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成功那麼早

20多年前,我的一個年輕同事甲很順利地評上了教授,而另一個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同事乙連副教授也沒評上。當時的系領導就私下對我說,甲成功那麼早不一定是好事,沒有了動力,沒有了目標,再發展就很有限了。而乙呢,別看沒評上,但他很有韌勁、後勁,讓他受些磨難,晚一點成功,說不定能成大器。

老領導的預言果然成了現實。那個太早就成功的同事甲,後來發展平平,雖論文不少,但檔次不高,書也出了幾本,但都是平庸之作,因為他沒什麼壓力了,早早就功成名就,再往前奔又太費勁,就有些混日子的意思,結果後來的幾次職稱續評,都排得很靠後,快接近淘汰的邊緣了。而同事乙,雖然將近40歲時才評上副教授,可是他走得很穩,很扎實,一直在默默地積累,成果豐且質量高,44歲被扶正後,科研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科研成果出現了井噴現象,連續拿下了幾個國家級課題,還獲得國家科技獎多次,在業內有了很高的知名度。54歲時終於實至名歸,脫穎而出,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然,人與人不一樣,成功的早晚也不是人們能隨意控制的,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都可喜可賀。如果少年得志後能戒驕戒躁,繼續前進,不斷創新,再展宏圖,那是再好不過的,畢竟人生苦短,轉眼就是百年,連作家張愛玲都說過“出名要趁早”,而像姜子牙那樣“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也未免太晚了一些。但是,有人的成功之路很順利,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年紀輕輕就建功立業,令人羨慕。有的人成功之路就很坎坷,一路磕磕絆絆,踉踉蹌蹌,歷盡艱難,人到中年或進入老境,終成大業。

就我個人體會來說,覺得還是成功慢一點好。成功太早,就容易驕傲自滿,故步自封,在鮮花和美酒中陶醉,在掌聲和恭維中沉迷。南朝的江淹,少稱神童,聰明過人,青少年時期都是在讚譽和追捧中度過的,很年輕時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可年紀愈長,文筆愈差,詩文平淡無奇,漸漸就湮沒無聞了,最後只留下了一個江郎才盡的成語。

成功太早,沒有經歷長期奮鬥的艱辛,沒有遇到失敗的打擊,不知道人生多艱,江湖險惡,或可憑聰明小有得意,借東風偶有建樹,但終難成大器。但看那些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很少有40歲以前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因為成功是需要積累的,特別是那些影響巨大的成功,沒有幾十年的殫精竭慮,沒有一次次的探索積澱,是壘不起成功的金字塔的。

成功太早,只顧得埋頭向目標猛衝,心無旁騖,聚精會神,還沒來得及欣賞路邊的風景,就稀里糊塗地衝到了終點,路上經過了哪座名山,哪個古剎,都毫無印象,實在是可惜。畢竟成功不代表一切,不是生活的全部內容,我們來到世間,是來創造財富的,也是來享受人生的。晚來一些的成功,使我們可以從容不迫地去體驗奮鬥中的甜酸苦辣,可以細細地品味生活中的豐富多彩,在漫長的前進道路上,扎扎實實地走向成功。

成功太早,就容易失去目標、失去動力,失去奮鬥的激情,失去百折不撓的鬥志,因而使人百無聊賴,無所寄托。古時那些趕考舉子,如果考場得意,早早金榜題名,可能也就早早忙著去陞官發財,把寒窗苦學的那點學問也早早還給了老師。反倒是那些科舉不順的士子,年年苦學,歲歲積累,披沙揀金,最後多有成為學問大家的,譬如《聊齋》作者蒲松齡。

成功不必太早,隨遇隨緣最佳,如果當不成少年得志的王勃、李賀、周公瑾,做一個大器晚成的庾信、姜尚、蒲松齡也挺好。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