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節是《金剛經》的論,就是叫我們「不住於法」:
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麈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佈施義,是大捨義。
佈施就是捨,換句話說,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經常有人說心空了,你有個空心已經著法了。
這段解釋內佈施,佈施就是捨,捨就是放下,就是丟,什麼都丟,文字本身解釋得很清楚。「如是」就是這樣。什麼叫空心?如如不動,真達到空就是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空是般若的實相,也就是萬法、一切眾生生命本來的體相,這是空。真達到空性不動,已經當下具備了六度波羅蜜;換言之,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包括在內。「何者」,什麼理由?就是六祖悟道後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一點都沒有,不過「一點都沒有」這話有語病,不是世俗所說的沒有,這個「沒有」,還是形容詞,不是斷見,真達到空的境界;不見一塵,自然無所取。比如在座各位用功做功夫達到空的境界,實際上你那個空是有所取,有個境界存在。真的無所取呢?無所謂佈施,無所謂丟掉,也無所謂放下。「是佈施義」,這樣才是真正的大佈施、捨。所謂大佈施,沒有放下,也沒有不放下;沒有空,也沒有不空,在理上,此即謂「當下即是」,那麼,在事上要求證。接下來又引用佛經:
故經云:無可與者,名曰佈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
這個佈施是講有相佈施,把金錢、衣物、飲食佈施給他人。在佛法大乘道戒律,學佛的人真佈施要三輪體空,三輪是施者、受者、所佈施之事。佛法的佈施,無所謂施者,無所謂受者,也無所施之事,等於小孩子玩沙子泥巴,玩著玩著隨便就把沙子捨掉了,無心的,此即「無緣之慈」、「同體之悲」,這樣才是真佈施。如此,就可瞭解「無可與者」,沒有東西佈施,也沒有東西可接受,這叫佈施。懂了這個以後,就曉得慳吝與市施,都是屬於相對的同等範疇。在中國文化楊朱哲學的一毛不拔,大家耳熱能詳,其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哲學個人自由主義,絕對個人自由,拔我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同時也不想拔你一毛而利我,這是楊朱哲學的道理。墨子哲學則是: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在所不惜。兩者皆是孟子痛心疾首所反對:「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楊朱之學即是慳,堅守本位,慳吝到極點;拿墨子道理來比,兩者絕對相對,思想、作法都相對,在佛法一念皆空,內外佈施、三輪體空的情況下,「慳施同倫,取捨平等」,無所謂取,無所謂佈施,施者受者乃至所施之事,都當下體空,沒有事。要想深切瞭解此理,必須歸到《宗鏡錄》這本書,亦即要瞭解心地法門的道理,否則,你所講的道理,都得不到真正的仲裁。接下來引證宋代以前,唐末五代有位禪師一缽和尚的一首歌,歌中提到內佈施的事:
如一缽和尚歌云: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這幾句我建議年輕同學用閩南語、客家語或廣東話來讀,比較接近唐音。「無可把」就是無可把捉,用「把」字,不用「著」,是為了詩歌音韻的押韻。「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是講內佈施,當我們一念放下,到達內外皆空的境界。「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也講內佈施的道理。
(編案:據《宋高僧傳》〈釋自在傳>裡,附帶提到一缽和尚歌。話說前蜀乾德初年,高中令駢持不殺戒二十餘年,後為男婚娶,禮須屠宰,駢初不欲,親戚言「自己持戒,行禮酒筵將何以娛賓也?依違之際,遂多庖割。不數日即得怪病,後為裡衣使者所拘。金甲武士扼腕罵曰:「吾護戒神將也,為汝二十年食寢不遑,豈期忽起殺心,頓虧戒檢?命雖未盡,罪亦頗深,須送冥司懲其故犯。」城隍神問曰:「汝更修何善追贖過尤乎?」駢雖常誦《上生經》,此時卻懵無記憶,恐懼之問自曰:「誦得《三傷頌》一缽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厲聲而念。神與武士聳耳擎拳立德,顏色漸怡。及念畢,神皆涕淚。乃謂駢曰:「且歸人間,宜切營善。」拜辭未畢,即甦醒過來,透露這段冥間之事。自此《三傷》、一缽之歌頌,為人所傳寫諷誦。自在所著《三傷頌》辭理俱美,而一缽之歌雖較通俗,但激勸憂思,甚為深切。〉
下來又引用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不過最近幾年有一位和尚說,根據他的研究,《證道歌》不是永嘉大師作的,是荷澤禪師作的,我們懶得去批駁他。
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這個也是講內佈施的道理,禪宗這類語句詩歌,大家都很熟練,不多加解釋。
心塵若了入無生
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故云『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這是永明壽大師引用另一位禪師的語錄,講持戒的問題。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不是理論上,修持功夫真證到此境,那就無所渭持戒,無所謂犯戒。因為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晝夜都在空的境界上,用不著持戒,當然也沒有犯,所以「無持無犯」。凡夫在還沒有成道以前,貪瞋癡三毒,有如身上的毒瘤,假使證得一念空,就不怕這個東西了。那麼也無所謂忍辱了。有-個心去忍辱已經不是真正忍辱,真正證到空,無所謂辱與忍辱。
「忍心不可得」,忍心是對忍辱的事相來講。碰到一件事,我們心裡非常難受,要拚命忍,這是忍境;忍到把這件事解脫了,這是忍心,一個是心的境界;一個是事的境界,他說忍辱也不可得。
「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真達到空的境界,本來就在精進中。沒有成道以前,精進是為求進步,進步到最後那個空的境界,既然達到空的境界,也就無可進步處,所以說「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不過,這句話要注意,自己沒有到達空的境界而想偷懶,然後拿兩句話唸唸說,已經到達這個境界,那是自己在造業。
「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真達到了無可得的境界,內心、外境都不起了,無所謂修定,也無所謂散亂。既不散亂,何必修定?修定是因為有散亂心,有三毒煩惱,真到了無散亂心,無煩惱無妄想的境界,何必修定!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在定中嘛!所以說「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六度都不行而自然到達這個境界的,叫菩薩得無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謂之無生。「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自然而然達到般若境界,這就是大智慧的成就。這是引用經論「心外無法」的道理。
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
永明壽禪師寫到這裡,有人提出問題了:「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這兩句是一個問題。有人問:大師啊!您所提諸佛菩薩心中大要的宗旨是什麼?心中大要就是指《楞伽經》的「無門為法門」,真正的佛法沒有一個方法,以無門為法門,佛以心為宗, 本宗大旨,您大概一提我們就知道了!「何待敷揚勞神述作」,何必要您來囉嗦,還寫個《宗鏡錄》幹什麼呢?用現代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何必要你老和尚囉嗦什麼!還寫那麼大一部書!」
「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這是永明壽禪師的見地,文字般若的境界。年輕同學們尤其要留意文學,白話文學也是一樣的,宏揚一種教化的宗旨,文學的功勞往往佔了十之七八,文學如此重要。永明壽禪師以細明體的駢文寫書,文字美極了!他把簡單的道理;用美妙的文學手法來表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依據大乘佛教佛學的道理,一切作為都是佛事,這句話包含很多意義。譬如念阿彌陀佛是不是佛事?當然是;打坐、參禪、放焰口、唸經、叩頭、拜拜是不是?也是;挑蔥賣蒜做生意也是。出家一切作為固然是佛事;在家一切作為也是佛事。在家作為是佛事出於何處呢?出於《法華經》和《維摩經》。《法華經》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法華經》是大乘中的大乘;《維摩經》也說真正的學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所以《維摩經》比喻高原之地不生蓮花,把自己弄得太清高、太高超,離開人世一切,等於把蓮花種子種在山頂上,永遠不會開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必須種在低級的爛泥臭水中,出污泥而不染,反而更清淨、更芬芳,這就是佛法的精神。
「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永明壽禪師這八個字一句的古文,雖然推開了佛經的用語,卻包涵了大乘的義理。這兩句也是很好的駢體文對仗句,你們做佛法生意,開個素菜館什麼的都用得上這些好對於,《宗鏡錄》這些對子多得很。不管哪個佛法,能夠使我們悟道的,就是佛法的入門方法。
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閻浮提,以音聲為佛事。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能應機成就根器不同的眾生,普賢佛國是以瞪眼睛的方式開悟眾生,有人問什麼是佛法?佛菩薩用眼睛瞪你一下,你就悟道了。在中國這類作略的禪師很多。像布袋和尚肩背布袋,人問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朝你面前一站,是嘛!本來我們一切放下,放下布袋就成功了!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又如「鳥窠吹布毛」的典故,鳥窠禪師住在杭州,自己在大樹上搭一個小棚,有鵲鳥築巢在旁邊,很乖馴,因此也有人稱他為鵲巢和尚,唐朝名詩人白居易見過他。他收了一個小徒弟,服侍他很多年。有一天小和尚向鳥窠告假準備辭職,鳥窠問為什麼?小徒弟說本來出家是為了要成佛,看老人家有道,服侍多年,也沒有傳他一點佛法,所以要到別的地方求佛法。鳥窠禪師叫徒弟等一等,從身上穿的破舊衣服上找到一根布毛,用嘴一吹,小徒弟悟道了,這就叫「鳥窠吹布毛」,跟瞪眼睛的道理一樣。我們也用掃把掃了好多布毛,怎麼不悟道?
成就者一切事都是佛法,「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間浮提以音聲為佛事」,南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此語出於《楞嚴經》《觀音菩薩圓通章》:「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這個南閻浮提世界,以觀世音菩薩最流行,眾生容易因聲音而悟道,並不是別的聲音,因此佛要說法四十九年。在其他佛國並不一定要開口的,有的佛瞪一下眼睛你就悟道了;有些則招一下手就悟道。我們看有些佛像,手勢各有不同,阿彌陀佛的手相就是大施印,他把手一擺,什麼話都不講,讓人一看就悟道。
「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各種不同的現象都是接引眾生的妙法。
「一一提宗」:沒有哪一點不提示心法的宗旨。
「皆入法界」:世間任何一個動作、任何一種現狀、音聲都可悟道,都可進入法界。法界一詞引自《華嚴經》。
花飛釧動悟禪心
但隨緣體妙,遇境知心,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華飛釧動,盡可棲神。
又是文采風流的句子。
「但隨緣體妙」:只要隨緣體會那個妙用。
「遇境知心」:碰到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明心見性。
「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隨便你看到一切色、聽到一切聲音,都可以證果。
「花飛釧動」:風一吹,花飛了!釧是手鐲子,尤其女孩子喜歡戴手鐲子,一碰叮叮噹噹響。
「盡可棲神」:都可以悟道。「棲神」二字一時雖難解釋得清楚,他引用道家名詞來寫。正統的道家,非旁門左道,這個「神」字,近似於佛學裡的「心」字。
講到這裡,我們也可以說,永明壽禪師寫《宗鏡錄》,充分顯示出他佛學學問的淵博。我們平常看經典,沒有讀完三藏十二部是看不到的,他在這裡引用出來,不需要我們讀完三藏十二部經典。接下來引用一部經論:
如論云: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
這是印度的故事。佛過世後的象法時期,這一階段證得羅漢的弟子還不少。他說有一位國王看到花飛葉落,悟道了!因此不當皇帝出家了,所謂出家並不一定剃頭,而是出世去了!所謂「辟支佛」,是在佛過世後,自己無師自通,因因緣而悟道的「獨覺佛」。
釧動者。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釧,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
鳩摩羅什翻譯的禪經說,也是象法時期,另有一位國王,每天晚上命一宮女為他按摩方能入睡。宮女手戴一串手釧,一按摩即叮鈴噹噹響,國王覺得吵鬧,命宮女每天除一隻手釧,最後只戴一個,當然不會發出聲音,國王由這個因緣而悟道。由此可見學佛處處反省。「因思此聲從因緣生」。國王警覺到突然一反省,這個聲音從因緣而生,好清淨!當兩個東西一碰當然發出聲音;講話也是一樣,少了一瓣嘴唇就發不出聲音,一切音聲皆因互相摩擦有之。譬如風無聲,但是一碰到東西便發出聲音。國王因此悟到萬法皆因緣生,相對而起,依他而起,因此悟了道,證到辟支佛果。
重法更要重人
禪經中也提到現在打坐最普遍的七支坐法,我們先說明七支坐法的由來,才會明白下文的意思。
據佛說,七支坐法是前一劫留傳下來的打坐姿勢,我們現在這個劫數叫「賢聖劫」。前劫是指莊嚴劫,最後一尊佛是思捨浮佛。賢聖劫有一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第五位是將來佛--彌勒佛,後面還有很多佛要出世,算不定我們當中有第五百位佛在座,我們不知道而已!最後一位是樓至佛,就是現在護法執金剛神(韋陀菩薩),執金剛神發願護法,等眾生都成佛,他才清場--成佛。
上一位佛圓寂後,釋迦牟尼佛還沒有出來,末法時代,也有些人要修道,修定做功夫不能得定。有五百羅漢在崑崙山頂,就是西馬拉雅山頂修道,當然不是最高峰,得不了定,為什麼?因為在冰天雪地修苦行。有一天,五百羅漢看到對面山上有五百隻猴子在盤腿打坐,這五百隻猴子是前佛末法時期的時候活下來的,猴子喜歡學人樣,模仿人打坐,坐雖然沒有悟道,卻得到長壽。五百羅漢見猴子安詳而坐,定有道理,由此因緣而又把七支坐法找回來。所以我們現在的打坐姿勢其實早已失傳;是靠五百隻猴子而流傳下來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必須透過七支坐法才易修成禪定。
亦如獼猴見辟支佛坐禪,後於余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加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諸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辟支佛。
禪經上記載,這些猴子神通廣大,因為在前一佛那裡學到這個打坐方法而得長壽,看到世界上沒有正法,各種外道在修道。印度外道修法有各種姿勢,現在瑜伽術各種姿勢也都可以入定,有些人入定時翹一隻腳、或拄一枝枴杖,幾天幾夜不動;或頭腳倒立,一定就是好幾天。猴子看了發慈悲,乃教外道盤腿而坐,雙手相疊,大拇指相拄,閉上眼睛。外道看猴子這麼熱心,讚歎必有勝法,接受教導,結果也因這個坐姿而證得辟支佛。
這一段禪經強調,想成佛證果,非盤腿坐七支坐法不可,不從此入不可能,三世諸佛皆以此法而證道,有如此的嚴重!所以不能任性說腿盤不起來就不盤,那是自己吃虧,犯了我慢之見,我慢會害了自己。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大智度論》上有四句話: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佛所教的法, 規規矩矩地相信,不要因人而不相信法。有許多人認為,老師到底是人不是佛。你要聽聽老師教的法是不是正法,自己要有智慧的眼睛去選擇,如果老師教的是正法,就要依法,不要因為他是人而不相信這個法,如果依人看人一定氣死人,眾生懷疑,比較的心性多很。當年我在上海,一位老和尚介紹一個人來看我,此人一進門跟我握手就把我的手一抓,我立即知道此人是學外道的,想試探我有沒有功夫。我被他一抓,手心馬上冰涼。我平常手心發熱,他一抓就變冷了。這人個轉過頭對老和尚搖搖頭,我笑笑,懂了:他的意思是:你宣傳他有道,他連手心都冰涼,好像有病,怎麼會有道?老和尚埋怨我,說我平常手心發熱,怎麼那天反常?我說他拉錯了手,我一隻手冰涼,另一隻發熱,他握錯手了耶!
眾生都是依人不依法,很可憐的。實際上重法就要重人;重人也就是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