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傲也沒有什麼道理

自傲也沒有什麼道理

自卑與自傲同為病態心理,同樣引起煩惱。自卑的人常壓抑自己,使能力無法發揮;自傲的人常放縱自己,使氣勢凌駕別人。二者都有礙於人際的和諧,招來他人的抱怨。前者喜好推卸,後者喜好干預;前者自認事事不行,後者自誇樣樣拿手。所以前者處處逃避,後者處處表現。同為不健康的心理,但相比之下,自傲的害處大於自卑。

自卑只是令人憐憫,自大卻令人厭惡。自卑只是太否定自己,所以不敢承擔責任;自大卻是太肯定自己,想支配他人甚或整個社會、國家。往往由於他的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因而對他人或社會、國家造成重大的傷害。歷史上沒有無聞,任人擺佈的小卒小民,多半是安分而自卑的人,而那些囂張跋扈、誤己誤國的獨裁 者、野心家卻全是自大狂的人。

佛說,人的根本煩惱之一是我慢(自我的傲慢),而治療我慢的妙方,仍然離不開緣起性空的哲學。基於緣起,佛說無我。既無我,則何來我慢?無我,並非否定自我的存在,它的意思只是說,沒有一個絕對獨立、堅實不變的自我存在。換言之,自我沒有堅實不變個性,自我的型態依於時空因緣而變化無常。佛說,自我由五蘊結構而成,五蘊即色—物質、受—感受、想—記憶、行—心念、識—識別。色構成“身”,受想行識構成“心”。然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隨時空因緣而變化,所以五蘊構成的我即非堅實不變,所以說:“五蘊無我”。無我而以為有我,便叫我執,由於我執,遂起我慢、我見、我癡、我愛。無邊的煩惱都由此我執而起,所以佛教的修行者重破我執,其故在此。

五蘊假合的我不可執,屬於我所有的財富、學問、美貌、地位、勢力、權力、體力等等更不可執著,以為這一切是絕對堅實不變而產生驕傲。從財富來說,財富之來若由於祖傳,非由自己努力,固然沒有什麼值得驕傲。就算由於自己努力,若不是治安良好,經濟繁榮,這些財富能產生或保住嗎?況且時勢變化,價值飄忽不定;人命無常,旦夕可能易手,由此可知,財富從因緣而起,亦從因緣而滅,財富只是暫時歸我使用,我有什麼可驕傲之處呢?再以地位來說,由於世襲的地位,固然不值得驕傲,由於努力而來的地位也沒有什麼理由可以驕傲。孟子說:“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一個人的貴賤,隨時空因緣而變化無常,所以古人有謂:“宦海浮沉”,我們現代人可以說:“選民之所貴,選民能賤之。”現代民選的官員是民意代表,無不鞠躬曲腰,靠選民抬舉。既是如此,有什麼可驕傲處?何況地位也要靠腦力、體力來維持,一旦老病侵尋,腦力衰退,體力不繼,地位也就保不住,所以地位也是緣起緣滅,不值得驕傲。依此類推,學問、美貌、勢力、權力、體力的擁有,只可謹慎、珍惜、善用,不可存自傲的心。

《智慧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