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記】第一章 導論

第一章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願品》,我本人對這部經典沒有什麼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 。《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在我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於《普賢行願品》的內容。普賢的十大願,在很多叢林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信仰、見地、行願

不論在家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這就是信仰、見地、行願。

1.信仰

佛法以信仰為基礎。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爬疇誦捫鴟ǖ囊臁7鴟ㄉ畎鹿憒螅瘓絲判模蠆壞悶涿哦耄環盼櫱浚諫襯瘴薇擼揮兄腔郟蠆荒繳來蠛!S炙?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造很多的財富;學習 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強調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教的聞思,那麼,佛法與其它宗教就很難分別出有什麼不同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 佛法時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取決於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眾生無始以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於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經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 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的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教,把經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會流於迷信。

拿因果來說,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的生命和命運。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那麼,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三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瞭人生的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美好的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的修行始終都離不開因果。

3.行願

我們現在先說"願",然後再講"行"。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的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就會成為空談。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願力的話,你做的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願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願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同樣非常的重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事業、財富......那麼,你學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希望來世比現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麼,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擺脫六道輪迴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淨土。那麼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淨土的資糧。淨土宗裡非常強調信、願、行,認為這是往生淨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有兩個方面:一是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願意往生西方淨土。這種願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願意往生西方,但又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麼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又孝順;或者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剛剛長大成人 ,積累下一點財產,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划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有成,我的公司、企業剛有成效,這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戀。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公司交 給誰呢?我還捨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願,就是要願生西方,同時還要願離娑婆。願力在修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想成佛,就要發願。大乘佛法修菩薩道,有四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多麼宏偉的誓願!這四種大願叫做四宏誓願。你想成佛,就要發這樣的四種大願;然後按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該有以上四種宏願。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宏偉的大願。比如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後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然後按自己誓願去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修淨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願有關。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那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藥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淨土,它跟西方淨土一樣莊嚴。藥師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所以,發願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賢行願品》,它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普賢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初發心時,發了十個大願。這十種大願,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行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薩幫忙,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應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麼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對象,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願品》中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 。佛怎樣修行度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像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像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願品》跟善財童子的關係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在印度福德城裡有一位長者,他是福德城裡的大企業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他已經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後來終於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後,他家裡的財物與日俱增,生意很紅火。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訴福德長者:你家財寶的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個孩子的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即能生財的意思)。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家裡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很窮,很痛苦,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裡解脫出來呢?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後,又怎樣呢?明天再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並不幸福。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到福德城裡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後,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後,他就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上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呢?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後,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門就是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的翻譯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于闐有更完整的梵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于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于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裡面均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對《華嚴經》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裡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裡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麼是佛呢?佛,梵語稱佛陀,在這裡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裡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兩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裡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著作裡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中國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台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地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裡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

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我認為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對象。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 《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願,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的組織與內容

學習 一部經典,瞭解它的組織結構,有利於把握其整體及思想脈絡。《普賢行願品》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頌是後面的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複長行的內容,但並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得比較精煉,內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賢行願品》的整體內容,主要是由十大願王組成。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普賢行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