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品第二

方便品第二

那時候,毗耶離城中有位德韶年高的長者,名叫維摩詰。從無量多的過去以來,他供養過無數諸佛如來。培植了自己成佛的深厚善根。他已經獲得見法無生,心智寂滅的無生法忍;若與他人論議,雄辯無滯,了無障礙;他具有六種神通,游化三界往來自在。維摩詰又有提綱挈領,從總體上把握一切諸法、一切修行法門的總持功夫;他得了佛菩薩才有的四種無所畏能力;降月昭道及世間的煩惱、怨敵;深諳佛法,尤其善於智慧度人,通達因時因地因人教化眾生的方便途徑;他完成了以悲心度世的大願;明瞭一切眾生的心意所求,宿命所歸,又能區分眾生各各不同的領悟佛法的能力、機緣;他很久以來即精勤地用心於佛道,內心早就純誠透明,堅定不移地遵循大乘,任何言行都有周密的思量;任何舉止都符合佛如來的威儀。他的心如同大海,不溢不損,淵深莫測,又無所不能容納。維摩詰的德行,諸佛如來也加讚歎,佛弟子、帝釋天諸梵王、諸世間君主也都備加守嗷。只是為了救度世人,實行善巧方便,維摩詰才居住在毗耶離城中。他的財產無盡,經常資助城中貧民;他的戒行清淨,足以為人典範,使不敢毀禁;他以忍辱的精神支配自身,令世人知道杜絕嗔恚;他不斷精進,、追求完善,使世人恥於懈怠,努力從善;他修持禪定,一心歸寂,從而攝化心猿意馬,浮躁不定的眾生;他以定發慧,攝化無明愚癡的世人;雖然他的身份只是白衣居土,但卻用力奉持出家沙門的清淨戒律;雖然他居家生活卻沒有對三界的執著;雖然他有妻有子,仍修清淨梵心不斷;雖然也有眾多家眷卻領受著遠離他們的喜樂;身上服飾雖然美好,但尤其享有善德帶來的吉端相好;雖然也如常人—般飲食,卻唯有習 禪的喜悅才為他品味; 他的一言—行,以至遊戲玩樂,如下棋賭博 之類。都在行教化度人;雖接納外道異端,但不損傷他的正確信仰;雖研習 世間諸學術但他唯於佛法感受法樂;一切眾生無不對他表示恭敬,無不同意他最應接受供養。

維摩詰執持正法,也教化了毗耶離國的老老少少。他像常人一樣地行謀生之道,企望積財,可是卻沒有因賺了錢而沾沾自喜;他雖然也在城中遊樂,卻能時時事事有益於眾生;他參與政治、司法諸事以救護世人為已任;在講論研討不同見解的地方,他以大乘佛法教導世人;在學堂學館,他教給學童們基礎的入門知識;那怕進入妓院青樓 他也是為了顯示色慾的罪過;每當進入鬧市酒館,他便勸人戒酒立志;年長而賢德的人以他為領袖,聽他宣說殊勝的法理;若在未出家的居士當中,居士們以他為尊長,他便勸他們斷除貪著;若在武士剎帝利當中他則教導他們以忍辱;若在婆羅門當中,婆羅門也以他為尊長,他則告誡他們不要自恃有學問有智慧而生出驕慢之心;若在國內的諸大臣中間他便有首輔的威信,他教導大臣們要奉守正法;若在宮中諸王子中間,他便是王子們的老師,他教導他們應盡忠盡孝;若在內宮侍從中間,他便是從們的尊長,教導宮娥采女遵守王法和人倫之理;若在平民百中,“他又是百姓的尊長,他教導他們以行善興福的努力;若在諸梵天中,他成為諸梵天的長上,他教導他們不要止步於初始的定慧成果,授於他們佛的勝慧;若在帝釋天中,帝釋天也以他為尊長,他教導他們不要貪愛;示現給他們無常的緣盡而空的佛法;若在護法四天王中,他同樣也是尊長,因為世間眾生皆得他的護佑。

就是這位具無量功德的維摩詰長者,以無量的方便之法,給眾生以種種利益。而為了教化三乘眾生,他假現身患疾病。由於他生病的緣故,毗耶離國中,從國王以下,包括諸大臣,諸賢德長者、諸白衣居士以及諸婆羅門長者,更兼諸王子以及所統下屬官員等等,人數成千上萬,紛紛前往探視病情。趁他們前來給自己問疾,維摩詰便不失時機地向他們宣說正法:“諸仁者啊,我們的身體處於無常幻滅之中‘我們的身體無強、無力、無堅,是很快就要朽壞的東西;是靠不住的東西;是痛苦、煩惱和疾病的淵藪。諸仁者啊,像這樣的身體,明智的人不會依賴它。這身體如水中泡沫,不可以捉摸;如空中的氣泡,不能夠久住;這身體如沙漠中的蜃影,因為渴愛所生的幻覺,這身體如同芭蕉樹蕉,葉層層裹卷,其中空無,決無堅挺可言;這身體全如魔術師的幻人,因為無明顛倒才有此錯覺;這身體如夢境所現;起於分別意識虛妄見解;這身體如同影像追隨事物,是往昔造業留下的勢力顯現;這身體如聲音一樣短暫,條件輻湊而有響,時過境遷則消滅;這身體如天際浮雲,轉眼間消失得千乾淨淨;這身體有如閃電,連剎那之念的時間也無從保持;這身體全無主宰,如遠古往昔的土地;哪有主人?這身體並無自我之相,如同薪盡火滅,離薪哪有火?這身體無長壽可言,如同積氣飄動而生風,氣散則風止;這身體並非人我,如水無定形,而人無固定特徵;這身體並非實在,它曳是地水風火四大元素的寄寓之處而已;這身體原來空無,既非自我也非自我所屬;這身體死寂無知,如伺草木瓦石;這身體並無主動性,如風刮樹葉滿地亂轉;這身體骯髒、惡穢滿盈其中;這身體虛偽不實,那怕靠沐浴衣食,也保不住它終歸不會消磨殆盡;這身體為災難的彙集處,時時刻刻有諸般病痛苦惱它;這身體如丘墟枯井,落入井中的人下有毒龍覬覦,傍有五蛇加害;這身體飄浮不定,終歸落入死滅之途;這身體所成的四大,是四條毒蛇;這身體所成的五蘊,是五個仇怨強盜;這身體的六入感官;如同荒蕪的廢墟,諸蘊處界如同磚石瓦礫。

“諸仁者啊,這身體應當厭惡拋棄。我們所樂於追求的,應當是佛世尊的法身。為什麼呢?佛身即是一切諸法的本質之身。這法身由集累無量功德與智慧所生;此法身由戒定慧三學、由解脫生死、由解脫知見而生;由修習 四種無量心慈悲喜捨而生;從修習 六度,亦即佈施、持戒、忍辱謙和、勤行精進、四種禪定、八種解脫;三種三昧、多聞智慧等等而生。這法身由能行方便善巧而生;由六種神通而生;由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三者而生;由遵循三十七道晶修習 而生;由止觀修持而生;由修習 所得的功德成就,亦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而生;從斷除一切不善之法、聚集一切善法而生;從依據真際實在而生;從努力不懈而不放縱自己而生;總而言之,從無量數的以上所說善法,才能生出如來法身。

“諸仁者啊!任何想得如來不朽無染清淨法身,斷除一切眾生生死病患的人,都應當立下菩薩誓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長者維摩詰就這樣,向所有前來探望他病情的眾生宣說了以上法義,使得數千人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求無上正等正覺。

《維摩詰經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