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何曾有虛士

「六朝三大家」之一的張僧繇,系梁武帝時期的一位全能畫家。傳說他曾在金陵(今南京)安樂寺殿牆上畫了四條龍,但都未點龍睛,言稱點上眼睛,龍會立即騰空飛去。有的人不相信,堅持要請他點上眼睛試一試。僧繇駁不開情面,便執筆從之。可是剛剛把一條龍的眼睛點好,突然霹靂炸響,金龍霎時騰雲遠行不見了蹤影。觀者大駭,從此留下「畫龍點睛」的典故。又傳,那時的潤洲興過寺,苦於鳩鴿棲居於樑上,穢污了佛像。僧繇聞知,趕來在佛殿上畫一鷹一鷂於東西壁,且皆作側首向簷外探視狀。自此鳩鴿懼之,再不來騷擾。

且說初唐時期也出了位大畫家閻立本,系唐代畫人物的先驅。他在當時近師鄭法士,遠師張僧繇,學有專長,青出於藍。但無論達到何等成就,甚至被譽為丹青神手,他仍敬服於前人的繪畫成就,不敢有些微滿足。

有一次,閻立本路過荊州,早知有張僧繇的名畫存於這裡,便忙著去親自看一看。想不到的是,第一天見到張僧繇的作品,怎麼看也找不到要領來,自認為無甚佳處,不過是「虛得名耳」,哪裡有「畫龍不點睛,點則飛去也」的神妙呢?於是,怏怏而歸。第二天起床後,閻立本忽然想到,僧繇乃前輩大家,其作品怎會不見神奇呢?可否是自己學識淺薄,看不出妙處來呢?思考到這裡,他不敢耽擱,急忙又趕到那畫前認真仔細地鑒賞無數遍,真的尋到不少精妙之處,覺得僧繇作為大師,自當有其所長。

第三天本該告別荊州啟程而去的,可是好像還有許多牽掛一般,思來想去,閻立本才悟到自己還惦記著張僧繇的佳作,惟恐那畫中還蘊含有更為高超之處,未被自己學得。於是再次急急趕去,深深品味。啊!神來之筆突地展現在眼前,無窮妙趣幾乎取之不盡,一時間竟使閻立本呆愣在那裡,轉瞬又擊掌讚歎:「名下定無虛士也!」至此,他是衷心地歎服,遂在畫前俯首敬拜,盡力領教神妙,留連十日,坐臥對之,難離難捨。

【大視角】

但凡前人認定並列為楷模者,多有優異可取之處。唯有深入探尋,多方體察,反覆比較,才是智者所為。可憐今人,競相以否定、批判、痛罵為能事,卻不知自我所處的位置,至多一孔之見而已。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