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華嚴經十地品之五
《華嚴經》卷第三十八
【題解】此卷包含第八「不動地」及第九「善慧地」的全部內容。
十四、第八地:「不動地」
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的判釋,文分為三分:初,贊請。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先“地行”,後“地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
在第八地的「贊請分」中,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身」、「土」的自在。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八地之法。
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三層次:「第八地中有七種相差別:一、總明方便作集地分。二、得淨忍分。三、得勝行分。四、淨佛國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勝分。七、釋名分。」
第一,「總明方便作集地分」。在此部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總結了菩薩在前七地修行中的所證。簡言之,前七地共同的所證與各地各別的所證都是進入第八地的「遠」方便智慧。
第二,「得淨忍分」。其主旨如世親所說:「得無生法忍故,彼清淨自然無功用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即憑借所證的「無生法忍」,自然形成「無功用行」。經中說「無生法忍」有兩個層面,即「法體」與「報行」。
第三,「得勝行分」。其主旨是顯示菩薩在第八地修行中所獲得的「深行」以及如何發起「深行」。依照世親、澄觀的判釋,此層次又分兩部分:
其一,「明深行勝」。金剛藏菩薩首先向會眾宣說了此地所獲得的「深行」與前七地相比較而殊勝之處,即「能離前地四種惱患」。世親將此部分的內容總結為:一、難入深。二、同行深。三、境界深。四、修行深。五、不退深。六、離障深。七、對治現前深。
其二,「明發起勝行」。依據澄觀的判釋,「發起勝行」部分分為四部分:一、「說主總敘」,是指金剛藏菩薩從總體上敘述如何發起此地殊勝的修行的一段經文。二、「正顯勸辭」,即金剛藏菩薩從正面向會眾說,諸佛世尊會出現在進入此地修行的菩薩面前,給予其如來智,並且以語言激勵菩薩住於此地修行。三、「顯勸所為」,金剛藏菩薩指出,諸佛之所以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的目的是使其生起智慧之業。四、「彰勸之益」,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諸佛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菩薩所可能達到的效應。
第四,「淨佛國土分」。此部分的經文所言,其實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中所論的十種「自在」,與中土佛教所理解的「淨土」差別甚大。依據澄觀的解釋,經文中所言的「淨佛國土」是指「自在淨果」,即「淨土三昧」。依據世親《十地經論》卷十的判釋:「此『淨佛國土』有三種自在行:一、器世間自在行。二、眾生世間自在行。三、智正覺自在行。」
其一,「器世間自在行」。依據世親《十地經論》卷十的解釋,此部分有五種自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四、隨廣狹欲彼能現。五、隨心幾許欲彼能現。」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
其二,「眾生世間自在行」。經文分「化同物身」與「化應物心」兩方面來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化同物身,沙門中現沙門形等故,即『身自同事』。」而「化應物心,以身不必同其所化,即心自同事故。」這是說,菩薩以「心」同而身不一定同的形式化度眾生。
其三,「智正覺自在行」。經文從「真諦」、「俗諦」都自在的角度言說依持於「智體」而起化度眾生之用。特別是,經文是從「知十身」的角度去詮釋此地菩薩所具的「俗諦智」的。其「十身」為:「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經文並且具體宣說了菩薩所知的前述「十身」的相狀。
第五,「得自在分」。依照此經文,第八地菩薩憑借在此地所修的三種「自在行」而獲得十種自在。而依據《攝大乘論》的看法,菩薩以六度為因即可證得此處所言的十種自在。經文所言的十種自在為:「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第六,「大勝分」。「大勝」有三種:
其一,「智大」,即此地菩薩所具有的智慧非常廣大。
其二,「業大」。
其三,「彼二所住功德大」,世親解釋說:「『彼二住功德大』者,『善住淨心力』等示現,依七種功德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此中,「彼二」應該是指「世間」與「出世間」。「善住淨心力」即唐譯的「善住深心力」。
第七,「釋名分」。其主旨是解釋關於第八地的各種名稱以及修得此地智慧的菩薩的稱呼。其一,「地釋名」。其二,「智者釋名」。澄觀在世親解釋關於「地釋名」的六種相之外,又提供了一種解釋,認為此部分是對於「明地行分」的前五層次內容的概括。「智者釋名」是對於住於此地智慧者的名稱的解釋,有二種義:「一、一向不動。二、一體不動。佛性隨順因故。」其具體涵義就是此地菩薩進入隨順佛性,進入佛的境界。
第八地的「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七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第八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願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第八「不動地」的「重頌分」有二十二頌。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八地「不動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地名為「遠行」的意義。簡言之,菩薩至此位,「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因此名為「不動」。
十五、第九地:「善慧地」
關於第九「善慧地」的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依然將其判釋為三部分:「三分之內,初『贊請』中有十三頌。……第二『正說分』,先明『地行』。」「第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位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即「明地行」、「明地果」,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
第九地「贊請分」有十三頌。在金剛藏菩薩向與會大眾宣講第八「不動地」之時,如來現身。菩薩、自在天等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九地之法。
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四層次:「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淨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
第一,「法師方便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對此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第二,「智成就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經文列舉的「智成就」為:「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第三,「入行成就分」。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第四,「說成就分」。「說成就分」的涵義,即「與眾生解脫方便故」,「稱根正授故」。依照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的判釋:「彼『說成就』,復三種相示現:一、智成就。二、口業成就。三、法師成就。」
其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所知之法」以及「隨所依之器」。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入行成就分」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其二,「口業成就」。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其核心內容為:「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而此「四無礙智」有「十種差別」:「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對此十方面所了詳細解釋。
其三,「法師成就」。其主旨則是宣說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世親說有「四種事示現:一、持成就。二、說成就。三、問答成就。四、受持成就。」
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大致與第八地相應部分相同。只是進入第九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
在第九「善慧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以二十四頌為會眾重新宣說了第九地修行的內容。
關於此地名為「善慧」的意義。簡言之,菩薩修證至此地,已經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於「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之不欲行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稱之為「善慧」。
十四、第八地:不動地
(一)、贊請分
是時天王及天眾,聞此勝行皆歡喜,為欲供養於如來,及以無央1大菩薩,雨妙華、幡及幢、蓋,香、鬘、瓔珞與寶衣,無量無邊千萬種,悉以摩尼作嚴飾。
天女同時奏天樂,普發種種妙音聲,供養於佛並佛子,共作是言而讚歎:「一切見者兩足尊2,哀愍眾生現神力,令此種種諸天樂,普發妙音鹹得聞。於一毛端百千億,那由他國微塵數,如是無量諸如來,於中安住說妙法。一毛孔內無量剎,各有四洲3及大海4,須彌、鐵圍5亦復然,悉見在中無迫隘。一毛端處有六趣,三種惡道及人、天,諸龍、神眾、阿修羅,各隨自業受果報。於彼一切剎土中,悉有如來演妙音,隨順一切眾生心,為轉最上淨*輪。剎中種種眾生身,身中復有種種剎,人、天諸趣各各異,佛悉知已為說法。大剎隨念變為小,小剎隨念亦變大,如是神通無有量,世間共說不能盡。」
普發此等妙音聲,稱讚如來功德已,眾會歡喜默然住,一心瞻仰欲聽法。時解脫月復請言:「今此眾會皆寂靜,願說隨次之所入,第八地中諸行相!」
【章旨】此十二頌為第八地的「贊請分」,「贊請中,有十二頌,分二:前十贊,後二請。」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身」、「土」的自在。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八地之法。
【註釋】1無央即「無央數」,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祇」等,為印度數目之一,無量數或極大數之意。據稱一阿僧祇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萬萬為「億」,萬億為「兆」),於印度六十種數目單位中,「阿僧祇」為第五十二數。2兩足尊又作「無上兩足尊」、「二足尊」,為佛之尊號,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就「盡智」、「無生智」等無漏之「無學法」,及「十力」、「四無畏」等諸「不共法」,故此尊號有二義:其一,於天、人之中,佛是所有兩足生類中的最尊貴者。其二,以兩足喻「權」與「實」、「戒」與「定」、「福」與「慧」、「解」與「行」等,佛即具足此兩足,而遊行法界,無所障礙。3四洲即指「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東勝身洲」位於須彌山之東,其地形狀如半月形,其人之身形殊勝,因此稱之為「勝身洲」。「南贍部洲」則位於須彌之南,其地形狀上大下小,略如我們所面對的,也稱之為「南閻浮提」,「閻浮」即「贍部樹」,因此洲有此樹故命名之,現今人類,即在此洲。「西牛貨洲」其地形狀周圓,其地多牛,以牛為貨幣而交 易,因此稱之為「牛貨」。「北俱盧洲」其地形狀方正,此洲人壽皆千歲,衣食自然,惟無佛法,因此佛教將其列為「八難」之一。4大海此處是指須彌山四周之大海。於古代印度之世界觀中,須彌山位於世界之中間,其周圍有四大海,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則為「鐵圍山」。5鐵圍即「鐵圍山」,又作「鐵輪圍山」、「金剛圍山」、「金剛山」,指圍繞須彌四洲的外海,由鐵所成之山。佛教之世界觀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周圍共有八山八海圍繞,最外側之山即稱「鐵圍山」。「大輪圍山」是指圍繞三千大千世界之大鐵山。據《彰所知論》捲上〈器世界品〉載,以「閻浮提」等四大洲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其外有一鐵山圍之,稱為「小鐵圍山」;集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其外亦有一鐵山圍之,稱為「中鐵圍山」;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其外復有鐵山圍之,稱為「大鐵圍山」。
【語譯】參加法會的天王與天眾聽聞金剛藏菩薩宣講完如此殊勝的修行法,心中都產生大歡喜,為了供養如來以及無量數的大菩薩,都降下美妙的、無量無邊千萬種的華、幡及幢、蓋、香、鬘、瓔珞、寶衣,而這些全部都用摩尼寶作為美麗的裝飾。
天女同時演奏著天樂,都發出種種美妙的音聲,以其供養佛並佛子。這些天女同時發出這樣的讚歎:「大家都能夠看見的兩足尊,因為哀愍眾生的緣故而顯現出神力,使此種種諸天之樂,都發出美妙的聲音讓會眾都得以聽見。此時,如來在每一毛端都有百千億那由他國微塵數的無量諸如來,在其中安住宣說美妙之法。如來的每一毛孔之內有無量的國土,各自都有四大洲及大海,須彌山、鐵圍山也在其中,所有這些都完全可以看見而沒有任何阻礙。如來的每一毛端處都有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以及人、天,諸龍、神眾、阿修羅,如此等等都各隨自己所造之業而承受果報。在那一切國土中,都有如來在發出美妙的聲音,隨順一切眾生之心,為其旋轉最上等的清淨*輪。國土中有種種眾生身,每一身中又有種種國土,人、天諸道各各不同,佛都完全知曉而為其說法。大的國土隨念而變為小國土,小的國土隨念變為大的國土,如此神通無有數量,即便是世間所有一切眾生都去演說也是說不盡的。」
天女都發出此等美妙的音聲,稱讚如來功德之後,會中的大眾都歡喜萬分,都默默地停住,瞻仰人中最尊的金剛藏菩薩,都希望聽聞說法。這時解脫月菩薩又請求說道:「在此處的大眾心都是清淨的,希望您宣說第七地之後菩薩修行之所入第八地中的諸行相!」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善修習 方便慧,善清淨諸道,善集助道法1。大願力所攝2,如來力所加3,自善力所持4,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5,善清淨深心思覺6,能成就福德智慧7;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入無量智道8。」
【章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一層次「總明方便作集地分」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會眾總結了菩薩在前七地修行中的所證。簡言之,前七地共同的所證與各地各別的所證都是進入第八地的「遠」方便智慧。
【註釋】1善修習 方便慧善清淨諸道善集助道法此三句是言菩薩在前七地修行中各地的「同相」。2大願力所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初地「歡喜地」修行之相的概括。3如來力所加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二「離垢地」修行之相的概括,第二地所證的「清淨戒」為佛力所加方纔得以證得。4自善力所持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三「發光地」修行之相的概括。5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四「焰慧地」修行之相的概括。6善清淨深心思覺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五「難勝地」修行之相的概括。7能成就福德智慧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六「現前地」修行之相的概括。8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入無量智道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這是對於第七「遠行地」修行之相的概括。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七地中,善於修習 方便智慧,善於使諸道清淨,善於聚集助道之法。初地的別相是大願力所攝持,第二地的別相是如來力所加,第三地的別相是菩薩自己的善力所持,第四地的別相是常常念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第五地的別相是菩薩善於清淨深心思覺,第六地的別相則是能成就福德智慧;第七地的別相則是大慈大悲不捨眾生,進入無量智慧之道。」
「入一切法1,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2;無性為性3;初、中、後際皆悉平等4;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5。」
【章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明地行」的第二層次「得淨忍分」的內容,其主旨如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所說:「雲何得淨忍分?得無生法忍故,彼清淨自然無功用行。」這是說,菩薩獲得「無生法忍」,自然就成就了「無功用行」。據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的解釋,此章十五句分三部分,「初十,正明『無生忍』。次四,明『無生忍淨』。後一,結得忍名。」據澄觀等的解釋,此章的十句是從「法」本身(「法體」)的角度言說「無生法忍」的。澄觀說:「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
【註釋】1入一切法此句是此章的總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言『一切法』者,總該萬有、理事之法;『入』即證達。」2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根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此七句是言「事無生」,其主旨為「破相」,其修行相位為「加行位」。具體而言,此七方面分別對治七種對於「實體」的執著:「本來無生」是對治將「清淨法」當作實際存在的「實體」看待的觀念。「淨法」本來無生,自然沒有以實際存在的清淨法。第二種「無起」的涵義是:這是將「修習 所成」的結果當作「實體」對待,對此則以「無起」破除之。第三種「無相」的涵義是:將「自性住性」與「習 所成性」的結果當作「實體」的存在,對此則以「無相」對治之。第四種「無成」的涵義是:將成佛當作未來真實的、實體性的脫離煩惱的「菩提」來看待。對此則以「無成」對治之。第五「無壞」的涵義是:從眾生所持的煩惱也非真實的「實體性」存在,對此則以「無壞」來對治之。澄觀又說,此中前四是「遣淨分」,此第五是「遣染分」。第六「無盡」的涵義是:將眾生當作唸唸滅盡煩惱的「實體性」的存在,對此則以眾生煩惱「無盡」來對治之。第七「無轉」的涵義是:將轉染向淨的修行過程當作「實體性」的存在,因為如果將其真正當作「實體」,則這一轉染向淨的過程是不可能發生的。對此則以「無轉」來對治之。在這七個方面中,「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屬於清淨法,此四者在修行中並不增加什麼。「無壞、無盡、無轉」屬於染法,此三者在修行中並不減少什麼。3自性無生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無性為性」是言「自性無生」,其主旨為「破性」,其修行相位為「正體」。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無我」之「理」即「真如空性」,前述「事無生」即是「忍」此「空性」、「空理」。但是,依照中觀學理論,「此忍不得言無,斯則『非有非無』以顯『中道』,此二亦不二。又,此理亦非所觀事外故。《論》云『所有觀法無我理,無二相故。』斯則非即非離,無二為中道義。」4初中後際皆悉平等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此句是言「數差別無生」,其主旨為「因泯」,其修行相位為「通始終」。5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此句是言「作業無生」,其主旨為「果離」,其修行相位為「後得」,這是指「無生忍」的「果位」。以「如如智」貫之的「業」之生起,為佛、菩薩最究竟的入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進入一切法的本質,通達一切法是本來無生的,是本來無起的,是無相的,是無成的,是無壞的,是無盡的,是無有轉變的;一切法都是以無性為性的;菩薩通達一切法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完全平等的;菩薩進入了無分別如如智起作用的地方。」
「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1,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2。」
「是名『得無生法忍』。」
【章旨】此章為「得淨忍分」的第二部分「無生忍淨」及第三部分「結得忍名」的內容。據澄觀等的解釋,「無生忍淨」是從「行」的角度言說「無生法忍」的。「無生忍」的「法體」在「十地」修行中都存在,而「無生忍」之「行」是在此地證成的,因此稱之為「忍淨」。
【註釋】1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此句是言「離障」。在唯識學的教義中,「心」是指「阿賴耶識」(即「異熟識」),「意」是指第七「末那識」,「識」是指第六「意識」。2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據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的概括,此句是言「治妙」。此句是直接針對上句「離一切心、意、識分別之想」而言的,「下地」即指前七地。澄觀在此指出了此地的修行超越於前七地的三種神妙之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遠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對於一切都無所取著,猶如虛空,進入一切法中就如同進入虛空性一樣。」
「這就叫菩薩『獲得無生法忍』。」
「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1;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2;離諸喧諍,寂滅現前3。」
「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4。」
「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5。」
「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得勝行分」的內容,其主旨是顯示菩薩在第八地修行中所獲得的「深行」以及如何發起「深行」。此章為其第一部分「明深行勝」。金剛藏菩薩在此章向會眾宣說了此地所獲得的「深行」與前七地相比較而顯的殊勝之處。經文首先以八句三方面正面敘述了菩薩在此地所證得的「深行」,即「能離前地四種惱患」。其次,則以三個譬喻從另外的角度分別說明了此地菩薩所證的「深行」。
【註釋】1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據澄觀依據《地持》等經的說法所作的解釋,此三句的主旨為:菩薩在第四地修行中所形成的微細的追求如來智的念想至此地方纔得以遠離。2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據澄觀依據《地持》等經的說法所做的解釋,菩薩在第三地修行中所形成的勤奮地化度眾生的無量行之功利心至此地方纔得以遠離。在〈十地品〉中,金剛藏菩薩在宣講第三地時說,進入第三地的菩薩針對十種眾生產生十種無量的「哀愍心」,以此「哀愍心」而產生十種大精進。其文曰:「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應令涅槃。』」3離諸喧諍寂滅現前據澄觀依據《地持》等經的說法所作的解釋,此二句的主旨為:其一是說,菩薩在第二地修行中所形成對於「清淨地」的微細追求之念想至此地方纔得以遠離。其二則說,菩薩在初地修行所具有的間斷性,在此地方纔得以完全遠離。4住於報行「住於報行」之「所住」有兩種。一種是住於「無功用行」,另一種是住於「淨分阿賴耶識」(即「黎耶真如」)。5二行相行悉不現前菩薩需遠離涅槃、生死兩分的想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成就此無生法忍,隨即得以進入第八不動地,並且成為深行菩薩。住於第八地的菩薩之所修難於知曉,毫無差別,遠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達到的;遠離了諸多的喧鬧和諍訟,寂滅真如境界顯現於前。」
「譬如比丘,具足神通,獲得心自在,依次進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的分別都完全停止息滅。進入第八地的菩薩摩訶薩也是如此,住於不動地,隨即捨棄了一切有功用之行,獲得無功用之法,身、口、意等業的起念都完全停息,住於報行。」
「譬如有人,在夢中見到自己的身體墮入大河,為了渡過河的緣故,激發出勇猛之力,施行大方便;由於大勇猛、施行渡河的方便的緣故,隨即從夢中醒來。在醒來之後,夢中所作的一切都停息了。菩薩也是如此,看見眾生身在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四流之中漂蕩,為了救度眾生的緣故,激發出大勇猛,生起大精進;憑借勇猛、精進的緣故,到達不動地;在到達第八地之後,一切功用無不完全停息,生死、涅槃以及各種境界、念想都完全不再顯現於前。」
「佛子!如生於梵世眾生,欲界的煩惱都不再顯現於前;住於不動地的菩薩也是如此,一切心、意、識的流動都不再顯現於前。住於此地的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且不再現起,何況產生順行於世間之心呢?!」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得勝行分」的第二部分「發起勝行」。澄觀說,「發起勝行」部分分為四部分,此章為其第一部分「說主總敘」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憑借其本來的大願之力的緣故,諸佛世尊親自顯現於前,給與其如來智,使其得以進入法流之門中。諸佛這樣說道:『好啊!好啊!善男子!你已經獲得諸佛的無生法忍。』」
「『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捨於此忍門。』」
「『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
「『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1。』」
「『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
「『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應修行,成就此法。』」
「『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
【章旨】此章為「發起勝行」的第二部分「正顯勸辭」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諸佛世尊會出現在其前,給予其如來智,並且以語言激勵菩薩住於此地修行。如來激勵的言辭中有七方面:「一、勸修如來善調御智。二、勸悲愍眾生。三、勸成其本願。四、勸求無礙智。五、勸成佛外報。六、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七、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此中,「勸」為激勵之義。
【註釋】1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諸佛為了激勵菩薩繼續修行追求上道而故意將不共二乘之法說成是「同於」二乘。因為如果趣「寂」並且住於「寂」,就無疑等同於「垢」,因此,菩薩絕對不能住於此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諸佛這樣說道:『然而,善男子!我等所有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你仍然未能獲得。你應該為了想成就此法而勤加精進的緣故,不要再放捨此忍門。』」
「『還有,善男子!你雖然已經獲得了寂滅解脫,但是,那些凡夫仍然未能證得,種種煩惱都完全顯現於前,種種覺觀常常互相侵害。你應該愍念如此的眾生。』」
「『還有,善男子!你應當憶念自己本來的誓願,完全饒益一切眾生,使其得以進入不可思議的智慧之門。』」
「『還有,善男子!此諸法的法性,如果佛出世,如果佛不出世,常住而不變異,諸佛不因為獲得此法而方纔名為如來,一切聲聞、緣覺也能夠獲得此無分別法。』」
「『還有,善男子!你觀看我等的身相,觀想我等的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我等的音聲也是無有限度的。你先應該成就這些方面。』」
「『還有,善男子!你先前剛好獲得此一法的光明,這就是一切法無生、無分別。善男子!如來法的光明,有無量的入,有無量的作用,有無量的轉化,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都不可能夠知曉。你應該修行,成就此法。』」
「『還有,善男子!你觀想十方無量的國土、無量的眾生、無量的法、種種的差別,你都應該完全如實地通達這些事。』」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
【章旨】此章為「發起勝行」的第三部分「顯勸所為」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諸佛之所以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的目的是使其生起智慧之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諸佛世尊給予這些菩薩如此等等無量的生起智慧的法門,使其能夠生起無量無邊的差別智慧之業。」
「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1,算數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2,亦不及一。」
「何以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3;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
「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4,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5,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6,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章旨】此章為「發起勝行」的第四部分「彰勸之益」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諸佛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菩薩所可能達到的效應。
【註釋】1歌羅分又作「哥羅分」、「伽羅分」、「迦羅分」,意譯為「豎折」、「計分」、「力勝」、「分則」、「校量分」,為印度文化中極微數量的名稱,或指月亮直徑的十六分之一。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的夾注說:「如析一毛以為百分,一分名歌羅分。論以義翻,名為力勝。言無漏無量善法一歌羅分勝於有漏千分。」2優波尼沙陀分又作「優波尼沙陀分」、「憂波尼奢分」,簡稱為「尼殺曇」、「尼薩曇」,為古印度形容極少之數量的名稱。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卷一說:「『尼殺曇分』,梵語,數法之極也,或云『優波尼灑陀』。慧苑〈音義〉引〈瑜伽大論〉譯為『微細分』。如析一毛以為百分,又析彼一分為百千萬分,又於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鄰虛,至不可析處,名為『鄔波尼殺曇分』也。」3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概括其義為「多身隨現」。4未至於海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明確解釋為:「『未至海』即前七地。」這是說,以第八地所證之「無生智」為「海」,修行至第七地的菩薩仍然未能到達大海。5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明確解釋為:「若至海,即第八地,無生之智亦是『行』,故名為『行海』。又頓能遍起,即深而廣,亦得名『海』。」6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明確解釋為:「『無功用智』以合上『風』。『一切智境』明其『趣果』。前喻所無,以無生智同佛智海故。」此中的「上『風』」是指經文中的「但隨風去,不假人力」。而「前喻」則是指關於第七地的譬喻,經文為:「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如果諸佛不給予進入此地的菩薩生起智慧的法門,此地的菩薩隨即就會進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可以使眾生得到利益之業。」
「憑借諸佛所給予的如此等等無量無邊的生起智慧的法門的緣故,此地菩薩在一念之間所生的智慧之業,其他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第七地所修的諸行,都還不及此地菩薩的百分之一,甚至不及其的百千億那由他分之一;如此,也不及此地菩薩的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等等的其中之一。」
「為什麼緣故呢?佛子!此地的菩薩先是憑借一身起行,現今住於此地,獲得了無量身;無量的音聲;無量的智慧;無量次的受生;無量的清淨國土;教化無量的眾生;供養無量的諸佛;進入無量的法門;具備無量的神通;能夠在無數有差別的眾會道場,隨機說法。菩薩住於無量的身、語、意業,聚集一切菩薩之行,這一切都是因為不動法的緣故。」
「佛子!譬如乘船想進入大海,在未到達大的海時候,多用功夫和力量;如果到達了大海之後,只是隨風而去,不再憑借人力;到達大海之後,一日所航行的距離,是未曾到達大海之時花費百年也不能達到的。佛子!菩薩摩訶薩也是如此,積集廣大善根的資糧,乘大乘船到達菩薩行之海,在一念之間憑借無功用智進入一切智智的境界,是菩薩本來就有的功用行,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達到的。」
【說明】第八地「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得勝行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宣說結束。其主旨是顯示菩薩在第八地修行中所獲得的「深行」以及如何發起「深行」。依照世親、澄觀的判釋,此層次又分兩部分:「初,明『深行勝』,對前彰『出』。二、『佛子此地菩薩』下,『發起勝行』,對後彰『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前者是指從前地的境界中出來以證入更殊勝的境界,後者是指面對後地的殊勝境界而證入。
第一,「明深行勝」。金剛藏菩薩首先向會眾宣說了此地所獲得的「深行」與前七地相比較而殊勝之處,即「能離前地四種惱患」。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將此部分的內容總結為:「『得勝行』者,得深行故。深行有七種:一、難入深。……二、同行深。……三、境界深。……四、修行深。……五、不退深。……六、離障深。……七、對治現前深。」
第二,「明發起勝行」。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的判釋,「發起勝行」部分分為四部分:「一、說主總敘。二、『作如是』下,正顯勸辭。三、『佛子諸佛世尊』下,顯勸所為。四、『佛子若諸佛』下,彰勸之益。」
其一,「說主總敘」是指金剛藏菩薩從總體上敘述如何發起此地殊勝的修行的一段經文。
其二,「正顯勸辭」,即金剛藏菩薩從正面向會眾說,諸佛世尊會出現在進入此地修行的菩薩面前,給予其如來智,並且以語言激勵菩薩住於此地修行。如來激勵的言辭中有七方面:「一、勸修如來善調御智。二、勸悲愍眾生。三、勸成其本願。四、勸求無礙智。五、勸成佛外報。六、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七、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
其三,「顯勸所為」,金剛藏菩薩指出,諸佛之所以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的目的是使其生起智慧之業。
其四,「彰勸之益」,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諸佛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菩薩所可能達到的效應。
「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境。」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四層次「淨佛國土分」的內容。經文中所言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中所論的十種「自在」,與中土佛教所理解的淨土差別甚大。兩種「淨土」中,前者大致等同於修念佛法門的彌陀等淨土,後者則是經文中所言的「淨佛國土」的所指,即「淨土三昧」。前者的修行起始於凡夫,終於十地。而後者則起始於此第八「不動地」,終於成佛。世親又將「淨佛國土分」分為三個方面,此章為其第一方面「器世間自在行」的總概括。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第八地,憑借大方便善巧智所生起的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的境界。「
「所謂1:觀世間成,觀世間壞2。」
「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3。」
「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4。」
【章旨】此章為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所判釋的「淨佛國土分」中的「器世間自在行」中「五種自在」的前三種「自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
【註釋】1所謂此句以下為澄觀所說「別顯其相」的內容,因此,「所謂」一語涵蓋下述五段。2觀世間成觀世間壞佛教認為,世間有「成」、「住」、「壞」、「空」四劫的演變。據諸經論載,器世間全壞之終,由有情業之增上力故,生微風,成立「風」、「水」、「金」三輪,於「金輪」上生出諸海山洲(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等),為四王天、忉利天(此二天稱地居天)、人類、傍生等之住處;其次成立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四天稱空居天)等,又自空居天至無間地獄,有情次第降生。此等器世間、有情世間形成之時期,即稱為「成劫」。「壞劫」則介於「住劫」與「空劫」之間,是指世間轉趨壞滅之時期。此時期分二十中劫,有情眾生經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國土環境)空曠而住,至最後一中劫,器世間亦壞滅。器世間之破壞是由「火」、「水」、「風」等三大災所次第破壞,相對於住劫時之「小三災」,特稱為「大三災」。火災由七個日輪出現而起,「色界初禪天」以下悉成灰燼;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天」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天」以下悉被飄散。此火、風、水三大災,亦稱「劫災」,然破壞僅至「色界第三禪天」以下,「第四禪天」以上則不受破壞。3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將此句的涵義概括為「隨何欲彼能現」,並解釋說:「隨業因緣集故,世間成彼亦知。隨業因緣盡故,世間壞彼亦知。業集盡智。」簡言之,此數句的涵義是以「業集盡智」而知曉世間物質世界的真實變化。4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世親將此句的涵義概括為:「隨世間幾時成等智,第三隨幾時欲彼即時現故。」「住劫」是指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存住之時,其間凡二十中劫。又住劫盡時,則稱「劫盡」。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具體言之,菩薩在此第八地所獲得的自在有:觀世間成立,觀世間轉變。」
「由此業聚集的緣故而成,由此業盡的緣故轉變。」
「器世間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菩薩都如實地知曉。」
「又知地界小相、大相、無量相1、差別相,知水、火、風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
「知微塵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隨何世界中所有微塵聚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
「隨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風界各若干微塵,所有寶物若干微塵,眾生身若干微塵,國土身若干微塵,皆如實知;知眾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塵成,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修羅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塵成,得如是知微塵差別智。」
【章旨】此章為世親所判釋的「淨佛國土分」中的「器世間自在行」中「五種自在」的第四種「自在」,即「隨廣、狹欲,彼能現」。「是菩薩知地界小相,乃至知人身依若干微塵成,地等相差別智。」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簡言之,此地菩薩如實知「四大」等的廣相以及微塵細相等。
【註釋】1小相大相無量相「定地」即「禪定」,而「小相」是指非禪定的業報之識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又知曉地界的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水、火、風界的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
「此地菩薩知曉微塵的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隨現於何種世界中的所有微塵聚合體以及微塵差別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隨現於何種世界中的所有地、水、火、風界各自若干微塵,所有寶物的若干微塵,眾生身的若干微塵,國土身的若干微塵,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菩薩知曉眾生的大身、小身是由各若干微塵所構成的,知曉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修羅身、天身、人身是由各若干微塵所構成,菩薩獲得了如此知曉微塵的差別智。」
「又知欲界、色界、無色界成,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壞,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小相、大相、無量相1、差別相,得如是觀三界差別智。」
「佛子!此菩薩復起智明,教化眾生。所謂:善知眾生身差別,善分別眾生身,善觀察所生處2。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成熟3。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以智光明普現受生;如是,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普於其中示現受生4。此菩薩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剎眾會中悉現其身5。」
【章旨】此章為世親所判釋的「淨佛國土分」中的「器世間自在行」中「五種自在」的第五種「自在」,即「隨心幾許欲,彼能現」。「是菩薩入如是分別微塵智中,乃至現前光明成壞智,乃至於一佛國土身不動搖。」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澄觀又將此章分為「約『智』知自在」與「約『通』明自在,隨物現化」兩方面。
【註釋】1欲界色界無色界小相大相無量相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上即三界互望,論大、小。今即一界之中自分大、小。『欲界』中,人境為『小』,天境為『大』。『色』中,覺觀為『小』,無覺觀為『大』。『無色界』中,《論》云『佛法中,凡境為小,聲聞、菩薩為大』者,為揀外道妄取為涅槃故,特云『佛法』。如來所知一切三界,皆名無量相。」此中,「天境」即「欲界六天」,「覺觀」即禪觀。相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偏重於指禪修中所現之境界,因此,世親、澄觀纔如此解釋。2善知眾生身差別善分別眾生身善觀察所生處關於此三句,澄觀總結其涵義為「明所知機」,即說明菩薩所知曉的眾生的根機。三句的具體涵義是:第一句是說明菩薩知曉每一眾生之身的類別。第二句是說明菩薩知曉針對每一不同的身類所需使用的方便是不同的。第三句是說明菩薩知曉自己生於何等界更有利於化度眾生。3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成熟此句是從正面說明菩薩隨機教化。至於為什麼經文中明確說的是「現身」,但卻判屬「器世間」。4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等七句此七句是具體說明菩薩化度眾生的種種方便。5此菩薩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動等三句此三句是說明八地菩薩的所顯現的「自在」,菩薩之身不動而遍於三千大千世界,濟度化導眾生。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又知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成立,知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轉變,知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獲得了如此觀三界差別的智慧。」
「佛子!此菩薩又生起智慧的光明,教化眾生。具體而言:此地菩薩善於知曉眾生之身的差別,善於分別眾生之身,善於觀察眾生所生之處。菩薩隨眾生的需求而為其現身,教化眾生使其成熟。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中,隨眾生之身以及信解的差別,以智慧光明完全顯現受生;如此,若二、若三,乃至百千大千世界,甚至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菩薩都隨眾生之身以及信解的差別,完全於其中示現出受生。此菩薩由於成就如此智慧的緣故,於一佛國土其身不動,甚至可以在不可說佛國土的眾會中都顯現其身。」
「佛子!此菩薩隨諸眾生身心信解種種差別,於彼佛國眾會之中而現其身。」
「所謂: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婆羅門眾中示婆羅門形,剎利眾中示剎利形;如是,毗捨眾、首陀眾、居士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魔眾、梵眾,乃至阿迦尼吒天眾中,各隨其類而為現形1。又應以聲聞身得度者,現聲聞形;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現辟支佛形;應以菩薩身得度者,現菩薩形;應以如來身得度者,現如來形2。」
「佛子!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隨諸眾生信、樂差別,如是如是而為現身3。」
【章旨】此章為世親所判釋的「淨佛國土分」的第二個方面「眾生世間自在行」的內容。關於其涵義,世親概括為:「『眾生世間自在行』者,彼調伏自在故,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自身、心等分示現。」經文分「化同物身」與「化應物心」兩方面來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的,其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婆羅門眾中示婆羅門形等句此一層次就是前述世親所說的「化眾生身、心自同事」中的「身自同事」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一、化同物身,沙門中現沙門形等故,即『身自同事』。」2又應以聲聞身得度者現聲聞形等六句此一層次就是前述世親所說的「化眾生身、心自同事」中的「心自同事」的內容。菩薩以「心」同而身不一定同的形式化度眾生。3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隨諸眾生信樂差別如是如是而為現身等三句這三句就是世親所說的「自身、心等分示現」的涵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的菩薩隨諸眾生的身、心之信解等種種差別,在那些佛國的眾會之中而顯現其身。」
「具體地說:此地菩薩在沙門眾中示沙門的形象,在婆羅門眾中示現婆羅門的形象,在剎利眾中示現剎帝利的形象;如此,在毗捨眾、首陀眾、居士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魔眾、梵眾中,甚至在阿迦尼吒天眾中,菩薩都各隨其類別而為其顯現出對應的形象。還有,菩薩面對應該憑借聲聞身得度者,顯現聲聞的形狀;面對應該以辟支佛身得度者,顯現出辟支佛的形狀;面對應該以菩薩身得度者,顯現出菩薩的形狀;面對應該以如來身得度者,顯現出如來的形狀。」
「佛子!菩薩如此在一切不可說數量的佛國土之中,隨諸眾生信、樂的差別,如此如此而為其現身。」
「佛子!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
【章旨】從此章進入世親所判釋的「淨佛國土分」的第三個方面「智正覺自在行」的內容。簡言之,此處是從真諦、俗諦都自在的角度言說依持於智體而起化度眾生之用的。「相作」即將「眾生身」等等身當作自己之身。此章據澄觀的判釋為「明第一義智」。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遠離一切對於自身、他身的分別念想,住於平等而無差別的智慧之中。」
「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1、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2、虛空身3。」
【章旨】此章以下「明俗諦智」,此章為其第一層次「總知十身」的內容。此地菩薩善於知曉眾生身等十身並且能夠「以眾生身作自身,乃至以虛空身作自身等。是菩薩如是知眾生深心起樂。若以自身作眾生身,乃至以自身作虛空身等。」(世親《十地經論》卷十)
【註釋】1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此三身世親判釋為「染分」。「眾生身」是指眾生世間,而「國土身」是指國土世間,「業報身」的全稱應該是「業煩惱報身」。2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此六身世親判釋為「淨分」。此中所言的三乘即指聲聞、緣覺、菩薩。「智身」為「能證之智」,「法身」為「所證之法」。3虛空身此身世親判釋為「不二分」。「虛空身」是非染非淨的,從下文觀之,大多是側重於從「事空」言之,然也兼於從「理」言「空」。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知曉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的種種染淨狀態。」
「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1。」
【章旨】此章是「明俗諦智」的第二層次,其涵義為:「令十身相作,顯通自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經文中「皆先明相作所由,由隨機故。」「相作」即將「眾生身」等等身當作自己之身。
【註釋】1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經文只言四種「相作」,「理應具十,成一百身。然自身即是菩薩,若將自望,菩薩別,則有百一十身,故云『則如是形』。」(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引文中「則如是形」之「形」,《大正藏》版為「現」,據經文改為「形」。)此章經文的思路是,菩薩以前述「十身」的每一種為基點,將其首先當作自己之身,然後由此身為依憑再示現其他九身。澄觀特意解釋了經文省略的依憑「法身」、「智身」、「虛空身」為自身的涵義。澄觀這樣說:「何法、智、虛空得為自身?入法、智中,自然應現自己身故,令於虛空忽見自身,故名為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知曉諸眾生心中的所樂,能夠憑借眾生身作自身,也作國土身、業報身,甚至虛空身。此地菩薩又知曉眾生心中的所樂,能夠憑借國土身作自身,也作眾生身、業報身,甚至虛空身。此地菩薩又知曉諸眾生心中的所樂,能夠憑借業報身作自身,也作眾生身、國土身,甚至虛空身。此地菩薩又知曉眾生心的所樂,能夠憑借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甚至虛空身。總之,此地菩薩能夠隨諸眾生心中所樂的不同,於此身顯現出如此眾多的形象。「
「此菩薩知眾生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1。」
「又知國土身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2」
「知業報身假名差別。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假名差別3。」
「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4。」
「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實抉擇相,果行所攝相,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5。」
「知法身平等相,不壞相,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佛法、聖、僧法差別相6。」
「知虛空身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7。」
【章旨】此章是「明俗諦智」的第三層次,其涵義為:「別顯知相,彰智自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即具體說明菩薩所知的「十身」的具體相狀。
【註釋】1此菩薩知眾生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眾生身」的五種相。「業身、報身、煩惱身」三種是「業生煩惱、妄想、染差別,此約總明三界」,即此三種相是從總體上言說三界的。「色身、無色身」是「約上二界」。2又知國土身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國土身」具有十種相。澄觀解釋說:「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等八種相是言「國土」所具的一切方面之相。而「普入相」與「方網差別相」則為「真實義相」,即世間真實的相狀。3知業報身假名差別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假名差別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數句是言「知業報身」等四身其實是「假名差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業報身」甚至「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其實都是假名差別,並非真實的存在。4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佛身」具有十種相。澄觀具體解釋說:第一,「菩提身」是「示成正覺故」。第二,「願身」是「願生兜率故」。第三,「化身」則是「所有佛應化故,揀異猿猴、鹿、馬等化,故云『應化』,即王宮生身。」第四,「力持身」是指「自身,舍利住持故」。前述四種,若以三身言之,都「皆『化身』攝」。第五,「相、好莊嚴身」是指「所有『實報身』,無邊相海等揀『三十二』等,故云『實報。』澄觀所說的「三十二」指佛所具的三十二相。若以三身言之,「相、好莊嚴身」屬於「報身」。第六,「威勢身」的涵義是「所有光明攝伏眾生,故云『威勢』。」若以三身言之,「威勢身」即通於「報身」和「化身」。第七,「意生身」,又稱「意成身」,指初地以上的菩薩所成之身,因無礙自在、如心如意故,名之「意生身」。此處是指佛的「意生身」。此通「變化身」及「他受用身」。第八,「福德身」的涵義是:「所有不共二乘之福,能作廣大利益因故。故種少善根,必之佛果。」即佛所具有的不同二乘的「福」與「德」都能夠帶來廣大的利益。第九,「法身」,即「所有如來無漏界故,斯即所證法體故。」第十,「智身」,澄觀在此是以唯識學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來說明「智身」的。5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實抉擇相果行所攝相等十一句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智身有十一相」。澄觀又將此十一種相「攝為三類」。第一類:第一、第二,「善思量相」和「如實抉擇相」是從「體」而「分別」的。「善思量相」通於「聞」、「思」。「如實抉擇相」即「修慧」。此二種相「俱通理、教」。第二類,即第三「果行所攝相」。第三類,「余有八智,皆約位分別」。第四,「世間出世間差別相」是從總體而言的,「世間俗智名之為『世』。三乘聖智名為『出世』。又道前名『世』,『見道』已去名『出世』。」第五,「三乘差別相」的涵義,此處的「小乘」特指「聲聞乘」,「中乘」是指「緣覺乘」,「大乘」是指「菩薩乘」。第六、第七,「共相」和「不共相」,澄觀說:「二相於大乘中,粗妙、分別。甚深般若,不共二乘。相似般若,是則名『共』。」此中,「甚深般若」是指真實之智慧,而「相似般若」則指似是而非之智。第八、第九,「出離相」和「非出離相」是「通就三乘縛、解分別,於新熏性習 未習 故。」聲聞、緣覺顯「非出離相」,菩薩顯「出離相」。第十、第十一,「學相」和「無學相」則「通於三乘」,但是其所修成則有所「分別」。6知法身平等相不壞相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等九句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法身」有五種相。澄觀並且說:前述「知八身」屬於「能知智」,此「法身」為「所知法,並通『一切智』,『法』不同前,佛法、智唯局如來。」經文言「法身」有五種相。7知虛空身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句是言「知虛空身」具有六種相。第一,「無量相」,是言虛空身並無限量。第二,「周遍相」是言其「遍至一切色、非色處故」。第三,「無形相」是言其「不可見故。今世人見者,見空,一顯色想心,謂『見』。故《涅槃經》中廣破見空。又此含無為空故,亦不可見。」第四,「無異相」是言其「無障礙故。謂不同色法,彼此相異,有障礙故。」第五,「無邊相」是言其「無始終起盡之邊故」。第六,「顯現色身相」是言其「能通受、色相持、所持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這是說,「虛空身」儘管為「空」,因為其是相對於「色」而成立「虛空」的,因而也可以因「虛空」而使彼「色」顯現出來。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知曉眾生聚集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五種相。」
「此地菩薩又知曉國土身的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淨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等十種相。」
「此地菩薩又知曉業報身是假名所立的差別相。又知曉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也是假名所立的差別相。」
「此地菩薩又知曉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等十身。」
「此地菩薩又知曉智身有善思量相、如實抉擇相、果行所攝相和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以及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等十一種相。」
「此地菩薩又知曉法身有『平等相』、『不壞相』和『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以及『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並『佛法、聖、僧法差別相』等五種相。」
「此地菩薩又知曉虛空身有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等六種相。」
【說明】第八地「明地行」的第四層次「淨佛國土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宣說結束。此部分的經文所言,其實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中所論的十種「自在」,與中土佛教所理解的「淨土」差別甚大。兩種「淨土」中,前者大致等同於修念佛法門的彌陀等淨土,後者則是經文中所言的「淨佛國土」的所指,即「淨土三昧」。前者的修行起始於凡夫,終於十地。而後者則起始於此第八「不動地」,終於成佛。
第一,「器世間自在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器世間自在行』者,有五種自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四、隨廣、狹欲彼能現。五、隨心幾許欲彼能現。」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
其一,關於「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故』者,謂約『能淨』論『隨』,隨自心欲知,即能知故;約『所淨』論『隨』,隨眾生心樂欲見者,則現成現壞,不欲見者,則不現,故經云『觀』。知,則唯約因。《論》主欲顯義兼於果,故云『隨』、『現』,即轉變自在。”
其二,關於「隨何欲彼能現」,澄觀則解釋說:「謂隨物慾知何業,成壞皆能現故。」
其三,關於「隨時欲彼即時現」,澄觀則解釋說:「謂隨時長短,即能現故。若約『能淨』,即隨時智。如此世界成二十劫,初劫成器,余成眾生。壞亦二十,先壞眾生,後一壞器。並稱事稱理,名『如實知』。」
其四,關於「隨廣、狹欲彼能現」,世親解釋說:「是菩薩知地界小相,乃至知人身依若干微塵成,地等相差別智。」(《十地經論》卷十)簡言之,此地菩薩如實知「四大」等的廣相以及微塵細相等。
其五,關於「隨心幾許欲,彼能現」,世親解釋說:「是菩薩入如是分別微塵智中,乃至現前光明成壞智,乃至於一佛國土身不動搖。」(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澄觀又將此分為「約『智』知自在」與「約『通』明自在,隨物現化」(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兩方面。
第二,「眾生世間自在行」。關於其涵義,世親概括為:「『眾生世間自在行』者,彼調伏自在故,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自身、心等分示現。」經文分「化同物身」與「化應物心」兩方面來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的。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化同物身,沙門中現沙門形等故,即『身自同事』。」而「化應物心,以身不必同其所化,即心自同事故。《論》云『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這是說,菩薩以「心」同而身不一定同的形式化度眾生。
第三,「智正覺自在行」。此處是從真諦、俗諦都自在的角度言說依持於智體而起化度眾生之用的。而經文是從「知十身」的角度去詮釋此地菩薩所具的「俗諦智」的。其「十身」為「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概括而言,「俗諦智」的涵義為:「令十身相作,顯通自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經文中「皆先明相作所由,由隨機故。」「相作」即將「眾生身」等等身當作自己之身,即澄觀所解釋的:「謂彼正覺自在中,作攝取眾生行故,隨心樂種種示現。」(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經文並且具體宣說了菩薩所知的前述「十身」的相狀。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1、業自在、生自在2、願自在3、解自在4、如意自在5、智自在、法自在6。」
【章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五層次「得自在分」的內容。第八地菩薩「如是修行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三種自在行故,得十自在。」而「此十自在對治十種怖畏。」(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依照此經文,第八地菩薩憑借在此地所修得的三種「自在行」而獲得此十種自在。而依據《攝大乘論》的看法,菩薩以六度為因即可證得此處所言的十種自在,具體對應關係見註釋。
【註釋】1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命自在」,又作「壽命自在」、「壽自在」,是指菩薩在長劫中住持壽命,化益眾生無窮。「心自在」是指以智慧方便調伏自心,發百千三昧,遊戲神通無礙,住於生死而不遭染污。「財自在」,又作「資具自在」、「眾聚自在」、「莊嚴自在」、「物自在」,是說菩薩以大莊嚴具來莊嚴一切國土。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此三種自在分別與下述三種「怖畏」對應:「一、死怖畏。二、煩惱垢怖畏。三、貧窮怖畏。」真諦譯《攝大乘論》言:「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財物自在。此三由『施度』圓滿得成。」2業自在生自在「業自在」,是指菩薩能夠隨俗業應時而示現,受諸果報而自在無礙。「生自在」,又作「受生自在」,是指菩薩隨其所欲,自在受生於一切國土。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此二種自在分別與下述二種「怖畏」對應:「四、惡業怖畏。五、惡道怖畏。」真諦譯《攝大乘論》言:「四、業自在。五、生自在。此二由『戒度』圓滿得成。」3願自在是指菩薩隨所願於隨時隨處可以成就菩提。世親說,此種自在與「求不得怖畏」對應。真諦譯《攝大乘論》言:「六、欲樂自在,由『忍度』圓滿得成。」真諦所言「欲樂自在」與「願自在」為同名異譯。4解自在又稱「信解自在」、「解脫自在」、「信自在」、「勝解自在」,是說菩薩信解正法,闡暢演說,無礙自在,於一切世界能見諸佛充滿。世親說,此種自在與「謗法罪業怖畏」對應。真諦譯《攝大乘論》言:「七、願自在,由『精進度』圓滿得成。」5如意自在又作「神力自在」、「神變自在」、「通慧自在」,是指菩薩能夠示現一切大神變,不受任何障礙所限,也不障礙他者。世親說,此種自在與「追求時縛不活怖畏」對應。真諦譯《攝大乘論》言:「八、通慧自在,此五通所攝,由『定度』圓滿得成。」「五通」即五種神通。6智自在法自在「智自在」,是說菩薩具足一切智慧,於唸唸中示現如來的「十力」、「四無所畏」等。「法自在」,是說菩薩通達一切法,示現無量無邊的法門。世親說,此二種自在分別與下述二種「怖畏」對應:「九、雲何雲何疑怖畏。十、大眾威德怖畏。」真諦譯《攝大乘論》言:「九、智自在。十、法自在。此二由『般若波羅蜜』圓滿得成。」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成就如此法身、智身之後,隨即獲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等十種自在。」
「得此十自在故,則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1。」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六層次「大勝分」的內容。此章為其第一方面「智大」的內容,即此地菩薩所具有的智慧非常廣大。
【註釋】1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此四智之中,「不思議智」為總句,後面三智是對總句的說明。世親對此解釋說:「『不可思議智』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故。此『不可思議』有三種,應知:一、修行盡至不可思議。二、所知不可思議。三、除障智不可思議。如《經》『無量智者故』、『廣智者故』、『不可壞智者故』。是名『智大』。」(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前述引文為菩提流支所譯《十地經論》卷十的譯語,唐譯《華嚴經》與其大同小異。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由於此地菩薩獲得此十種自在的緣故,菩薩就成為不思議智的擁有者,成為無量智的擁有者、廣大智的擁有者、無能壞智的擁有者。」
「此菩薩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1,得畢竟無過失身 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
「身、語、意業隨智慧行2;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3;善起大願,佛力所護4;常勤修習 利眾生智,普住無邊差別世界5。」
「佛子!舉要言之:菩薩住此不動地,身、語、意業諸有所作,皆能積集一切佛法。」
【章旨】此章為「大勝分」的第二方面「業大」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解釋說:「『常集起清淨三業』者,此是業大。彼淨業有四種相。」四種「淨業」的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此菩薩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關於此二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初二句,牒前為因:一、入自在。二、成就智。」「自在」即前述經文所言的十種自在,「智」即前述經文所言的「不思議智」。2身語意業隨智慧行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解釋為:「謂身、語、意是『所起』,智慧為『能起』。此三業起,必與『能起』同時,故《經》云『隨行』,『智』為導首故。」3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關於此四句的涵義,澄觀解釋為:「謂由般若攝彼大悲故,不染愛見,能起方便利眾生行。」4善起大願佛力所護關於此二句的涵義,澄觀解釋為:「三、『善起』下二句因攝,謂內白大願為自行、他行之因;又外蒙佛攝,得成二因。」5常勤修習 利眾生智普住無邊差別世界關於此二句的涵義,澄觀解釋為:「四、後二句『作業所持』。初句,利益眾生;後句,淨佛國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如此進入十種自在之後,成就如此智慧之後,獲得了畢竟無過失身 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
「此地菩薩的身、語、意業隨智慧而行;此地菩薩般若波羅蜜多增上,以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於並且能夠分別;善於生起大願,被佛力所護持;常常勤奮地修習 使眾生獲得利益的智慧,普遍地住於無邊的差別的世界。」
「佛子!概括言之:菩薩住於此不動地,身、語、意業的所有活動,都能夠積集一切佛法。」
「佛子!菩薩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得善住勝心力,不離於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捨利益眾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護一切世間故1。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辯才力,善觀察分別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無邊世界故2。得善住大願力,不捨一切菩薩所作故;得善住波羅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來護念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3。」
「此菩薩得如是智力,能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事中無有過咎4。」
【章旨】此章為「大勝分」的第三方面「彼二所住功德大」的內容。此中,「彼二」較難確定,然從上下文以及澄觀的下述解釋看,應該是指「世間」與「出世間」。澄觀在解釋世親「彼二無作淨勝」一語時說:「謂於世、出世名為『彼二』。」(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善住淨心力」即唐譯的「善住深心力」。「七種功德」的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等八句關於此八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謂初四為一『善住道功德』。此是德體,以二利行為菩薩道故。初二,自利。先契理離障,名為『深心』;後對治堅固,名為『勝心』。後二,慈悲利他。」2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等六句關於此六句,澄觀說是從修行的角度說明功德的,其文曰:「初三,三輪化益,修上利他。」(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三輪」即以轉輪聖王之輪寶比喻如來、菩薩的「身」、「口」、「意」三業的殊勝功用。「三輪」的第一種是「神變輪」,又作「神通輪」、「身輪」,即經文中的「善住神通力」。第二種「教誡輪」,又作「說*輪」、「口輪」,即演說教法,使眾生反邪入正而發心入「信」。即經文中的「善住辯才力」。第三種「記心輪」,又作「憶念輪」、「意輪」,佛、菩薩說法時,先以「意輪」鑒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即經文中的「善住陀羅尼力」。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此三種「力」分別產生如後的三種功德:「二、不忘功德。」「三、成就口業功德」。「四、心自在成就功德。」3得善住大願力不捨一切菩薩所作故等六句關於此六句,澄觀說是從修行的角度說明功德的,其文曰:「後三,『願』、『行』相符,外招佛護,修上自利。」(《華嚴經疏》卷四十二)世親說,此三種「力」分別產生如後的三種功德:「五、願力成就功德。」「六、修行成就功德。」「七、與智功德。」(世親《十地經論》卷十)4此菩薩得如是智力能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事中無有過咎此三句為結語。關於此三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結成中,近結此段,遠結前三。『得如是智』結前『智大』,以智證理,得無憎愛故。次,『能現』下,結作『業大』,平等作故。後,『於諸』下,結『所住功德大』,得七功德無過咎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第八地,獲得善於住深心之力,一切煩惱不再起現行的緣故;獲得善於住勝心之力,不遠離於道的緣故。獲得善於住大悲之力,不捨棄利益眾生的緣故;獲得善於住大慈之力,救護一切世間眾生的緣故。此地菩薩獲得善於住陀羅尼之力,不忘於法的緣故:獲得善於住辯才之力,善於觀察分別一切法的緣故;獲得善於住神通之力,普遍前往無邊的世界的緣故。此地菩薩獲得善於住大願之力,不捨棄一切菩薩所作的緣故;獲得善於住波羅蜜多之力,成就一切佛法的緣故;獲得如來護念之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的緣故。」
「此地菩薩獲得如此智慧之力,能夠顯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事中從來沒有過錯。」
「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名為『不轉地』,智慧無退故1。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2。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3。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4。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5。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6。」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七層次「釋名分」的內容,大意是解釋關於第八地的各種名稱以及修得此地智慧的菩薩的稱呼。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解釋說:「釋名有二種:一、地釋名。二、智者釋名。地釋名者,有六種相。」澄觀在世親解釋關於「地釋名」的六種相之外,又提供了一種解釋,認為此部分是對於「明地行分」的前五層次內容的概括。世親及澄觀的解釋見註釋。
【註釋】1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名為不轉地智慧無退故關於此二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初二句名『染對治』。一、治下地功用行、小乘願、諸魔業,故名『不動地』。二、治煩惱習 行,故名『不轉』。上二即相用,煩惱不能動也。」「下地」即第八地之前的數「地」。此外,澄觀又補充解釋說:「初二,從『淨忍分』受名。得無生忍,入『不動』故,此句為總。此智現前,故『無退壞』。」「淨忍分」為此地「明地行分」的第二層次之名稱。2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二、次一句,得甚深,故不(《大正藏》本無「不」字,誤,據經義加改。)可知。」此外,澄觀又將「難得地」與後文的「童真地」的名稱,合判為「約『得勝行分』受名。」其理由為此為「得為深行菩薩不可知故。」即此地菩薩所得,非「深行菩薩」難於得知。「得勝行分」為此地「明地行分」的第三層次的名稱。3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關於此二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有二句,發、行清淨。上句發淨,謂得真無漏,三業無失,不破觀心,能發趣行。然其八地應對八住,合名『童真』。而《論經》名『王子』,似不順文。下句行淨,正行之時,離障自在故。」此中,「八住」指「十住位」中的第八住「童真住」。「十住」為《華嚴經》所言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的第二個十位。此外,澄觀又將「童真地」與前述「難得地」的名稱,合判為「約『得勝行分』受名。」其理由為此為「離一切相等諸過失故」。而對於「生地」,澄觀則判屬「約『淨土分』受名。」其理由為:「『生地』,謂器世間自在,隨樂生故。」「淨土分」為此地「明地行分」的第四層次的名稱。4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關於此二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次二句名『世間、出世間有作淨勝』。上句悲,故隨世有作,自無所作。下句出世,有作,以智善分別故,智障淨故,皆決定義。」這是說,菩薩是「作」而「無作」,救度眾生而有「作」,從自身而言為「無作」。此外,澄觀又將此二句與前述「生地」的名稱合起來判釋為「約『淨土分』受名。『生地』,謂器世間自在,隨樂生故。『成地』,眾生世間自在,隨物成身,自無作故。『究竟地』,智正覺世間,決二諦故。」「淨土分」為此地「明地行分」的第四層次的名稱。5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五、有一句,彼二無作淨勝,謂於世、出世名為『彼二』,願力變化而不滯寂,故云『無作』,即無住涅槃。」此外,澄觀又補充解釋說:「次一,『約自在分』,隨願成就方名『自在』。」「自在分」為此地「明地行分」的第五層次的名稱。6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關於此二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六、有二句,菩薩地勝,即分位過前。上句勝六地,以六地觀空,為他有動;今唸唸發起殊勝行故。下句勝七地。」這是說,菩薩於第六地修證救度眾生之智慧,因而有動,而第八地則唸唸發起勝行卻不為他者所擾動。「無功用行」為第七地所修證成就。此外,澄觀又補充解釋說:「次一,約『大勝分』,得深心等十種力持故。後『無功用』,通該始終。」這是說,「力持地」之名稱是從「明地行」的第六層次「大勝分」而得名的。而「無功用地」的則貫通第八地修證的始終。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的智地名為『不動地』,因為沒有什麼能夠沮壞的緣故;名為『不轉地』,因為其智慧無有退轉的緣故。名為『難得地』,因為一切世間無能知曉的緣故。名為『童真地』,因為其遠離一切過失的緣故;名為『生地』,因為其伴隨樂自在的緣故。名為『成地』,因為除此之外無所作的緣故;名為『究竟地』,因為其智慧決定的緣故。名為『變化地』,因為其伴隨大願而成就的緣故。名為『力持地』,因為是他者所不能動搖的緣故;名為『無功用地』,因為在此前已經成就的緣故。」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1。「
「常為如來之所護念2。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3;恆不捨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4;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5。」
「佛子!菩薩如是入大乘會6。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入無礙法界7,知世界差別,示現一切諸大功德,隨意自在8,善能通達前際、後際,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來所行境界9。」
「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
【章旨】此章為「釋名分」的第二方面「智者釋名」的內容。此地的菩薩名為「住不動地」菩薩,其具體涵義就是此地菩薩隨順佛性,進入佛的境界。
【註釋】1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此中的「佛境界」是「佛性」的另一種譯法。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說:「《論經》云『得入佛性』,即是法身果性故。《論》云『佛性者,界滿足勝』故。究竟見性故云『滿足』。此即分齊『境界』。菩薩由得地智,能上入之。」這是對於「入佛境界」一句的解釋。其後的「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等三句所言是菩薩得以進入佛境界的「隨順因」。2常為如來之所護念此句為世親所言的說明「一向不動」的總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總顯佛加。解參玄極,上德被己故。既常為佛加故,名『一向不動』。」其後的數句「別依五種功德,以顯不動。」其具體涵義見下文註釋。3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將此句解釋為兩層次,並認為應該在「四王」後補充「等之所奉迎」數語。4恆不捨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前者是說,此地菩薩依止於三昧而起用。後者是說,此地菩薩現身於無數不同的國土並且使其清淨。5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關於此三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五、『於一一』下,『教化眾生功德』。此復五種,前三自分,後二勝進。一、『願取諸有生』。多為主導,故云『有大勢力』。二、『根心使智力』。即『報得神通』,窮三際中眾生『根』、『欲』等故。三、『無量法力』。『三昧自在』,轉*輪故。四、『受力』。彼《經》云『能受無量記故』,今《經》闕此。五、『說力』。即『隨有可化』,『示成正覺』,真能說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此中,特別需注意,唐譯八十卷《華嚴經》於此處漏譯一句「能受無量記故」。6菩薩如是入大乘會此句為世親所言的說明「一體不動」的總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總云『入大乘會』者,謂入同類『大乘眾數』故。『入數』者,不破壞義,和合如一故。」特別注意,此語中的「數」為「屢次」的意思,讀作〔ㄕㄨㄛˋ」。也就是此地菩薩雖然屢次進入修行大乘的眾生聚會中而其體不會被破壞。其後的九句,「別有九種,具此九種,堪入眾數。」(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其具體涵義見下文註釋。7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入無礙法界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智不壞』,獲法智通故。二、『說不壞』,謂放教智光故。三、『解脫不壞』,謂不住行,證入空、有等無礙法界,業用無礙故。」8知世界差別示現一切諸大功德隨意自在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佛國清淨不壞,知世界自在故。五、『入大乘不壞』,智慧示現大功德故。六、『神通不壞』,『隨意自在故』。」9善能通達前際後際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來所行境界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七、『善能』下,『能解釋義不壞』,稱三際說故。八、『普伏』下,坐道場不壞萬行,及菩提樹下伏魔邪故。九、『正覺不壞』,入如來境,同佛覺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其中第七種是說,菩薩對於眾生過去、未來的世界的感知、預測不會變化、失准。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成就如此智慧,進入佛的境界,被佛的功德所照耀,順從佛的威儀,佛的境界顯現於前。」
「此地菩薩常常被如來所保護掛念。此地菩薩常常被梵王、帝釋、四大天王等所奉迎,常常被金剛力士所隨侍保衛;此地菩薩一直不捨棄遠離諸大三昧;此地菩薩能夠顯現出無量不同的身相;而每一身都有大勢力,憑借神通窮盡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中眾生的各種情況,憑借三昧自在而轉*輪,在所有有可以化度的眾生之處示現成就正覺。」
「佛子!菩薩如此屢次進入大乘眾生的聚會。此地菩薩獲得了大神通,放出大光明,進入無礙法界,知曉世界的差別,示現出一切大功德,隨意自在,善於並且能夠通達過去、未來,完全降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來所行的境界。」
「總之,此地菩薩在無量的國土修習 菩薩行,憑借其獲得的不退轉之法,因此我們稱其為『住於不動地』。」
【說明】第八「不動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地「明地行」部分的結構,世親《十地經論》卷九解釋說:「八地中有七種相差別:一、總明方便作集地分。二、得淨忍分。三、得勝行分。四、淨佛國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勝分。七、釋名分。」
第二,第一層次「總明方便作集地分」。在此部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總結了菩薩在前七地修行中的所證,即澄觀所說的「『遠方便』,總前七地,集作此地方便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簡言之,前七地共同的所證與各地各別的所證都是進入第八地的「遠」方便智慧。
第三,第二層次「得淨忍分」。其主旨如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所說:「雲何得淨忍分?得無生法忍故,彼清淨自然無功用行。」經中說「無生法忍」有兩個層面,即「法體」與「報行」。
第四,第三層次「得勝行分」。其主旨是顯示菩薩在第八地修行中所獲得的「深行」以及如何發起「深行」。依照世親、澄觀的判釋,此層次又分兩部分:
其一,「明深行勝」。金剛藏菩薩首先向會眾宣說了此地所獲得的「深行」與前七地相比較而殊勝之處,即「能離前地四種惱患」。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將此部分的內容總結為:「『得勝行』者,得深行故。深行有七種:一、難入深。……二、同行深。……三、境界深。……四、修行深。……五、不退深。……六、離障深。……七、對治現前深。」
其二,「明發起勝行」。依據澄觀的判釋,「發起勝行」部分分為四部分:一、「說主總敘」,是指金剛藏菩薩從總體上敘述如何發起此地殊勝的修行的一段經文。二、「正顯勸辭」,即金剛藏菩薩從正面向會眾說,諸佛世尊會出現在進入此地修行的菩薩面前,給予其如來智,並且以語言激勵菩薩住於此地修行。三、「顯勸所為」,金剛藏菩薩指出,諸佛之所以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的目的是使其生起智慧之業。四、「彰勸之益」,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諸佛激勵此地菩薩繼續修行,菩薩所可能達到的效應。
第五,第四層次「淨佛國土分」。此部分的經文所言,其實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中所論的十種「自在」,與中土佛教所理解的「淨土」差別甚大。依據澄觀的解釋,經文中所言的「淨佛國土」是指「自在淨果」,即「淨土三昧」。依據世親的判釋:「此『淨佛國土』有三種自在行:一、器世間自在行。二、眾生世間自在行。三、智正覺自在行。」
其一,「器世間自在行」。世親說:「『器世間自在行』者,有五種自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四、隨廣、狹欲彼能現。五、隨心幾許欲彼能現。」(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此中的「隨」與「現」,具體涵義均為「轉變自在」。
其二,「眾生世間自在行」。關於其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概括為:「『眾生世間自在行』者,彼調伏自在故,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自身、心等分示現。」經文分「化同物身」與「化應物心」兩方面來說明「眾生世間自在行」的。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化同物身,沙門中現沙門形等故,即『身自同事』。」而「化應物心,以身不必同其所化,即心自同事故。《論》云『彼行化眾生身、心自同事』。」這是說,菩薩以「心」同而身不一定同的形式化度眾生。
其三,「智正覺自在行」。經文從真諦、俗諦皆自在的角度言說依持於智體而起化度眾生之用。特別是,經文從「知十身」的角度去詮釋此地菩薩所具的「俗諦智」的。其「十身」為「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概括而言,「俗諦智」的涵義為:「令十身相作,顯通自在。」「相作」即將「眾生身」等等身當作自己之身,即澄觀所解釋的:「謂彼正覺自在中,作攝取眾生行故,隨心樂種種示現。」(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經文並且具體宣說了菩薩所知的前述「十身」的相狀。
第六,第五層次「得自在分」。第八地菩薩「如是修行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三種自在行故,得十自在。」而「此十自在對治十種怖畏。」依照此經文,第八地菩薩憑借在此地所修得的三種「自在行」而獲得十種自在。而依據《攝大乘論》的看法,菩薩以「六度」為因即可證得此處所言的十種自在。經文所言的十種自在為:「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第七,第六層次「大勝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大勝』者,有三種大:一、智大。二、業大。三、彼二住功德大。」
其一,「智大」,即此地菩薩所具有的智慧非常廣大。
其二,「業大」,即世親《十地經論》卷十所解釋的:「『常集起清淨三業』者,此是『業大』。彼『淨業』有四種相。」四種「淨業」的具體涵義見註釋。
其三,「彼二所住功德大」,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解釋說:「『彼二住功德大』者,『善住淨心力』等示現,依七種功德故。」此中,「彼二」應該是指「世間」與「出世間」。「善住淨心力」即唐譯的「善住深心力」。「七種功德」的具體涵義見註釋。
第八,第七層次「釋名分」。其主旨是解釋關於第八地的各種名稱以及修得此地智慧的菩薩的稱呼。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解釋說:「釋名有二種:一、地釋名。二、智者釋名。地釋名者,有六種相。」
澄觀在世親解釋關於「地釋名」的六種相之外,又提供了一種解釋,認為此部分是對於「明地行分」的前五層次內容的概括。世親及澄觀的解釋見註釋。
第二方面「智者釋名」,即對於住於此地智慧者的名稱的解釋。此地的菩薩名為「住不動地」菩薩,「今說此事,應知彼復有二種義,名為『得不動菩薩』:一、一向不動。二、一體不動。佛性隨順因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其具體涵義就是此地菩薩隨順佛性,進入佛的境界。
(三)、正說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現見無量諸佛,恆不捨離承事供養。此菩薩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
「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於諸佛所得於如來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1;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
「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譬如真金治作寶冠,置閻浮提主聖王頂上,一切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2;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滅眾生煩惱黑暗,善能開闡智慧門故。」
【章旨】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調柔行」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即「調柔行」,含有三層涵義:第一,「常得現見無量諸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諸佛」)、「得於如來甚深法藏」以及「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等三方面的內容。第三,「所煉淨」,內容為「所有善根轉增明淨」。
【註釋】1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此地菩薩由於獲得了如來甚深的法藏,因此而跟從諸佛攝受了觀察無限差別世界之無量法的光明。澄觀所說的「等取眾生、智正覺故」,即就是指菩薩於第八地所證得的「器世間自在行」、「眾生世間自在行」以及「智正覺自在行」。而世親所說的:「『從諸佛受本世界差別等諸法明』者,彼因相故」,如澄觀的理解是「以所受法為自在因故。」2譬如真金治作寶冠置閻浮提主聖王頂上一切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關於此譬喻的涵義,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喻中,『真金作閻浮主冠』者,喻『得清淨地身心勝故』。以此地中,報行純熟,三世間自在故,特加於『王』。『無與等者』,喻『善根光明,轉更明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這是說,在此地中,菩薩獲得了殊勝的清淨身心,在三世之間自由 自在,就如同國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不動地之後,憑借三昧之力,常常得以觀見無量諸佛,永遠不捨棄遠離諸佛,而是承事供養諸佛。具體言之,此地菩薩在每一劫、每一世界之中,得以觀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尊重諸佛,承事供養諸佛,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獲得了如來甚深的法藏,因此而跟從諸佛攝受了觀察無限差別世界之無量法的光明。如果有詢問、探討世界的不同如此等等事的,都不能使其屈服。」
「如此經過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淨。譬如以真金製作寶冠,置於閻浮提主聖王的頭頂上,一切臣民的所有用來裝飾的物品都無法與其相媲美。此地菩薩的所有善根也是如此,一切聲聞、緣覺二乘,甚至第七地菩薩的所有善根,也是無法趕得上的,因為此地菩薩憑借住於此地的大智慧之光明,完全滅除了眾生煩惱的黑暗,善於並且能夠開發闡揚眾生的智慧之門。」
「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千世界1。此地菩薩亦復如是,能放光明,照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眾生滅煩惱火而得清涼。」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教智淨」的內容,其基本涵義是「以此地成就證淨,從體起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八)此中,「智」為「體」,「教」為「用」,以此地所證得的「智」熄滅眾生的煩惱而使其獲得清涼。
【註釋】1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千世界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梵王普放光明者,勝前『日光』。一、多故。二、淨故。三、廣故。」「日光」指第七地對於「方便智」的譬喻。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譬如大千世界之主大梵天王,能夠完全運用自己的慈心,普遍地放出光明,充滿大千世界。此地菩薩也是如此,能夠放出光明,照耀百萬佛土微塵數的世界,使諸眾生熄滅煩惱之火而獲得清涼。」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1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是名『略說諸菩薩摩訶薩第八不動地』。若廣說者,經無量劫不可窮盡。」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三、第四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名」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其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願波羅蜜多」為主。
【註釋】1願波羅蜜又作「缽羅尼陀那波羅蜜多」,十種波羅蜜多之一。是指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願,來到達彼岸之大行。八十卷《華嚴經》卷十八列舉出了「願波羅蜜多」所具的「十德」:其一,完全、全部成就一切眾生。其二,完全、全部莊嚴一切世界。其三,完全、全部供養一切諸佛。其四,完全通達無障礙法。其五,完全修習 遍佈法界之行。其六,身恆住窮盡未來劫。其七,其智慧全部知一切眾生的心念。其八,完全覺悟而超越流轉與還滅。其九,完全、全部示現一切國土。其十,完全證得如來的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的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波羅蜜多中,願波羅蜜多居多。其餘的九種波羅蜜,並非不修行,只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八不動地』的內容。如果廣泛全面地言說,即便是經過無量劫也是不可窮盡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勝自在,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若有問難世界差別,無能退屈。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與下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此章從兩方面宣說「果勝」: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大梵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等等。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地,大多作為大梵天王,主宰大千世界,最殊勝最自在,善於為眾生演說佛法的涵義,能夠給予聲聞、辟支佛、諸菩薩證入波羅密多的方法、途徑。如果有詢問、探討世界的不同如此等等事的,都不能使其屈服。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薩若以發起大精進力,於一念頃,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禪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參見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為世親對初地的相關部分的解釋,關於第八地,經文中,「百」遞進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而「三昧所作勝」則同樣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發起大精進之力,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甚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五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第八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願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七地修治方便慧,善集助道大願力,復得人尊所攝持,為求勝智登八住。功德成就恆慈愍,智慧廣大等虛空。」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八「不動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八地「不動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二頌分為三大部分。從此章一頌開始的十八頌半頌「明地行」部分的內容。此章的一偈半頌「明地行」的第一層次「總明方便作集地分」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會眾總結了菩薩在前七地修行中的所證,前七地共同的所證與各地各別的所證都是進入第八地的「遠」方便智慧。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在第七地修治獲得方便智慧,善於聚集助道的大願之力,又獲得人中最尊貴的如來所攝持。為了求得殊勝的智慧,菩薩繼續修行而進入第八地。菩薩於此時已經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其智慧廣大如同虛空。」
「聞法能生決定力,是則寂滅無生忍。知法無生無起相,無成無壞無盡轉,離有平等絕分別,超諸心行如空住。」
【章旨】此章一偈半頌「明地行」的第二層次「得淨忍分」的內容,其主旨如世親所說:「雲何得淨忍分?得無生法忍故,彼清淨自然無功用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十)「無生法忍」有兩個層面,即「法體」與「報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聽聞佛隨即生起決定之力,這就是寂滅的無生法忍。菩薩通達一切法是本來無生的,是本來無起的,是無相的,是無成的,是無壞的,是無盡的,是無有轉變的;一切法都是以無性為性的;菩薩通達一切法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完全平等的;菩薩進入了無分別如如智起作用的地方。菩薩遠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對於一切都無所取著,猶如虛空,進入一切法中就如同進入虛空性一樣。」
「成就是忍超戲論,甚深不動恆寂滅,一切世間無能知,心相取著悉皆離。住於此地不分別,譬如比丘入滅定,如夢渡河覺則無,如生梵天絕下欲。」
「以本願力蒙勸導,歎其忍勝與灌頂,語言:『我等眾佛法,汝今未獲當勤進。汝雖已滅煩惱火,世間惑焰猶熾然,當念本願度眾生,悉使修因趣解脫。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1。』如是人天所應供,與此智慧令觀察,無邊佛法悉得成,一念超過曩眾行。菩薩住茲妙智地,則獲廣大神通力,一念分身遍十方,如船入海因風濟。」
【章旨】此章的有七偈頌「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得勝行分」的內容,其主旨是顯示菩薩在第八地修行中所獲得的「深行」以及如何發起「深行」。「初二頌『深行勝』,後五頌『發起勝』。」(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
【註釋】1但以甚深無礙智關於此語,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解釋說:「於中云『但以甚深無礙智』者,長行所無。故知唯念法性,則同二乘。事理、事事皆無障礙,是菩薩學故。晉《經》全,有一偈云:『但以得無礙,甚深微妙智,通達三世故,乃得名為佛。』又,此一句亦可總頌余『勸』。」澄觀是以華嚴宗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圓融」說來解釋此智的,值得參考。另外,這一句也可以當作佛對於此地菩薩所說激勵話語中未曾重頌部分的概括。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成就如此的無生法忍,超越了語言戲論,進入甚深而不動的永恆寂滅境界。這是一切世間眾生所不能知曉的,心所有的取相與執著都完全遠離。菩薩住於此地而不分別,譬如比丘進入滅定,又如夢中渡河,醒來則並未渡過河,再如生於梵天而斷絕了下界眾生所具有的慾望 。」
「此地菩薩憑借其本願力而承蒙諸佛的激勵和引導。諸佛感歎其所成就的殊勝的無生法忍而給予其灌頂,諸佛並且給其說:『我等的許多佛法,你現今仍然未能完全獲得,你應當勤奮精進。你雖然已經熄滅了煩惱之火,但是世間的煩惱之火焰仍然熾烈地燃燒,你應當憶念你的本願而濟度眾生,完全使其修習 解脫之因而向解脫的目標進發。法性真實而常住並且遠離心念,聲聞、緣覺等二乘對於此也是能夠獲得的,你不能因為證得法性的緣故而成佛,你只能憑借甚深無礙智而成佛。』如此人、天所應供的諸佛,給予此地菩薩以智慧使其觀察,菩薩因此而成就了無邊佛法,一念超過無數劫的修行。菩薩住於此美妙的智慧之地,隨即獲得廣大的神通力,在一念之間分身遍於十方,就如同大船進入大海完全憑借風而得以越過大海。」
「心無功用任智力,悉知國土成、壞、住,諸界種種各殊異,小、大、無量皆能了。三千世界四大種,六趣眾生身各別,及以眾寶微塵數,以智觀察悉無餘。」
「菩薩能知一切身,為化眾生同彼形,國土無量種種別,悉為現形無不遍。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隨其心樂各不同,一切眾中皆現身,聲聞、獨覺與菩薩,及以佛身靡不現。」
「眾生、國土、業報身,種種聖人智法身,虛空身相皆平等,普為眾生而示作。」
【章旨】此章有六偈頌「明地行」的第四層次「淨佛國土分」的內容。此部分的經文所言,其實相當於《瑜伽師地論》中所論的十種「自在」,與中土佛教所理解的「淨土」差別甚大。依據澄觀的解釋,經文中所言的「淨佛國土」是指「自在淨果」,即「淨土三昧」。「於中三:初二,器世間。次三,眾生世間。後一,智正覺世間。」(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二)綜合言之,此章是言菩薩在器世間、眾生之中以及智慧方面獲得自在。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第八地,憑借大方便善巧智所生起的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的境界心無功用任智力,悉知世間國土的成、壞、住,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種特性和差異,對於三界的大相、大相、無量相都能夠了知。三千大千世界以及地、水、火、風四大種,六道眾生之身各自的差別,微塵的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所有寶物的若干微塵,如此等等,此地菩薩憑借其智慧觀察都完全知曉,無有遺漏。」
「菩薩能夠知曉一切身,為了化度眾生而與其形相似,在無量的具有種種差別的國土之中,菩薩都完全現形而無不周遍。譬如日、月住於虛空,在一切水中都有日、月的影子顯現。住於法界無所動的菩薩,其心顯現出影子也是如此。隨眾生心中所樂的各各不同,菩薩在一切眾中都現身。聲聞、獨覺與菩薩,及以佛身,如此等等,此地菩薩都無不顯現。」
「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此十種身相都是平等的,菩薩為了眾生的緣故而到處示現、作相。」
「十種聖智普觀察,復順慈悲作眾業。」
【章旨】此章半偈頌「明地行」的第五層次「得自在分」的內容,十種自在是:「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獲得十種聖智,並且普遍觀察,又遵順慈悲而產生濟度眾生之作用。」
「所有佛法皆成就,持戒不動如須彌。十力成就不動搖,一切魔眾無能轉。」
【章旨】此章一偈頌「明地行」的第六層次「大勝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說:「『大勝』者,有三種大:一、智大。二、業大。三、彼二住功德大。」「彼二」指世間、出世間。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成就了所有佛法,其持戒不動如同須彌山。成就了佛所具的十力而不動搖,一切魔眾都不能逆轉。」
「諸佛護念天王禮,密跡金剛1恆侍衛。此地功德無邊際,千萬億劫說不盡。」
【章旨】此章一偈頌「明地行」的第七層次「釋名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解釋說:「釋名有二種:一、地釋名。二、智者釋名。」「地釋名」是解釋此地的異名及其命名緣由,「智者釋名」則是解釋修證主體為何名為「住不動地」的原由。此中一偈僅僅涉及「智者釋名」的一部分內容。
【註釋】1密跡金剛即守護佛法之夜叉神,又作「執金剛神」、「密跡力士」、「金剛密跡」、「金剛力士」、「密跡」。據《大日經疏》卷一載,其為夜叉王,身、口、意等速疾隱秘難了知,因而舊譯「密跡」。因其常常親近佛,願聞佛之秘密事跡,所以稱為「密跡」。此神執金剛杵守護佛法,因此,又稱「金剛神」、「金剛手」、「執金剛」。一般於寺院門兩側所安置之二王,其中之一即為「密跡力士」。據《金光明經》記載,「金剛力士」是大鬼神王,與其眷屬五百徒眾皆是大菩薩,都擁護《金光明經》的聽講者。此一力士經常以激烈行動來捍衛佛法、保護佛陀。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常常被如來所保護掛念。此地菩薩常常被梵王、帝釋、四大天王等所奉迎,常常被密跡金剛所隨侍保衛。此地菩薩所得的功德是沒有邊際的,即便是耗盡千萬億劫的時間都說不盡。」
「復以供佛善益明,如王頂上莊嚴具。」
「菩薩住此第八地,多作梵王千界主。演說三乘無有窮,慈光普照除眾惑。一念所獲諸三昧,百萬世界微塵等。」
「諸所作事悉亦然,願力示現復過是。」
【章旨】此章兩偈半為「重頌分」的第二部分,頌「辨地果」的內容。初半偈重頌「調柔果」的內容,其後的一頌半重頌「攝報果」的內容,最後的半頌頌「願智果」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又以供養諸佛等等使其智慧更加明亮,就如同國王頭頂上的裝飾物。」
「這些菩薩如果發起大精進之力,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甚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菩薩第八不動地,我為汝等已略說。若欲次第廣分別,經於億劫不能盡。」
【章旨】此章一偈為「重頌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頌讚歎此地的殊勝而總結關於此地的敘說。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第八不動地,我已經為你們簡略地作了說明。如果要次第廣廣泛地分別,歷經億劫也是不能說盡的。」
【說明】第八地——「不動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的判釋:「文亦有三分:初,贊請。第二,正說分中二,先地行,後地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三層次:「第八地中有七種相差別:一、總明方便作集地分。二、得淨忍分。三、得勝行分。四、淨佛國土分。五、得自在分。六、大勝分。七、釋名分。」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不動」的意義。簡言之,菩薩至此位,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擾動,因此名為「不動」。
第三,關於此地「不動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八「不動地」為「淨土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薩慧。」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八「不動地」為「願度」,即「願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
十五、第九地:善慧地
(一)、贊請分
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震動十方諸國土,無量億數難思議。一切知見無上尊,其身普放大光明,照耀彼諸無量土,悉使眾生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俱時踴在虛空住,以過諸天上妙供,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悉共同心喜無量,各以種種眾供具,供養甚深功德海。
復有天女千萬億,身心歡喜悉充遍,各奏樂音無量種,供養人中大導師。是時眾樂同時奏,百千萬億無量別,悉以善逝威神力,演出妙音而讚歎:「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虛空詣十方,廣說佛道悟群生。天上人間一切處,悉現無等妙莊嚴,以從如來功德生,令其見者樂佛智。不離一剎詣眾土,如月普現照世間,音聲心念悉皆滅,譬猶谷響無不應。若有眾生心下劣,為彼演說聲聞行;若心明利樂辟支,則為彼說中乘道。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譬如幻師作眾事,種種形相皆非實;菩薩智幻1亦如是,雖現一切離有無。」
如是美音千萬種,歌贊佛已默然住。解脫月言:「今眾淨,願說九地所行道!」
【章旨】此十三頌為第九地的「贊請分」。「贊請中,有十三頌,分三:初二,如來現相,顯說無功用行。無動之動難思議故,特此現通。次十頌,別贊。後一頌,結請。別贊中,亦三:初一,菩薩供。次一,天王供。後八,天女供贊。」(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金剛藏菩薩向與會大眾宣講第八「不動地」之時,如來現身。菩薩、自在天等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無量天女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如來:「初二(偈),贊菩薩通於八地,及說法主。後四,雙贊佛及菩薩三輪化益。」(同前)「三輪」即「神足輪」、「說*輪」、「憶念輪」,是指佛、菩薩「身」、「口」、「意」三業所具的化度眾生的功德。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九地之法。
【註釋】1菩薩智幻此有二義:其一,即「幻慧」。萬法都如同幻化,如來、菩薩之聖智,亦屬幻化,稱為「慧幻」。其二,「如幻三昧」,即變現種種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師之變現男女、兵眾等,都能如意而無所拘礙。菩薩即住於此三昧中,雖以如幻三昧之變化無礙廣度眾生,也了知一切諸法如幻之理,因此菩薩不執著度化眾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語譯】當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第八「不動地」的修行以及境界之時,如來顯現出大神通力,震動無量億數難思議的十方諸國土。具有一切知見的無上尊如來,其身處處放出大光明,照耀這些無量的國土,完全使眾生獲得安樂。
無量百千億數的菩薩,在金剛藏菩薩宣講第八地之修行和境界時,同時踴升空中停住,以超過諸天之上的美妙物品供養諸佛,也同時供養最殊勝的說法者。
大自在王以及自在天,都共同懷著無量喜悅的心情,各自以種種供養具,供養具有甚深功德海的諸佛和金剛藏菩薩。
此外,還有千萬億的天女,身心完全充滿了歡喜,各自演奏無量種種音樂,供養人中的大導師如來。那時,無數的音樂同時演奏著,有百千萬億無量的差別。這些天女憑借善逝如來的威神之力,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並且唱出讚歎:「住於第八不動地的菩薩其心寂靜、調柔、無垢害,隨所入地,善於修習 ,心如虛空。金剛藏菩薩前往十方,廣泛地宣說成佛之道,使群生得以領悟。在天上、人間一切地方,諸佛、菩薩都顯現出無與倫比的美妙的莊嚴,因為這些莊嚴都是憑借如來功德而產生的,使其見者無不樂於佛智。佛、菩薩不遠離一處國土而前往無數的國土,就如同月出現照亮世間,使所有聲音以及眾生的心念都完全滅除,譬如山谷中的迴響沒有不回應的。如果有眾生其心下劣,佛、菩薩就為其演說聲聞的修行;如果眾生的心明利並且樂於辟支佛的修行,佛、菩薩則為其演說中乘的修行方法。如果眾生具有大慈悲並且樂於饒益眾生,佛、菩薩就為其演說菩薩所行之事;如果眾生具有最殊勝的智慧心,佛、菩薩就為其顯示如來無上之法。譬如幻師作製造虛幻之事,種種形相都不是真實的;菩薩的智幻也是如此,雖然顯現出一切,但卻不能以有與無去理解。」
天女以如此美妙的千萬種聲音歌贊佛之後,都默默地停住。這時解脫月又請求金剛藏菩薩說:「在此處的大眾之心都是清淨的,希望您接著宣說菩薩第九地中的所有行相!」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 如來智慧1;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2;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輪,不捨大悲本願力3;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章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一一、五、三句示現;依無色得解脫想,可化眾生作利益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謂此地能起辯才說法,名『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據澄觀的解釋:「《論》云『一一、五、三句示現』者,初句利他,次句自利,故云『一一』。次五利他,後三自利,故云『五、三』。」這是對於經文「欲更求」至「得入」之前的十句之涵義的解釋。具體內容見註釋。
【註釋】1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 如來智慧此二句即世親所判釋的「一一」。依據世親的解釋,首句是言,住於第八地的菩薩追求更殊勝的方法來化度眾生,因此屬於「利他」。而澄觀在此義之外,又提供了兩種解釋:其一,菩薩住於第八地,繼續追求「即用而寂」的真解脫,此二句也可以理解為「自利」。其二,此中的「十句」都可以通於自利、利他。2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此五句就是世親所說的「五」。依照澄觀的這一解釋,此五句是菩薩針對五種根機的眾生,生起「利他行」。「根熟菩薩」即已經具備成佛的根機者,「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因為為證入佛之三密,所以稱之為「無證」。「無行」、「無解」、「無信」仿此理解。3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輪不捨大悲本願力此三句就是世親所說的「三」。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分別對應於佛的「三德」,即「智德」、「恩德」、「斷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號稱「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廣大,誓度一切眾生,無黨 無偏,三界六道眾生,有緣莫不蒙度。「斷德」是佛將一切的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等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此無量智慧思量觀察,又想追求更加殊勝的寂滅解脫,於是又修習 如來的智慧;菩薩進入如來秘密之法,觀察不思議之大智慧的特性,以清淨的諸陀羅尼三昧門,以其所具有的廣大神通,進入差別世界;修習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追隨諸佛而轉*輪,不捨棄大悲本願之力;如此修習 ,得以進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1。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2;思議、不思議法行3;定、不定法行4;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5;有為法行、無為法行6。」
【章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二層次「智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淨、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
【註釋】1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此句為「智成就分」的總句,是從「善法」(即「淨法」)、「不善法」(即「惡法」)以及「無記法」三種性質去概括菩薩所應知。「善法」與「不善法」,佛教中的標準甚多,有層次之別,其基本內容是合「理」益世。「無記」則是指善惡、染淨不確定之法,因為其不能記為「善」或「惡」,因此稱為「無記」。以下數句則是對於此總句的分別說明。其中,如法而行,稱之為「法行」。2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漏」本來是「漏洩」之意,佛教中一般作為「煩惱」的異名。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中的「有漏、無漏法行」是從「淨法」之中又分出「有漏法」與「無漏法」,至於其標準是指菩薩所修的「施度」、「戒度」等「十度」,如果「取相」,即是「有漏法」;反之,如果不「取相」,即成「無漏法」。這是與一般所言的「有漏法」、「無漏法」不同的。「世間、出世間法行」是將「無漏法」又分為「世間法行」與「出世間法行」兩層次,其標準是「見道」,「見道」之前為「世間」,「見道」之後為「出世間」。大乘佛教則以初地「歡喜地」為進入見道,因此稱菩薩的之初地為「見道位」。3思議不思議法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是就前述「世間、出世間法行」等兩方面來說的。如果說「世間」與「出世間」不同,這是可以通過思考來知曉的;而如果說「世間」與「出世間」是「相即不二」,則不能通過理性來知曉。這是第一種解釋。此句也可以從「教道」與「證道」來解釋。以言語宣說者,稱為「教」;基於教說而實踐者,稱為「教道」。而以直覺智慧契合悟境真理,則稱「證道」。前者是「可思議」的,後者則是「不思議」的。這是第二種解釋。4定不定法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也有兩種解釋。「有漏法」、「思議法」之中,如果菩薩一定能夠證入,就是「定」;反之,被各種外緣所擾動,就是「不定」。這是第一種解釋。也可以將佛性稱之為「定」,除佛性之外的所有法稱之為「不定」。這是第二種解釋。5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聲聞」、「獨覺」、「菩薩」稱之為「三乘」。依照澄觀的解釋,從前述三方面的「善法」之行,開出「聲聞」、「獨覺」、「菩薩」等「三乘」,這是因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四諦、「十二因緣」以及「十度」都貫通於「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等四種法行之中。只是需特別注意,「佛果」僅僅是「無漏法」,是菩薩乘所成之果。6有為法行無為法行這一句的意思是,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而「四諦」中,「滅諦」以「真如」、「佛性」為緣,即為彼岸真理,稱為「無為法」。而「道諦」以智慧為緣,能證、能修,所以稱為「有為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善慧地,如實知曉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之行;如實知曉有漏、無漏法之行;如實知曉世間、出世間法之行;如實知曉思議、不思議法之行;如實知曉定、不定法之行;如實知曉聲聞、獨覺法之行,菩薩行法之行,如來地法之行;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提出,此地菩薩進入十種「眾生心稠林」。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世親、澄觀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而「『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行』者,不正信義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以如此智慧,如實知曉眾生心之稠林、煩惱之稠林、業之稠林、根之稠林、解之稠林、性之稠林、樂欲之稠林、隨眠之稠林、受生之稠林、習 氣相續之稠林、三聚差別之稠林。」
「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1;速轉相,壞、不壞相2;無形質相3;無邊際相4;清淨相5;垢、無垢相6;縛、不縛相7;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8。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心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方面來綜合說明,又以無數心相來囊括世間所有眾生的所有心相。其中,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又將經文所言的十種合併為八類,並且作了重要解釋:「上之四相,初一是『所相』,二是『能相』。此二,並心之相。三是心之空性。性、相不同,合為『心體』。四即『心用』。此四,並通染淨。後四,明淨心隨緣。由第五隨煩惱,緣成六、七;隨業生,緣成第八。」其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雜起相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是從唯識學的角度解釋的。「阿賴耶識」、「末那識」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以外境為所緣(對像),此八種心方纔現起。這是「雜」的第一層涵義。第二,「心」的現起必須與「心所」一同配合,最少應該與五種「遍行心所」配合方纔有「心」的現起。「心所」即「心所有法」的簡稱,也就是為心所有的各種作用,共有五十一法,即「遍行五」,「別境五」,「善心所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2速轉相壞不壞相此二句式描述的是「心」的四種「行相」(即變動的相狀)「生相」、「住相」、「異相」、「滅相」。「生相」即心產生作用,「住相」即心的暫時流動之存在相,「異相」指心的變化、轉變,「滅相」指心的, 滅除、不存在。3無形質相「無形質相」是「心」的最真實的相狀,因為從「心」本身與「身」等方面去追究都不可得。澄觀說此處所言的「無形質相」相當於《大乘起信論》所言的「心體離念」。4無邊際相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無邊際』即自相,順行無量境界取故。取境不同,故名為『自』。」5清淨相「清淨相」即「染而不染」的自相,為「真心」與「妄心」所依持的真如空性。6垢無垢相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六、『垢、無垢』者,即同『煩惱』、不同『煩惱』相,隨緣有,垢性恆離故。」澄觀又說此句有「不染而染」的涵義。此相是言「眾生心」的「染相」是隨緣而有,暫時存在的,而其心從本質上是遠離染性的。7縛不縛相關於「眾生心」的這一相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七、『縛、不縛』者,同『使』不同『使』相。義不異,前但種,現有別耳。」澄觀又說此是「不染而染」。「使」也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故名之為「使」。此句與前句「垢、無垢相」的涵義是相同的,而「垢、無垢相」是從「種子」而言的,「縛、不縛相」則是從「現行」的角度言之的。8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這二句是言菩薩之心與眾生心產生的因緣。此中的「幻所作相」即經文「贊請分」所言的「菩薩智幻」。「菩薩智幻」即「幻慧」,萬法皆如幻化,如來、菩薩之聖智,亦屬幻化,稱為「慧幻」。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心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雜起相;生、住、異、滅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淨相;垢、無垢相;繫縛、不繫縛相;幻智的願力所產生之相,隨六道而產生之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的心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1;無邊引起相2;俱生不捨相3,眠、起一義相4,與心相應、不相應相5;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6;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7。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煩惱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是從九方面來綜合說明的,又以無數煩惱來囊括世間眾生的所有煩惱心。其中,澄觀又將經文所言的九種合併為三種事,其中第一句言「四住煩惱現行」,第二句言煩惱的「難知相」,其後的七句言煩惱的性質即「染相」。其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久遠隨行相這是說,煩惱是長久相隨的,具體而言,煩惱至「無色界」第四天「非想非非想處天」處方纔可以斷除。因「非想非非想處」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絕頂,故名「有頂天」。從菩薩修行來說,菩薩至於最後位時,以「金剛三昧」之力,方纔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三界的煩惱可以用「四住」去概括:其一,「見一切住地」,是將三界的「見惑」,彙集為一地,故名「見一切」。其二,「欲愛住地」,是欲界的「思惑」。其三,「色愛住地」,是色界的「思惑」。其四,「有愛住地」,是無色界的「思惑」。澄觀說這些都是從「種子」角度去說的,而菩薩並無「現行」的煩惱。2無邊引起相這是說,「煩惱」(惑)之中往往伴隨有「善法」,所以「煩惱」之相極其難知。3俱生不捨相此句以下,即澄觀所判釋的的「染相」。也就是說,「煩惱」與「業」和「生」合為一體而生起「心」的雜染之相。此「俱生不捨相」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一方面。此相的基本涵義是,「煩惱」與「妄心」糾結起來產生,二者同生而不捨離。「煩惱」為「能縛」,「妄心」為「所縛」,「能」、「所」不離。4眠起一義相此句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二方面。依大乘唯識的宗義說,「煩惱」的「種子」隨逐眾生,眠伏於「阿賴耶識」中,因此稱其為「隨眠」。種子未必必然發芽,而發出的「芽」必然由於種子。從這一角度言之,「隨眠」與煩惱種子所起的「現行」之涵義是相同的。5與心相應不相應相此句是澄觀所判釋的的「當體明『煩惱染』」三方面的第三方面。這是說,「心」如果被「妄」所污染,此即與「妄染」相應,這就是「繫縛」。但是,「心」的本性是清淨的,因此,眾生是可以解脫的。6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由於煩惱的存在,眾生纔隨六道而輪迴轉生;也由於此,縩有各不相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存在。7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關於此二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愛見』下二句,約『業』明『煩惱染』。」至於初句「『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的涵義,世親以「三分中,業因障解脫故」來解釋,「『三分』者,一、愛行欲眾生。二、無戒眾生。三、外道眾生。」(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上三俱障解脫,過患難拔,如箭入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因此而稱之為「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後一句,「三業因緣不絕相」即言「此惑隨順世間身、口、意業,不斷起因故。」(同前)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還知曉諸煩惱的種種相,這些相狀有: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捨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在六道轉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斷絕相。這是簡要言之的,甚至八萬四千種煩惱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1;有表示、無表示相2;與心同生不離相3;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4;有報、無報相5;受黑黑等眾報相6;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7;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8。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業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九方面來綜合說明,又以八萬四千「業相」來囊括世間所由眾生之業的所有相狀。九種業相差別的具體涵義見註釋。
【註釋】1善不善無記相這是說,眾生所造的「善」、「不善」、「無記」之「業」都是六道輪迴之因,「善法」與「惡法」各自有上、中、下三品。2有表示無表示相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將其譯為「作、未作相」。世親將「作」解釋為「身業」與「語業」,即心理活動的表達、表現,相當於今日所說的身體語言、動作以及言語行為。世親將「未作」解釋為「意業」即心理活動。而澄觀依據唐代的這一譯本,認為「身業」、「語業」、「意業」都有「表」與「無表」兩種情形。三種「表業」都是「思」,而「無表業」則既不是「色」(可感知的存在)又不是「心」,是「非色非心」的一種存在。3與心同生不離相這是說,「業」是與「心」同生、同起、同滅的。以唯識學去解釋,「業」首先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與第七「末那識」一起生起,然後再熏習 第八「阿賴耶識」,形成「名言種子」。此「種子」與熏習 的主體(「能熏」)是相似的,因此說其「同生不離」。4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這是說,「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因此,仍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此外,「因」與「果」的關係還存在一種特殊的情形,即如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被外緣所頓熏產生果報。5有報無報相這是說,過去產生的能夠帶來果報的業,已經承受了報應,這就是「有報」。反之,過去產生的能夠帶來果報的業,仍然沒有承受果報,這就叫「無報」,此「無」並非全不存在。關於「無報」,澄觀又提供了另外的解釋。即已經悔過、懺悔的惡業,也可以說不會再有報應,這也叫「無報」。6受黑黑等眾報相這是說,「黑」、「白」與「有漏」、「無漏」四種「業」相對組合,成四類果報之相。「黑」為「惡法」,「白」為「善法」。「漏」為「煩惱」之義。7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如田無量相」是用「田」與「種子」的關係來譬喻說明第八識中所蘊藏的「種子」與「業」之間的互相對應、互相依持的關係。「凡、聖差別相」是指凡夫與聖位的菩薩等的區別,前者未曾聚集出世之業,後者則聚集了出世之業。8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這是說,「現受、生受、後受相」是從今世、死後轉生的第一世、再次轉生等「三生」來言「果報」的確定與不確定的。「乘、非乘定、不定相」則是從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的角度來言「解脫果位」的確定與不確定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的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作業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善、不善、無記之相;有表示、無表示之相;與心同生而不離之相;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之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白白業、黑白業、非黑非白業等四種報相;業的因緣如同田地,具有的無量差別相;凡、聖的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等,定與不定之相;乘、非乘,定與不定之相。這是對於菩薩所知業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根,軟中勝相1;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2;上、中、下相3;煩惱俱生不相離相4;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5;隨根網輕轉壞相6;增上無能壞相7;退、不退差別相8;遠隨共生不同相9。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諸根稠林」的種種相狀相。經文從十相九種差別來綜合說明「根相」的,又以八萬四千來囊括世間所有眾生的根相。「根」即「能生」、「增上」的意思。佛教對於眾生「根性」的分析,一般有「二十二根」的分類:「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段經文中提及了除「男根」、「女根」與「命根」之外的十九根。
【註釋】1軟中勝相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說器差別。謂說法所授之器,『信』等五根有下、中、上故,亦是鈍中利。謂於教理受有遲、速及多少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是眾生接受佛所說之法的基礎,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別。然相對於菩薩的殊勝根相而言,上等者仍然為「軟」中的勝相。2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這是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說明「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的轉變情形的。3上中下相這是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根性分別為上、中、下三種層次,而此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4煩惱俱生不相離相這是說,「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等五種「受根」隨著「煩惱」等外緣而得以增強,並且與「煩惱」等等同時生起、存在。5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這是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熟」即成熟。從「大乘根性」而言,根性成熟者,其相是確定的;反之,則不確定。從小乘根性言之,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確定的,因為有可能轉向大乘;根性不成熟的,則是確定的,因為不可能轉向大乘。而世間眾生,根性成熟者,其相是不確定的,因為有可能經過化導進入佛道;根性不成熟的,則是確定的,因為其無論如何都不能入佛道。6隨根網輕轉壞相這是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以外境為緣而取相,反而被外境之網所束縛,然而也有脫離的可能性。7增上無能壞相這是說,「聲聞」、「緣覺」二乘根性,與凡夫相比,仍然是殊勝的,而此特性是貫通於所有「根」的。8退不退差別相此一根性差別,貫通於諸根,「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中都存在,不過「二乘」有退轉,而菩薩乘無退轉而已。9遠隨共生不同相「三無漏根」是二十二根中最後的三根。菩薩在修習 過程中,由於其中「意根」、「樂根」、「喜根」、「捨根」以及「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九根,在「見道位」修習 ,對於「四諦理」欲知而未曾知,故名「未知當知根」。當前九根進至「修道位」斷「惑」證「實」,對四諦理已數數了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是前九根修至「無學道位」,已知「四諦」,具有其知,叫做「具知根」,即對「四諦」之理,已具知證知了。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之根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軟中勝相;過去、未來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等相;煩惱與根伴生而不相離之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之相;隨根網輕轉壞之相;增上無能壞之相;退、不退有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這是對於菩薩所知業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
【章旨】此章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心的「解」、「性」、「欲」等三種「稠林」的種種相狀。「解」即「知解」之義。「性」指眾生過去之習 性。「欲」,指眾生現在之樂欲。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諸解的軟、中、上等差別,諸性的軟、中、上等差別,樂欲的軟、中、上等差別。這是對於菩薩所知眾生解、性、欲相的簡略說明,即便是八萬四千種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
「又知諸隨眠1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2;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3;久遠隨行相4;無始不拔相5;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相6。」
「三界相續受生繫縛相7;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8;開諸處門相9;堅實難治相十;地處成就、不成就相11;唯以聖道拔出相12。」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隨眠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二方面來綜合說明「隨眠」,而世親將其分為兩部分,前邊六種是言「何處隨逐」,後面六種是言「以何隨逐」。
【註釋】1隨眠為「煩惱」的異名。「煩惱」隨逐眾生,使其進入昏昧沉重之狀態。其活動狀態微細難知,與「境」及相應之「心」、「心所」相互影響而增強(隨增),以其束縛(隨縛)眾生,因此稱為「隨眠」。有「貪」、「瞋」、「慢」、「無明」、「見」(「惡見」)、「疑」等六種,稱為「六隨眠」或「六根本煩惱」。其中,將「貪」又分為「欲貪」與「有貪」,成「七隨眠」;將「見」分為「身」、「邊執」、「邪」、「見取」、「戒禁取」等五見,成「十隨眠」。大乘唯識學不承認「煩惱」即「隨眠」之說,認為「隨眠」為「煩惱」之習 氣,特指「種子」。因為煩惱之「種子」隨逐眾生,眠伏潛在於「阿賴耶識」之中,因此稱「煩惱種子」為「隨眠」。2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此二句是從「心」的角度言說「隨眠」的藏伏之處。「隨眠」藏伏於第八「阿賴耶識」,因為其微細難知而稱之為「深心」。而藏於「阿賴耶識」中的「隨眠」追逐前七識而有分別心的產生與存在。3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此二句是言說「隨眠」存在於三界之中,並且與同一界中的「心」相應,與不同界的「心」不相應。4久遠隨行相關於此三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久遠隨行相』者,約『地』明『處』。《論》云『隨順乃至有頂故』。然『有頂之言』,通有二義:一、至『金剛之頂』。二、至『三有之頂』。今取通大、小義,直云『有頂』。《論經》但云『遠入』,今云『久遠』,亦無始來上至九地頂故。」澄觀講「有頂」主要有兩層涵義:其一指「金剛三昧」,即菩薩在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得的禪定。其二,「有頂」,又稱「色究竟天」,即「色界四禪天」之第九天,為有形世界之最頂峰,因而稱為「有頂」。此處二義兼有。此外,「有頂天」亦指「無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以其為「三有」(三界)之絕頂,故稱「有頂」。5無始不拔相這是說,「隨眠」從其存在處所言之,是無邊無際的;從其存在時間言之,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因為其未曾修習 而獲得智慧,因此呈現出「不拔出」之相。6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這是說,由於眾生的所行與禪定等修行相違背,因此,「隨眠」使得禪定的效力減低,不能滅除「愛」與「見」等。7三界相續受生繫縛相從此句以下是說明「以何隨逐」。「三有」即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欲有」,即欲界的生死;「色有」,即色界的生死;「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由於「隨眠」的隨逐,使得眾生在三界之中輪迴不斷。8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這是說,「隨眠」的隨逐是從無始以來就有的。9開諸處門相這是說,從眾生轉生,形成「六根」之時,「煩惱」(即釋文中的「使」)就從被打開的「六根」之門中擠入而同時產生了。而此「煩惱」又熏習 「阿賴耶識」,使其集起、聚集、生長「種子」。十堅實難治相這是說,此「隨眠」即便是在禪修之中也難於得到真正的對治。11地處成就不成就相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五、『地處』等者,微細隨逐。此於上『有頂』處,九地中『六入處』,煩惱身隨逐故。然九地有二義:一、約三界九地。雖並成就,細故不知成處多少,名『不成就』。如世眠者,夢中謂覺。二、以善慧為九地。十地猶有,故名『微細』。『不成就』者,此地中分有斷除故。故下偈云『金剛道滅方畢竟』故。」「有頂」的涵義見此章註釋4。「金剛定」為菩薩十地之後所獲得之禪定,於此「定」之中,方纔盡斷「隨眠」。而在第九「善慧地」仍然未能徹底消除煩惱的微細種子,甚至在第十地也是如此。12唯以聖道拔出相關於此三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六、離苦隨逐。謂唯『無分別智』、出世間聖道方能拔出,如眠得觸。」「隨眠」只有憑借「無分別智」(佛智)方纔能夠拔出,譬如眾生在睡眠中被觸動而清醒。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具有的隨眠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隨眠與深心即阿賴耶識共生之相,與前七識共生之相;隨眠與心相應、不相應的差別相;隨眠的久遠隨行之相;隨眠無始以來就存在而不拔出之相;隨眠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都相違之相。」
「隨眠在三界之中相續使得眾生轉生而繫縛之相;隨眠使眾生無邊的心相續而現起之相;隨眠在六根之門開啟之時潛入之相;隨眠的堅實難治之相;隨眠所住的地處成就、不成就之相;隨眠只有在聖道纔能拔出之相。」
「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1;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癡、愛、希求續有相;欲愛、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2。」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受生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八方面來綜合說明眾生轉生的所有報相。
【註釋】1有想無想差別這是說作為業報的「有想眾生」與「無想眾生」是不同的。「有想」,指具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的有情眾生。「無想」,指全無想念等作用的眾生。2欲愛慾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欲求眾生」是指向外追求「五欲」的眾生。「有求眾生」是追求「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正報之果。「邪梵行求眾生」,其所選擇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這類眾生即是外道眾生。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轉生的種種相狀,這些相狀有:隨業受生之相;六道差別之相;轉生於色界、無色界的差別相,轉生為有想眾生與無想眾生的差別相;業為田,被愛水所滋潤,被無明所暗覆,識為種子,在業之田上長出『有』芽之相;名與色依持而產生,二者不相遠離之相;癡、愛、希求繼續存在之相;從無始以來樂於執著欲愛、欲而生之相,虛妄地認為三界為出世間而貪求之相。」
「又知習 氣1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 相2;隨眾生行熏習 相;隨業煩惱熏習 相;善、不善、無記熏習 相3;隨入後有熏習 相;次第熏習 相4;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 相5;實、非實熏習 相6;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 相7。」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習 氣相續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從十方面來綜合說明「種子熏習 」的各種相狀的。「熏習 」,指將一法之勢力熏附於他法之上,猶如以香氣熏附於物。
【註釋】1習 氣又作「煩惱習 」、「余習 」、「殘氣」,略稱「習 」。指由於人之思想及行為(尤以煩惱)經常生起,其熏習 於人心中所留的習慣、氣分、習 性、余習 、殘氣等。如由納香之篋中取出香,篋內猶存香氣;用以比喻雖滅除煩惱之正體(稱為「正使」),尚存習慣氣分。2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 相澄觀說,此二句都是以過去世與現世相對而說熏習 。3隨眾生行熏習 相隨業煩惱熏習 相善不善無記熏習 相澄觀說,此三句都是以現世而說熏習 。4隨入後有熏習 相次第熏習 相「中有」即「中陰身」,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一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生。澄觀說,此二句都是以現世望未來而說熏習 。5不斷煩惱遠行不捨熏習 相「煩惱」即便是修行至「無漏」,也仍然以「習 氣」形式起作用。6實非實熏習 相簡言之,「實」是指其修行之方向與佛法一致。而「非實」則指外道之修行。7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 相因為熏習 作用的關係,修行之時應該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如實知曉眾生習 氣的種種相,所謂:過去世之業與現世之果是一致還是不一致之相;六道不同的熏習 之相;親近不同的眾生會得到不同的熏習 之相;隨業煩惱而有相應差別的熏習 相;善、不善、無記之三種性質有不同的熏習 相;由於現世的狀態不同,在入後有之後有不同的熏習 相;習 氣所受到的熏習 與獲得的果報次第相同相;煩惱即便是修行至無漏,也仍然以習 氣形式起作用之相;與佛法一致與不一致的熏習 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所受的熏習 相。」
「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1。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2;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3;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4;深著邪法邪定相,習 行聖道正定相,二俱捨不定相5。」
【章旨】此章具體解釋菩薩應該如實知曉的眾生「三聚差別稠林」的種種相狀。經文分五個方面來綜合說明眾生修行中所出現的三種可能結果。
【註釋】1正定邪定不定相此句為此章的總句。三種可能的發展方向是:有涅槃法即為正確的方向,無涅槃法即為不正確的發展方向,出二者之外的屬於不確定。具體地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屬於「正定」,外道凡夫屬於「邪定」,一般凡夫屬於「不定」。2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這是說,「正見」是產生善行的原因,「邪見」是產生惡行的原因,而由於沒有正確的智慧去抉擇,也未選擇外道的否定因果律的存在,因此,其發展方向仍然不確定。3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種須墮入五種無間地獄的重罪。「五根」是指五種慧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是說,犯五逆大罪屬於邪惡的確定方向,即墮入三惡道。有五種慧根則是正確的確定方向,死後轉入三善道。不屬於前二者的,其轉生方向仍然不確定。4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這是說,外道行與佛教所言「八正道」相反的「八邪道」,因此,其作為隨後之報應的性質是確定的。而聲聞的「正性」使其進入聖人位成為確定不移的事情,其可以進入「見道位」。有「無貪」、「無瞋」、「無癡」等「三善根」的眾生,其轉生方向仍然不確定。5深著邪法邪定相習 行聖道正定相二俱捨不定相修習 大乘者,也有三種發展方向。「著邪法」是指「六蔽」。「蔽」是覆蔽之義,能蔽淨心者,有六種,名為「六蔽」。這「六蔽」是:其一,「慳」、「貪」能蔽「佈施」,使之不生。其二,「破戒」能蔽「戒行」,使之不生。其三,「瞋恚」能蔽「忍辱」,使之不生。其四,「懈怠」能蔽「精進」,使之不生。其五,「散亂」能蔽「禪定」,使之不生。其六,「愚癡」能蔽「智慧」,使之不生。執著「六蔽」,即為確定的邪道,而行「六度」則為確定的正道。不屬於前二者的,屬於「不定」。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還知曉眾生的正定、邪定、不定三種發展相。具體而言:由正見而得的正定相,由邪見而得的邪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又五逆大罪而得的墮入惡道的邪定相,由五慧根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由八邪道而得的邪定相,由八正道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由於深著邪法而得的邪定相,習 行聖道而得的正定相,不屬於前二者而得的不定相。」
「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
【章旨】此章既是對於「明地行」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於前三個層次的總結。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隨順如此智慧,就叫『住善慧地』。」
【說明】第九地「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說完畢。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而「『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行』者,不正信義故。」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
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四層次「說成就分」的內容。此章為「說成就分」的「牒前總顯」部分,其主旨為「了心行,方善說」,即瞭解眾生行的存在以及活動狀態纔能善於說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地之後,了知眾生諸行的差別,纔能教化調伏眾生,使其得到解脫。」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
「一切行處智,隨行故1;能隨眾生根、性、欲、解2,所行有異3,諸聚差別4,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 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章旨】依照世親、澄觀的判釋,此後的「廣顯說成」有三種「成就」,此章即為其中第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先明隨所知之法。二、『一切』下,隨所依之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前述經文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註釋】1一切行處智隨行故此句的確切涵義,甚為難解。參照另外的譯本,有助於理解。菩提流支譯的《十地經論》的經文為:「是菩薩如是知已,如實為眾生說法,令得解脫。」而佛陀跋陀羅所譯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六的譯文為:「又隨行處,隨智慧處,而為說法。」合此數者去解釋,「一切行處智」是指眾生所具有的實際智慧,「隨行」即指為眾生宣說應該宣說的法。2能隨眾生根性慾解此句即指稟承所說法之器。澄觀依據菩提流支的譯文認為,應該在「眾生」之後加一「心」字,即成「心稠林」,並且與其後的「根」、「性」、「欲」、「解」合成「五種器」。澄觀說:「眾生心、根、性、欲、解,明所說法器成,謂十一林之中,此五正顯已成『信』等法器,可隨『根』、『欲』等說,故別顯之。」(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因為菩薩說法是主要針對眾生的「眾生心」、「根」、「性」、「欲」、「解」等五種而隨機進行的,因此,經文在此特別將其列出。3所行有異關於此句,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所行有異』,含其二義:一、約『能行』之行,名『種種異行器』,即上『根』等能行。二、所行之境,即上『根』等所行,名『譬喻器』,總喻上五故。如世稼穡,具五因緣,彼所種物成就堪用:一、有心物。二、有根益其生力。三、有可生性。四、含潤欲發。五、決定可生。喻上『心』等,故云『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隨譬喻解器」,也就是可以用莊稼需要五種因緣纔能生長來譬喻眾生用來接受佛法之「器具」的構成元素「心」、「根」、「性」、「欲」、「解」等五者。澄觀的上述引文就是對此的發揮。4諸聚差別具體言之,此句是指前述的「三聚差別稠林」的種種相狀。「定」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屬性「正定」,「不定」是指一般凡夫的屬性。此句是言,針對三乘的確定種性為其應機說法,針對「不定」的凡夫種性為其應機說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善於並且能夠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
「此地菩薩針對眾生所具有的實際智慧而為其宣說應該宣說的法。具體而言,此地菩薩能夠針對眾生的心、根、性、欲、解所構成的根器,眾生不同的所行,諸聚的差別等,而為其說法;此地菩薩也能夠針對眾生受生、煩惱、隨眠、縛、諸業、習 氣等而為其說法,使眾生產生信、解,增長擴充其智慧,使其各自以自身的種性而得以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1。」
【章旨】此章以下數章為「說成就分」中所言的第二種「口業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此章為「總明具說之德」的內容。
【註釋】1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亦是『智成就』,以『具法師行』即是『智』故。而言『說』者,護如來法藏通於『說』故。斯則內持於智,外口說故。」這是說,此「口業成就分」的內容也可以看作屬於「智成就」。至於「大法師」的標準,澄觀引用經典解釋說:「具十德者名『大法師』,攝義具足:一、善知法義。二、能廣宣說。三、處眾無畏。四、無斷辯才。五、巧方便說。六、法隨法行。七、威儀具足。八、勇猛精進。九、身、心無倦。十、成就忍力。」至於「具法師行」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深妙義中,具二十種功德故:一、知時。二、正意。三、頓。四、相續。五、漸。六、次。七、句義漸次。八、示。九、喜。十、勸。十一、具德。十二、不毀。十三、不亂。十四、如法。十五、隨眾。十六、慈心。十七、安隱心。十八、憐愍心。十九、不著名利。二十、不自讚、毀他。」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有法師之行,善於並且能夠守護如來的法藏。」
「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1,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
「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2。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3、義無礙智4、辭無礙智5、樂說無礙智6。」
【章旨】此章有兩層涵義:其一,先標示名稱與體性。其二,簡略顯示「無量善巧智」所起的「四無礙辯」的殊勝之處。
【註釋】1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此中菩薩的「口業成就」所依憑的智慧是「後得智」,又作「無分別後智」、「後得無分別智」,即於「根本無分別智」之後所得之智,分別一切差別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後得智」。2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菩薩從初地「歡喜地」即獲得「四無礙智」,至第九地達到自由 任運的境地,其間此智一直存在並且在起作用。3法無礙智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法』者,『法體』,謂法自體,有軌持故,即二空所攝,即真之俗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這是指法的「自體」是「空」。4義無礙智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二、『義』者,『法境界體』,調於法體上差別境義,即上二空所攝真諦之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義」大致為「道理」、「意味」的涵義,即「法」所包含、蘊藏的意義。此「義無礙」的內容是指對於「真如空理」的正確理解。5辭無礙智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三、『詞』(應校改為「辭」)者,『正得與眾生』,謂得彼方言,與他說故。故《論》云『於彼如實智境中,隨他所喜言說正知』。此釋『正得』。隨他言說正知而與故,此釋『與眾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這是說,菩薩在言語的使用方面達到了自由 無礙的境地。6樂說無礙智關於此智,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四、『樂說』者,『正求與無量門』,謂『樂說』,乃辭中別義。七辯剖析,名『無量門』。」(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菩薩自由 無礙地使用眾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演說佛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以無量善巧智,生起四種無礙辯,用菩薩的言辭而演說佛法。此菩薩常隨四種無礙智而轉,沒有片刻捨棄遠離。這四種無礙智是什麼呢?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1」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2。」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瞭說3。」
【章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前三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澄觀解釋說:「前五是三乘教理,通於染、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註釋】1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自相者,有四種:一、生法自相。二、差別自相。三、想堅固自相。四、彼想差別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為此八句的總句,其涵義是「知色是變礙相等」,即「色」是可以變化的、有質礙的存在。「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對應於世親所說的「差別自相」,其涵義是「知色有十一處等」,即「色塵」與「十二處」的其餘「十一處」是有差別的。「辭無礙智,無錯謬說」對應於世親所說的「想堅固自相」。此中,「想」的涵義是:「『想』者,起言所依,亦以慧心取彼二種相故:一、隨自所覺諸法相。二、隨彼彼所化言詞所宜相。」這是說,「想」是在取兩種「相」(即經過主觀加工的「法相」以及被言辭所表達的「法相」)之後形成的。而「堅固」的涵義是:「以所覺法隨彼言詞為彼生說,說無錯謬名為『堅固』。」即為眾生說法而無言辭方面的錯誤,名為「堅固」。「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對應於世親所說的「彼想差別自相」。「樂說」涵義中的「堅固」是多說、連續地說,並且要使眾生由此產生「愛樂」。這就是「不斷盡」的涵義。2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同相有四種:一者,一切法同相。二者,一切有為法同相。三者,一切法假名同相。四者,假名假名同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對應於世親所說的「一切法同相」,其涵義即「諸法同以無性為自性故」,「無性」即「空」。「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與世親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同相」對應,即有為法的共同本質是有生有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與世親所說的「一切法假名同相」對應,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所以以語言確立其暫時的存在,就叫「安立」。「所立之法已是假名,更以言詮假名而談,名『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與世親所說的「假名假名同相」對應,而重複「假名」一語的原因在於:「謂不壞前假名,更能以異異無邊假名說故,重言假名。」即說法所用「語言」是「假名」(「法」)之上的「假名」(「語言」)。3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行相』者,有四種:一、生行相。二、已生、未生行相。三、物假名行相。四、說事行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生行相」,其涵義是現在之法是由因緣而生的,應該知道「過、未亦名現在,以三世皆是當世現在故」。「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故」與世親所說的「已生、未生行相」對應,因為應該知道「現在亦名過、未,以現是過家未、未家過故。是則當世而知名法,逆見過、未能知現在,是則名義為菩薩智境。」而「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與世親所說的「物假名行相」對應,其涵義是「總說三世之物不謬故。」「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瞭說」與世親所說的「說事行相」對應,其涵義是「所說事不出三世總相物中,故云『一一世』。但曲明異,異事、法,故云『無邊法明』。」(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菩薩所說法不出三世之事物,但法與法、事與事也有差異。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諸法的自相;憑借義無礙智,知曉諸法的別相;憑借辭無礙智,為眾生說法而無錯謬之說;憑借樂說無礙智,連續地為眾生宣說,並且要使其由此產生愛樂。」
「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諸法的自性是空性;憑借義無礙智,知曉諸法是常生常滅的;憑借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有為法而以言語對其作出說明;憑借樂說無礙智,針對假名安立的諸法,以不廢假名的態度為眾生說法。」
「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現在法的差別;憑借義無礙智,知曉過去、未來法的差別;憑借辭無礙智,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法都無錯謬的說法;憑借樂說無礙智,對於每一世的無邊之法都明瞭地宣說。」
「復次,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1。」
「復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2。」
【章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四、第五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說相”、“智相」。澄觀解釋說:此屬於三乘教理,通於染、淨。
【註釋】1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說相』者,有四種:一、修多羅說相。二、彼解釋說相。三、隨順說相。四、相似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對應於世親所說的「修多羅相」。「修多羅」的意譯詞為「契經」,「契」是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經」是「線」的意思,貫穿法義,使不散失。詞句的涵義就是以語言貫通佛法之深意。「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與世親所說的「彼解釋說相」對應,「義」就是對於「法相」的解釋。「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與世親所說的「隨順說相」對應,其涵義是「隨類言音」。「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與世親所說的「相似說相」對應,其涵義是「隨心樂聞何法,宜何譬喻,說似彼心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即針對眾生的不同心意,而以相應的法、相宜的語言、合適的譬喻為其說法。2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智相』者,有四種:一、現見智。二、比智。三、欲得方便智。四、得智。」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現見智」,其涵義是:「法智觀『如』,故云『現見』,謂觀差別,二諦同『如』不異故。」「如」即「真如」,憑借法智而觀見諸法的本質是真如空理。「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與世親所說的「比智」對應,「比」即類別的意思,「『比智』即觀前能觀,如實分別之智」,即通過類推方式知曉世間諸法的差別。「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與世親所說的「欲得方便智」對應,「謂此是『相見道』,依真假說,『後得智』攝,故云『世智』。若欲得第一義,假說以為方便。」即憑借「後得智」為眾生說法。「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與「得智」對應,其涵義是:「雖以世智說,而與第一義相應非顛倒異,方名『樂說』,故云『善巧』,可以證得第一義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法的差別;憑借義無礙智,知曉義的差別;憑借辭無礙智,針對眾生的言音而為其說法;憑借樂說無礙智,針對眾生的不同心意,而以相應的法、相宜的語言、合適的譬喻為其說法。「
「其次,法無礙智,此地菩薩憑借法智而觀見諸法的本質是真如空理;憑借義無礙智,以推理知曉世間諸法確實是有差別的;憑借辭無礙智,以世間智而為眾生說明時間法的差別;憑借樂說無礙智,善巧地宣說佛法,使其所用語言的內涵與第一義相應。」
「復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1。」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2。」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3。」
【章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六、第七、第八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無我慢相”、“小乘大乘相”、“菩薩地相」。此三相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所得之果。
【註釋】1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無我慢相』者,有四種:一、第一義諦無我慢相。二、世諦無我慢相。三、說美妙無我慢相。四、說無上無我慢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對應於世親所說的「第一義諦無我慢相」,「無我」即「一相」,「言『不壞』者,不壞無我故。若言我知『無我』,我證『無我』,則壞『無我』,以有『能』、『所』故。」而「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與世親所說的「世諦無我慢相」對應,「蘊」即「五蘊」,「界」即「十八界」,「處」即「十二處」,「諦」即「四諦」,菩薩憑借此「義無礙智」而「隨順觀察世諦緣生無實,以為對治,得入第一義法無我,名『善巧』,方便故,『蘊』、『界』等是菩薩智境所治之我。」「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美妙無我慢相」對應,而「愜情稱美順理為『妙』」。「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無上無我慢相」對應,「說無上無我,故云『轉勝』。詞中差別,故曰『無邊法名』」。2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小乘、大乘相』者,有四種:一、觀相。二、性相。三、解脫相。四、念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對應於世親所說「觀相」,其涵義是「觀不異,唯一事實故」,即觀察世間諸法無有不同,其本質都是「空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與世親所說的「性相」對應,知曉眾生的「根性有三乘故」。「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解脫相」對應,其涵義是「會彼三乘,同歸一實,解脫相中無差別故。」而「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與世親所說的「念相」對應,其涵義是「開方便門,隨機念異,心行不同,以多法明說諸乘法,然皆為一事」,即為了眾生的解脫。3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菩薩地相』者,有四種:一、智相。二、說相。三、與方便相。四、入無量門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對應於世親所說「智相」,「一切菩薩行」為「總句」,包含「所證法行」與「能證智行」兩方面,「何以此二名菩薩行?以智契『如』故,故經云『智隨證』。」而此處所言「菩薩行」即十地之智體。「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謂體雖一,智相有十地分位故。然此分位,由心差別故。」而「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則與世親所說的「與方便相」對應,其涵義是:「巧說十地,授與眾生,不顛倒教授與地,證道無有差別故。」即儘管藉助於各種方便,但其教授給予眾生的是真實的、正確的入地法門。「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與世親所說的「入無量門相」對應,因為十地之地相各有差別,故說「入無量門」。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諸法只有一種相狀是不變的,那就是無我相;菩薩憑借義無礙智,知曉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四諦都是緣起的,因此而得以進入第一諦;憑借辭無礙智,用一切世間易於解了的美妙音聲、文字來說法;憑借樂說無礙智,用無上的無我觀來對無邊的法給以明確的說明。」
「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一乘的平等性;憑借義無礙智,知曉三乘的差別性;憑借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一切乘歸根到底是無差別,都歸於一乘;憑借樂說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每一乘的無邊之法其歸宿都是一乘法。」
「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一切菩薩行所包含的智行、法行,並且知曉通過菩薩行可以以智契入真如;憑借義無礙智,知曉十地的分位涵義及其差別;憑借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各地修行之法歸根到底是無差別的;憑借樂說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每一地所包含的無邊的修行之相。」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1。」
「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一切智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淨行圓滿說2。」
【章旨】此章為「四無礙智」所舉的「十種差別」的第九、第十種的內容。依據世親的判釋,其名稱是:「如來地相”、“作住持相”。此三相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所得之果。
【註釋】1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如來地相』者,有四種:一、法身相。二、色身相。三、正覺相。四、說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與世親所說的「法身相」對應,其涵義是:「始本無二之法身,故云『一念成正覺』。」而「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與世親所說的「色身相」對應,其中「種種時」的涵義是「隨何劫」,「種種處」的涵義是「隨何國土依報事」,「各差別」的涵義是「隨何等佛身正報事」。而「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與世親所說的「正覺相」對應。「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佛德無盡,故說亦無盡。」2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等八句關於「四無礙智」的這一「差別」(即「涵義」),世親解釋說:「是中『作住持相』者,有四種:一、覺相。二、差別相。三、說相。四、彼無量相。」此四層面的涵義分別與前述四個分句對應。「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一切智智隨證」與世親所說的「覺相」對應,佛所具的各種覺悟之相。「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與世親所說的「差別相」對應,其涵義是「知佛隨心、種性等差別聲教故。」而「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與世親所說的「說相」對應。「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淨行圓滿說」與世親所說的「彼無量相」對應,「隨眾生信解」的涵義是「示現菩薩無盡樂說故」,「以如來智清淨行圓滿說」的涵義是「諸佛法身以利生為行,此行合智故,無垢清淨不可破壞,故云『圓滿』。此地分得故用之而說。」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一切如來一念成就正覺;憑借義無礙智,知曉種種時、種種處等等的差別;憑借辭無礙智,為眾生宣說成正覺的差別;憑借樂說無礙智,對於如來的每一句法以無量劫時間都說不盡。」
「其次,此地菩薩憑借法無礙智,知曉一切如來的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輪,如此等等,都是一切智智所證;憑借義無礙智,知曉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的心、行、根、解而發出各不相同的聲音;憑借辭無礙智,針對一切眾生的心理流動,以如來的音聲而為其作不同的說明;憑借樂說無礙智,針對眾生的不同信解,以如來智清淨行為眾生作圓滿的說明。」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1、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2、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3,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得圓滿,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
「此菩薩得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已,於無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
【章旨】此章與以下數章為「說成就分」中所言的第三種「法師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一方面十種「持成就」的內容,其涵義是「得而不失」。此章第一部分,「先列十持,並從所起業用立名。」第二部分,「顯持之用」。經文所用「陀羅尼」為音譯,意譯則為「總持」、「持」,其涵義在此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註釋】1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者是「起意業:一、持義。二、持教法。三、持能知智。」(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2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者是「起『身業』:四、『放光』者,慈光攝受。五、『剛強』者,善慧,降伏種種施為故。六、上供諸佛,下攝貧窮,故名『眾財』。」3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四者是「起『口業』。七、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教大乘威德勝利,令生喜故。八、不斷辯才,智常說故。九、無盡樂說,深說故。十、種種義樂說,廣說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簡言之,「威德」是示現大乘之殊勝;「無礙門」是言憑借智慧常說不懈;「無邊際」是所說之法具有無限的深度;「種種義」是所說具有無窮無盡之意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第九地,獲得如此善巧的無礙智,獲得如來美妙的法藏,作為大法師,獲得了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如此等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都得到圓滿,憑借百萬阿僧祇的善巧音聲和辯才門而為眾生演說佛法。」
「此菩薩獲得如此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之後,在無量諸佛的所在處的每一位佛前,完全以如此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後隨即不忘,並且用無量差別門為眾生演說其所聽聞的佛法。」
「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無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聲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
「此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如是無礙智,坐於法座1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2,其餘眾會威德光明無能與比。」
「此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皆得解了,即得解了;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發一言音,周遍法界,悉令解了;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恆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鍾、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
【章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二方面「說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菩薩說法的成就。經文有三部分:「初,顯所法多。二、『此菩薩得如是』下,能廣開演。三、『此菩薩處於法座』下,明起說自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註釋】1法座指諸佛、菩薩在說法會座上的座席,也稱「法席」。2受職菩薩又作「授職灌頂菩薩」,即菩薩自第九地入第十「法雲地」時,諸佛以智水灌其頂,以為受法王職之證明。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初次見到佛時,頭頂禮敬於佛,隨即從佛處獲得無量法門;此地菩薩所獲得的法門,即便是那些聞持的諸位大聲聞,在百千劫時間內也是無法領得接受的。」
「此地菩薩獲得如此陀羅尼、如此無礙智,坐於法座而為眾生說法;菩薩向充滿於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針對其心中所喜好的差別而為他們說法;除諸佛及受職菩薩之外,其餘所有的眾會,其威德光明都不能與其相比。」
「此地菩薩處於法座,想以一音,使諸大眾都能夠皆得解了,大眾隨即就可解了;有時想以各音聲,使諸位大眾都能獲得開悟;有時其心中想放出大光明,演說法門;有時心中想於其身上每一毛孔,都演說法音;有時其心中想讓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形之物、無形之物,都完全演出美妙的法言之音;有時其心想發出一言音,就周遍法界,使大眾完全解了;有時其心想讓一切話語、聲音,都成為法音,永恆存在而不滅;有時其心想讓一切世界中的簫、笛、鍾、鼓以及所唱的歌,所有一切樂聲都演奏法音;有時其心想於一字中將一切法句的涵義、聲音的種種差別,都完全表現出來;有時其心想使不可說無量的世界中的地、水、火、風四大聚之中的所有微塵,每一塵中都完全演出不可說法門。此地菩薩如此的所念,一切隨心,沒有不實現的。」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鹹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
「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1。」
【章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三方面「問答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菩薩能夠完全、準確地回應所有眾生的問難。經文有三部分:「初,一界答難。二,明一切世界。」(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
【註釋】1依怙即依恃之意,如子女之依賴父母。佛教中,轉指眾生因「貪」、「瞋」等「無明」纏身,造作各種惡業,而墮於輪迴之中,須仰賴佛、菩薩之慈心悲願,予以濟度,纔能出離苦厄,因此稱為「依怙」。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眾生都到其前,每一位都用無量言音而向其提出問難,每一個問難都各各不同;菩薩也會一念之間都能夠完全領會,仍然以一音完全為眾生作解釋,使其符合眾生的心意,使其各自得到歡喜。」
「如此乃至不可說世界的所有眾生,在一剎那間,每一位都以無量言音而向其提出問難,每一個問難都各各不同;菩薩在一念之間都能夠完全領會,也用一音完全為其解釋,各自隨其心意,使其獲得歡喜。甚至充滿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的眾生,向菩薩提出問難,菩薩都能夠隨其心意、隨其根、隨其解而為其說法,稟承佛的神力廣作佛事,完全作為一切眾生的依靠和教導者。」
「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章旨】此章則為「法師自在成就」的第四方面「受持成就」的內容,即具體說明此地菩薩稟受諸佛所說之法的能力。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地菩薩又更加精進,成就更大的智慧光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的眾會,每一眾會中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的眾生,每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的性、欲,那些佛針對眾生的性、欲給予每位眾生不同的法門;如同這種每一毛端處的情形一樣,在一切法界處都是如此。如此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此地菩薩在一念中都能夠完全領會接受,沒有任何忘記流失。」
【說明】第九「善慧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地「明地行」部分的結構及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淨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
第二,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是中『法師方便成就』者,依他利益、自利益。」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謂此地能起辯才說法,名『法師地』;趣地行,立名『方便』故。」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第三,第二層次「智成就分」。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淨、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經文列舉的「智成就」為:「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
第四,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世親、澄觀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經文所言的十一種「稠林」的名稱是:「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經文言十一種「稠林」,其中第一種「眾生心稠林」為總名,其餘十種則是對於「眾生心稠林」的展開說明。
第五,第四層次「說成就分」。關於此「說成就分」的涵義,世親解釋說:「雲何『說成就』?與眾生解脫方便故。」依照世親的判釋:「彼『說成就』,復三種相示現:一、智成就。二、口業成就。三、法師成就。」
其一,「智成就」,其主旨為「知法、知器、知化儀故」。此章經文又分兩方面「所知之法」以及「隨所依之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前者說此地菩薩應知三乘法、如來法,後者言稟承諸法之眾生的各種狀況,即「入行成就分」所說的「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 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等十一種「稠林」,世親將其總結為五種「器」。
其二,「口業成就」,其主旨則是菩薩以「口」為眾生說法所獲得的成就。其核心內容為:「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而此「四無礙智」有「十種差別」:「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經文對此十方面所了詳細解釋。
其三,「法師成就」的內容,其主旨則是作為宣說佛法的菩薩所成就的事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判釋說:「雲何『法師自在成就』四種事示現:一、持成就。二、說成就。三、問答成就。四、受持成就。」
(三)、正說分之二:「明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恆見諸佛,未曾捨離。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
「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諸佛所,種種問難,得說法陀羅尼。」
「所有善根轉更明淨。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1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第九地菩薩善根亦復如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與等。」
【章旨】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調柔行」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即「調柔行」,含有三層涵義:第一,「內證近佛法身,後依三昧見佛色身」為「練行緣」(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諸佛」)、「得說法陀羅尼」等方面的內容。第三,「所煉淨」,內容為「所有善根轉增明淨」。
【註釋】1四天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所照臨的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盧洲」。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與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別的念頭,只是進入佛的境界,親近如來,進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常住於定境,一直觀見諸佛,未曾捨棄遠離。在每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在諸佛的所在獲得了能夠回應眾生種種問難的說法陀羅尼。」
「菩薩的所有善根轉而更加明亮清淨。譬如真金,善巧的金師用其製作寶冠,轉輪聖王用其來莊嚴其頭,四大天下內的一切小王及諸臣民的諸莊嚴具沒有與其可以相比的的。此第九地菩薩的善根也是如此,一切聲聞、辟支佛及此地以下的菩薩的所有善根沒有與其相等的。」
「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幽遠之處悉能照耀,除其黑暗;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出光明照眾生心,煩惱黑暗皆令息滅。」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教智淨」的內容,其基本涵義是「以此地成就證淨,從體起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八)此中,「智」為「體」,「教」為「用」,以此地所證得的「智」熄滅眾生的煩惱黑暗。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之主大梵天王,身上放出光明,即便是二千世界遙遠、幽深的地方都能夠得到照耀,除去其黑闇。此地菩薩的所有善根也是如此,能夠放出光明照耀眾生之心,使眾生的煩惱黑暗得以熄滅。」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1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若廣說者,於無量劫亦不能盡。」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三、第四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名」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其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
【註釋】1力波羅蜜「十波羅蜜多」即「十度」之九,是指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一切異論及諸魔眾都不能沮壞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地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波羅蜜多中,力波羅蜜多居多。其餘的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只是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的內容。如果廣泛全面地言說,即便是經過無量劫也是不可窮盡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與下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此章從兩方面宣說「果勝」: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大梵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等等。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地,大多作為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統理二千世界,使其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多行。能夠針對眾生心說法,所有問難都不會使其感到為難。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禪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將其歸納為:「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此為世親對初地的相關部分的解釋,關於第九地,經文中,「百」遞進為「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而「三昧所作勝」則同樣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發起大精進之力,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甚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明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八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第九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力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無量智力善觀察,最上微妙世難知,普入如來秘密處,利益眾生入九地。總持三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眾剎,力、智、無畏、不共法,願力悲心入九地。」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九「善慧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九地「善慧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四頌分為三大部分。從此章開始的十九頌頌「明地行」部分的內容。此章的二頌頌「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法師方便成就分」的內容。菩薩進入此地獲得了作為大法師為眾生說法的所有能力。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獲得了無量的智力並且善於觀察最上微妙世間難於知曉的境界,完全進入如來秘密之處,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而進入第九地。以清淨的諸陀羅尼三昧門,以其所具有的廣大神通,進入許多國土。修習 十力、智慧、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不捨棄大悲本願之力。如此修習 ,得以進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住於此地持法藏,了善、不善、及無記;有漏、無漏,世、出世,思、不思議悉善知。若法決定、不決定;三乘所作悉觀察;有為、無為行差別;如是而知入世間。」
【章旨】此章的二頌頌「明地行」的第二層次「智成就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解釋說:「『智成就』者,依何等法說法,應知彼法淨、染、不二。」金剛藏菩薩在此重新向會眾宣說菩薩為眾生說法所應該具備知曉各種法之性質的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摩訶薩住於此善慧地,憶持佛法的寶藏,如實知曉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之行;如是知曉有漏、無漏法之行;如實知曉世間、出世間法之行;如實知曉思議、不思議法之行;如實知曉定、不定法之行;如實知曉聲聞、獨覺法之行,菩薩行法之行,如來地法之行;聲聞、獨覺、普薩等三乘都依照有為法、無為法本身的規定而起行。菩薩如此而知曉如何進入世間濟度眾生。」
「若欲知諸眾生心,則能以智如實知,種種、速轉壞非壞,無質、無邊等眾相。」
「煩惱無邊恆共伴,眠起一義續諸趣。業性種種各差別,因壞果集皆能了。諸根種種下、中、上,先、後際等無量別,解、性、樂、欲亦復然,八萬四千靡不知。」
「眾生惑見恆隨縛,無始稠林未除剪,與志共俱心並生,常相羈系不斷絕。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六趣受生各差別,業田、愛潤、無明覆,識為種子名色芽,三界無始恆相續。惑、業、心習 生諸趣,若離於此不復生;眾生悉在三聚中,或溺於見或行道。」
【章旨】此章的七頌頌「明地行」的第三層次「入行成就分」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提出,此地菩薩進入十種「眾生心稠林」。關於此「入行成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解釋說:「三、『入行成就』,達所化器之心行故。」概括言之,此地菩薩完全知曉作為接受佛法之對象的眾生的各種相狀及其心理活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想知曉眾生之心,菩薩就能夠憑借智慧而如實知曉,眾生心的各種相狀,如雜起相;生、住、異、滅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等等。」
「無邊無際的煩惱一直伴隨著眾生,隨眠的的現起使得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此地的菩薩如實知曉眾生所作業的種種相狀,業的自性是剎那生滅的,前念雖滅,後念得以續起,然依照其固有的次第產生果報之相。如此等等業相,此地菩薩都如實知曉。眾生的諸根有種種不同,如下品、中品、上品等,有先、後際等無量的差別,眾生的解、性、樂、欲也是如此,即便是眾生有八萬四千種差別,菩薩都能夠完全知曉。」
「眾生一直被煩惱所繫縛,無始而來的各種稠林未層滅掉剪除。所有這些都與眾生的心一起並生,常常羈繫著而未曾斷絕。眾生的所有這些,其實僅僅是妄想的結果,並非實際的存在,不離於心而並無存在的真實空間,即便是通過禪定去排除也仍然存在退轉,直至金剛道的滅盡定方纔徹底除掉這些。六道轉生各自不同,都是以業為田而被愛所滋潤,被無明所遮覆,以識為種子而是發名色之芽,眾生就是如此從無始以來在三界之中相續輪迴。煩惱之業、心中的習 氣是眾生在六道中旋轉,如果遠離這些,就不會再轉生了。眾生的未來不出三種可能,或者沉淪 於各種邪見,或者去修道。」
「住於此地善觀察,隨其心樂及根、解。」
「悉以無礙妙辯才,如其所應差別說。處於法座如師子,亦如牛王寶山王。又如龍王布密雲,澍甘露雨充大海。善知法性及奧義,隨順言辭能辯說。」
「總持百萬阿僧祇,譬如大海受眾雨。總持三昧皆清淨,能於一念見多佛,一一佛所皆聞法,復以妙音而演暢。若欲三千大千界,教化一切諸群生,如雲廣佈無不及,隨其根欲悉令喜。毛端佛眾無有數,眾生心樂亦無極,悉應其心與法門,一切法界皆如是。菩薩勤加精進力,復獲功德轉增勝,聞持爾所諸法門,如地能持一切種。十方無量諸眾生,鹹來親近會中坐,一念隨心各問難,一音普對悉充足。」
【章旨】此章八偈頌「明地行」的第四層次「說成就分」的內容。「雲何『說成就』?與眾生解脫方便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開始的半偈頌「智成就」,其後的二偈頌「口業成就」,最後的五偈半頌「法師自在成就」。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地善於觀察,針對眾生心中的喜好以及根、解等狀況為其說法。」
「此地菩薩完全以無礙的美妙的辯才,如眾生所應而給與不同的說法。菩薩處於法座就如同師子,也如同牛王寶山之王。菩薩又如龍王遍佈密雲,降下甘露雨而充滿大海。菩薩善於知曉法性以及奧秘的意義,隨順眾生的言辭而能為其辯析說法。」
「菩薩記憶了百萬阿僧祇之法,譬如大海接受無數的雨水。菩薩總持三昧都清淨,能於一念見到多佛,在每一位佛的所在都聽聞佛說法,又以美妙的聲音順暢地演說。如果想進入三千大千界來教化一切眾生,如同雲廣佈而無不覆蓋,針對眾生的根機與心理活動使其得到歡喜。每一毛端都有無數的佛,眾生心中所樂也是沒有無邊際的,菩薩都能應眾生之心給與其相應的法門,在一切法界,菩薩都是如此。菩薩勤加精進力,又獲得更加殊勝的功德,聽聞記憶了所有的法門,就如同大地能持一切種一樣。十方無量的眾生,都來親近菩薩,在其會中坐,菩薩僅僅用一念瞭解了眾生心中所存在的問難,以一音完全回應了眾生的所有問難。」
「住於此地為法王,隨機誨誘無厭倦,日夜見佛未曾捨,入深寂滅智解脫。供養諸佛善益明,如王頂上妙寶冠。復使眾生煩惱滅,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以三乘法化眾生。所行善業普饒益,乃至當成一切智。一念所入諸三昧,阿僧祇剎微塵數,見佛說法亦復然。」
「願力所作復過此。」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二部分,四頌頌「辨地果」的內容。前兩頌重頌「調柔果」的內容,其後的一頌重頌「攝報果」的內容,最後的一句偈頌頌「願智果」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住於此地作為法王的菩薩,針對眾生的根機諄諄善誘地引導眾生而從無厭倦,入夜觀見諸佛而無有捨棄遠離,進入了深奧的智慧解脫境界。菩薩供養諸佛,其智慧更加明亮,就如同大王頭頂上的美妙的寶冠一樣。如同梵王的光芒普照,又使眾生的煩惱得以滅除。」
「住於此地的菩薩又作為大梵王,用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法化導群生。菩薩所行的善業完全饒益眾生,直至成就一切智。菩薩以一念所進入的諸種三昧,有阿僧祇剎微塵數,見佛說法也是如此。」
「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此是第九善慧地,大智菩薩所行處,甚深微妙難可見,我為佛子已宣說。」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頌讚歎此地的殊勝而總結關於此地的敘說。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這一菩薩第九善慧地,是大智慧的菩薩修行之處,是非常深奧微妙的,難於觀見,我已經為佛子們宣說完畢。」
【說明】第九地「善慧地」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講解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澄觀依然將其判釋為三部分:初,“贊請”,有十三頌。第二,“正說分”,先明“地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位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即「明地行」、「辨地果」,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世親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四層次:「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別:一、法師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說成就。第八地中,但淨佛國土,教化眾生。此第九地中,辯才力故,教化眾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故,此勝彼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十一)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善慧」的意義。簡言之,菩薩修證至此地,已經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在「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的不欲行之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稱之為「善慧」。
第三,關於此地「善慧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九「善慧地」為「說法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薩慧。」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九「善慧地」為「力度」即「力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