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人生的成就也就在這一點一滴的自我成長中累積起來。只要不斷提升自己,努力以赴,成果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實至而名歸。

但是,現今社會上有些人過分膨脹自我,不肯腳踏實地努力充實自己,尤其年輕人表現欲強、好大喜功的情形似乎特別嚴重。實際上,自我成長應該是一步一腳印,有多少奉獻,就有多少成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其實年輕人帶著一種狂傲的氣質,也不是不好。狂狷之氣並不全然是壞的,因為通常狂狷之人必定擁有一些讓他狂傲的能耐。也許是體能不錯或是聰明過人,也可能是比任何人更勇於付出、更努力,因而得到很好的成績。當他發現同輩的表現都不如自己時,驕傲之心往往油然而生,這種心態和因過度自我膨脹而產生的驕傲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年紀愈大,愈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閱歷增加之後,也會發現「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所謂「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指的是即使在平輩之中沒有比自己厲害的人,但是在年長、甚至年輕一輩中,可能還有高人;就算同一時代沒有比自己更強的人,在過去時代之中也一定會有;這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當一個人閱歷加深了以後,自然會慢慢地收斂狂傲之氣,如果還不知收斂,這個人的成長空間也就到此為止,不會再有什麼成就了。因為一個愛出風頭、搶功諉過、踩在別人頭上往上爬的人,到哪裡都不得人緣。這種損人利己的人,也許能有一時小小的成就,卻不可能成就大事。

能成大功的人,一定是虛懷若谷、努力精進,為他人奉獻、服務的人,而且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這種虛心的人,必定受到別人尊敬,和那些膨脹自我、目中無人的人完全不一樣。人們對於自吹自擂的人即使當面不說,背後也會批評。所以,做人不管有多大貢獻、多少能耐,都能夠謙虛為懷。

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單獨而孤立的現象,而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以佛法來講,一個人的成功是眾生共同的福德所感召、促成的,個人並沒有什麼奉獻,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大家都沒有福報來接受這樣的成果,個人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共業」,是大家共同努力而完成的。

所以,不管是年輕人也好,年長者也罷,成功之後絕對不要得意忘形、膨脹自己。如果任何事情都能這樣想,驕傲的人大概就會少了,而人人都不驕傲,都能謙虛為懷,那麼世界也就會更和平了。

《放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