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有始有終
燕昭王始終認為樂毅是知己,樂毅也真心實意地去報答他。可是燕國的大夫騎劫,為了自己有點武藝,又懂得點兵法,早想拿到兵權。就因為在他上面還有樂毅,他不能頂上去。
騎劫和燕太子樂資一向親密,就對他說:「齊王已經死了,齊國就剩了莒城跟即墨兩處,其餘的地界全在燕國軍隊的手裡。樂毅能在半年之內打下了七十多個城,為什麼費了好幾年工夫還打不下這兩座城來吶?這裡頭准有鬼。」太子點了點頭。沒言語。騎劫接著又說:「他要是成心打下這兩個城,早就可以打下來了。聽說他怕齊國人心不服,因此想拿恩德去感化他們。等到齊國人真正歸附了他,他不就當上齊王了嗎?他再要回燕國來當臣下才怪吶!」太子樂資把這話告訴了燕昭王。燕昭王一聽,蹦了起來,怒氣沖沖地打了太子二十板子,罵他是個忘恩負義的畜生。他說:「先王的仇是誰給咱們報的?昌國君的功勞簡直沒法兒說。咱們把他當做恩人還怕不夠尊敬,你們還要給他說壞話?就是他真做了齊王,也是應該的呀!」
燕昭王責打太子之後,打發使者拿了節杖上臨淄去見樂毅,立他為齊王。樂毅非常感激燕昭王的心意,可是他對天起誓,情願死,也不願接受這封王的命令。使者回報燕昭王。燕昭王感動得直流眼淚。
可是太子樂資為了樂毅挨了二十板子。這件事,雖說他不願意計較,可也沒法忘了。公元前279年(周赧王36年,燕昭王33年,齊襄王5年,楚頃襄王20年,趙惠文王20年,秦昭襄王28年),燕昭王死了。太子樂資即位,就是燕惠王。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信任騎劫正像燕昭王信任樂毅一樣,他還算顧全大局,沒把樂毅當做仇人。可是燕國人已經上了齊國人的當,聽信他們散佈的謠言,三三兩兩地傳著說:「樂毅本來早就當了齊王了,為了不願辜負先王,就沒敢做王。如今新王即位,樂毅可就要做齊王了。要是新王另外派個將軍來,莒城跟即墨準得完了!」
燕惠王聽信了這種流言,就把樂毅調回來,派騎劫為大將去接替樂毅。
樂毅倒是比伍子胥更有見識,他相信「善始者不必善終」,再說他和燕昭王的十十交十十情可以說已經是有始有終的了。要是他回到燕國,萬一給新王殺了,喪了一條命倒不算什麼,只是太對不起燕昭王了。末了他說:「我原本是趙國人,還是回老家去吧。」他就逃到趙國。趙惠文王封他為望諸君。
騎劫當了大將,接收了樂毅的軍隊。他有他的一套。他把樂毅的命令全改了。燕軍都有點不服氣,可是大夥兒敢怒而不敢言。騎劫到了大營,休息了三天,就去圍攻即墨,圍了好幾層,可是城裡早就有了準備。守城的將軍田單,把決戰的步驟已經很周密地佈置好了。
評:歷史雖說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但在某一個特定時刻,某個人的作用可能會特別的突出。樂毅就是這個時期那個最關鍵的人物。前面說過,齊國需要的是一個契機,而經過等待,這個契機來了,那就是燕昭王的死。燕昭王和樂毅絕對是古代君臣關係的一個典範,兩人相識相知各守己道,故為後來歷代君臣所推崇。燕昭王死了,樂毅就無法再為燕國攻佔齊國了,擋在齊國復國之路上的最大的一塊石頭就被移開了。長城往往是被自己人毀掉的,這句話以後還會被無數次的驗證。還好這場戰爭並不是燕國的生死存亡之戰,否則騎劫的上任可能就意味著燕國末日的到來,下一節我們就會看到騎劫的愚蠢表現了。
樂毅在離開燕軍後給燕惠王寫了一封信,足以體現樂毅的智勇兼備,同時更是讓人為樂毅扼腕歎息。司馬遷說:「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也。」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文章: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今足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聖賢之君不以祿私親,其功多者賞之,其能當著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十十交十十者,立名之士也。臣竊觀先王之舉也,見有高世主之心,故假節於魏,以身得察於燕。先王過舉,廁之賓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謀父兄,以為亞卿。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故受令而不辭。
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臣曰:「夫齊,霸國之餘業而最勝之遺事也。練於兵甲,十習十於戰攻。王若欲伐之,必與天下圖之。與天下圖之,莫若結於趙。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趙若許而約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以為然,具符節南使臣於趙。顧反命,起兵擊齊。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而舉之濟上。濟上之軍受命擊齊,大敗齊人。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於燕。齊器設於寧台,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乎磿室,薊丘之植植於汶篁,自五伯已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慊於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國諸侯。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故受令而不辭。
臣聞聖賢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余教未衰,執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隸,皆可以教後世。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十江十。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十江十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高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十十交十十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