦。”就這樣,善財開始修習 普賢菩薩的解脫法門。

善財見到普賢菩薩的瑞相與光明遍照法界與虛空,滅卻一切眾生的苦難,使他長養菩薩的善根,得十種智波羅蜜。最後,善財獲得普賢菩薩的摩頂讚歎,並在觀察普賢菩薩的清淨法身中,自覺已經和菩薩融為一體,一同在十方一切世界中教化眾生。善財童子終於完全證得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不久將與諸佛平等,得到一切不可思議的解脫自在。

歷代以來,有關善財童子求道歷程的偈贊與圖繪很多,如北宋楊傑的《大方廣華嚴入法界品贊》、忠師的《五相知識頌》、惟白的《文殊指南圖贊》等,都是佛教文學上常用的題材。在寺院中,觀世音菩薩像的左側,有時也設置善財童子像,就是取材於他歷訪名師的過程中,參謁觀世音菩薩而接受教化一事。因此,自古以來,善財童子即為佛子求法的典範。也可以說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門就是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的翻譯:《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于闐有更完整的梵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于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于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裡面均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對《華嚴經》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裡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裡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麼是佛呢?佛,梵語稱佛陀,在這裡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裡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兩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裡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著作裡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中國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台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地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裡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智慧乃至成佛。成佛,其實也就是是智慧的成就。

在所有的宗教中,唯有佛教徒可以站在世尊的面前,發願將來也要成佛,其他的宗教都要臣服於教主,覺得不可以僭越,但是我們卻可以說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對象。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 《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願,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