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小號

我當然不能免俗,除了這三大件,我還有一個mSN賬號、兩個手機號、三個常用郵箱。

剛畢業那兩年,同學、朋友都在QQ上,所以QQ空間用得比較多,來來往往的大多是同學,大家一邊追憶剛剛結束的校園生活,一邊各自展開個人秀,找到工作的秀單位福利,還在找的秀簡歷,秀Offer;家庭條件好的特立獨行一點,秀旅行見聞,秀各地紀念品,家庭條件不好的秀努力,秀加班時辦公室的燈光。總之,QQ群和QQ空間就是一個舞台,每個人無論活得多麼艱難與不堪,也要粉墨一把。大家的起點相同,誰願意輸給誰呢?又不是考試,拼的是記性和運氣。

後來,秀場上的主題慢慢變成了戀愛秀、婚紗秀、甜蜜秀,亂花過眼,總還有點熱鬧和趣味。可再接下來就不行了,從幾個一畢業就結婚的同學開始,他們輪番秀起了寶寶。這個秀完全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他們每天毫無徵兆、沒有規律地瘋狂上傳各種嬰幼兒寫真、生活照和視頻。於是,從群裡和電話裡被拽去圍觀就成了家常便飯,順手評論幾句也就算了,點贊也不用花錢,可偏偏他們還參加各種寶寶秀的比賽——這要求就高了,要每天投票、刷屏、義務轉發N個群,以達成同學的心願。

終於有一天我不勝其煩,落荒而逃來到微博。那會兒微博剛剛開始,人不多,可沒清靜多久,他們就後浪洶湧,在群裡交換微博、建微群、要求相互轉發,讓一切一夜回到幾年前。

當微信風靡的時候,我知道那裡肯定會濤聲依舊,所以只開通了賬號,沒更新朋友圈。因為膩味的讚美說多了,耐心到底不夠用,怎麼辦呢?世界就這麼大,又沒法自絕於新型社交圈,我只好在關注裡拚命添加有深度的公知、有特點的憤青、關注現實的民間達人,我要用那些不斷刷屏的正義吶喊和那些灰色現實來調和一下我對正能量過剩的不適。

終於有一天,因為一條微博我咬牙關了屏幕,決定即使不關閉微博退出網絡,也必須想辦法吐槽一番,以緩解我即將崩潰的前兆——那是一位神交已久的作家的微博,相互關注後我們一直把交流的話題限於國內外小說家和文學現象、琴棋書畫毛筆字等,卻不知他有個五歲的兒子。那條微博中他興趣盎然地寫道:“我兒子吃剩的菜,像不像一幅印象派的畫?”我後來才明白,這條微博如此簡潔,是為了後面可以@一長串的好友來轉發點贊。配圖是一個盤子,裡面剩了幾根麵條,一些菜幫子,還有油汪汪的炒麵汁液。按照提示,這些元素加上一雙有意擺拍的筷子,看起來隱約像一幅有著稀疏頭髮、沒有牙齒和鼻子、眼睛還一大一小的怪物的兒童塗鴉畫。

我有幸被@在一溜名單中,愣了半天卻不知道該怎麼響應一個中年男人的欣喜若狂,只好翻看評論借鑒。開始是“哇,你兒子是外星人嗎?”“果然像啊,天才隨便吃點東西都這麼印象派。”我正想隨聲附和一下點讚了事,一條神評論出現了:“是很神奇!好奇怪呀,自己的孩子怎麼看怎麼高興,我兒子隨地方便,我都覺得像一朵花,特別漂亮!”

我趴在鍵盤上吐了半天血,生生憋成內傷,也沒能說服自己轉發並跟上一條恰當的評論。如果誰能幫我想上一條,我願意在我微博首頁免費幫TA做一輩子的廣告!

痛定思痛,我覺得應付這一切實在是超出我的精力和能力。社交網絡本來是拉近大家距離的,可現在對我幾乎有了生命威脅。既然不能自絕於網絡,沒辦法,我只能悄悄開一個小號。在那裡,我可以放肆吐槽一切而不用顧忌,因為披著隱形衣,誰也不知道我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心靈雞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