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諷刺劇的故事

清宮諷刺劇的故事

歷史上的康乾盛世,也是文字獄大興的時期。文人一個不小心寫了什麼讓皇帝生氣的文字,就會被無緣無故地砍了腦袋。然而,乾隆年間,禮部的一個大臣王佐禮,不但寫了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劇本沒被砍腦袋,反而被皇帝吩咐禮部一遍又一遍地演練,專門用來迎接外使。

王佐禮原先是康熙八皇子手下的,後來雍正即位,賞識王佐禮的才學,非得讓已經回鄉務農的王佐禮出來當官。由於王佐禮熟悉歷史,對於各個時期王朝的禮節多有研究,於是,雍正命他在禮部任侍郎。

這個王佐禮呢,心裡卻是另一番想法。他對自己原來的主子八王爺感恩戴德,他恨雍正搶了他主子的皇位還來不及呢,哪會把雍正封的官當一回事呢。

在王佐禮心裡,他一直以為雄才大略的八王爺一定會登基為帝的,誰知強中更有強中手,半路上殺出了一個陰險歹毒的四王子。

如今,四王子當上了皇帝,讓他做什麼,他也不能直截了當地表示反抗,一腔的怨憤只能放在心裡。

王佐禮為什麼會對八王子如此頂禮膜拜呢?那是因為王佐禮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魁,結果呢,被人從皇榜上抹去了名字不說,抹了他名字的那人還找了刺客,追殺王佐禮。

是八王爺得知了這個消息,悄悄地把王佐禮接到了府中,讓他為自己的兒子講授經文。八王爺自己,也對王佐禮執師禮。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王佐禮受到了八王爺如此禮遇,自然銘記在心。文人嘛,手無寸鐵,要想替枉死的八王爺說話,只有倚仗手中的筆桿子了。

王佐禮正想著為八王爺做點什麼,這時雍正成立了軍機處,王佐禮所在的禮部隨即被撤銷了,他也只有一個四品官的空銜,皇帝什麼也不讓他做,因此,王佐禮只得賦閒在家,終日以喝酒泡澡為樂。

轉眼到了乾隆即位,這個皇帝治理國家很有一套,只是有些好大喜功,對於那些不愛聽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

這年,英國來使馬爾戛尼來華,行至廣東,已是初夏時節。乾隆得到廣東巡撫的奏報,高興異常,當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討接待問題。

和首先奏報,說這是因為皇帝聖恩浩蕩,引得八方來朝。這是我天朝一大喜事盛事,禮節上面,一點兒也馬虎不得。既要顯示我皇英明神武,又要體現我天朝體恤萬民的風範。

有道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和的奏折,正合乾隆的心意。乾隆立即笑了,問道:「那依卿意,這個禮節之事,應該如何辦理呢?」

和不慌不忙地答道:「啟稟皇上,迎接國外來使,自漢代已有先例。漢代以孔孟之道治理國家,孔子一直強調克己復禮,恢復周朝禮節。周武王分封諸侯,自己成了天子。各國諸侯向天子行禮。如今,那英吉利國來朝,自然也得向我皇執諸侯禮。」

乾隆聽到這裡,有些遲疑了,他雖然愛聽和的馬屁,可是諸侯禮是什麼樣的情況,他雖然飽讀經書,心裡可是一點兒底也沒有。想到這裡,乾隆把目光投向了和,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和馬上接著說道:「先皇曾讓王佐禮任禮部侍郎,目的就是為等到我朝賓服天下,四方鹹服時,由他執教周禮的。這個人,對於諸侯覲見天子時,應當執什麼樣的禮節,可是一清二楚的。」

乾隆聽到這裡,馬上指示道:「既然是這樣,就由你全權佈置迎接英吉利國來使吧。所需人員及物品,均由愛卿你來調配,務必使那些番邦夷族見識我天朝威儀,讓我朝恩德傳播天下。」

和等的,正是皇帝這番話。他經手這次迎接外使的活動,肯定會大有斬獲。那可是白花花的一大筆銀子啊。

和為什麼要舉薦王佐禮呢?一是因為王佐禮這個名字肯定也在乾隆和其他大臣的記憶庫中,一說出來,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二是因為王佐禮是個漢人,和在他的面前,自然是愛怎麼就怎麼,王佐禮是不敢反對的。

和還有一個小九九就是,萬一迎接外使的過程中有些疏漏,他一下子就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王佐禮的身上。

王佐禮正在家中喝酒呢,猛聽得聖旨到,慌得丟了酒杯,來到了前廳。他知道,對於自己這樣一個被忽視已久的漢人來說,聖旨多半不會是什麼好事,因此,等到王佐禮聽完讓他籌辦迎接英吉利國來使接待的聖旨,倒是愣住了。

狡黠的和把眼前的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他心裡暗笑,這個王佐禮,許久不經朝事,和鄉下的老翁也差不到哪裡去了。和笑吟吟地說道:「王侍郎王大人,如今旨意已宣,就看您的了。」

王佐禮趕緊施了一禮,答道:「一切仰仗和大人。大人讓下官做什麼,盡避吩咐。」

和點了點頭,許久才沉吟著說道:「具體的事務,我就不過問了。你列個清單,上面需要準備些什麼,需要多少人手物品,什麼時候派上用場,全部寫清楚交給我就可以了。」

王佐禮再傻,聽到和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自然也什麼都明白了。敢情人家是拿他當幌子,其實他是什麼也不用做的,只要擔個名就成了。這事要是辦好了,所有的功勞自然是眼前這位和大人的,要是辦砸了,自己被問罪處斬,恐怕都不會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想到這裡,王佐禮心裡一陣悲憤,八王爺待他的恩德,雍正乾隆待他的輕慢,和拿他當猴耍,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湧至心頭。他要寫,他要把這一切全都寫出來,讓在世的人評評,讓後人看看。

王佐禮字斟句酌地說道:「外邦來朝,向我天朝自然執諸侯禮。我天朝威儀天下,對於外邦,在禮節上,自然要寬柔相濟,懷柔天下。我看了些邸報,說如今的英吉利國,百姓們都喜歡看戲劇。我朝也可以編些劇來,讓這個英吉利來使先看看,到時候就明白見到皇帝該如何行禮了。不知和大人意下如何?」

和聽到王佐禮想編戲劇,更是高興,他本來也不想讓王佐禮辦什麼事兒,人家主動退出去編戲,對於和來說,可真是打瞌睡的人遇著枕頭,想不睡都不行了。

和當即表態同意,說還是王大人想得周全,連那些異族番邦人的嗜好都瞭如指掌,真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了。只要王大人能辦得好,所需的一切費用,都由他向皇帝稟報,按需撥付。

王佐禮得到了這樣的承諾,立即著手寫了起來。他先寫隔著遼闊的大海,有一孤島小柄,彈丸之地的國王聽說了威名遠播的漢邦,心生羨慕,派使攜禮來朝覲。沿途之中,需要經過浩瀚的大海,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四龍王聽到這樣的盛事,緊急召開了會議,要求使節過海,各路蝦兵蟹將不得阻攔,而海浪神那段時間也得保證風和日麗。

龍王們商量已畢,各自回府交待。各路兵馬滿口答應,惟獨南海龍王四子心懷不滿,他認為島國國王要朝見天朝,先得禮拜龍宮,於是,龍王四子悄悄地帶著一干兵馬,專等著那外使過海。就連海浪神,也不敢不給龍王四子的面子,乖乖地守候在入海口,專等那外使一來,就興風作浪,讓那外使無功而返。

卻說那漢邦,聽說外使即將來朝,大喜之下,派了皇帝八子作為專使,前往迎接。到了外使下海的那一天,漢邦皇帝八子也趕到了海邊,只見南海邊,愁雲密佈,狂風大作,浪高逾丈,黑色的浪花席捲滔天寒氣,直逼船頭。嚇得那外使立即準備調轉船頭上岸。

此時,漢邦八皇子持槍向天,乘船入海,先與海浪神一番廝殺,接著,又和南海龍王四子斗在了一處,龍王四子不敵驍勇的漢邦八皇子,一個不小心,被八皇子一槍挑下雲端,墜海而亡。

四海龍王聽到噩耗,急急地領了人馬,奔赴入海口,準備與漢邦八皇子決一死戰。漢邦八皇子從容應戰,高聲念道:「我天朝受命於天,下祚於地,上仰日月星辰,下俯蒼海大地,自吾皇已來,萬邦鹹服,八方來拜,此則天恩,也乃神賜。如今,有異邦皈依我朝,免於戰亂之苦,四海之內,皆應俯首貼耳。誰知南海龍王四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運命所繫,逆天而行,其之死,上乃天意,下亦自取。我堂堂皇八子,今天在這裡命令你們,一一收手,改天換日,此才是天道。」

四海龍王無言以對,只好揮袖作法,一時間,睛空萬里無雲,海高千尺無浪,異邦外使紛紛走上船頭,向八皇子叩拜禮節,高呼:「漢邦威儀,今天才得一見,實在是我等之福,萬民之福,天下之福。」

王佐禮寫好劇本,交給了和,和粗略地看了看,很開心地送給了乾隆,乾隆呢,下旨讓宮中舞女們去演練。

等到了馬爾戛尼一行抵達京城的第二天,乾隆皇帝就領著文武百官和馬爾戛尼等人,前往乾清宮聽戲。王佐禮也坐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戲演著演著,就有官員們開始咬著耳朵,竊竊私語了。乾隆也覺得這戲不太對味,猛地,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就是四皇子,也就是龍四子,如今這戲,不就是在罵自己的父親嗎?想到這裡,他把目光投向和。

和呢,還沒有從到手的一大筆金銀珠寶的高興中緩過勁來,忽然看到了皇帝臉色鐵青,嚇了一跳。和是何等聰明的人呀,他馬上聯想到龍四子和雍正之間的聯繫,不由得勃然大怒,好你這個王佐禮呀,敢拿皇帝和我開涮,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和恨恨地看向王佐禮,只見那王佐禮正凝神看戲,他一邊看,臉上還帶著微笑,笑著笑著,癱倒在了座位上,一動不動。

和情知不妙,趕忙讓人悄悄地把王佐禮送到太醫院。他呢,也顧不上看戲了,急匆匆地向皇帝稟報說內急,要方便一下,其實他一出門,就直奔太醫院而來。

太醫的消息讓和無比沮喪,這王佐禮竟然死了。和心說完了,這回替罪羊沒有了,他就是首當其衝,要被皇帝治罪了。

就在和無比著急之際,他聽到不遠處傳來陣陣掌聲,他找了個太監一問,敢情那馬爾戛尼正在誇讚這齣戲呢,說是這戲中的龍王八子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有一比。

和靈機一動,急匆匆地跑去向乾隆賀喜:「原來這王佐禮不但博古,而且還對異域瞭解很多,他這戲,竟然是盜用了外邦的創意,專門是向外邦人展示我天朝威儀,我天朝皇帝無所不知呀。」

乾隆雖說看出了端倪,不過這戲既然能讓外邦來使高興,他索性也就不追究了。事後,乾隆還專門和馬爾戛尼討論了一下莎士比亞呢。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