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弈棋

列寧好弈,一向傳為佳話。他對弈棋的看法,不苟同俗見,既不為其所迷,又確估價它的作用。他認為,這是一種智力競技,不僅能夠促進思維的發展,而且能夠調劑精神,有益於身心健康,一舉兩得,是業餘之良友。列寧從八、九歲開始下象棋,父親是他第一個教師,哥哥亞歷山大是他經常的對手,弟弟妹妹也都和他走過棋。

列寧弈棋非常認真,像對待實戰那樣,一絲不苟。他有一條極嚴格的規則:舉」「棋不悔。他自己堅決恪遵,也要求對方信守不移,即使弟弟妹妹也不例外。他認為,悔棋是一種壞習慣,是一種輕率和任性的舉動。如果兩軍對壘,往往一腳失而全局敗績,那又何從追悔呢!所以,下棋首先必須深思慎舉,看到後面兩三步棋。這樣,才能養成精確判斷的習慣,訓練和發展思維能力。在一次象棋晚會上,有兩個胖子在對弈。其中一個走了又悔,悔了又走,雙方爭持不下,吵得面紅耳赤。忽然,一方的皇后走到受衝擊的位置,另一方迅捷地一炮轟掉,抓子在手。對方從坐椅上一蹦而起,想把棋子奪回。雙方嚷著、叫著,掀起了軒然大波。在喧囂聲中,列寧尖聲喊道:「把它藏到衣兜裡去!」

列寧下棋,最忌別人吵擾。下棋是一種高度緊張激烈的智力競技,參謀多了,反而打亂方寸。所以,第三者只能靜觀默睹,如果有誰硬要置喙其間,列寧就不客氣地下逐客令。

一般的人總喜歡贏棋,認為不管怎麼說,贏總比輸好;列寧卻不那樣看。他下棋最感興趣的是頑強的搏鬥,能從困境中甚至絕境中找到出路,挽狂瀾於既倒,反敗為勝。他非常賞識藝高步精、出人意表的戰法,而對輸贏本身卻興趣不大。如果對手走了一步高棋,他就叫好喝彩,如果你走了幾步笨棋,以致使他容易地取勝,他就笑著說:「嗯,這不是我贏的,而是你輸的……」列寧十五歲時,在棋盤上戰勝了父親,並開始和西姆比爾斯克最優秀的象棋手依裡恩對陣。一八八六年夏天,十六歲的列寧宣佈跟哥哥亞歷山大舉行象棋決賽。

儘管是在暑假裡,他們也絕不肯在白天下棋,因為白天是法定的學習時間,那是雷打不動的。晚上,哥倆全神貫注地在屋裡對棋。燈光明亮,鐵欄杆窗戶的簾幕上,映照著兩個棋手頑強而沉思的影像。這時,孩子們在院子裡遊玩。忽然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跑過窗前,嚷著:「快來看這兩個鐵窗裡的囚犯!」列寧為之一震,目光投向窗外,追隨著跑開的淘氣包。他再也坐不住了,拂袖而起。他跑到院子裡,望著正在遊玩的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出神:是啊,祖國需要自由,孩子們才能幸福地成長!

1888年冬天,列寧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喀山的一個鄉村。在那兒,他和表弟阿爾達耶夫經常對弈。一天,他把表弟叫去,說:「讓我們下一盤盲棋吧!」阿爾達耶夫從未見過如此下棋,認為這對攻的一方是一種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他滿懷信心地坐下來應戰,決心以逸待勞。列寧坐在遠處,開始口授他的走法。儘管阿爾達耶夫千方百計地耍花弄巧,都被列寧發覺,結果還是一敗塗地。

一般地說,列寧不喜歡走盲棋,因為這種戰法全憑記憶和思考,使大腦處於過度緊張中,罔能收到調劑精神的效果。

這年冬天,列寧還同薩馬拉的象棋名手哈登通訊下棋。他們互相寫信說明走法,通常使用的是明信片。列寧走了一步,等待著回信時,常常幾次擺上棋子,自言自語地說:「有趣,看他怎麼辦?怎麼擺脫這個局面?」哈登的回信終於盼到了,列寧琢磨著,起初他迷惑不解,可是很快就明白了,於是歎服道:「高,實在是高手——有鬼神莫測之機!」這次通訊下棋,列寧輸了。1889年春,列寧從喀山到薩馬拉,親自登門拜訪了哈登。後者最初讓了他一匹馬,過了兩年,列寧開始獲勝,於是改讓了一個卒。在這種力量對比下,列寧經常輸棋。1889年冬,薩馬拉舉行了一次象棋比賽。因為力量不均衡,競賽採取讓子的方法進行。一級選手只有哈登一人,二級選手是列寧和另一棋手,其餘均為三級、四級。這次競賽,列寧獲得優勝。由於沒買獎品,主持者把獎金授給列寧。列寧斷然不受。根據他的建議,這筆獎金獻給了救濟事業。

列寧很喜歡與哈登弈棋,儘管輸多贏少。哈登是自成一家的國際象棋名手,他專攻此道,生乎於是,死乎於是。從他走棋,列寧悟出了不少哲理和戰略戰術法。

在列寧看來,哈登下棋以致達到了這樣的地步,即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這對列寧後來通曉馬克思主義,富有神妙的啟示。誠然,如果列寧以象棋為專攻,以彼奇才,不數年間完全可以縱橫棋壇,獨步一時。然而,列寧始終把象棋當作娛樂和遊戲,當作一種業餘愛好。有一次,弟弟德米特裡向列寧訴苦說:「中學裡開設僵死的拉丁語和希臘語,使人窒息得透不過氣來,還不如用象棋代替這此老古董,既可以訓練和發展的思維能力,又可以娛樂身心。」列寧笑道:「呶,你這樣一代替,只會越弄越槽!不要忘記,象棋畢竟是娛樂遊戲,而不是正業。」

列寧雖然通曉當時象棋名手所用的起步和決戰的絕招,但他從未接觸過象棋書刊,更未想到要去系統地鑽研象棋理論。他把自己的絕大部分時光都花費在學習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上,花費在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統計學和外國語的學習上。列寧後來在亞拉卡耶夫卡從事革命理論的研究,並投身到緊張的革命實踐中。在古老荒蕪的花園裡,在濃密的綠樹叢中,設有一張桌和一把椅。桌上從清晨就攤開子書、紙、筆、墨。一條不到三十米的園中小徑,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在這條小徑上,蓋滿了列寧堅定而踏實的腳印。為了思考和融化讀過的東西,不知有多少次他來回地踱著、踱著……這時,什麼象棋和任何娛樂,都不能使他分心。因為這裡需要的是工作和學習,而不是把自己造就成一名象棋手。從1893年起,列寧用於下象棋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在西伯利亞流放地,他跟克爾任日諾夫斯基、斯塔爾柯夫、列別早斯基也都曾弈過棋,可那是苦中作樂,偶爾為之。革命後,列寧對像棋幾乎丟開了手,他說,這太累人!在休息時間,他寧願去擲木樁、散步或打獵。

《列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