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7年,馬其頓國王菲力二世用武力征服了希臘各城邦。次年亞歷山大即位,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繼承父業,開創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馬其頓王國。在地中海沿岸的尼羅河三角洲上,亞歷山大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亞歷山大城,並把它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文化、商業和工業中心,同時也是科學思想的中心。這兒有稱譽世界擁有70萬卷藏書的圖書館,還有博物館、天文台和聞名天下的博學園,成為當時歐洲乃至世界數學的中心。歐幾里得就是被亞歷山大的後繼者——托勒密一世重金聘請到博學園的教師。
歐幾里得本人始終是個難解的秘密。無人知道他的生死年月和誕生地,惟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在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85年)執政期間在亞歷山大城工作過。根據一些間接的記載推測,歐幾里得早年可能在雅典接受過教育,而且曾就學、工作於柏拉圖學院,因此熟知希臘的數學知識。
古籍中記述了兩則故事說明了歐幾里得的治學態度。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托勒密國王問歐幾里得,除了他的《幾何原本》之外,有沒有其他學習幾何的捷徑。歐幾里得回答道:「幾何無王者之道。」意思是在幾何學裡,沒有專門為國王鋪設的大路。這句話後來被引申為「求知無坦途」,成為千古傳誦的箴言。另一個故事說:一個學生才開始學習第一個幾何命題,就問學了幾何之後將得到些什麼。歐幾里得說:「給他三個錢幣讓他走吧,因為他只想在學習中獲取實利。」從古籍記載的這兩則故事可知,歐幾里得主張學習必須循序漸進、刻苦鑽研,不贊成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作風。
歐幾里得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他標誌著當時的科學中心從雅典過渡到了亞歷山大城。歐幾里得的名字與幾何學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他寫了一本幾何教科書《幾何原本》,此書至今還是幾何學的權威著作,當然也經過一些修改。印刷術發明後,出過一千多版。「我學了歐幾里得」就是「我學了幾何學」的同義語,這句話並非很久以前說的。所以,歐幾里得是最成功的不朽的幾何教科書作者。然而歐幾里得作為一位數學家的盛名,並非由於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在他書中,只有極少的定理是他自己創立的。他所做的一切,以及使他成為偉大的數學家的,就在於他利用了泰勒斯時代以來積累的數學知識,把兩個半世紀的勞動成果條理化、系統化,並且編纂成了一本著作。在編寫此書時,他一開始就推出一系列令人欽佩的簡要而精緻的公理和公式。然後他將定理一一排列,其邏輯性非常強,幾乎無須改進。
歷來公認歸功於歐幾里得本人的惟一定理,就是他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提出的證明。雖然他的這一偉大論著主要涉及幾何學,但也提出了比率和比例的問題,以及現在為大家所知的數論問題,正是歐幾里得證明了素數是無限的。他還通過一系列乾脆利落至今尚未作過任何改進的論證,證明了2的平方根是無理數。他還通過將光視為直線,使光學成為幾何學的一部分。當然歐幾里得並沒有概括希臘的全部數學,甚至也沒有概括全部幾何學。繼他之後,希臘數學在相當長時期內,一直生氣蓬勃,像阿波洛尼烏斯和阿基米德等人,都為數學增添了一大筆財富。
後來的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牛頓這些卓越的科學人物,統統都接受了歐幾里得的傳統。他們都認真地學習過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並使之成為他們數學知識的基礎。歐幾里得對牛頓的影響尤為明顯。牛頓的《數學原理》一書,就是按照類似於《幾何原本》的「幾何學」的形式寫成的。自那以後,許多西方的科學家都效仿歐幾里得,說明他們的結論是如何從最初的幾個假設推導出來的。許多數學家,像伯莎德·羅素、阿爾弗雷德·懷特海,以及一些哲學家,如斯賓諾莎也都如此。
除《幾何原本》外,歐幾里得還有不少著作,如《已知數》、《圖形的分割》、《糾錯集》、《圓錐典線》、《曲面軌跡》、《觀測天文學》等,可惜大都失傳了。不過,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考驗,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幾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