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掠人之美

弗裡克斯·門德爾松(公元1809—1847年),是德國19世紀群星璀璨的音樂家中甚為耀眼的一顆明星。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傑出的音樂成就卻給了門德爾松真正的不朽。

一次,少年門德爾松受到魏瑪大公的邀請,前往宮廷去演奏。他跟著樞密顧問歌德的夫人一同前往,可到了宮門,宮廷侍官只把歌德夫人畢恭畢敬地請進去,卻誤把門德爾松當作一個小苞班,阻留在進門脫大衣的房間裡。門德爾鬆開始並沒介意,只是靜靜等待有人來招呼他進去。結果一個多小時悄然而逝,並未見到請他進去的人影。小門德爾松生氣了,他討厭這種無端浪費時間和極不尊重人的作法,於是一聲不響地步出宮門,拂袖而去。待大公傳出話來,他已無影無蹤。小門德爾松維護自己尊嚴的行動,在魏瑪大公的宮廷留下一個大大的驚歎。

1829年夏天,年僅20歲的門德爾松已開始作出國旅行演出。在倫敦,他的演奏引起滿城轟動,人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他也從此對英國情有獨鍾。有一天,門德爾松訪問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特在白金漢宮為他舉行盛大的招待會。其間女皇當眾讚譽:僅憑《伊塔爾茲》一曲,就足以證明門德爾松是音樂奇才。女皇表示,她本人是如何如何對《伊塔爾茲》推崇倍至。門德爾松聞言,滿面通紅,坐立不安。待人們熱烈的情緒稍稍平靜,他站起來誠摯而認真地說:「承蒙女皇陛下喜愛,但《伊塔爾茲》不是我的作品,而是以我的名字發表的妹妹芬妮的作品。」舉座為之訝然。門德爾松進一步解釋說:「這正是受到讚譽時自己羞慚滿面的原因。由於門德爾松的兄弟不贊成用女人的名字發表作品,才把門德爾松的名字署在其上。雖然此事無人知曉,但門德爾松不能掠人之美。」聞聽此言,人們對門德爾松的熱愛與崇敬,更添一重。

門德爾松的作品和其品德交相輝映,成就了一位傑出藝術家的形象。

【大視角】

掠人之美,無異於巧取豪奪。誠摯不欺,正所謂玉潔冰清。一切費盡心機的裝點,都只有一時半刻的喧嘩。一切踏實自在的言行,才見得永不褪色的榮光。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