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藥師經』,各位要注意一個重點:佛說東方琉璃世界藥師如來在發願修行時,他的願力構成了願行,行就是行為,願心實踐成願行,也就是由意識修持成力量,然後形成一個依附國土,所以,沒有發願、願行,一切免談!
現在講藥師佛開始發願的果中之因,成佛而形成佛國是果位。為何能成佛?必須要以願心為第一動因,這點是號稱學佛者特別注意的,我一再強調,如果沒有依照佛法修持,沒有發這個願心,一切都是『夢幻空花』,毫無用處,猶如白居易的詩:
空花那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這是學佛要特別警惕自己的重點,否則不但玩弄了自己,也玩弄了別人,玩弄了這個世界。尤其在中國的佛法,一千多年來受了大乘思想和不正確的禪宗見解的影響。此話要特別注意,並不是禪宗不正確,而是一般人所學的是不正確的禪,致使多數人都走錯了路。一般人學佛,沒有真正的願力,只想空掉妄念,但是,你空得了妄念嗎?永遠空不了;即使空得了,那也不過是意識上另外一個境界,把意識造成一個比較相似於空的境界而已。所以,大家對真正的佛法認識不清,理既不通。事又證不到,往往盲修瞎煉的人,成千成萬的就那麼去了,所以學佛首先一定要真正的發願。
我們要曉得『引滿能招業力牽』,發願是意識境界啊!意識要空,沒有錯,但意識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來空你的啊!誰能空得了意識?你那個想空的念頭就是意識,所以是意識來空你。事實上,意識也不是空,它本來『非空非有』,本來『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識部分研究透徹,道理就在此。一切學佛修行都是意識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別心的意識。
玄奘法師在『八識規矩頌』中,說第六意識是:『引滿能招業力牽』,業力好比弓箭一樣,弓拉滿了就發射出去受果報。如果對這句話只做片面解釋,那是凡夫境界,一般人沒有慧力,又不好學深思,對『引滿能招業力牽』的理解就不徹底、不究竟。換句話說,業包括了善、惡、無記業,你發善心的願力修持滿了,就是善的成佛的業力,屬於善業成就,那就福德圓滿、智慧圓滿,這也就是『引滿能招業力牽』。
像我們大家這樣的學佛,如果沒有這種圓融的理解,結果是一無所成,不但世間法無用,出世法也無用,變成一個無用的人。這樣只學成了兩件事;一個就是懶,越學越懶,不勤勞,不用心,懶的果報是什麼?那就不必問了,生物中最懶的動物是什麼?踢它一腳都懶得動。另一樣就是我慢,愈學愈覺得自己了不起,不知自己是什麼。所以研究藥師經的大願,不要忘記這點。
另外還有一點要記住的是;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及世界人類的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再三提醒你們注意,這十二大願要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作比較研究,在座各位有幾人研究?只喜歡聽,聽過就算了,這也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自己不下功夫思惟、研究,這樣很糟糕、很危險!我是『言者諄諄』都說完了,如果你是『聽者藐藐』,那是你的事情了,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