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被廢原因

胤礽:兩立被廢的大清太子

胤礽,清朝聖祖康熙皇帝的次子,生母為孝誠仁皇后赫捨裡,因母親在生他難產而死,而康熙又與赫捨裡伉儷情深,所以愛屋及烏,這位嫡子在其一歲半的時候,就被他老爹冊封為太子,他也因此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位被公開冊立的太子,也是除同治之外唯一一個本應沒有懸念繼承皇位的皇子(同治他老爹咸豐就生了兩個兒子,另外一個還三歲就死了,想有爭議,除非他老爹有私生子),還是一個兩度被立為太子的人,就是這麼一個理應繼承皇位的人,卻也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沒能讓他最終登上皇位呢?

根據史書記載,胤礽的先天條件還是很好的,本身就天資聰穎,再加上千古一帝康熙的精心調教,起初的形勢還是一片大好的,如果康熙像他老子順治一樣短命的話,也許歷史上就不會出現「兩立兩廢」的太子胤礽,而是年輕有為的清帝國入關後的第三任皇帝胤礽了,可是胤太子點子實在太高,他遇上的爹是全中國五千年時間裡在位時間最長的爹——在位61年的康熙,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件趣事:當胤礽啥也不懂還在襁褓之中時,他是太子;當他牙牙學語的時候,他是太子;當他已經成年的時候,他是太子;當他都當爹的時候,他還是太子;一晃過了三十多年,當他35歲的時候,他還是在做著他那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當了33年的太子,並且老爹身體還不錯,胤礽有些沉不住氣了,他開始不規矩了,並有了一些越權的行為,但此時的胤礽還沒有什麼太明顯的結黨隱私,逼父退位的舉動,可以說,胤礽的第一次被廢,自身原因有,但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因為康熙登基早,兒子多,胤礽的競爭對手之多堪稱清朝第一,歷史少有,你像以上我們介紹過的幾位,充其量是哥兩爭,再厲害點的,就是第三方獲利。可是看看胤礽的身邊,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哪一個都不是善茬,他不甘心在自己的位置呆著,但是更多的人卻在窺視他的位置,來自多方的中傷還有不利於自己的小報告,再加上自身確實不怎麼乾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同志第一次被廢,被幽禁鹹安宮。

被廢的憂傷和失落並沒有伴隨胤礽太長時間,因為頭腦清醒了的康熙,理智的認識到自己的兒子雖然有些缺點,但是還沒有達到叛逆的程度,因此僅僅兩個多月後,胤礽的太子之位失而復得。可是第一次被廢的經歷並沒有讓他從中汲取教訓,在消停了一段日子後,他開始變本加厲,你當老子的不是說我有謀逆之心嘛,那好,那我就真的結黨,保證自己早登帝位,這一次,康熙真的忍無可忍,於是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廢,再一次被禁固在鹹安宮中,只是這一次,他再也沒有翻身。

後記:康熙六十一年,千古一帝終於病逝了,這裡我們暫且按正史的說法,他在臨終前,是出自內心的將皇位傳給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後,也沒有忘記他那個被兩立兩廢的二哥,將幽禁地點遷到了祁縣鄭家莊,並派眾兵嚴加看守,兩年後,胤礽在此病逝,時年五十一歲。

點評: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胤礽有缺點是正常的,但是最不該的就是他不該不甘於寂寞,本來都是太子了,只要你有耐心,皇位早晚是你的,你何必那麼著急登基呢,如果你真等不及了,大可以學李世民靠強大的武力逼宮嘛,可是卻沒這膽量,只是結交了幾個大臣,又能起到什麼根本作用呢。相信如果胤礽肯乖乖的等著帝位,以他單純脾氣暴躁、親情冷漠這點缺點,不見得就會成為被廢的理由,兩次機會都沒把握住,只能說是可惜了那麼好的條件了,如果他能乖乖等到登基的那一天,康乾盛世說不定是提早結束了,但是腐敗的晚清也許相應的也不會出現了,誰又能說清呢?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