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與土地爺、關公齊名的,大概就是城隍了,幾乎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廟,可城隍究竟算哪路神呢?
「城隍」二字,始見於《周易》,即:「城復於隍,勿用師。」帶有很強的哲學意味,推測文意,這裡的「隍」大概是城基。但到漢代時,人們多將隍理解為護城河,以後相延不改,但這顯然不是《周易》中的意思。
祭祀城隍,古已有之,應是上古社祭的延續。受佛教西來的影響,到三國時,城隍漸漸人格化,《搜神記》中便記載了南京城隍蔣子文的故事。將祭城隍列入典制,始於南北朝,唐朝時,城隍信仰已相當普遍,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都寫過祭城隍的詩文。
唐人心目中城隍乃紫衣朱冠,城隍廟中的塑像皆如此,按唐代服制,三品以上方可衣紫,因為紫色印染較難,故奉紫為上品,至宋元一直未變,明朝時大紅色異軍突起,所以明清城隍亦有著紅袍者。
元代時,因道教風行,城隍信仰空前發展,元代韓從政《佑聖王靈應碑》稱,至正年間,皇帝再次封城隍為王,並大修廟宇,「壯如王者之居」。此前城隍的主要職責範圍是管死人,到了元朝則明顯擴大,開始「司分善惡,部領山川」,而且告別單身生活,有了城隍夫人。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特別崇信城隍,開國後第二年便大封城隍神,當時的京都(南京)的城隍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北京的城隍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顯靈王」,不同城市的城隍開始論資排輩:京都等五大城的城隍都封王,是正一品,此外府州以下為正二品,州城隍為正三品,縣城隍為正四品,與當地的主官平起平坐。
這套體系看似嚴謹,其實混亂不堪,因為在百姓信仰中,城隍早已被人格化,如蘇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蘇緘等,春申君、文天祥在世時的職位顯然高過正二品。
結果是,這套榮銜制度並未得到民間認可,後明廷乾脆將北京、南京的城隍封為「都城隍」,直接稱帝,這個比較直觀,都城隍壓倒各地城隍,成為不易之論。
明清兩代北京有城隍廟四座:都城隍廟、宛平城隍廟、大興城隍廟、江南城隍廟。而都城隍廟廟會歷史最悠久,復興門內的成方街(舊稱城隍廟街)路北。始建於元至元四年(1267年),名佐聖靈應廟。明永樂年間重修,改名大威靈祠。以後多次遭焚燬,又多次重建。
清朝時,各地盛行的城隍巡城的風俗,此時城隍已成全能型神,負責祈晴求雨、驅除獸患、警示監督、社會治安、安撫孤魂野鬼、勸善止惡、判斷訟獄等,甚至科考前,舉子也要到城隍廟祭拜。
由於「城隍巡城」擾亂地方,且有迷信之嫌,辛亥革命後開始被禁止,1928 年,國民黨教育部頒布神祠存廢條例,城隍廟在廢止之列。老北京顯赫一時的都城隍廟,也因此而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