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最火的話題,莫過於圍觀一群大佬濕身。從商界、體育界、娛樂界國際大腕,再到小米雷軍、360周鴻禕、優酷古永鏘等國內的商界大佬以及娛樂明星們,紛紛踴躍加入。冰桶挑戰一時風靡全球。
這個由美國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協會發起的慈善活動,要求參與者在網上發佈自己被澆冰水的視頻,再點名其他人參與。被邀請者要麼在24小時內接受挑戰,要麼選擇捐出100美元。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科比、雷軍、周鴻禕、劉德華等各界大佬名流紛紛迎戰。
伴隨持續發酵的名人效應,從7月29日到8月20日,ALS協會總部共收到1140萬美元捐款,而去年同期收到的捐贈只有2。5萬美元。
冰桶挑戰下的惡搞式營銷
零成本、短時間內引爆互聯網,“冰桶挑戰”是一場成功的病毒式營銷。病毒式營銷包含三要素:病原體、易感人群和傳播方式。
病原體即被推廣的產品或事物,它依靠對目標群體的利益、愛好、信息接收方式等的分析製造傳播賣點,從而吸引關注。易感人群是可能接收信息並將信息傳遞下去的人群。傳播方式即傳播的手段和渠道。
“冰桶挑戰”的病原體並非具體產品,而是以慈善為目的,期望引起大眾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關注,募集善款,其病原體並未刻意設計和製造。有影響力的易感人群的參與,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冰桶挑戰”中,全球政、商、文娛等各界標桿人物紛紛被點名參與,他們擁有的話語權與關注度,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傳播力。
傳播方式和規則的設計是成功的核心。倒冰水的方式,讓大眾看到平日衣著光鮮的名人們被澆冰水時的“狼狽”一刻,滿足了娛樂時代大眾對名人的圍觀和窺奇慾望,在與眾樂樂中,慈善一改往日的溫情脈脈與煽情催淚,令人耳目一新。
接力點名並限時挑戰的規則是快速培植“病毒”的器皿。而以慈善的名義點名,又讓參與者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使被點名者“不得不”應戰。
互聯網為“冰桶挑戰”提供了高效的傳播渠道。其傳播的低成本、開放性、時效性、互動性,為名人和大眾的參與、圍觀提供了平台。
盡避不少人批駁“冰桶挑戰”製造眼球效應,是名人的作秀,但它無可置否地提升了全球民眾對ALS症的認識與關注,並成功募集到大量捐款。其創新式的病毒式營銷無疑是成功的。
而不得不說的是,病毒式營銷往往具有一定的週期。當大眾注意力減退,“冰桶”真正冷卻下來,ALS慈善如何有效繼續?或許,持續創新,製造新的“病毒”,才會有再次的傳播引爆點。
冰桶挑戰與慈善營銷
冰桶挑戰可謂是個徹徹底底的惡搞名人趣味。想像一下,一個曾經光鮮亮麗的名人被一桶冰水澆一下的樣子,本身就為圍觀者提供了窺視的瞬間優越感,這恰恰也是互聯網時代粉絲們喜聞樂見又能輕易談論的熱點。
冰桶挑戰更是精英主義裡的小圈子文化,借助於社交媒體得到大規模的傳播。硅谷的小圈子裡,蓋茨、扎克伯格、貝佐斯(雖然亞馬遜不在硅谷,但本質上他也是硅谷人)、科斯特羅(Twitter董事長)先後接受冰桶挑戰。
他們無一例外通過Twitter發佈點名消息,被點名者都將挑戰視頻發佈到YouTube上,兩大社交媒體的聯動放大了整個挑戰的傳播效果。而在中國,則是以微博、優酷為主要傳播渠道。
冰桶挑戰所兼具的公益性往往會被名人的自我惡搞所遮掩,但這卻是該項活動能在美國流行起來的主要原因。硅谷大佬們樂於以慈善公益來包裝自己,蓋茨更是致力於解決全球貧困問題。
因此,為ALS協會捐款的冰桶挑戰才首先在硅谷流行起來。但很遺憾,如果名人惡搞、小圈子文化可以來一個C2C(CopytoChina),但冰桶挑戰的公益性卻無法在中國體現出來,中國觀眾所看到的,不過是名人惡搞自己帶來的濃濃營銷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