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君子”,一種是“小人”。怎樣的人才是“君子”?君子行事光明正大、誠而有信,能夠成人 之美,也常常雪中送炭。《佛光菜根譚》說:“君子能用忍耐的力量處眾,擔當的力量負責,親和的力量待人,禪定的力量安心。”除此,君子的特性還有四點:
第一、遇到橫逆來而不怒:一般人在受了冤屈、侮辱時,常常表現得暴跳如雷。但做一個君子,當他遭遇到一些事故、橫逆時,雖然也會覺得不稱心、不如意;不過他不會表現在外面,他能夠接受、反盛擔當、處理,甚至將之視為“當然的”逆增上緣。如富樓那尊者赴蠻荒地區布教,雖遭野蠻迫害卻能謙沖自省,而甘之如飴,不減弘法悲願。
第二、遇到變故起而不驚:我們在世間求生存,對外必須忍受自然環境的困難與考驗,內心也必須面對生離死別、憂悲苦惱的試煉。身為君子,當他遇到變故時,不會恐慌、驚懼,因為他平時遵守綱常紀律,待人處世慈悲正直,而且能以超然的智能,見到因緣的生滅無生與世間實相。因此一旦變故來了,他能起而不驚,臨危不亂,不會因險遇而改變心情,時時泰然自若,顯現出處變不驚、莊敬自強的氣度。
第三、遇到非常謗而不辯:君子遇到非常的事情,如別人突然譭謗他、打擊他,他都能謗而不辯,因為他明白“是非以不辯為明”,不辯才能止謗,如果辯解,反而“愈描愈黑”;謗而不辯才是君子之風。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君子不論從事多辛苦、多困難的工作,都能任勞任怨、做而不怨,他不會發牢騷,更不會怨恨。因為他深知“先耕耘而後有收穫”的因果,而能夠“吃苦當作吃補”。他不但從血汗、勞務或人所不欲的委屈忍耐中,點滴累積個人的福德因緣,也因廣結善緣而成就了自他兩利、福國濟人的事業。
一個君子、一個能幹的人,他對於人間的各種好和不好,幸與不幸的事情,不會有太大的起伏與揀擇,因為他能明白因果,具有正知正見的智能。所謂“君子的風度”有四點:
第—、遇到橫逆來而不怒,
第二、遇到變故起而不驚,
第三、遇到非常謗而不辯,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