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贖越石父

春秋時期,齊相晏嬰出使晉國,路過中牟地方,看見一個人頭戴破帽子,反穿皮襖,身背飼草,正坐在路邊休息。

晏子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位有修養的君子,於是就派人問他:“你是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

那人回答說:“我是齊國人,名叫越石父。”

晏子就把他叫到跟前問道:“為什麼來到這裡?是不是家裡遭到什麼不幸?”

越石父說:“我在中牟賣身為奴,看見了使者路過,打算跟您回國。”

晏子問:“為什麼要賣身為奴?”

越石父回答說:“由於飢寒交迫,我便賣身為奴了。”

晏子問:“當奴僕幾年了!”

越石父回答:“已經三年了。”

晏子問:“可以贖身嗎?”

越石父回答:“可以。”

晏子便把拉車左套的馬解下來,用這匹馬把越石父贖買下來,並與他一起坐車回國。

回到相府,晏子沒跟越石父告辭就進了自己的房門。越石父很生氣,要與晏子絕交。

晏子派人傳話說:“我不曾與你結交,談何絕交?你當了三年奴僕,我今天看見了才把你贖買回來,我對待你還算可以吧?你怎麼可以恩將仇報?說什麼絕交?”

越石父說:“士人不在知己朋友面前,可以受屈辱;在知己朋友面前,可以得到舒展。所以君子不因為對人家有恩而輕視人家,也不因為人家對自己有恩而向人家屈服。我給人家當了三年奴僕,卻沒有人理解我。現在您把我贖買回來,我認為您理解我了。先前您坐車,不同我打招呼。我以為您是一時疏忽了。現在您又不向我告辭就直接進入屋門,這同把我看做奴僕是一樣的。既然我還是奴僕的地位,就請再把我賣到社會上去吧!”

晏子聽了越石父的回話,走出來,請求和越石父見禮。晏子說:“以前我只看到了客人的外表,現在理解了客人的內心。我聽人說過:考察他人行為的人不助長人家的過失,體察他人實情的人不譏笑人家的言辭。我可以向您道歉,您能不拋棄我嗎?我誠心改正錯誤的行為。”晏子命令人把廳堂打掃乾淨,用酒席盛情款待越石父。

越石父說:“我聽說過,最高的尊敬不講究形式,用尊貴的禮節待人不會遭到拒絕。先生以禮待我,我實在不敢當。”

晏子於是就把越石父奉為上賓。

【大道理】:

只有以禮待人才能結交知心朋友,幫助人也不要以恩人自居。

《經典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