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統:英年早逝的仁愛太子

蕭統:英年早逝的仁愛太子

蕭統,南北朝時期梁朝開國皇帝武帝蕭衍的長子,年僅一歲就被封為太子。可能相對於他的名字,他更為世人所熟悉的是他的謚號“昭明”,因為這個名字的背後聯繫著一部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書——《昭明文選》,這部《昭明文選》就是由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撰的。死了千百年後,著作還能流傳至今,算是一牛人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蕭牛人為何沒能登上皇位:

蕭統在歷史的評價是很高的,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文學素養,雖然在政治上沒什麼作為,但是他是個才子,還是個孝子,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帝王最該具有的仁愛之心,史書上關於這方面的記載不少,本人在這裡就不做古文翻譯了,簡而言之,就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總會大規模的救濟貧民。正因為這樣,當時老百姓都盼著他早日登基,頂替他那個篤信佛教,不管人民死活的老爹。可是有時候上天就是喜歡開玩笑,南北朝因為朝代更替頻繁,皇帝在位時間往往很短,在位十年八年就算長的了,可是不知道梁武帝蕭衍是不是太信佛的原因,居然活了86歲,在位48年,而整個梁朝才存在55年,要不是最後被活活餓死,如果正常死亡說不定有可能超過乾隆成為中國最長壽的皇帝了;相反,再來看蕭統,只活了31歲,比他老爹還早死18年。

但如果只是單純的早死,命中注定等不到繼位,只能算他倒霉罷了,但之所以說蕭統悲情,就在於他不是簡單的早死,而是因為一件名為“蠟鵝厭禱”的事件,史載,蕭統的親媽丁斌妃死後,蕭統選了一塊墓地並埋葬了丁斌妃,事後,有一個道士告訴蕭統,說他所選的墓地不利於死者長子,也就是他本人,破解的方式是在死者墓側的長子位埋入蠟鵝等物,真是封建迷信害死人啊,蕭統不但信了,而且還照做了,要知道這可是巫術,那在古代可是大忌啊,後來這件事被他爹知道了,挨罵是免不了的,最要命的是,是被他老子疏遠了,這要是在一般家庭也就算了,但是在帝王之家,只能說是“老爹生氣了,後果很嚴重”,想按部就班的順利登基估計是有難度了。蕭統這孩子也清楚知道這一點,雖然劇情老套,但是歷史的軌跡的確是這麼發展的,一個一身抱負的太子在受到打擊之後開始轉化為寄情山水遊樂,沒過多久,就在和妹妹“遊船河”的時候落水,並傷了大腿,雖然被救了上來,但因為鬱鬱不得志,傷一直沒養好,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從這點看,那個道士還是算的挺準的。

後記:梁武帝蕭衍晚年越發糊塗,不但更加篤信佛教,自己四次出家,而且錯信北朝反將侯景,並因此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亂”,自己也被活活餓死在宮殿之中。“侯景之亂”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梁朝也因此元氣大傷,終於在蕭統死後的僅僅26年就滅亡了。

點評: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如果不發生“蠟鵝厭禱”事件,蕭太子就不會早死,以他老爹晚年篤信佛教的癡迷程度(前後出家四次,中國皇帝中只此一人,沒考證的建文帝及大理諸帝不算),說不定晚年也會學乾隆禪讓給蕭統,就算不禪讓,也可以熬死他老爹吧。雖然歷史上沒有對蕭統的政治作為及能力做過什麼太多的介紹,但是就憑他的仁慈之心,雖然不一定能成為什麼千古一帝,但至少能是個不錯的守成之君,當不成漢武帝,至少能當個漢文帝,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不說能一統中原,但至少不會戰火連天,發生“侯景之亂”,梁朝也不會那麼早的滅亡,如此一來,歷史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就不是我們所能預測的了。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