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是我的編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生時代就在省級報刊發過作品,一畢業就被一家大報高薪聘了去,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部主任。可謂少年得志。那天他打電話給我,談了會兒稿子的事,就在談話快要結束時,他告訴我他剛剛過了30歲生日,語氣中透著些許感慨。於是我問他有何感想?他說很多,最大的感想是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一直埋在心裡的3個夢想,現在終於明白,永遠也無法實現了!既然無法實現,藏在心裡只能折磨自己,所以決定刪除。
我一時無語,靜靜地等著下文。
“第一個要刪除的夢想,是英語。你知道嗎?我從7歲就開始學英語,開始是被父母逼著學,為此沒少挨打受罵,每天早晨睡的迷迷糊糊就被叫醒,起來背單詞。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用壞了3個錄音機,兩個復讀機。結果呢,我的英語只能和中國人說,一遇到老外,就得去找翻譯。現在回過頭來想,真是傻透了!我既不想做職業翻譯,也不想定居國外,一生中用英語的機會能有多少?需要時雇個翻譯就行了,幹嘛這麼折磨自己呢!這樣一想,就通了,人也輕爽了不少。”
我無聲地笑了,暗想:像阿文這樣被英語折磨過的人,在中國恐怕不是一個小數目吧?不知道他們聽到這番話,會做何感想?是想像阿文那樣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到底?
“第二個要刪除的夢想——”阿文又繼續說道:“是浪漫。我承認,浪漫的感覺的確很好,但只適合年輕人。我已經30歲了,不想再要什麼過程,我要直接步入生活。比如下了班兩個人一起去超市,買新鮮食物,或給家裡換一個新款窗簾。像那種情人節花20元買一支玫瑰、聖誕節花幾百元去吃哈根達斯的事,我不會再做了。這種事30歲之前做就叫浪漫,30歲之後再做,就是浪費。”
我忍不住想笑,但好像被梗住了,沒笑出來。
“第三個要刪除的夢想,就是野心。野心這東西好是好,但和浪漫一樣,是年輕人的特權。我不否認,世界上也有大器晚成的人,但那是極少數。對大多數人而言,如果30歲無跡象、40歲無成果,恐怕一生就不過如此了。我今年30歲,雖然文章經常見報,書也出了幾本,但我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可能成為海明威了!那種人是天才,是上帝用特殊材料造成的,幾十年才能降一個。而我最多也不過就是一人才吧!就算終其一生不吃不喝日夜兼程地寫作,也不可能寫出《老人與海》那樣的傑作,不如不去做這個天夢,給自己定一個更現實、更適合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目標吧。”
阿文的一番感言,讓我想起不知誰說過的一句話:男人30歲之前是半成品,30歲之後才是成品。照此說法,阿文應該算是成品了。他今天說的這番話,也像是成年人所為。我相信,他以後的人生會更踏實,更平穩,更少犯錯誤,作為朋友,我應該為他感到高興才是。但不知怎麼,高興之餘,卻有幾分落寞。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依我看,人生更像是一部分為上、下兩集的連續劇,以30歲為界,上半場是一個不斷積蓄、不斷體驗、不斷爆發的過程。下半場則是一個不斷丟失、不斷內斂、不斷刪除的過程,直到最後,抵達終點,我們將刪除自己的最後一樣擁有——生命。這的確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又能怎麼樣呢?主動的刪除總比被動的接受要好,我尊重那些60歲仍堅持自己、不肯放棄夢想的人,但像阿文這樣30歲想要刪除夢想的人,亦不敢輕看。
【大道理】:
坦然地面對生活,拋棄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