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一雙眼睛,是給我們看的;也都有兩個耳朵,是給我們聽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歲,甚至100歲,我們究竟都聽了一些什麼聲音呢?
10歲的人生,要聽父母的訓誡。雖然很多兒女都嫌父母太嘮叨了。一般小兒女並不喜歡聽到嘮叨的聲音,其實父母的嘮叨聲裡,蘊藏了多少的愛心與希望!
20歲的人生,要聽朋友的談話。20歲的青年人,不喜歡聽父母的話,開口閉口都說“我朋友說的”、“我朋友告訴我的”。這時候朋友非常重要,但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0歲的人生,要聽情人 的訴說。三十而立之年,父母的話不容易引起認同,朋友的意見也不容易相互影響,這時只有聽戀愛中的情人 訴說,力量最大。但是,因為力量最大,更應該謹慎,自己要知道何去何從。對前途的成敗,人生的苦樂,都不能兒戲,不能草率決定。
40歲的人生,要聽社會的建議。人生到了40歲,依孔子所說,已經是“不惑”之齡,但現代人生長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到了40歲還是要聽社會人士的建議。孔子“十五志於學”,現在的人,有的到了三四十歲,才曉得立志學習 ,所以大學裡,老碩士、老博士為數很多。
50歲的人生,要聽妻兒的抱怨。50歲的人生,想讓妻兒高唱“丈夫真偉大”、“爸爸真偉大”並不容易。多數的丈夫都是聽妻兒的抱怨,嫌所賺的錢不夠多,不能買汽車洋房,所以50歲的男人,真的很難做。
60歲的人生,要聽大眾的批評。孔子說,60歲的人生,應該是“耳順”的年齡。而現在的60歲,人生正好要聽社會大眾給予自己的批評。每天打開電視,臧否天下人物者,都是中老年人士。政治家、企業家這個年齡都要受社會大眾的公評,所批評的內容,除了才華、能力以外,道德更為重要。
70歲的人生,要聽自己的主張。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管他古來稀,管他剛開始,總之今日高齡化的社會裡,70歲以上的老人越來越多。70歲的人生,在社會裡奮鬥了五六十年,對社會的認知,對自己的瞭解,都有一定的程度,這個時候應該聽聽自己的主張。70歲的人,還要把經驗傳承,把自己的主張訴說給人聽,所謂“退而不休”,是其時也。
80歲的人生,要隨自然去留。人生到了80歲,甚至90歲、100歲,就不必計較人間壽命長短、有無得失,甚至連生死都不足掛懷,一切任憑自然的生命法則,隨緣自在,就如陶淵明所說:“樂夫天命復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