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心中自有黃金屋

由習氣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脫定障心清淨者,一切諸行隨心轉變。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種種轉變。

現在再來解釋「定」,前面談到「定轉變自在」,定可以使我們產生轉變,而得到自在,原來是「由習氣增上力故,故行得生。」眾生因習氣而不能自拔,被拖著走,「又脫定障心清淨者,一切諸行隨心轉變。」一切藉定而求得解脫,解脫什麼呢?解脫心性的一切障礙,便能反過來轉變一切習氣的牽引,不再受制。大家學佛求解脫,學道求逍遙,結果學了佛、學了道以後,更不解脫、更不逍遙,這是很糟糕的事。

要「脫定障」,脫去這個定業,那些過去累積起來的種種習氣,須要真正入定了,一解脫這些障礙,心就得清淨。當然我們學佛、學打坐,有個大障礙,身體有病的人更糟糕,坐坐就難過起來了。這裡痛、那裡痛。這是業的果報。病由業,業由熏習。過去的種種熏習,現在都出現了。所以要「脫定障」,才能心得清淨,「一切諸行隨心轉變」,而得自在。但這要得大定才行。所以打坐的人,兩腿發麻了,即使「阿彌陀佛」,念個不停,麻還是照樣麻,轉不了。

道理在什麼地方?在第六意識的功能。必須要把第六意識解脫了,「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種種轉變」,才能初步得「自在力」。認識的功能力量有這樣大,然後而起種種心性的轉化。

有很多學佛、學道的朋友,對第意識還認識不清楚。只曉得第六意識浮面的那些妄念而已,就如水上的游魚一樣浮在上面。真正的第六意識還不是這樣。等到完全做到了清淨,這個身體坐在這裡,認識很清明的時候,那就是第六意識的出現,但還沒有得到解脫。所以要第六意識解脫了,得自在力,那麼你的習氣慢慢地才開始了種種的轉變。這不是那麼簡單,不要以為參個話頭,或如馬祖將百丈禪師的鼻子一扭,就悟了。

意解心自開

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真得到定,前面有個條件,要「意解脫」,所謂「意解心開」,同時也有「脈解心開」的作用。真的意解脫了,心理立刻起了變化,除了身心氣質的昇華外,還可以逐漸明瞭心物一元的作用。因此「定心自在力故」,意解脫了以後得了真正的定,而此定有超出一般的功能。

「意解脫」所產生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很唬人的,其中涉及到道家、密宗氣脈的道理,像心臟的氣脈「叭」一聲扒開了一樣,有如心臟病爆發。這些道、密的道理不清,真會嚇死人,被嚇死了,那是業,何苦?!有的變成神經病,那也是智力不夠、定力不夠。

有些人佛理懂了,生理、心理沒有起變化,根本沒有被嚇到的機會,那也很可惜。「定心自在力故,隨其所欲」,此「欲」不是後天的慾望。所以不要欲想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看看,究竟有沒有。或想要變化一個境界,就會立刻起作用。一切只是自然而然。「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有些人打坐,往往會看到一些光、一些影像,或是這兒氣通,那兒氣通什麼的。記住,那只是你妄生的影像而已。如果把這當成了不起,當成道,那是自己欺騙自己,沒有用的。道理不通,把自己弄得苦惱、弄得神經。我非常反對這一套,何苦來哉!

諸位看了《金剛經》所提出的「空」。怎麼空啊?就算真的做到了「空」,那「空」也只是認識的影像產生的境界而已。所以要通這個理:「定心境界,影像而生」,其中是有其深刻原理的,學佛就要把原理弄得清清楚楚。

聖教者,謂三種聖言。如經中偈云:心將引世間,心力所防護,隨心生起已,自在皆隨轉。

這裡提出「三種聖言」,也就是告訴我們有三個重要的綱要。同時引用佛經中的話「心將引世間」。佛法絕對唯心,這物質世界,這宇宙的構成,是所有眾生共同生滅的業力所構成,「將引世間」,由之引發出來的。「心力所防護」,這物質世界的存在,也是在心力的防護影響之下。所以一切的影響都「隨心生起已,自在皆隨轉」,只有大自在的人才能轉得了物質世界。這種唯心的力量,主要是由定境來求證的。

又說:是故苾芻(比丘)應善專精,如正道理觀察於心,乃至廣說。

永明壽禪師又引用經句。佛嚴格地吩咐出家的弟子,「應善專精」去修持。但修持不是那麼簡單,應善為抉擇,依據正確的道理,好好地反省、觀察自心,這就是「如正道理觀察於心」。「乃至廣說」,一切經典上說的很多,到處都這麼講。

又說:苾芻當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識蘊,是名聖教。

「識蘊」,不斷地如音樂的流轉,最後誰作主啊?另有一個不離於形聲、音聲以外,又不拘於其中的一個作主的力量。一切由自己的意識來作主。這意識又如城主一樣,又如帝王一樣,怎麼來的呢?「即是一切有、取、識蘊」,有、取與識都屬於十二因緣。我們眾生有個習慣,要抓個東西,認為有。為什麼?我們怕死,因為死了什麼都沒有。因此習慣把這個世界的「有」,當成實在的「有」,抓得很牢。一旦失去了,就非常痛苦。學佛的人,應該認識清楚。

當然除了證道的人,真正才曉得這物質世界一切皆非我所有,只是暫時借用而已。而且只是影像不是真實的。因為觀念的顛倒錯誤,把影像的世界當成真實的有,抓得牢。這就是「取」、「有」。

諸「有」當中,最假的就是「名」。許多不認識南某某的人,可能會談論南某人這麼樣、那麼樣。我還當面碰到一個人說:「南某人還沒死啊?」當然沒死,因為他說的是一個名,跟我有什麼相干?那只是三個字而已。本想說:「我就是,還沒死。」但那樣不美,我只有這樣回答:「大概還沒死,我也不知道。」你看「名」多假!可是世界上的人,把「名」看得非常重。第二個就是「利」,就是錢……一切利益。這些「利」固然有其「用」,但錢財本來就是聚散無常的,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編案:到死還牢抓不放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莎翁的名劇《愷撒大帝》中愷撒於西元前四十四年遇刺,在倒下前,除了指責出賣他的心腹,驚愕莫名地說:「也有你呀!布魯塔斯!」,還傲然宣佈:「我啊,恆定如此辰,正確而安穩的方位,整個天穹都無匹儔。」)

在不同時空的因緣變化中,哪有永久不變的東西?可是我們把一切當成非常實在,這就是「取」。這些都叫「有蘊」、「取蘊」,當然最重要的「識蘊」。這心識不瞭解這些東西的假合,勢必對它追逐不已。「有」、「取」、「識」是十二因緣中的三支,這是聖人給我們的教誨。故說「是名聖教」。

(編案:「有」、「取」、「識」三支之濃淡,因每人業報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然就一般人而言,則隨歲月之變遷,而有由濃至淡之趨勢。蔣捷的一闕「虞美人」詞,即感性地勾勒出人生少、中、老三個階段的情境,同一聽雨,而至情懷老去,乃能智思清明。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如今聽雨僧廬下,發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住階前點滴到天明。)

是知福隨心至,患逐心生。如響應聲,似影隨質。

儒家、佛家一樣都曉得唯心的道理,所以經常引用「自求多福」這句話。「是知福隨心至,患逐心生。」是永明壽禪師的好句子。「福隨心至」,換個角度來講,就是「福至心靈」,不過,就少了唯心因果觀念的味道了。患,就是毛病,就是罪惡。「患逐心生」,其理亦同。好像影子隨身體走一樣。雙手一拍一定出聲,也一定有迴響。又如陽光下面,由於身子一動,影子立刻跟著轉變,那麼快!我們一生的遭遇,乃至今天的遭遇,罪、福都是由心來的,而且是「如響應聲,似影隨質。」

未到金人且入夢

下面是段佛經上的故事,一般學者都認為是神話,實在不能令人相信,姑且當神話看也好,當真的看也好,大家想想其中是否有道理。

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盡還生。

佛有一個弟子叫阿那律出了家。他的果報,佛後來在戒律部分說出來。這個人很有錢,佛的出家弟子有好幾位都很有錢。他的一生有什麼果報呢?他在多生以前,供養一位僻支佛一餐飯,因此所得的果報是「甘露而常盈空器」。一直到他每一次投生以來,他家裡都很富有。誰家生了這個孩子,都受菩薩保佑,米缸空了,自然會生出米來,大概連稻子都不要種。

他家裡還有個金人。沒有錢,把金人手指砍了,換了錢用。結果回來,金指又長出來。砍了腿又長出來,就是這樣。

阿那律者,此翻無貧。《賢愚經》云:弗沙佛末世時饑饉,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缽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勝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變。

阿那律翻成中文的話,叫做永遠不窮。

永明壽禪師指出,故事典故出在《賢愚經》。很久以前,在弗沙佛的時代,到了末世。末世也就是地球、世界快要毀滅之時,發生了饑荒。當時也有位辟支佛,他的句字叫利吒,他在行乞,卻「空缽無獲」,到處化緣化不到一口飯吃,因為大家都窮苦,都沒有飯吃。當時有一位窮人,非常地困苦,看到這位出家修道的人,端個碗,到處化不到食物,很難過。

世界上同情窮人的人往往是窮人,等到你有錢的時候不大會同情人。患難中的人,最會同情患難中的人;痛苦中的人容易同情痛苦的人。像我們現在沒有痛苦,看到痛苦的人,「哎呀!好可憐」就一句話,是講了,但不痛不癢。「好可憐」,就走了。人在窮苦中那一念發出來的動機,是至善的。有錢人如果施捨了一億的黃金,不及那個沒有錢的人佈施一毛錢的這個念頭。果報是這樣,唯心的,不是講外在形態。

在那時,這個窮人看到他,並不是尊重他有道,我來培養個功德,會得福報,那錯了,你放心,不會得福報,這是作生意心理。他當時沒有管這個人有道沒有道,他只覺得這個修道人餓得這樣扁了,很可憐!他就向他講了:「勝士(就是有道的高人),我窮得很,你能不能吃米糠啊?米都沒了,家裡還些米糠。」這位修道的人說:「我可以吃。」他馬上把自己剩下的米糠,「奉之」拿給他吃。那位得道的辟支佛吃了以後,故意現了神通給他看,現出了十八種變化,這不是「女大十八變」,可不要誤會!但也有其道理。十八是個奇妙的數字,佛經上有許多跟十八有關的,例如准提佛母十依靠臂就代表十八空。

後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暗還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腳還出。惡人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屍。

後來這位窮人,自己餓得很,沒得吃,到外面去採那壞殼子的稻子。在撥草的時候,有隻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變成了死人,「無伴得脫」,自己推不開,也找不到人幫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變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頭,去換了錢用。「隨生」,又生了個指頭。「用腳還出」,砍了腳,又生出來了。因此他就發財了。

可是有個壞人曉得了這件事,到他家裡搶,搶回來一看,是個死人的屍體嘛,又不是金人。因此,還給了他。到了他家,又變成了金人。

而其金寶九十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其生已後家業豐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試之,盡空器皿往送,發看百味具足。

他為何有這樣的福報?因為他有這樣一個動機;這動機是什麼?

他是那麼窮困飢餓,但看到別人沒有飯吃,很痛苦的時候,卻很真誠地發心出來:「我只有這一點米糠,請你拿去吃。」他還先問:「你肯不肯吃啊?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他是這樣地誠心做了,所以「九十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永遠富有。

又這一生,生下來以後,「家業豐溢」,家裡自然就發財了,「日夜增益」,鈔票滾滾而來。「父母欲試之」,父母也覺得奇怪,自從有了這個孩子以後,從前沒有錢,錢也來了,這錢來得也奇怪,所以父母「盡空器皿往送」,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個空的便當送給他。等拿到他手裡,便當打開一看,裡面什麼都有,「百味具足」。

而其門下日日常有一萬二千人。六千取債。六千還直。

佛講他這一生,還沒有出家以前,「而其門下」,天天有一萬二千人賓客,靠他生活的有那麼多人。

由此看出,他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義。

「六千取債。六千還直」,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錢,就有六千人幫他賺了回來,就是那麼怪。

出家已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己家無異。

出家以後,無論到哪裡,大家見了他都很喜歡。這很難啊!這也是果報。有些長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卻讓人很討厭。所以這一生,要多跟人家結歡喜緣。不要見了人,老是掛起那討債的面孔啊!

同時他這一生「有所須,如己家無異。」出了家以後,他心裡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還是果報之故。

聽了這故事,是神話也好,是真實也好,上古的事無法考證。可是有一點,故事精神要知道。

佛經上也提到:「富貴發心難,貧窮佈施難。」人在富貴得意時,要學佛、修道、做學問,太不容易。人在富貴時,要發心是很難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做到,富貴發心,達摩祖師--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貴發心,這太難,不是絕對不可能的。

「貧窮佈施難」,窮人自顧不暇,的確是很難,這是就客觀來說,然而就主觀來說,只有窮人最瞭解人家的苦處,而肯施援手。你說我口袋有一佰塊錢,佈施十塊,這不稀奇。所以窮人佈施難,故難能可貴。菩薩道講求「己未度而度人」,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第一點要注意。

第二點要注意,是這種經文從「阿那律者」起,佛說他前生種種的果報,固然不可查證,但這一生,在沒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義,就像中國孟嘗君養門下三千客一樣,廣結善緣。宿世因緣,這一世他是如此,將來也必然顯現這一世的果報。所以讀書要多出一個眼睛來,才能把這種經文的兩個要點看出來。我們平常人喜歡說:「我看得開」。其實,一點也看不開,而是「看進來」,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別人。

接下來這段是富貴中發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飯,後滿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當知此七寶不從余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

金色王供養辟支佛一餐飯。辟支佛現身時,不會告訴你:「我是辟支佛。」都是過後方知。那現身的樣子,又窮又爛、又可憐。不會現身時,放光給你看,讓你來供養,沒這回事。他現身時,各種形態,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經時,若以為只有供養辟支佛才有這個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後來的果報充滿閻浮提。「閻浮提」是佛學名詞,我們這個世界總稱閻浮提,範圍大一點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為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會圓滿,人生定會有缺陷。中國的《易經》也這麼說。《易經》開始講乾坤兩卦,最後結論「水火未濟」,「未濟」就是缺陷,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別的宇宙不是這樣。娑婆是堪忍,眾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夠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們這部分屬於南方,稱閻浮提。

因為這帝王發了一個大願,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處。這裡有個重點要注意,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責備賢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領導下面的風氣,全體行善,全體都得大福報。

「閻浮提,於七日內唯雨七寶,一切人民貧窮永斷。」在他的國土中,七日內下雨,下的都是七寶,大家都發了。因此,當家長的,領導一家行善,一家得福報,做社會上一個小單位的主管,能夠領導這個單位行善,這個單位整個得福報,依此類推,職務愈高的人,領導行善的責任也愈重,而產生的福報也愈大。

佛說,當知天上掉下來的七寶是怎麼來的?當知「此七寶不從余處來,皆從彼王供養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異處。」是因為這帝王、這領導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誠,由他供養心感應道交來的。有所感,就有所報應。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亂。因為「因」「起自心中」,所以現生得到的「果」報,也就「不生異處」,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亂。

有人說:「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麼我那麼受罪啊?」只要有這句話,你的果報早就沒有了。心不誠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關鍵就在這裡。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見為金寶;惡人觀是死屍。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

以上故事,告訴我們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自作自受」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寶,壞人看了,卻是死屍。看了這段傳奇故事,想到我們的所作所為,很可怕,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有人要問:「那做惡的人,為什麼現在很好?」我說,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將禍之,福而報」。有時候一個壞人,是上天幫忙他得意,因為他得意了,就會快造惡業,快受惡報。你慢慢會看到的,這是很嚴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只有使他快一點瘋狂。忘了自己是什麼,才會招致毀滅的果報,這也就是「天將禍之,福以報」的道理。

接著是永明壽禪師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轉變從心,前塵無定。」一切因果的轉變,為善為惡,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間,至於外界的情形、景象,沒有固定的,是會變異的。

這個道理就是說,同樣一件好吃的東西擺在這裡,那個福報好的人、胃口強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時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報。好吃的菜,請他多吃一點,他卻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藥,這就是果報。真的,果報就是這個道理,不要看這是小地方。同樣,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著眼曉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說:「前塵無定,轉變從心」。

又如未開空器,甘露本無,隨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惡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壽禪師根據佛說阿那律的故事來評論,像阿那律的父母試驗他,把空的器皿送給他,結果盒子打開,有東西,但是「未開空器」時,「甘露本無」,其中本來就沒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為他的業力帶來這個福報,所以「隨福所生,百味具足。」

像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論吃什麼都有味道。有些人錢很多,環境很好,但什麼都不能吃。我經常說笑話,在座的不要見怪,我們現在已經墮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像我現在也落到這一道,「餓思道」不想吃東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惡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變。

故《唯識論》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則無有一法不歸宗鏡,已上是世間因果。

永明壽禪師引用《唯識論》作結論說,一切的境轉變是唯心,是本體的心,不是你現在思想的心,那個本體心造境形成的環境,是業力所構成。業力當然是你本體心所起用,所以講「萬法唯心」。他把這個道理及佛經全部的精華,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歸到《宗鏡錄》這一本書上面,永明壽禪師在這裡又做了他這一本書的廣告。以上所講的,還只講到世間的因果,以下講出世間的因果。

《宗鏡錄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