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看來,官員們的生活應該是很富足的,所以仇官的意識非常強烈。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官員中也有弱勢群體,真正清廉的官員,日子過得很拮据。要耐住寂寞努把力還可以勉強做到,要耐住清貧真的很難。一個真正廉潔的官員,有著無窮無盡的煩惱。
●知道嗎?官場也有弱勢群體
返回江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網絡,民聲網和騰訊採訪我的訪談和視頻,果真被下了,我變得不安起來,猜想是不是省委有什麼高層領導不高興了,該不會釀成什麼政治事件吧?如果真那樣,我丟官事小,民聲網那幫小兄弟可就要全部失業了。我驚恐地打電話給報社,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回復說:「沒事,薛小林那標題做得太恐怖了,省委宣傳部打了個電話來讓下了,我們就下了,就這麼簡單。」
「沒說要處分人什麼的吧?」我不放心,追問道。
「沒有沒有,其他的他們什麼也沒說。」聽口氣不像挨了霉的樣子,我這才徹底地放下心來。
但我還是很鬱悶,我又沒有說錯什麼話,只是媒體標題用得不好嘛,改改不就行了,用得著下了嗎?好多人都以為我倒了大霉。我正鬱悶著呢,某網站時政論壇的朋友子春打來電話,邀請我下午兩點鐘和網友做一個在線交流,我很委婉地拒絕了他。他似乎明白我的心事,如點了我的七寸似的對我說:「我很欽佩像您這樣敢講真話的領導,我知道您最近壓力很大,特別是『領導幹部財產公示』的問題社會上對您產生了歧義,我們做這期節目就是為了給您澄清。我們這個論壇是很權威的,希望您能給我們網友一次和您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見子春十分誠懇,我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在和全國網友面對面的交流中,許多網友再次提出要我公示自己的財產。因為我的財產本來就不多,不怕公示,所以我很坦然地做了交代:「工資2600元,沒有存款,一套179平方米的住房,貸款15萬元,還貸期20年,股票三到四萬元,僅此而已。」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訪談剛剛做完還不到兩分鐘,就有網站發佈消息:江南副市長公示財產,沒有存款,但玩股票!氣得我火冒三丈,但又奈何不得。我打電話給子春說:「怎麼樣,我沒說錯吧,財產公示暫時搞不得,節目才做完就有人做文章了,三四萬元的股票也叫『玩股票』?真是滑稽,媒體和商業結合在一起真是可怕啊!」
子春呵呵直笑,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在老百姓看來,官員們的生活應該是很富足的,所以仇官的意識非常強烈。其實,這真的是一種誤解。官員中也有弱勢群體,真正清正廉潔的官員,日子是過得很拮据的。就拿我的原單位雲夢市旅遊局來說吧,職能弱,權力小,清水衙門一個,我經常開玩笑,就是把旅遊局全年所有的辦公經費全貪了還不夠判20年,真可謂想貪而不得啊。就這樣一個窮得滴血的單位,全局20多人,人均年收入3萬出頭,家屬下崗的卻佔了一半。就拿我來說,只要在網上搜搜我的簡歷,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到江南掛職副市長之前沒有供職過一個有權、有錢的單位,加之愛人又下了崗,家庭收入勉強能過生活。好在我還能寫,每年能寫出點錢來,托公積金房貸政策的福,儘管要還債20年,但經過了近20年的奮鬥,我終於住上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組織部門任命我為江南市副市長的文一下來,好多親戚朋友都說:「這下好了,致遠可以發財了。」我對我老婆說:「哎呀老婆,誰不想坐寶馬住別墅啊?我也想發財呀,可是這個財發不得啊,如果發了財,恐怕我下半輩子就要到牢裡過嘍。一句話,想當官就莫想發財,想發財就莫當官,所以這一輩子你莫指望我能發財……」
我有一句名言:「做人要耐得住寂寞,做官要耐得住清貧。」要耐得住寂寞努把力還可以勉強做得到,要耐得住清貧真的很難。一個真正廉潔的官員,有著無窮無盡的煩惱。
最大的煩惱是捐款。扶貧幫困要捐、助殘要捐、慈善要捐、地震要捐、洪災要捐、冰災要捐……如果你分管教育,教育基金、學生救治等等都要捐。在這種大災大難、慈善公益事業面前,領導要做表率,人家捐100元,領導最少得捐200元,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2005年我剛去江南就趕上了好幾起捐款,捐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有一天剛剛捐完款到農辦食堂去吃飯,碰上當時的市委書記也在。我很納悶,市委書記的工資也不是太高(那時候還沒有津補貼一說,縣裡的工資非常低),凡有捐款他均要帶頭,怎麼受得了呢?是不是捐款單位事先給了他錢讓他做個樣子,或是市委辦給他報銷了?我是一個心裡藏不住事兒的人,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也不經腦筋過濾,直接就把我的疑問向當時的書記提了出來。書記並未生氣,呵呵一笑,頗幽默地回答道:「你看你看,連致遠同志都這麼認為,難怪老百姓不理解,我們這些當領導的也真是為難啦,左也左不得,右也右不得,碰到捐款你多捐點吧,老百姓會罵,這個狗日的貪官貪了那麼多錢,你看他出手多大方;要是少捐點吧,老百姓也罵,這個狗日的貪官貪了那麼多錢,怎麼這麼小氣呢,只捐這麼一點……」
這讓我想到了領導幹部財產公示,老百姓是不是也會這樣看呢?
在領導幹部和老百姓之間沒有建立起互信機制之前,這是必然的。
其次是高築的「人情債」。老百姓只看到領導幹部請客斂財等灰色的一面,殊不知他們的人情付出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老百姓赴一次紅白宴,一般100塊最多200塊就綽綽有餘了,可當領導的不行。領導送情的對象要麼是同僚,更多的是市級領導,一出手500不多5000不少,一年下來,負擔不輕。像我們這個級別的領導吃飯不花錢,抽煙不花錢,但一年下來就是攢不到錢,錢哪裡去了?送情都不夠。好在我不唯上,沒有大情,但小情卻不斷,市裡那麼多同僚,還有分管線上的班子成員,他們家裡有個什麼紅白喜事你還得去啊,否則人家會說你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做人。當然,如果我稍微「不廉」一點,其實也不用如此煩惱,好多領導送情的錢,不都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報銷了嗎?有幾個自己真正掏了腰包?
第三大煩惱來自家庭。人家同樣是當官的,香車寶馬,一擲千金;你也是當官的,老婆下崗,生活拮据。這種強烈的反差不是一般家屬所能夠容忍的。我的愛人脾氣好,也看得開,但也有抱怨的時候。我一回家她就喜歡嘮叨:「你當了副市長不指望你發財,給我安排個工作總不為過吧?你看人家的老公,還只是個鄉鎮黨委書記,都把自己老婆調進了財政局,你難道比一個鄉鎮書記還不如?」我一聽就煩:「你沒得工作怪我,早搞麼哩去了?要怪就怪你自己沒得出息。」老婆不服氣,罵我沒卵用,罵過來罵過去,家庭戰爭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當然也有能夠理解我的。2009年年末,江南的教師,為政府沒有兌現津貼,相約要到雲夢進行集體請願,為了阻止他們,市委決定每個市級領導採取包片、包校辦法分頭去做安撫工作。我被分到了市五中。在校長會議室裡,我和學校的老教師代表們見了面。在溝通過程中,我和老教師們曬起了工資。我問他們:「你們相不相信,我每個月的工資還沒有你們多?」老教師們個個搖頭,沒有人相信。於是我一筆筆詳詳細細地把我每個月的收入報給他們聽,他們噓唏不已。曬完工資,我對老教師們說:「我和大家曬工資沒別的意思,只想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教師的地位上升了,二是我們大家都很難,要相互理解。江南的財政很困難,但再困難也要想辦法,不能虧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市委柳書記說了,財政再難也會想辦法,先教師、後幹部、再領導,爭取年底之前解決問題!」
一番肺腑之言,說得老教師們熱淚盈眶,一起集體上訪事件,就這樣被和風細雨地化解了!
自從我在網上放出「反對領導幹部財產公示」的言論之後,許多網友對我提出了質疑:「是官官相護?還是膽怯?」其實都不是。我不反對領導幹部財產公示,只是認為在現階段不宜操之過急,說我「反對公示」,是媒體譁眾取寵提高點擊率的慣用手段,斷章取義了我的觀點。我為什麼會發出「官員財產公示會引發社會混亂」這樣的言論呢?完全是基於我對中國國情和基層的瞭解。
我認為貿然公示官員財產,一是會加劇老百姓貧富不均的心理落差,激起社會更加仇官。由於我國經歷了計劃經濟、商品經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多個階段,官員財產的構成變得極為複雜,即使司法部門出馬,也難以分清合法、非法、灰色收入的界限,最要命的是差距拉得很大。假設其收入全部合法,一旦公示,老百姓的心態會嚴重失衡。比如,某些大型企業的老總,家裡資產上千萬,同樣是納稅人,你說他們憑什麼就要比我們老百姓多拿那麼多錢?這樣的財產公示出來,老百姓心裡能平衡嗎?一旦公示,在巨大心理落差的影響之下,老百姓能不民怨沸騰?我們之所以想公示官員的財產,就是想懲治腐敗維護社會穩定,萬一貿然公示引發社會混亂,還不如循序漸進,先建立機制,再形成制度,最後養成一種習慣,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算水到渠成了。
二是讓老百姓對中國官場更加失去信心。不公示不知道,一公示才知道中國官場近親繁殖的現象有多嚴重。夫妻官員、父子(女)官員、兄弟、妯娌、連襟官員等充斥官場,許多地方已經發展到了家族勢力把持當地政局的地步。這樣一種官僚結構,老百姓能夠接受得了嗎?
在中國,我可能是官員公示自己財產的第一人。就在我的財產公示之後,各種矛盾立馬便顯現了出來。一是有很多老百姓不相信我有這麼「窮」。一個副市長,不貪不佔,一年只收幾個節禮紅包剪幾個彩就夠了,怎麼可能這麼「可憐」?二是我女兒面子上掛不住。她的同學們取笑她:「你爸不是副市長嗎?你們家怎麼還欠了那麼多貸款呀?」三是老婆的面子更掛不住。儘管她下了崗,她走出去再怎麼也還是一個副市長的老婆,這下可好,把家底一兜,居然這麼「窮」。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還有幾個人「以清貧為榮」?四是就我自己而言,壓力是不言而喻的。我的領導和同仁們保持沉默,心底裡反感是肯定的:那麼多領導都沒公示,你逞什麼能?這不明擺著你要逼領導上梁山步你的後塵嗎?
我真的沒那麼想過,我只是想怎麼讓一個好的制度實施得穩妥一點。對此,我有兩個主張。一是先推行領導幹部任前財產公證,待下次榮升前再公證一次,將兩次公證的結果比對,如果財產增幅過大又沒有正當合法的理由,說明此幹部不能啟用。這樣就能夠起到預防腐敗的作用。待領導幹部們形成了習慣之後再推行公示制度,就沒有什麼阻力了。二是推行領導幹部費用開支公示制度。這一項倒真的可以立馬向社會公示。官員開支這部分很可能會產生腐敗,只有把這筆開支公之於眾,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