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四)六度  2.持戒

淨空法師講述

第二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無論大小,都有它的法則,一定要循著法則,才能夠做得圓滿、快速。六度裡面的持戒是要我們平 常守法,並不單指受持五戒、十戒(這是根本戒)。在家庭方面,有家庭的規矩,父子、夫婦、兄弟,這是倫常,他有長幼,有自然的一種秩序,絕對不能顛倒!一 顛倒,家就亂了——父不父、子不子。就燒飯而言,燒飯也有順序——洗米、下鍋、調溫 度抔抔,不按這個法則,飯就煮不好,也煮不熟。炒菜,下鍋也有先後,乃 至於學習 ,也都有次序和方法。學佛,佛家的方法更是精嚴。我們要想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須要遵守佛教給我們的修學次序,先從發大心起。大心,就是要度一切 眾生的願心;然後斷煩惱、斷習 氣,再學法門,最後是圓成佛道。成了佛,才有能力廣度眾生,才能夠圓滿實現第一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否則的話,光說,做 不到,便成空願。也許有人會問:‘一定要成佛?做菩薩不行嗎?’須知,菩薩雖然度生,不能度階位比他高的菩薩;縱然是等覺菩薩,也不能度同階位的等覺菩 薩;成了佛,等覺菩薩也在度化之內了。因此,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夠廣度九法界一切眾生。有這個願,慈悲的力量就會發出來,就能夠精進不懈。現在人,雖然是 天天念四弘誓願,願心,沒有發出來。為什麼呢?因為還有是非心、人我心、好噁心。所以他有分別,某甲跟我很好,我度他;某乙我討厭他,我才不度他呢。如 此,便要在‘眾生無邊誓願度’底下加註解——某些人我不度。如此,便不是真願,不是圓滿的願。因為圓滿的願心一發,就是菩薩,是沒有分別的。所以華嚴經上 初住菩薩,叫初發心菩薩,叫發心住。這種心就叫菩提心,是不得了,不可思議的,絕不是六道凡夫的心量。佛常常教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教我們如 何過日子,怎樣生活。平日存心要慈悲,做事要有方法,並且做到恰到好處。要知,方法裡面還有方法,方法重重無盡啊!所以這兩句話不局限在狹隘的學佛,日常 生活中要普遍用上。如這一段給大家介紹的六度,是六大綱領、六個方法;每一度裡,又有許多的方法,可見方法是重重無盡啦。只要能夠善於運用,那有不自在 的!那有不快樂的道理呢?這是持戒波羅蜜。

《認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