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忍教哀樂作主翁

《宗鏡錄》卷四十三,前面先說明經教的重要,也就是說一個修證的人,必須把經教(包括學說)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廢。接下來就談到經典所提「心」與「識」的課題。

研究唯識,事相上比較枯燥乏味,但其中道理深奧,這同時說明了一個原則,大家曉得佛法大乘精神的道理,「必出世者,方能入世」,既然求出世,要發起跳出世間困擾的出離心,才有本事入事。入世,大而言之,救世救人;小而言之,創造事業。否則,「世緣易墮」,沒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談入世的聖人事業,容易被世間因緣牽引墮落。

反過來說,「必入世者,方能出世」,專門走修行路子的人,尤其出家人,必須要能深入世間,要透徹人情世故、明瞭世法,才能夠談出世,否則,「空處難持」,掉在枯槁的空洞裡,難以保持真空。佛法談空,空的味道並不是好受的。此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講修持最重要的道理。千萬記住:「必出世者,方能入世」,否則「世緣易墮」,「必入世者,方能出世」,否則「空處難持」。

上一次講到心識的關係,接下來:

唯心唯寂

是以若能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若心不動,諸事寂然,入如實門住,無分別。

如《入楞伽經》偈云: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如實知去來,不復生分別。

青年同學可能覺得這些文字易懂,然而我們卻認為非常難懂。難懂在什麼地方呢?因為這是翻譯的文字,永明壽禪師本身的文學境界引發為文字的般若,太明白太動人了!因此我們有可能被它優美的辭藻困住了!

譬如我們發現一般青年人讀書,不僅粗心大意、不深入,喜歡反傳統,尤其喜歡夾帶外文。我常常聽到很多朋友說看不懂中國書,喲!到美國看外國人的翻譯卻看懂了。我說這樣啊!那我們幾十年白活了!為什麼看外國人的翻譯容易懂?皮毛的皮毛嘛!當然容易懂。啃不到骨頭啃皮毛,結果我們把皮毛外邊刮一點下來說懂了,這不是笑話嗎!我們發現這類事實很多。

「是以若能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所以,如果能隨時警覺、覺察到自己起心動念,萬境萬緣都是因為自己心念動了所發生的。隨時覺察自己的思想:想什麼?做什麼?修行本來是這個路子。我們心念動得很厲害,尤其年輕大了失眠睡不著,這個念頭、那個念頭停止不了。不過,失眠的時候還容易覺察到。這個容易覺察的念頭是粗的;細的念頭則不易覺察。一個人反省功夫能夠覺察到細的動念,已經達到一半聖人的境界了。此話希望青年同學記住就是,不是低估了你們,修養功夫不到,不會懂這句話。

如果一個人能夠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換句話說,做到對人對事、喜怒哀樂、煩惱不煩惱,乃至看到物質世界的一切動心不動心等等,都能清清楚楚。「萬境萬緣」四字包含很多,包含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因緣;因緣又包括人事的動向、物理的動向、感情的、心理的等等。你會覺察到,這些念頭都是因為自己心念動了所發生的。

「若心不動」,假使心完全不動呢?「諸事寂然」,一切萬境萬緣就非常清淨、寂滅。這樣就可以證到「如實」。注意!「如實」是佛學名詞,就是中國人講的般若、悟道、證道的境界,住在無分別境界,對萬事萬物不起分別作用。

問題來了,這是大家讀書要注意的地方,後世一般講佛學、講修養多半被這些文字蓋住了。他們偏重什麼呢?偏重「不動心就是道」的觀念,如同孟子說自己四十不動心一樣。如果不動心就是道,那麼,白癡、腦神經壞的人,乃至腦震盪活著躺在床上,什麼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動心?對不對?

這是個大問題:在這個問題中又有一個邏輯問題。怎麼才叫不動心?永明壽禪師只說心不動,一切事寂然、寂滅清淨。那麼,我們還可以提出個問題:假使我們對一切外緣不動心,心裡只有一個清淨保持,這個清淨算不算動心呢?對,算對心。這也是一緣一境,保持那個清淨也是動心。要注意這個道理,所謂禪宗就是要深入地參究,你保持心境永遠的清淨也是動心。

後世許多儒家反對佛家這些話。老實講,儒家的反對,是因為對佛學沒有真正深入。不管名氣多大的理學家,都沒有徹底深入佛學。話又說回來,如果深入佛學,就不走理學的路子,也不叫理學家了。他們雖然不深入佛學,但站在儒家理學的立場,其批評也對了一半。

理學家認為《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至中和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道。這是對的,心可以動,不能說心不能動。動而不離中、得其用,動則不動也;不動則動也,這才是正確的道理。理學家這一半話對了,可是境界始終不大,只接近而還不到形而上最高的本體。

對於這個問題,此節並沒有答覆,後文有,先保留。這是告訴青年同學,看佛經,不能因為文字懂就馬虎看過去。

「如《入楞伽經》偈雲」,《楞伽經》是禪宗、唯識宗的寶典,這部佛經說:「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心一動轉,就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世間上一切外境皆是自心所造,因此說,世間法一切外境皆是來去生滅分別而來。真能夠如實知,這一知去來就不復生分別了。拿普通話來講,永遠不會轉到另一個生命境界。所謂轉生,轉到菩薩無生法忍,拿佛學來講,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翻譯得並不太好,但很忠實。「見世」,見不是指眼睛,而心理上一接觸世俗上外界一切事情,心就起作用。見世是自心,唯心所造。「來者是事生」,外緣一引動,心裡就是這個印象、這個事。「去者是事滅」,事情過去,心理上這個事就滅了。

老實講,「去者是事滅」這句話我們世俗的人做不到。修道如同鏡子一般,事情來了,有思想、有念頭、有感情;鏡中一切有我的影像。事情過去了,心裡沒事,鏡子馬上恢復它的清淨、空靈。一般人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人來事生,過去事滅,此人不是人,是聖人。永明壽禪師叫我們修養「來者事生,去者事滅」,事情來了,心裡就有事,事情過了,心裡就沒事。事情來去就是個現實問題。現實,佛叫「如實」。

忍教哀樂作主翁

「如實知去來」,來了曉得來;去了知道去,有一個靈明覺知的在。「靈明覺知」四個字是佛學名詞,靈靈明明。對於事情的來去之間,你有一個知道。這個能知的作用,不屬於生滅來去、是非善惡、喜怒哀樂的上面。

例如我們歡喜,一邊知道笑,一邊也知道肚子笑痛了不能再笑。那個知道自己肚子笑痛的那一知不在笑的上面,那一知沒有笑。笑的時候知道笑,控制不了;知道不要再笑了,一面還繼續笑,有二、三個作用在。又譬如發脾氣,明知自己爭不過對方,罵兩句差不多,不要再罵,第三句還是罵出來。那個知道自己不應該生氣、不應該罵的那一知不屬於生氣。

所以,這些心理的現象都是來去的現象,有一個一知,都不屬於來去、是非、善惡、喜怒、哀樂的上面。所以我們要做到「如實知去來」,這個裡頭叫做不起分別,所謂不生分別是指這個。

這裡又有個問題,一般人講中國哲學思想,提到《中庸》所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認為喜怒哀樂是心理狀態。不對!喜怒哀樂不是人性的本性,喜怒哀樂是情。如果認為喜怒哀樂是性的作用,那錯了!本性上非喜怒哀樂,而情緒上有喜怒哀樂。所以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偏向由情緒引導到達心性修養狀態。如果有著作說喜怒哀樂是心性的作用,那絕對錯!雖然好學,但未加以深思。

喜怒哀樂是情緒,情緒有一半是屬於生理的,這就關係到修養問題。莊子說,人到了中、老年,哀樂已不大起作用,好像很平和;實際上,這不是真正修養的功夫,那是身體衰敗,「沒法度」。所以這方面的喜怒哀樂與生理有關係,屬於情緒。「天命之謂性」,能知之性不屬於情緒。「天命之謂性」,能知之性不屬於喜怒哀樂。由這個道理,我們曉得佛家講的不知分別,是指能知之本性分別而不生分別。如果認為把心理的狀態壓下去,像石頭壓草一般,什麼都不動叫做不分別,那何必修道?吃麻醉藥使腦神經麻痺,豈不更乾脆?什麼都不動不叫道,如果這是道,那所謂一切唯心的道理就錯,那叫一切唯物。事實上,唯物是不對的。不對的道理何在?這其中的道理要搞清楚。

因此,我們再回轉來看永明壽禪師引用《楞伽經》偈說:「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心的轉動都是世俗法,非超世俗法。超世俗法是分別而不分別,換句話說,我們的心,縱然修養到隨時保持清明、隨時保持清淨一念不起,在佛學真正的修持上,保持靈明覺知也是世俗法。《楞伽經》偈說得很明白,這還屬於外道法。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楞嚴經》裡,說到五十種陰魔,把聲聞、緣覺也打入外道範圍,四禪八定、四果羅漢都不是真正地悟道。

《楞嚴經》開始便提及:「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這兩句真是翻譯得太好了!在文學的修養上,真要頂禮膜拜。「內守幽閒」,清幽、閒逸,沒有喜怒哀樂。假使我們認為保持這種內心的清淨、空靈,一念不生是道,就錯了。那不是道,是一種功夫,一種享受。什麼道理呢?因為這還是法塵、意識的境界。意根相對外境的叫法塵,也就是對外境所起的分別心的第二個影像。等於我們長久居住在繁忙的鬧市中,突然轉換到另一個清淨的山中,明月當空,輕風徐來,四顧無人,獨立高山聽流水,好舒服、好清淨啊!這個清淨是比較來的,亦即唯識學的「比量」來的。

一個人突然從鬧中脫離,感覺換了一個境界,這個清淨是意識上的影事,第二種投影,是比量來的。我相信本來就住在山林中的猴子,並不覺得這個是清淨。可見這個心理作用是比量。這就說明「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轉動到清淨面也是轉動,只不過把鬧轉到清淨上。

大權示現大作小

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如抱沈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

「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一般人如果認為學佛,光用功就好,不需要看經典,「翻成諸聖虛功」,上古以來,像印度的大阿羅漢等幾百位,結集經典不都白做了?!

「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有一種菩薩叫大權菩薩。權者,權變也。密宗有些菩薩叫大神變菩薩,也就是權變。

根據佛經,大權變菩薩是八地以上十地菩薩境界才能做得到。一切入世有成就的人,包括治世的聖君賢將和許多大居士,並不一定出家,有許多都是大權菩薩化身。菩薩就是有道之士。出世法早已成就才有資格來談入世,此之謂大權變,看似走反面道路,實際上是以反面形態,在世間出現廣行教化。永明壽禪師闡釋得非常好。

中國佛教大部分好的著作,都是在家居士所作。在家人的著作都要挨當時人的罵,過後卻非看其著作不可,此所謂大權變菩薩也。因為永明壽禪師到底是出家人,根據佛制而出家,不好意思太捧在家人,只好根據佛經說,「大權菩薩,何假翻經?」何需翻譯經典?

「如抱沈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這是宋代寫大文章的體裁,尤其皇帝發表宰相、大臣的宣召,古代稱麻書,麻布制的黃紙,故宮大約還保留一點這方面資料。後來民間用黃紙,我們經常可以從歷史記載,文學作品上看到書麻,也就是皇帝起用內閣大員,將此人的品德、才能以及皇帝對此人的賞識,以一定的格式,恰到中肯地書寫在麻布上,次日早朝宣召。古代這類對仗句子的書麻文誥,素來是大文章的極品。永明壽禪師現在用的就是這對仗體裁,道理就是說,假使不用經典,就等於一個人生病了不要吃藥;在危險的地方迷路了不要嚮導。

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餚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

這幾句是倒裝法。嘉餚美膳,必定勸不了肚子飽的人;珍奇異寶,也打動不了不稀罕物質享受的廉潔之士。如果說佛經翻得完全沒有用處,那是不是大家都悟了道呢?一般人認為這是對宋代禪宗的批駁,學六祖,只要打坐,一念悟道,根本不要看經,做功夫就行,有道才能用。須知教理不深入,功夫上不了路,沒有用的。下面又是另一節:

見與不見,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關意密。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依教略而纂錄。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永明壽禪師著作《宗鏡錄》非常用心,不是一個人做,而是集合全國數百位有修持、對佛學有研究的高僧、居士,搜集資料編纂,等於一個編譯館,由他當總編輯,出題目、做修正。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永明壽系一名武將出身,文學修養造詣非常高,文武全才,帶兵時就悟道,被吳越王發現,結果,很高興地奉命出家。

他的文字修養非常非常高,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不放過每一個字。「見與不見,全在心知」,他沒有說「全在心行」,心行是心理行為,是一種事用。見道與不見道是見地方面的事;行是功德、功夫方面的事,所以說「見與不見全在心知」。關於行為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行之行則「行之不行,唯關意密。」這就是關係心意識起行的作用這種高度的奧秘。所以大權菩薩出世入世兩路,真行菩薩道,而為外人所不知。這一類都屬於大權菩薩,是意密,以現代觀念來講,是大密宗、大密行。

「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他說我編這部書,並不是個人的意見妨礙諸位上上根人。這是對當時禪宗不大滿意之處,因為學禪宗到了宋代已經發生流弊,不研究經典,只想悟道。今天悟了,明天又不悟;後天再悟一點,大後天又「誤」了。後世禪宗多半如此,還自認是上上根機的人。所以永明壽禪師說,對不起,編輯此書「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他說自己的志向是為報佛恩。

「依教略而纂錄「,依據佛經的教理,把與修持有關的編輯在一起。

下面是他謙虛的話:「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像一支管子的一點小漏洞,這一點簡陋的見解算不了什麼,沒有辦法推測第一義天。義天是佛學名詞,至高無上。義者,理也,理性之意。後世也叫「性天」,代表道體,以現代東西文化交流的新觀念而言,就是形而上的本體。

「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等於偷到從牆壁裂縫照進來的一點太陽光。非常謙虛,也把道理說完了,你不要以為這一點不是佛法,這一點也就是佛法。青年同學可以傚法兩件呈:一方面學習永明壽禪師高明的文學修養;第二點,你看他真是一位大權菩薩的氣勢,既謙虛,又把道理說明,還把人罵了,可是卻看不出教訓人的跡象,他把道理講得清清楚楚。現在寫白話文一樣可以模仿,白話文不過變一變句子,道理還是一樣。

法施第一教為先

今遵慈敕,教有明文,法爾沙門,須具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

我現在遵照佛慈悲的意旨。這個是永明壽禪師高度的秘密。以宗教的立場,有人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彌勒菩薩就是大慈氏,他這個慈悲有沒有此意,我們不知道,以表面文字解釋,則是奉行佛的慈悲的教理。

經典中有明文規定,出家人必須隨時做到佈施。佈施有三種:內佈施、外佈施、無畏佈施。內佈施就是精神佈施、法佈施,比如教育家所做精神、知識、學問、文化的佈施是無價的,其功德大於外佈施--財物的佈施。外而施是財物的佈施,做好事、幫助他人、出錢出力、出東西。無畏,就是不怕,什麼叫無畏佈施?比如拯救一個失去信心的人,可能要扯謊。這樣的扯謊是善性,一個人到了灰塵心邊緣,你告訴他:不要緊,站起來,有辦法;不行的,我幫忙,一定給你做到。其實你也做不到,你只要把他救住,他就不灰心、不絕望了。實際上自己犯不犯戒?犯戒,這叫方便妄語,精神支持叫人家不要怕、活下去,動機上屬無畏佈施。

永明壽禪師說,出家人必須具備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尤其精神的佈施。這一段說明他著作本書的動機是本著佈施的觀念做的。

此八識心王性相份量,上至極聖下至凡夫,本末推窮悉皆具足,只於明昧得失似分。

文章一氣呵成,為了講書方便,暫時在此切一段落。

他說明八識心體的作用。唯識宗把心的體分成八個部分作說明,因而叫八識。八識是一心的現象,又叫八識心王,並不是說八識以外,還有一個當皇帝的心王在那裡,八識就是心王,整個心的作用。

「性相份量」,性相是佛學的兩大宗。「性宗」就是般若宗,般若宗講性、形而上之體,一般又稱空宗。像《金剛經》、《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四大皆空等等。「相宗」講唯識法相,又稱唯識宗,先由宇宙形而下的現象、事物瞭解起,透過現象達到性,所以叫相宗。一般認為相宗屬有。所以有「談空說有」之說,嚴格來講,二者只是教育路線、表達的方法不同,根本則是一樣的。這是關於性相兩宗名詞的解釋,過去講過,但何以再加說明提起大家注意呢?唯識宗很少談到性,因為八識心王(相)透徹了,自然瞭解性。

唯識宗的翻譯到中國,有「三性」的名詞,一般研究佛學的,一看到唯識宗的三性之性,當成般若本體,那就錯了。中國文字詞彙少,喜歡簡略,一字多方借用。例如中國文化的「天」字,研究上古文化有數個作用、意義。形而上的宇宙,看得到的天體叫天;很神秘的上帝或佛也叫天;有時「天」還代表了心理作用,有時也代表原則。這個文字搞不清楚,隨便念一本書就搞錯了!「性」字也一樣,現代年輕人講性慾問題用這個性;本體問題用這個性;般若、唯識也用這個性。唯識叫「三無性」,也叫「三自性」,大家搞得莫名其妙,把唯識宗的「三自性」與般若中的「自性」都混淆一起。唯識宗的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名詞稍後解釋。

《宗鏡錄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