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精忠報國

金兵攻城掠地,燒殺搶掠的消息不斷傳到相州陰陽(今屬河南)岳飛的家鄉。自幼習武研讀兵書的岳飛再也抑制不住報國殺敵的心,參加了抗金隊伍。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操勞一生的母親。臨行,深明大義的岳母為讓兒子安心殺敵,在岳飛的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你一生的志向就在這四個字裡面了,”岳母說,“我的期望也在裡面了。只盼你早日傳來殺敵立功的喜訊。”

岳飛憑借他作戰的英勇和韜略,很快成為抗金隊伍年青的將領。

1127年,岳飛率岳家軍渡過黃河,與義軍的八字軍聯合攻打金軍。戰鬥中,岳飛將金軍大將拓跋耶烏抓下馬來,驚得金軍棄甲而逃。

1129年,為滅南宋,金軍將領兀朮率大軍渡過長江,建康(今南京)、鎮江、杭州、越州、定海紛紛攻陷。貪生怕死的宋高宗一路逃命,亡命途中還想與金議和。岳飛難忍亡國的仇恨,率岳家軍與金兵殊死激戰,連勝六仗,將金兵趕到長江邊。接著,岳飛又與韓世忠合作,韓世忠在鎮江黃天蕩圍住金兵十萬,岳飛在建康郊外大敗金兵,收復了建康。從此,金兵聽到岳家軍的名字便心驚肉跳。

1140年,為收復江南失地,岳飛與兒子岳雲率軍渡過長江,到河南郾城,準備與金軍決戰。

這次決戰非同小可,宋軍勝,金軍就會被趕過黃河;金軍勝,宋軍就會敗退長江以南,南宋朝廷便岌岌可危。

金兀朮率十萬大軍決戰,還將訓練多年的戰陣“鐵浮圖”、“拐子馬”帶到郾城。“鐵浮圖”就是鐵甲騎兵,士兵和戰馬頭戴鐵盔,身披雙層重甲,戰馬以皮繩相連,上陣衝殺,刀槍不入,像一堵鐵牆橫掃敵陣。“拐子馬”就是輕騎兵,配在“鐵浮圖”兩翼,當“鐵浮圖”衝亂敵陣後,“拐子馬”便在亂軍中馳騁衝殺。

金兀朮怪異的戰陣沒有嚇倒岳飛,他用極短的時間訓練出一支使用長柄利斧和鉤鐮槍的隊伍,來對付“鐵浮圖”和“拐子馬”。

決戰開始了。金兀朮自信地令士兵吹起進攻的號角。在充滿殺氣的號角聲中,“鐵浮圖”像山一樣壓向了岳家軍。

岳飛下令擂起戰鼓,戰鼓震動了大地,令金軍的號角變成了擾人的蟬聲。一支步兵出現在岳家軍陣前,手執長柄利斧和鉤鐮槍,怒目躬身,等著金軍的“鐵浮圖”衝來。

兩軍衝撞的一瞬間,岳軍兵士敏捷地鑽入敵陣,飛快地揮斧砍戰馬的馬腿,用鉤鐮鉤馬上騎兵的盔甲。皮繩連著的鐵騎一匹馬的馬腿被砍斷便倒下一片;穿著厚甲的金兵被鉤鐮槍鉤下馬站立不起,只等著岳家軍砍他們的頭顱。戰場上金軍被殺得血流成河,屍骨成山。

此戰不久,岳家軍在朱仙鎮再敗金軍。金軍草木皆兵,如喪家之犬逃到黃河北岸。宋軍在黃河南岸軍旗獵獵。岳飛豪情萬丈地指著北岸鼓勵將士:“我們要一直打到金人的老巢黃龍府,在那裡開懷痛飲。”

金軍上下哀歎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成了金國滅宋不可逾越的障礙。

可就在收復中原失地指日可待的時候,宋高宗趙構害怕岳飛功高威脅到他的皇位,便在奸臣秦檜的慫恿下,連發十二道金牌,催岳飛“班師”。

這哪裡是得勝“班師”,分明是臨陣撤軍,拱手將收復的失地再送給金人。岳飛悲痛欲絕,憤然道:“十年努力,一旦付諸東流,收復各州,一朝全部丟棄。社稷(ji)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岳飛回到臨安(南宋臨時的都城)不久,便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入獄,1141年農曆12月29日深夜,將岳飛毒死在風波亭。一同遇難的還有他的兒子岳雲,部將張憲。

岳飛英勇抗戰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國家和民族的興亡取義成仁。“精忠報國”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畢生追求的美德。

《道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