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繼續看序文。
是以普勸後賢,細垂玄覽,遂得智窮性海,學洞真源。此識此心,唯尊唯勝。
文字簡單易懂,就是說「心、識」兩門最重要,佛學理論見地和用功的法門,即心、識兩門所開展出來的性宗與相學。所謂般若性宗,是明心見性、形而上談空的心性之學。而唯識法相的相宗是指以體起用。故後來有畢竟空與勝義有的爭論。實際上歸納起來就講心與識的作用,「此識此心,唯尊唯勝。」接著永明壽禪師的結論:
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
這兩句實在是一個意義,但是有差別不同。唯識法相宗,開始是釋迦牟尼佛發揮創立。而唯識這個觀念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印度所有的宗教形而上思想就有,不過很不完整,經釋迦牟尼佛整理,等於中國文化經過孔子整理歸為五經一樣。印度文化關於唯識及其他部分都經過佛整理。佛經上的五蘊、六根這些名詞都是原有,不過經佛的裁定整理,如同孔子的刪定禮樂,唯識亦然,確定為八個部分,即心識分為八識。
很奇妙,釋迦牟尼佛所裁定的八識與中國上古文化中的八卦竟不謀而合。雖另有法師再細分為九識,甚至十二識,經後世學者再加研究,還是以佛陀所裁定的八識最好。
後世宗教發展史記載:唯識是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說法,而由無著、天親兩位兄弟弘揚於世。但一般世俗的學術思想家,認為彌勒菩薩是佛過世幾百年後才出生的一位大學者,與龍樹菩薩一樣,搜集佛的思想精華而講的,並非如《瑜伽師地論》所述:無著菩薩晚上打坐入定,將自己的識神升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第二天早晨出定時才記錄下來,因而弘揚此宗。所以後世一般世俗學者,認為唯識宗是由無著來弘揚彌勒菩薩的法系思想。人就是人,自成學說有道理,對可修證到超神入化之事不太相信,後世學者雖不敢明顯推翻這種說法,但在學術上是疑古,晝做人道化的弘揚,唯識宗在佛教史上的演變大概如此。
永明壽禪師與先聖孔子的態度一樣是信古,關於考據的事情「多聞闕疑。」有可能是這樣,但不是必然正確,寧可保留一點態度,絕不做肯定的說法。而後世學者是疑古的風氣是肯定的說法。這種態度是推翻傳統文化的開路先鋒。後世各種雜亂的思想、邪說,乃至唯物思想得以擴充其領域,實由東西學者的疑古態度,進而推翻傳統而來。
所以,孔子的學術路線對各種說法決不妄下定論,但後世人則非常大膽地肯定。永明壽禪師也采保守性,決不隨便下定論,他還是依傳統的理論,認為這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所講的。
這句特別注意:「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諸佛,凡是大徹大悟者必定證到心識圓融的道理。也就是達摩祖師所傳《楞伽經》上講的「自所證知」,諸佛菩薩自己所證到的境界。佛法講一切唯心、明心見性,此心究竟指哪個心?不是我們現在能思想的這個心,所謂「一切唯心」,此心包括心物一元。
「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哪一代時教?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是時教。以佛學而言,我們這個劫數稱為「賢聖劫」,劫數的觀念是歷史哲學問題,即拿宇宙的時間來看人類世界的變化。賢聖劫很長,此劫有一千個佛要出來。釋迦牟尼佛以前已經有三個,釋迦牟尼是第四個,下一個是彌勒佛。最後一位是現在的護法韋馱菩薩,他希望一切人都成佛了,最後才來成佛。這個劫數有一千個聖人成佛,賢人如諸大菩薩則不計其數。
我們注意佛說的這個觀念,若以此看人類歷史的演變那更妙了。例如宋朝理學家邵康節,他根據《易經》數理演變,看我們的地球文明由開闢到結束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以十二干支作代表。「天開於子」,這階段多少年不管,「地辟於丑」,指地球形成的時間。有人類文化的開始是「人生於寅」,以唐堯登基開始「甲子年」算起,六十年一花甲,直算到亥,地球就要閉了,閉後經過若干萬年,又再重新開始,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等。他以這樣十二萬多年的來回,來描述世界人類文明的形成到毀滅的演變過程。
我們街上看到的《燒餅歌》、《推背圖》等,不過是十二萬多年演變裡的一小劫,差不多只包括了一萬年的文化而已。我們看起來已經非常偉大,而且數字算得很妙,每一代歷史的興哀成敗都算得頗符合。實際上邵康節這一套學問是由佛學裡鑽研出來的,邵康節的老師三代以上的傳承是陳摶,陳摶屬道家,陳摶以上的傳承是和尚,和尚是傳承曹洞宗的。曹山、洞山佛學的《易經》思想哪裡來?這個學術問題牽涉得非常大,一般寫中國哲學史碰到南北朝的佛學,已經寫不下去,那碰到這個問題更寫不下去!但是「劫數」的觀念是由佛家來的。為什麼扯得那樣遠?就是為了「一代時教」這個觀念,而由橫面來解釋,不是轉開話題。
「一代時教」包括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正法住世:他本人還在;他過世後,經典、佛像留下來即相法住世;最後連經、像都毀了,就是末法住世。包括了這三世的佛法住世叫「一代時教」。所以佛法講一切唯心、明心見性的這個心,不是思想的意識作用,是指心物一元的心。「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詮就是解釋、表達、發揮;只好用「心、性」名詞代號來表達那個東西,有時稱為涅槃、法性、真如、法身……都是指這個東西。所以心與識的觀念要正確。識,不是認識,把「我認識你」的「認識」當作「識」,那就錯了;若將佛法的「一切唯心」的「心」誤為是指思想、感覺、知覺的這個心,也錯了。所以此二句文字雖簡單,看似易懂,其實不然。永明壽禪師的文筆太美,我們的思想往往被美化的文句所騙,不是他騙你,是你欺騙自己,有這麼嚴重!
信、解、行、證
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歸;唯勝者,信解證入之所趣。
佛學的道理,在中國分為教理、行果。第一先要研究「教」,經、律、論,都是佛的遺教。為什麼要研究經典?即要懂理。理懂了,要起行,修行做功夫,做功夫以後才能證果。小乘境界是聲聞、緣覺之果;大乘菩薩界是菩薩、佛之果。研究教理由信入,相信諸佛菩薩所說的都是至理。因為我們無法瞭解其真假,絕對只有一個「信」字,唯信可入,初由迷信,然後可得到正信。什麼是正信?比如我說:「在前面這杯茶太燙了!」大家一定相信,這是迷信!你沒喝,怎曉得燙?也許是我騙你的,所以這是迷信。必須你親自喝這杯茶,被燙傷嘴後,才是正信!
天下事正信或迷信實在很難講。有些人自認高明,說自己「一點也不迷信!」其實,他就迷信自己的高明,迷信於那個不迷信的!這更嚴重。過幾年才發現自己不對,這不是上自己的當?所以,迷信與正信是非常難講的,誰敢說自己不迷信?除非同佛一樣,通一切法,徹知萬法之源,那可說是正信。世界上只有成道的佛菩薩,及一切聖賢,可以稱做不迷信。等而下之,搞學問懂一點書,說自己不迷信?唉!這些學問如滄海一粟,不要自滿了!所以初步只有信,信了要理解,融會貫通謂之「理解」。若是只懂得講理,還不是理解。然後要修行證入,做到信、解、行、證,故說「信解證入之所趣。」趣,就是趣向。
諸賢依之而解釋,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談成四辯。
一切聖賢諸位菩薩依信解行證、教理行果而來,所以佛說的稱為「經」,依佛經而起信解行玣的著作稱為「論」,故說「論起千章」。「眾聖體之以弘宣」,聖賢是中國文化的名詞,即佛教的佛等於聖人;菩薩等於賢人。賢分為三賢:聲聞、緣覺、菩薩。唯佛稱大聖。一切成了佛的大聖,自己證道後,轉來宣揚佛法,談成四辯。因為由佛與弟子的問答討論所記錄下來的經典,就包括四種辯論,也就是四種無疑:法無疑、義無疑、詞無疑、辯無疑。
所以掇奇提異,研精洞微,獨舉宏綱,大張正網。
這幾句我們不再加解釋,永明壽禪師乃表明這本書把所有佛法的精華都搜羅了。
按部就班五階學
撈摝五乘機地,升騰第一義天。
好文章!撈,就如在水裡撈魚蝦,雖有撈到,但由手縫滲漏掉的也不少;擄,就是槽籬,炸好的油條放鐵籬網上,油就滴擄出來。「五乘機地」,佛法不只三乘,學佛要特別注意,五乘道才是真正的佛法,先學做人乘,由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至天乘,由天乘再進一步修四諦法門為聲聞乘,再進一步修十二因緣法為緣覺乘,最後轉到大乘。佛法的基礎先從做人作起。所以叫五乘道,不是三乘道。
西藏的密教到後來哀敗了,因為他們錯用方法,變得很混亂。到明朝,宗喀巴大師大力改革,將傳統密宗的偏失刪掉,創立黃教,並吩咐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四大弟子,不可入涅槃,要生生轉世。宗喀巴根據印度阿底峽尊者著的《菩提道燈論》而寫成《菩提道次第廣論》,乃以五乘道為基礎,決不走號稱頓悟成佛的路線,這太危險。一般人很容易走錯路,絕對走漸修的五乘道次第,非常嚴謹,不可有絲毫逾越,後世的人都覺得宗喀巴大師真是了不起!
其實,早在宗喀巴大師之前三、四百年的永明壽禪師,就已提出來五乘道了。他教我們學佛要「撈摝五乘機地,升騰第一義天。」
最高的形而上道「第一義天」,不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人之天,這個天是理念世界。這個「本體」是「形而上」的東西,這兩個都是借用名詞,講一聲形而上早變成形而下了,講一聲本體已經不是本體了,一落言語已經不是了。第一義天也是這個道理,至高無上之義,義即是理。後來一般大祖師都引用這兩句,文字好,尤其「升騰」兩個字用得多美!如龍飛於天際,變化升騰,悠遊自在,義理好,佛法的道理,由漸修而到證悟都說完了。
阿誰不歸一乘道?
廣證此宗,利益無盡,遂得正法久住。摧外道之邪林,能令廣濟含生;塞小乘之亂轍,則無邪不正,有偽皆空。
含生就是眾生。《宗鏡錄》所代表的正宗,就是禪宗的正印,禪宗包括教理通,功夫要修證到,這是正統的禪宗。到了這樣以後才能自利利他,即所謂「無邪不正,有偽皆空」,就是《六祖壇經》講的:「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什麼叫邪、正?若還未證果,未證得圓融的三賢五乘都還是邪門;必須要圓滿證悟,才算證果。所以此時到了「無邪不正,有偽皆空」,一切有法整個徹底空了。
(編案:《仁王護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惟佛一人居淨土。」
「三賢」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十聖即十地菩薩。果報即實報土,淨土即常寂光土。依此經而論,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未能證果,但有智故,能伏煩惱而不能斷,故名伏忍。初地、二地、三地菩薩得無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菩薩順菩薩道,名順忍。七、八、九地菩薩妄惑已盡,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名無生忍。第十地等覺菩薩諸惑斷盡,清淨無為,湛然寂滅,名寂滅忍。
若依《大乘起信論疏》,有五不退之說,如下:
一、信不退:即十信位菩薩發大信心、篤信中道圓妙之理,常住平等,不遷不變,信行滿足而無退轉。二、位不退:菩薩十信滿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見法身;住正定位而不退轉;三、證不退:菩薩三賢位滿,即入初地,乃七地證遍滿法身,生無返佛土而不退轉。四、行不退:即菩薩七地功德滿足,入於第八無功用地,入等覺位,了煩惱即是菩提,無有煩惱可退轉。
為便初機,再將有關名詞解釋如下:
一、十信: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
二、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三、十行: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
四、十向: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
五、十地:依次為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大智成大恩
由自利故,發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
禪宗說開悟證道的人,乃證得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什麼體?剛才講的:「此識者,十方諸佛之所證。此心者,一代時教之所詮。」即是法身之體,法身有斷德。報身是用,比如我們的身體是凡夫業報之身,若悟了道、成就了,即成諸佛菩薩正報的功德報身。
所以,證悟了道的,報身就有智德,有大智慧。至於化身則有大恩德,為了廣度眾生而現千百億化身。但三身何以成就?就靠明心見性,真切的悟道而證得。所以說「由自利故,發智德之原。」
我們為什麼打坐用功?在報身上修。不過大家還未修成功,因為還是業報之身。所以生病的人,苦啊!難過啊!是自己在受業報,這是前生種的因,所以現在受報應。如果悟了道的人,入定在三、四禪天定境中受樂的福報,就叫報身,這個報身在大智慧之智德。再由報身修成功後,化身「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法華經》上即說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比如幾天前有位同學出家,本來頭髮留得好好的,現在出家了,何以如此?「應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這是化身的比喻之一。化身是為了利他,因利他故,有大恩德。
據天台宗的分類:法身,斷德;報身,智德;千百萬億化身,有大恩德。何以見得?那就要研究永嘉禪師的《證道歌》。
三身的成就與解脫、般若、法身三樣缺一而不可。悟道即已證得法身的境界,法身就要解脫,一切煩惱結使都解脫掉。為什麼能夠解脫?大智慧的般若。
所以,法身、般若、解脫三者不可缺一、不可偏廢。自己認為有功夫、有證道?這三樣可測驗自己,還不要人家測你,自己都很清楚。道理講得通,打起坐來功夫、境界都有,碰上事情煩惱起來,解脫不了,你那個法身呢?像市場的發糕,發酸了!這不是法身。真正的法身就有解脫、般若,缺一不可。
所以,法身不癡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三者是圓的,缺一而不可。真悟道、證道的人,今天得一點利益,法身有一點清楚,解脫的功力就大,般若就發,這是一定的道理。這不是明白、懂理就是,要知道這三德不是可以隨便吹蓋的。
成智德故,則慈起無緣之化;成恩德故,則悲含同體之心。
唯有成道的人有真正的慈悲,因為他智慧上有智德,自然起無緣之慈悲,因為他的功力能夠做到,他應化身,成恩德故,才能夠悲含同體之心,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沒有作用,沒有條件。不是我看他好可憐,因此我可憐他,這已經不是菩薩的慈悲,有條件了。什麼條件?因為你覺得他好可憐,才可憐他,不對!無緣之慈是沒有這回事,同體之悲就是沒有這回事,他可憐就是我可憐!這個地方就功力、見地很嚴重地考驗自己,希望諸位真正學佛的人自己注意,據我個人體認自己,因此認識自己,也認識大家,覺得沒有一個真正夠得上資格學佛或學禪的人。所謂悲心!慈心?叫人家慈悲我還差不多!我們哪裡會慈悲人家?好好學習後再講吧!真正做到慈悲,「則慈起無緣之化;成恩德故,則悲含同體之心。」
以同體故,則心起無心;以無緣故,則化成大化。心起無心故,則何樂而不與;化成大化故,則何苦而不收。何樂而不與,則利鈍齊觀;何苦而不收,則怨親普救。
「以同體故,則心起無心。」注意!真正的慈悲是用而不用,無心而用。還有個我要做慈悲,叫什麼慈悲?真正的大慈悲是心起無心,做了自己好像不知道,當然不是昏沉、不是無明,當下就空了,沒有事。說:「哎呀,我佈施他,我做了功德!」那你慢慢去得吧!不是的
「以無緣故,則化成大化。」「無緣」,指沒有條件、沒有相對而起。教化了就教化,自己一點都不留,功德也沒有。回向眾生,並不是回向諸佛,要回向給一切眾生,好處都屬於人家的。如此,才能度化一切眾生。
「心起無心故,則何樂而不與;化成大化故,則何苦而不收。」這道理深得很。永明壽禪師的文章與義理是真正中國文化的佛法。將來在世界佛學上,青年同學應該強調中國文化的佛學這一系統特有的精神。將釋迦牟尼佛的真精神拿出來,以中國的文字表達。不要老是跟著外國人,他們亂講你跟什麼?二、三百年的文化,怎能把五千年的文化撇掉。要拿出勇氣來,這是民族文化的自信,是該恢復的時候了。不過話說回來,不要盲目的傲慢,自己要努力充實。
「心起無心故,則何樂而不與。」本來是無心應化,故沒有保留,是真大佈施。「化成大化」,教化眾生,沒有任何保留。「則何苦而不收」,好人要收他當徒弟,壞蛋也要收,總歸你要收。世界上魔王、魔鬼都收完了,世界也太平了。苦差事全歸已承擔,所以我不開口,只修行管自己。錯了!善的要收,要教化,壞的也要教化。說壞的你不能教化,你的慈悲何在?尤其是在魔王、壞蛋更要想辦法教化,做到這樣才是真正叫做學佛,達到「怨親普救」的境界,不但親人要度,怨家也要度,也要救,這才是真正大慈悲。
遂使三草二木,鹹歸一地之榮;邪種焦芽,同沾一雨之潤。
三草二木等於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比方。邪種焦芽指什麼?根據《法華經》所說,那些不曉得發大慈悲心學佛的,只想為自己修道的就是焦芽敗種。稻子的芽燒焦了,種在土中再澆肥料也長不出來,那是死東西。種子已經爛了,空殼的,埋下去也長不出東西來。小乘人只管自私自利修道的就是焦芽敗種。在《法華經》上,佛將他們趕出去後,才開始說法。換句話說,佛也教煩了,教了那麼多年,什麼蛋都有,他就清除一部分到別處,也是一種方便!
春滿水滿
斯乃盡善盡美,無比無儔。可謂括盡因門,搜窮果海。故得創發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頓圓無滯;明識歸家之道路,直進何疑。
上面文字不必再多解釋了,都在讚歎這本書怎麼好,包括佛法的大要。
或離此別修,隨他妄解,如構角取乳,緣木求魚,徒歷三祇,終無一得。
我們提出第八節的標題到此為止。他強調大家懂了這個以後「可謂括盡因門」。像我們大家都是佛,都是菩薩,不要謙虛,每一個人圓滿具足,這是因地上的佛。等於法律上有規定:年滿十八歲以上具有結婚的資格,結婚與否是你的事,你資格夠了。凡是人都有成佛、成菩薩的資格,所以叫你是「菩薩」,儘管承認,你是因地上的菩薩,只有菩薩的資格,不過還未到,功德沒有圓滿而已。
所以我們凡夫眾生都是因位上的菩薩、因位上的佛。我們開始學佛就是學因位上的佛。「可謂括盡因門,搜窮果海。」由因而證果,一直到成佛證果的途徑都包括在內。所以講初求法身、般若大智慧的人,讀了這部書才曉是如何開始修行成佛。「了知成佛之端由,頓圓無滯」,明白了《宗鏡錄》以後,任何法門或修法,都可以圓通了。「明識歸家之道路,直進何疑。」只要照著這本書的道理去修持,你就曉得回家成佛,直證菩提之路。
假定你不相信,「或離此別修,隨他妄解」,跟著別人亂學,善知識雖然在著書立說,惡知識同樣在著書立說。自己智慧不高,不曉得哪個道理是對的?隨他妄解就糟了,所以大家不要隨便亂看。若走錯了路,那沒得辦法!就如擠犢牛的奶,他還沒長大,怎擠得出來?「緣木求魚,徒歷三祇」,縱然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不會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