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掛名的國君

71 掛名的國君 

崔杼殺了齊莊公,立齊景公的時候,衛獻公和他的兄弟公子鮮,還有那個射箭的能手公孫丁仍然住在齊國。衛獻公給孫林父和寧殖轟出來之後,一向在外頭,已經十二年了。在這十二年當中,衛國可說有兩個國君,國內有個衛殤公,國外有個衛獻公。各國諸侯也沒有一定的主張,有的承認衛殤公是國君,有的還把衛獻公當做國君,還有的把他們兩個人都當做國君。齊國是護著衛獻公的,齊景公暗中幫他把衛國的夷儀[夷儀,是齊桓公為刑國築的城,後來刑國給衛國兼併,夷儀就屬於衛國]奪過來了。衛獻公拿夷儀當作立腳的地方,一心想打回衛國去。那時候寧殖已經死了。衛獻公打發公孫丁偷偷地去找寧殖的兒子寧喜,叫他暗中想法子先把孫林父一家滅了,然後再接他回去做國君。衛獻公情願把大權十十交十十給寧喜,自己只要當個掛名的國君就成了。這話正碰在寧喜的心窩上。他對公孫丁說:「我父親臨死的時候,早就跟我說過,他上了孫林父的當,得罪了主公,心裡老覺著不得勁兒。我也主張把主公接回來,也能安慰安慰我地下的父親。不過主公如今急著要回國,怎麼說怎麼好。要是我費了心機,拼著十性十命把他請回來,他當上了國君,萬一反悔了,那可叫我怎麼辦?我想這是國家大事,頂好把公子鮮請來,大傢伙兒商量商量。」

公孫丁回去把寧喜的話告訴了衛獻公,衛獻公對他兄弟公子鮮說:「我能不能回衛國當國君,這事兒全在寧喜身上。要是他能夠叫我回去,我情願把衛國的大權十十交十十給他。他說要跟你商量商量。請你辛苦一趟吧。」公子鮮嘴上答應著,可是不動身。衛獻公催了他好幾次,他只好說:「倒不是我不願意去,我想這事您還是再想一想吧。天下哪兒有不管事的國君吶?您說把大權十十交十十給寧喜,這怎麼行吶?到了那時候,您准反悔。您一反悔,我對寧喜可就失了信。我就為了這個,拿不定主意。」衛獻公說:「我現在是個漂流在外的人,根本說不上大權不大權。只要能夠回到本國去,在太廟裡可以祭祀,接著祖宗的香煙,我就稱心如意了。我決不反悔帶累兄弟。」公子鮮說:「您既然決心要這麼辦,我就替您說去。」

寧喜有了公子鮮作保,就各處活動。贊成他的人倒也不少,只有右宰穀表示反對。他對寧喜說:「主公[指衛殤公]是你父親立的,如今已經十二年了。他並沒做過什麼不好的事情,你憑什麼把他廢了吶?你父親已經廢了一個國君,現在你又要廢去一個,人家哪兒能放得過你吶?」寧喜說:「這是我父親的主意,我非這麼辦不可!」右宰穀說:「既然這樣,讓我先去看看咱們的老國君,看看他的行為跟先頭有沒有兩樣,然後再商量個辦法,好不好?」寧喜說:「好,你去吧。」

右宰穀到了夷儀,見了衛獻公,衛獻公囑咐他,說:「請你從旁催著點寧大夫,叫他趕緊把事情辦好。我情願把衛國的大權十十交十十給他。」右宰穀說:「國君是一國的首領。要是沒有大權,這個國君還能管理國家嗎?」衛獻公說:「不是這麼說。你要知道,當了國君,就有了高貴的名兒,也就能夠享受榮華富貴,穿好的,吃好的,住好的了。出去逛逛,有臣下隨從,住在宮裡,有宮女伺候。人生不能長遠,落得享福,誰願意天天辛苦,辦理政事?我才不那麼傻吶!」右宰穀暗暗歎氣。他又去見公子鮮,把衛獻公的話告訴了他。公子鮮說:「主公受了多年的清苦,巴不得貪圖點兒快樂,才說出這種話來。」

右宰穀回去對寧喜說:「老國君還是十二年以前的樣兒。他的舉動跟先頭沒有什麼兩樣,說出來的話簡直不如糞土!」寧喜說:「管他吶,我有父親的命令跟公子鮮的保證,不能不幹。」

這時候,孫林父已經老了,他帶著大兒子孫蒯住在戚城,留著兩個小兒子孫嘉和孫襄,在朝廷裡當差。公元前547年(周靈王25年),孫嘉奉了衛殤公的命令上齊國去訪問,只剩下孫襄一個人在衛國。可巧衛獻公又打發公孫丁來和寧喜接頭。寧喜和右宰穀趁著這時候,殺了孫襄,十逼十死了衛殤公。衛獻公就這麼又上了台。從此,衛國的大權落在寧喜手裡了。

孫嘉從齊國回來,走到半道上,聽說寧喜作亂,趕緊跑到戚城去見他父親孫林父。孫林父就想到衛獻公準得來打戚城,馬上投奔晉國,請晉平公作主。晉平公派了三百名小兵幫助孫林父把守戚城。這三百名小兵禁不住衛國的大軍一打。晉平公可火兒了。他立刻吩咐趙武召集各國諸侯,準備攻打衛國,嚇得衛獻公和寧喜親身上晉國去求和。晉平公就把他們押起來。幸虧齊國出來調解,又由衛國送了不少禮物,晉國才把他們放了。衛獻公打這兒起更加感激寧喜。寧喜也覺得自己功勞大,獨斷獨行起來,就連大臣們商量國家大事,也上寧喜家去商量,有什麼事都來請求寧喜。衛獻公不過是個掛名的國君罷了。

這時候,宋國的大夫向戍發起了一個息兵會議。他本來和晉國的大夫趙武,楚國的大夫屈建都有十十交十十情。他首先提出開個會議,大傢伙兒商量商量怎麼能夠不再打仗。趙武和屈建都同意了。他們先到了宋國籌備一下,再由這三個大國去約會臨近的諸侯一塊兒來討論辦法。趙武打發使臣去約會晉國的屬國。使臣到了衛國,寧喜也不通知衛獻公,就打發大夫石惡去開會。衛獻公知道了,心裡頭挺不高興。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夫公孫免余。公孫免余跑去數落寧喜,說:「諸侯會盟是國家大事,你怎麼不跟主公商量商量?」寧喜說:「他當初跟我立過約,還有公子鮮做證人。難道還把我當做臣下看嗎?」公孫免余不敢當面頂他,回去對衛獻公說:「寧喜太沒有禮了。這種臣下,怎麼不去了他吶?」衛獻公說:「要是沒有他,我哪兒有今天。話是我自個兒說的,哪兒能反悔吶?」公孫免余說:「可是我們做臣下的實在看不過去。我情願盡我的力量把他除去。辦成了,是主公的福分;萬一辦不成,由我個人挑這個擔子。」衛獻公說:「你得小心點,別連累我!」

公孫免余約了別的幾位大臣,同時發動起來,把寧喜和右宰穀殺了,然後去報告衛獻公。衛獻公把他們的十十屍十十首擱在朝堂上作為亂臣賊子的一個警戒。公子鮮一聽到這個事變,光著腳跑到朝堂上,抱著寧喜的腦袋,痛哭著說:「可別怪國君失了信,這是我冤了你了。你死了,我還有什麼臉面再在衛國吶?」他瘋了似地哭著,嚷著,蹦著。大臣們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好人,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的。他哭了一頓,帶著家小逃到晉國去。衛獻公打發人追上了他,硬要勸他回來。公子鮮挺堅決地說:「要我回去,除非寧喜還十陽十!」他就在晉國隱居起來,跟家裡人一塊兒靠著做鞋過日子,到死也不再提衛國的事。

評:先就這個故事評價一下各個人物。寧喜是標準的權臣,他比趙盾還要更進一步,利用政變中的「功績」,直接通過明面上的約定架空了國君。衛獻公表面上做出了讓權的決定,實際上對權力還是有所覬覦的,尤其在回國之後,隨著他對衛國政壇影響的加深,這種覬覦必然會越來越強。這時候,前面的約定就成了衛獻公奪權的枷鎖,所以當公孫免余提出殺寧喜搞政變時,他就全然不顧以前的約定,更多地希望公孫免余能夠成功。他們政變成功,這就苦了約定的保人;公子鮮還算是有良心,終身不仕算是他作為保人的一種贖罪。其實衛殤公也好、衛獻公也好,還是孫林父、寧喜,包括後面的公孫免余也罷,他們誰來執政對老百姓的區別並不大。權力爭奪的過程中,很難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倒是最後的勝利者只有一個,而結論往往是由他做出的。所以,還是那個詞——成王敗寇,如何深刻地理解這個詞是看清很多史事的關鍵。

史記上的記載與此故事不同,引一段《衛世家》的原文:

十二年,寧喜與孫林父爭十寵十相惡,殤公使寧喜攻孫林父。林父奔晉,復求入故衛獻公。獻公在齊,齊景公聞之,與衛獻公如晉求入。晉為伐衛,誘與盟。衛殤公會晉平公,平公執殤公與寧喜而復入衛獻公。獻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獻公後元年,誅寧喜。

各個史書的記載本就有可能不同,加上傳承過程中的演繹,出現在我們眼前的記載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所以還原真實的歷史就成了史學家的一個重要任務。這種問題上存在爭議是很正常的,如何看待和區分最終還是要靠各位看官自己來進行。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