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海回狂》原序

《慾海回狂》原序

辛酉年(1681)夏末,我與周安士先生在荷花亭邊乘涼,執手傾心交 談,縱論天下古今得失,因此談及行善得福、作惡招禍的世間規律。周先生喟然長歎一聲說道:“色慾對人的迷惑實在太大了!賢人智士尚且難免,更何況其他的人?”我低頭沉思良久,心想:“以口頭勸人,只能收到一時的成效。不如著書立說,可以長久傳世。”便勸他將自己的感悟,寫成一本勸善戒婬的書。周先生說:“我所作的《萬善先資集》一書,刊板已經快兩年了,還需籌集資金才能完工。新書即使寫好,恐怕也難以問世。”我說:“只要對國家人民有益,我決不吝惜錢財!”周先生聽後很高興,於是發心編寫此書。

日子過得很快,一眨眼到了今年秋天,七月的庚午日那天,我再次向周先生提起這件事。他便在這一天裡,焚香淨手,正式提筆構思。書中的每一個觀點,都力求精闢透徹,使人眼界頓開,豁然開朗。同時還廣泛搜集三教經典,以備參考。寫作中他心無旁騖,連吃飯睡覺都在思考書中內容。等書稿完成,前後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我便按照此前的約定,出資招募刻工,開始進行刻板,以使此書得到廣泛傳播。

衷心希望見到這本書的人,把它當作清夜裡的鐘聲,饑荒中的食糧,常放在書案上反覆研讀。若能由此領悟人生的智慧,福緣自然會變得愈加深厚。至於書中對於生命意義的探尋及對生活哲理的闡釋,精闢生動,流光溢彩。當代自有名家慧眼,我又哪有資格妄加評論呢!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十一月十六日,姑蘇顧萼青林氏題。

---------------------------------------

【注】蓂莢,古代的一種瑞草,每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每天生一莢;從十六日至月終,每天落一莢。三更,即變換了三次。蓂莢三更,指蓂莢生長、脫落的過程經過了三次,也就是過了三個月。

《慾海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