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腸劍,是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是為勇絕之劍。出典《史記·刺客列傳》。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魚腸劍的傳說
魚腸劍既成,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為它看相,薛燭的相劍本領猶如通靈一般,他感受到了魚腸劍中所蘊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原來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真是太可怕了。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相傳吳王闔閭,也就是公子光,曾得到過這五口寶劍其中的三口,即勝邪(盤郢)、魚腸和湛瀘。
魚腸劍名稱由來
一種說法是認為因為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這種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臟,而是要將一隻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後再看魚腸,則有點像古劍劍身上的紋路,曲折婉轉,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據說清朝吳大皙藏有戰國魚腸劍的墨拓本,滿刃花紋畢露,就宛如魚腸一般。其實不光是魚腸,劍紋還可以像龜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魚腸劍之得名,就是由於它小巧得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復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另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為諸多名劍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在我國高古(亦稱上古,包括夏商週三朝)兵器史中,有兩把長不盈尺、貌不驚人的短劍,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扮演過主要角色。雖歷兩千餘載歷史風煙,形容依稀,但美名至今猶存,赫赫在耳、歷久彌新。
其中一把是本文將要詳述的春秋晚期「魚腸劍」,它曾在吳國的宮廷政變中改變了歷史,幫助公子光奪取政權,成為吳王闔閭——春秋晚期著名軍事霸主,開創吳國輝煌史;一把是戰國晚期的「徐夫人匕首」,它曾在燕國太子丹派遣的上卿荊軻行刺秦王時「圖窮匕見」,險些改變中國歷史的進程。
魚腸劍與專諸刺王僚史實
這個發生在春秋晚期的真實歷史故事,記載於《史記》(西漢·司馬遷著)卷八十六《刺客列傳》。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吳國壯士專諸、楚國大將伍子胥、吳國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吳王僚和一把傳奇的小型越國寶劍。
《史記·刺客列傳》中並未直言這把寶劍之名,僅以「匕」稱之;而成書年代略晚的方志史書《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已明確指稱此劍名曰「魚腸劍」。
壯士專諸,是吳國堂邑人。楚國大將伍子胥(名伍員,字子胥),因父親伍奢、兄長伍尚皆被楚平王枉殺,帶著血海深仇逃離楚國來到吳國,在市井流落期間結識了專諸,知道專諸有本領。
伍子胥晉見了當時的吳王僚,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說吳王出兵。這時吳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說:「那個伍員,父親、哥哥都是被楚王所殺,所以伍員才講攻打楚國,他這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替我們吳國打算。」聽了此話,吳王便不再議伐楚之事。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國內奪取王位的企圖,現在還不能勸說他向國外出兵。應當先幫助公子光繼承王位。」於是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諸樊知道季子札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傳遞下去,最後好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子札。諸樊死去以後王位傳給了余祭。余祭死後,傳給夷?。夷?死後本當傳給季子札,季子札卻逃避不肯立為國君,吳國人就擁立夷?的兒子僚為國君。
公子光說:「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當立;如果一定要傳給兒子的話,那麼我才是真正的嫡子,應當立我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養一些有智謀的人,以便靠他們的幫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像對待上賓一樣。吳王僚九年,楚平王死。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著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余、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
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說:「這個機會不能失掉,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札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專諸說:「僚是可以殺掉的。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著軍隊攻打楚國,楚國軍隊斷絕了他們的後路。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麼樣呢?」公子光以頭叩地說:「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
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門戶、台階兩旁,都是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都舉著長鈹(筆者註:「鈹」是裝上了長柄的短劍,如同矛)。
喝酒喝到酣暢時,公子光假裝足疾發作,退席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即「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親手所鑄五大名劍中的兩把小型寶劍之一)放到烤魚的肚子裡,然後把魚進獻上去。
到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筆者註:東漢趙曄著《吳越春秋》雲,專諸一劍穿透了吳王僚身上保護著胸膛的三層重甲、「貫甲達背」,此或為演義之說),吳王僚當場畢命。他的侍衛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吳王僚手下的眾人此時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武士,誅殺了吳王僚的部下。
剪除了吳王僚,公子光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闔閭於是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將魚腸劍函封,永不再用。
魚腸劍真貌
如前所述,《越絕書》所記載的、包括「魚腸劍」在內的越王勾踐五大名劍,據說後來流入他國,皆不知所終,淹沒在歷史長河的滾滾浪花裡……那麼,歷史上真正的魚腸劍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它的形制、尺寸如何?近年隨著考古學發現的進程,這個歷史迷團終於可以揭開了。
1985年11月上旬,浙江省紹興縣(這裡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國都)漓渚鎮洞橋村村民在橫路畈挖田泥時發現一把青銅短劍,通長21.6厘米,格寬3厘米,莖長6厘米。劍身較扁,略起稜脊,斜從而寬,前鋒收狹。劍格較闊,圓柱莖,上有三周凸箍,首心有圓孔通莖內。脊兩側各飾一列變體雲雷紋,格、莖和箍上也有卷雲紋,是典型的春秋越國銅器。越國以鑄造寶劍而名滿天下,紹興境內已發現的越國青銅劍已有20餘把,但大多劍身較長,漓渚鎮出土的是最短的一把,堅韌鋒利,巧奪天工,有人認為就是五把越王名劍中的「魚腸劍」。
無獨有偶,2004年五一黃金週期間,筆者有幸看到了一件浙江民間收藏的春秋越式短劍殘段,與前劍尺寸頗為接近,而在類型學斷代上更加接近春秋晚期。此劍之格、莖、首基本完整,劍身大部分已銹蝕殘斷。整個殘段長約13厘米左右,估計完整時全劍長約23厘米上下。劍格呈凹形,正面為獸面紋嵌藍色琉璃,背面為卷雲紋嵌綠松石;圓柱莖,上有兩周凸箍;劍首飾有七道同心圓,最寬的兩組同心圓之間還鑄有精美的人字紋。
這件越式青銅劍殘段,整體形制與湖北省博物館藏越王勾踐劍甚為接近;根據現存殘段的工藝特點觀察,當年其完好時精美程度也近似勾踐劍(當然,勾踐劍之精美絕倫目前尚無可堪與之比肩者);根據其劍格、劍箍及劍首圓盤的形制特點綜合判斷,此劍當鑄於春秋晚期,與吳王闔閭在位的時間基本吻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兵器研究先驅周緯先生所著《中國兵器史稿》(三聯書店1957年版)一書圖版第四十三頁,曾著錄有一把清代著名學者吳大徵氏所藏的「戰國古魚腸劍」拓片,吳氏自注劍長「通長二尺」?並引沈括《夢溪筆談》語「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稱其為「天然花紋之吳越名劍」。
從拓片上看該劍為菱形薄格,尺寸過大、形制簡單,實非「名劍」之屬,吳氏注語亦明顯有誤。同時,魚腸劍系春秋晚期名劍,亦非戰國之物;且「魚腸」之名,亦有寫做「魚藏」者,乃狀其劍短小精悍,於魚腹可藏匿。宋人以「魚腸」為劍身之花紋貌,實則大謬。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我們對成書於東漢的《越絕書》所記載的「越王勾踐五大名劍」的說法,也應辯證地來看。首先,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名劍為列國之冠,吳越諸王(特別是越王允常、越王勾踐、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的寶劍更是劍中極品,這是不爭的史實,不但有可靠的史書記載,更有大量出土文物為佐證;其次,500年後成書的《越絕書》在如實記載東周吳越名劍史料的同時,在寶劍的名稱和細節上是否已有傳說成分,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由此可見,專諸刺王僚的史實是客觀存在的,使用了鋒利無比的小型寶劍(《史記》中稱為「匕」)也是肯定的。而當年此劍是否真的叫作「魚腸劍」,只能把傳說和史實結合起來看了。前面所介紹的兩把近年在浙江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小型越式寶劍,我們也可以都稱之為「魚腸劍」,至於是不是專諸刺王僚的那把「魚腸劍」,恐怕已無從定論。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考古學日益完善,我們今天終於可以親眼目睹到那個年代、這種形制的「魚腸劍」實物,並進行學術研究,這也是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