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觀音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觀音菩薩報告他當年修持的經驗是走這個路線進來的。「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是返回來聽自己念佛的音聲。且一邊參究,這是思,晝夜二六時中如此修去,這是修,就這樣進入了最高定慧等持的三昧境界。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比如,修念佛法門的人,每一字、每一句自己都聽得清清楚楚;乃至不出聲地念,自己回轉來聽意識境界念佛的音聲,一字不漏都聽得清清楚楚。如此持續下去念一百句、一千句都一直不亂,就差不多要「入流」了,進入法性之流,順流而去。久而久之就「亡所」,外界的音聲聽不見了乃至念佛的音聲也沒有了,自己就安住在那個境界上,這個就是「入流亡所」。
因此,修淨土法門的道友也應該這樣走才比較確實,你心中在念佛,一直回轉來聽聽聽,自然不聽外界的音聲,即使外面有人罵你,你也不理他,慢慢地就聽不見了,只有心中這個念佛的聲音;或者是聽外界的音聲來修也可以,古人喜歡在水邊林下修道,依我的經驗,在松樹林最好,風一吹那個聲音特別美,你慢慢地聽聽聽就入流了,接著就可「亡所」。由此自然就可進入到下個境界。
如果說這個境界你無法保任,又迷糊了,那又變成凡夫了。好比天天求黃金,有一天黃金到手了偏偏又把它搞丟,那有什麼辦法呢?因此,你依舊照著原先用功的方法用功下去,若干時或是剎那間「所入既寂」,那個時候我們修持的境界會更進一步地深入到寂滅的狀態。「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到了這時候外界的一切音聲都了然清楚,但對你毫無妨礙。此心如如不動、生而不生,一切都清楚,那怕是風吹草動,甚至此時,有一隻螞蟻爬過,你也能聽到。因此,當年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時「聞蟻斗如雷鳴」,聽到了螞蟻在地上打架的聲音,就像我們聽到的打雷聲一樣大。修到這個程度時動相、靜相都瞭然,如果不了然就不算數,這個了是明明瞭了之了。在這個時候你想找妄念也找不到,所以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這個樣子到家了沒有?還沒有。「如是漸增」,再求進步。「聞所聞盡」,能聞與所聞都沒有了。「盡聞不住」,什麼都聽不見,連聽不見的也聽不見;一切聽見、聽不見及動靜瞭然的那個境界也不住。就如《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有那麼好的境也不住、不理,順其自然。
接下來的就不是由音聲來的聞;而是知了覺性的覺,禪宗的說法就是悟了。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開悟了,那個「悟」就變成耽誤的「誤」。「覺所覺空」,悟到了覺性,能覺的與所覺的也空了。「空覺極圓」,空了以後有空的境界,空與悟境都不住,悟了以後當然是空,真空了以後自然就悟,無論是空也好,悟也好,都不住,這個時候就圓融了。「空所空滅」,所以能空與所空都沒有了,談不上空不空。因為空而自性自然起妙有,因此能空與所空都滅了。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一切生滅輪迴也自然地解脫。此時寂滅的自性現前,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在寂滅自性中。觀音菩薩把修持的功夫境界都切切實實的告訴了我們。如果我們還不懂那就只好慢慢地持誦觀音菩薩的聖號,求他老人家的加被。不要認為這是迷信,因為你虔誠持誦佛號的關係,使得你的心與菩薩的心越來越接近而相應,他一定會來度你。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忽然」即頓悟了道理,突然之間你自己悟了,不但跳脫了世間也跳脫了出世間,無所謂在家或出家。「十方圓明」,在這個時候也無所謂空間及時間的觀念,圓滿清淨,在一片的智慧光明中。「獲二殊勝」,獲得兩種特殊的、講不出來的好處。
是哪兩種好處呢?「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修持到了這個境界依禪宗祖師的說法是,與三世十方一切佛同一鼻孔出氣,即你已修證到了佛果與諸佛合流了。合什麼流呢?慈力,即法界慈悲的心願;就像觀音菩薩一樣對一切眾生無比地慈愛。慈下面還有一個力,有這個力量;我們凡夫發慈悲心沒有這個力量,心力發不出來。修持到家的人,那個力量發出來有影響力,他坐在那裡無形中就把你給影響了,可以使你的心念都平靜下來。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有人開悟了,到了這個境界,心裡有無比的悲心自然流露,慚悔自己以前為何如此愚蠢。再看看一切眾生都是在解脫的境界裡自找煩惱,真是好可憐!因此,與未成就的眾生同一悲仰,這裡不用悲力而用悲仰,意指仰慕悟道的人是多麼解脫、平靜,而發出了無比的悲感。
離妄法眼淨
是以初從聞性入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無心境。及能覺所覺之智。則覺智俱空。此空亦空。方成圓覺。故雲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到寂滅本妙覺心之地。
到這裡又是永明壽禪師所下的結論:「是以初從聞性入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
從聞性進入的「官印閥門」,第一步先亡去動相、靜相的聲塵境界。第二步再亡能聞及所聞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無心境」,「心」,此心念的體相,「境」是外面空的境界,「俱亡」,都沒有了。但是他不住在無心的境界。所以古人說:「莫道無心便是禪,無心猶隔一重關。」若到了無心境界便要當做是道,將來會變成白癡。「及能覺所覺之智」,翻過了無心境界,你的智慧會突然開發,即使從來沒有讀過書的人也會變成什麼都懂。
例如,《憨山大師的年譜》記載他年輕時修行經驗,在他用功的過程中,有一天夜裡,突然文字智慧的境界打開了,就在半夜之間毫無思考地寫下一千首好詩,想停卻停不下來,此時才知道是禪病來了(楞嚴經裡的五十種陰魔都是禪病)。
他回想起曾經參訪過一位老前輩談到禪病的問題,那位老前輩告訴他,得了禪病只有靠睡才能治好;睡不著就得靠喝酒把自己醉倒大睡一番。後來他老人家大睡一覺才把它給脫開。所以修道用功到這裡,智慧爆發開來無所不通,有時候好像整個地球都被你看透了,好是好,但若著了相就會落入魔障。所以永明壽禪師告訴你「則覺智俱空」,連悟道的智慧境界都要空掉。「此空亦空」,連這個空的境界也要丟掉。「方成圓覺」,才能到達圓滿覺性的境界。
「故雲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到了這個時候才不起生滅心,所以大家在問:如何才能不妄想?你若修到這個時候自然沒有妄想,生滅心不動了。生滅心不動了,不是什麼事都不知道,而是什麼事都更清楚。什麼是我們心理現狀的生滅心?我們眾生為一片無明所障蓋,猶如身處黑暗。我們修行用功的人就彷彿拿了一把手電筒在找,有時候好境界來了,亮了一下境界又掉了,那是因為電池用干了嘛!這就是生生滅滅的狀態,當然不是圓覺。
無生滅是什麼?就好比陽光出現普照大地一樣,即使你不用力,也是無所不照。因此,這個時候你不起生滅心的作用,但是天地萬物你無所不知、無所不照。「到寂滅本妙覺心之地」,這是菩薩成道的境界,在這個時候寂滅自性現前,到了本性妙不可思議的覺心地位。這是永明壽禪師所加上的結論。
如起信論雲。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了然頓現。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
下面他又引用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來說明這個道理。「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這句話的意思,即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了圓頓現。」妄念空了以後六根與外塵自然清淨了,自然對境心不起,業識所造的妄想消滅了,則身心內外的塵垢都會消失,擇法眼立刻就清楚了,這個時候智慧之光頓現,不加任何力量豁然開朗。「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話說回來,這段話是說明觀音菩薩從耳根為工具聽聲音入手修行,返回到聞性的結果。其實不只是「官印閥門」,用任何一根來修行,如眼根或是鼻根呼吸來修止觀,最後到達的境界都是一樣的。
眼前三千界猶如一夜夢
故經雲。六自在王。常清淨故。又首楞嚴經偈雲。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級。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但以未覺悟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才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
「故經云:六自在王常清淨故」,我們凡夫六根被外塵牽著鼻子走不能稱為自在王,要六根都清淨了才能自在。因此《心經》一開始就是觀自在三個字,要我們回頭來找自己的那個東西得到自在,六根都非常自在自然在清淨中。「又楞嚴經偈云: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楞嚴經》上也說,一根修成功了,六根同轉自然就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這個時候眼睛所看到、耳朵能聽到的作用,猶如清淨目性的澄清虛空中所起的像一層薄膜一樣的幻翳。看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虛無縹緲。
「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返聞聞目性,本性找到了,那一層薄膜的障礙就沒有了。一切外境的六根、六塵消失了,本覺自性圓滿清淨、真正的淨土現前。「淨極光通達,寂照合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真正悟了由自性的定.不用到西方,西方淨土就現在眼前。這個時候淨極的心光通達了,寂照遍合虛空,三千人於世界如在目前,再回轉來看的一切就好像是夢境一樣。
「但以未覺悟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這個夢和上一個夢不同,這幾句話是永明壽禪師加的,他說一般人在未悟道以前,自以為的淨不是真淨,因此染淨二法都是染污。假如有一毫的分別這是染法、這是淨法而有取捨,老實講都還在三界無明中,在長夜生死的大夢當中。
「才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反過來說,假如從人生的大夢中覺醒成佛了,還是在做夢,這個夢是瞪起眼睛故意做得夢,這是佛夢。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只要你能見性,心光顯現時即同請佛。雖然尚未達到古佛的程度,但是這一見性和古佛成佛的第一步完全相同。這時菩薩發心了,自覺以後覺他,弘法利生,這個樣子就叫做佛。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或意消香界而入圓通。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或入水觀而達性。或審風力而悟宗。或刺足疼痛而純覺遺身。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或觀暖觸而成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當此大悟之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
這是永明壽禪師對《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法門的歸納。再說此心之性遍一切處,隨處得入,不是只有在眼睛或耳朵上玩。「或意消香界而入圓通」。如,香嚴菩薩聞到沉水香味就開悟。「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有的只在思想念頭上觀心,心一打開也到達這個境界。「或入水觀而達性」,有的則修水觀而悟道。「或審風力而悟宗」,有些是聽呼吸修止觀,呼吸是依風大而修也可悟道。
「或刺足疼痛而純覺遍身」,有的因為光著腳走路被刺流血,痛的要命!他想痛因哪裡來?腳痛?大腦痛?還是心在痛?就這樣一參悟道了,疼痛不見了,身體也沒有了。「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直接由觀心法門,瞭解心是本空的也可以悟入。「或觀暖觸而成火光三昧」,有一位火頭金剛修氣脈而覺得全身發暖,得暖相而後進入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有些菩薩就走弘法利生的路子,為人解說佛理的同時,自己也悟道了。
「當此大悟之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開悟的時候沒有一個境界可談,若有一個境界早被這個境界束縛而耽誤了,也不再執著任何經典的一言一句。
例如:雲門祖師開悟了以後,把八十八佛的名字都貼在褲頭上,表示都不需要了。可是別人跟他學,雲門祖師嚇死了!有人看到雲門祖師可以把諸佛的名字貼在褲頭上,他也想學學開悟人的樣子,於是把諸佛的名字也貼在褲頭上,結果全身都爛了。雲門祖師把諸佛的名字貼在褲頭上是恭敬及無上的慈悲,告訴我們修到這個時候就無一境可生、無一言可執,你沒有到這個境界而學這種狂態,果報就立刻呈現。
今只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假以言說指歸自心,從此一向內觀。捨詮究理。斯則豈不是因言悟道。籍教明宗。為此之人。不無利益。遂使初心學者。信有所歸。便能息外馳求。迴光反照。頓見自己。了了明心。如正飲醍醐。親開寶藏。方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
永明壽禪師寫這部大作是在宋朝,當時全國都籠罩在學佛的氣氛之下,佛學是那麼興盛然而修行求證卻慢慢衰落,他看到佛法的機運下去了,所以作了這部書。「今只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一般人只知道研究佛學跟著文字在轉而不懂得修證。「假以言說指歸自心」,你們念了佛學以為自己通道理,但是我們現在用的方法就是把佛經上有關修證道理的要點抓出來,使大家能回轉來求證。「從此一向內觀」,你懂了佛法的文字、學問好有什麼用?學問好了以後要把學問吃進去,向內去觀心。「捨詮究理」,拋棄了理解,參究真理的境界。「斯則豈不是因言悟道,藉教明宗」,所以我寫這部書的目的是藉此懂得佛經的理,你來求證而有所悟人,真正懂得佛法的宗旨。「為此之人不無利益」,我作這本書就是沒有悟的人看了也會得到利益喲!「遂使初心學者信有所歸」,初學的人看了將來會成就。「便能息外馳求,迴光反照」,能放棄向外追求稀奇古怪的心理,不會讓你精神的光明向外浪費而走上真正用功的路。「頓見自己。了了明心」,立刻可以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明心見性。「如正飲醍醐,親開寶藏,方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讀了這本書好像是喝了無上的醍醐妙品,打開了佛法全部的寶藏。那個時候才知道跟著佛法的文字跑,而不知修證返回自己的本地風光是錯誤的。
故阿難等。因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故能不動塵勞。現身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為是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為證。雲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
「故阿難等,因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阿難因為佛給他講了這個法門以後很高興,就說了一個偈子來說明《楞嚴經》的偉大。「消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使我無始劫來顛倒妄想的觀念沒有了,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可悟道而獲得法身。
「故能不動塵勞現身成佛」,懂了這個法以後,不論在家或出家就是在塵勞煩惱中也可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永明壽禪師此時語重心長地說,佛經祖師的話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大家為什麼不看佛經。
「為是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為證」,因為佛經有如此廣大無邊的法利,所以我具體地把佛經裡有關修證的部分整個給抽出來。「雲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結果你們還譏笑我,說我不懂還當文鈔公抄了一大堆。「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不管是講經的法師、講戒的律師或是打坐的禪師,如果沒有真正地用功就有十種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