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平西王死中得活 嘉佑王發配功臣
蒼天不絕小英雄,險死還生到驛中;
只為災星猶未退,奸謀屢害迭重重。
再說嘉佑王聽了狄母后之言,說到他為娘的難及得當今貴妃之語,是以難救得侄兒。天子聽了這句話,擔當不起,心中覺得慚愧,忙上前曲背彎腰,尊聲:「母后娘娘不用心煩,如今即差官前去救他罷。」太后娘娘說道:「此時只恐頭兒墮地了。」眾文武說:「臣啟娘娘,此時天色尚早,狄上親還未正刑。」當時天子即差值殿官急往法場救轉狄爺。此時國丈怒容滿臉,焦廷貴得意洋洋,大罵一聲:「龐賊!」快馬加鞭回歸王府,報與高年太后。太太聽罷,驚惶之際流淚說:「兒啊,想你吃了許多苦楚,受了多少辛勞,方能征服西遼,只望你平安人吃平安飯,豈知今日又起風波,大難臨身。幸得姑娘出朝去救,聖上必然恩赦了。」按下不表太太之言。
再說狄爺得救,進了金鑾殿,叩謝君恩赦罪,多蒙太后娘娘活命之恩,又參見太祖龍亭。國文也參見了太后娘娘,太后說:「你是國丈麼?」龐洪說:「臣不敢當的。」太后說道:「你堂堂天子的國丈王親老大人,你既為極品之官,何必如此生成一片妒賢嫉能之心,幾番陷害我侄兒?你做人為何這等狠惡奸刁的?」龐洪說:「這是臣不敢為的。」太后說:「胡說!好好地保他前去征西遼,要借刀殺人,你還強辯麼?」龐洪說道:「娘娘,是老臣一心為國,猶恐西遼又動干戈,因思沒有勇將可當此任,是以保舉五虎英雄前往,若不是老臣保他前往西遼,狄王爺焉能加官進爵,勢位封王。」太后說道:「他封了王位,你滿恨著,又與楊滔同謀把飛龍頂冒鳳姣來行刺,我侄兒幾乎死在番婆之手。又虧得皇天庇佑,這英雄又是死裡逃生,皆得包卿之力。就是今日這條計,全虧得老身早已知情,如若不然,我侄兒身首分為兩段。到底狄青有何不好,你與他結得如此深冤,定要生心害他?今日可將冤家之由實實說來,休得隱諱。」龐洪此時伏倒金階,頭也抬不起,只得連稱:「娘娘啊,臣實無此意,休得枉屈了老臣。」太后娘娘說:「今日老身與你講個明白,自今以後勸你要做個好人罷。倘若仍要做奸臣,不獨臭名萬載,只恐罪盈滿貫之日終須有報。近則報在自己,遠則報在兒孫。」此時國文也不敢再答奏,只得諾應連聲而退。
太后娘娘又問當今道:「若說珍珠旗是假的,龐國丈是個能手,何不命他把真旗取到,如取得真旗回來,目今這旗是假的,然後定罪如何?」天子一想,若要國丈去,明是叫他前去吃苦了,說:「母后,旗之真假,如今一刻之間,到底力辨不清,且從緩而辨。但狄青有失君臣之禮,如若置之不問,有於國法,難服眾臣之心,還望母后諒情處斷。」若講到嘉佑王在龐妃面上,原來不肯吃虧的,只因狄太后出朝,雖赦了平西王,到底還要問他定罪名,多少遮遮面光。此時猶太后想來失了君臣之禮,原是難正國法處斬的,今日罪名不依,恐被眾人私議,便叫聲:「包卿,你是個忠心正直之人,須判定他一個什麼罪名,方為妥善?」包爺說:「臣啟娘娘,若論臣失君禮,即與欺君之罪相同,本該立時斬首。惟念有功於此,從減等定他一個徒罪,實為至當。」太后說:「包公判斷公平,可准依的。」說完即起,扶輦回宮而去,隨即又抬送回大祖龍亭。此時仁宗天子、眾大臣一同相送,狄太后放心回宮中,不表。
且說嘉佑王便說:「包卿即把平西王定了徒罪,還該定了地方才好。」包公一想,這是試我面光的,乃據理而行,有甚相干!即奏道:「離京一百里,發配游龍驛,萬歲龍心如何?」天子說:「准卿所奏。可著一員官押解狄青到驛中便了。」包爺說:「臣領旨。」又奏道:「陛下,那珍珠旗是真是假,不易辨分明,伏惟我王定奪。」天子說:「包卿,且收藏庫內,另日再行定奪罷。」就此退班。此時天子擺駕回宮,見了龐妃,就把情由說知,也不再表。
且說眾臣退班,各回衙府。有狄爺說聲:「包大人,犯官回去一見母親,就來聽候起解了。」包爺說:「悉憑王親,大人何日登程,決不來催促的。」二人一拱相別。狄爺到了王府門首,眾弟兄一見說:「如今恭喜千歲了,得太后娘娘做救星。」狄爺說:「是了。」忙退進堂,見了母親,就將此事說知,太太聽了切齒罵聲:「奸臣,明明又作奸計,內通女兒作線,我兒險些做了刀頭之鬼。多虧得焦將軍往南清宮報知姑娘,方得出朝,要當今赦罪。兒啊,姑娘恩德深重,你須時刻銘心。」狄爺道:「這也自然的。但如今孩兒定了一個徒罪,發去游龍驛的,今來拜稟母親,明日要動身了。」太太聽罷,心中煩悶起來,含著一汪珠淚,說道:「兒啊,母子團圓還是未久,如何今日又要分離?為娘好不心焦!」狄爺說:「母親且免愁煩,若說游龍驛,離京有限路程,孩兒此去,可以常常來往的。」
是日狄爺打點往游龍驛,有眾英雄聞知,進來說聲:「千歲爺,不必前去,有我們保護在府中,差官若來催促,待他試試我們手段,打他一個七零八落,回去叫他遠遠不敢來惹千歲的。」狄爺聞言,喝聲:「胡說!萬般情面,要看包爺。他若到,不可恐嚇他。況且乃是國法旨意,與這解官何干!」焦廷貴說道:「何不把這座王府改作游龍驛,住在家裡好不便當。」狄爺喝聲:「休得多言,本藩自有道理。若然不去,又有欺君之罪,為人頂天立地,出仕王家,忠字離不得的。」與眾人正在言談問,有狄太后傳懿旨,請平西王到南清宮敘話。此時,狄爺進內辭了母親,出王府去了。有二位英雄齊說:「可惱啊,可惱!今日好好一個平西王做不成,倒做起徒犯來。我們叫他不要去,他偏偏要去的。罷了,我們苦樂相同,跟隨千歲到游龍驛,以得早晚相見,患難相均,方才合理。」眾將閒話,休得煩言。
卻說狄王爺來到南清宮,先叩下姑娘活命之恩,又與潞花王見禮,然後坐下喫茶。太后說:「侄兒啊,不是姑娘埋怨你,原是你的不是。君即是君,臣則為臣,因何把朝廷頂撞?大為不合。論來原有欺君之罪,如若不依,當今問個罪名,猶恐有國法森嚴,滿朝多有議論你。今到著游龍驛,我有一句言語叮囑於你,須要謹記留心。」狄爺說:「不知姑娘有何訓諭,侄兒洗耳恭聽。」太后說聲:「孩兒,你今此去,猶恐龐洪害你之心不肯休息,又有怎麼暗箭射來,你須刻刻在心。此去驛中每日費用,所該多少,或一千或八百,須問國庫中取用,不可拿出自己財帛來用。此去須要常常回來,不可久別娘親。說要去三年,自然我慢慢調停,只在半年一載之期,自必叫你回歸,決不使滿限三年的。」狄爺聽罷,說聲:「多謝姑娘,恩同淵海,教育良言,侄兒刻刻在心。」此時太后又吩咐備酒席,兩位表弟對酌,潞花王說聲:「表弟啊,你此去游龍驛,須要常常通個信息到來,免得我母子時常掛念。此言須要切記的。」狄爺點頭應諾,弟兄又用酒一會。飲酒畢,狄爺拜別姑娘,辭了表兄。狄太后暗暗恨著龐賊,弄得侄兒又要分離了。此時潞花王送狄爺一程,出十里之外,方才作別轉回。狄青回歸王府對母親說出姑娘吩咐一番言語、表兄叮囑之言。太太煩悶之際,聽了此言,心中十分感激,姑娘骨肉相看,情深意厚,潞花王千歲也是一般情厚。是夜,母子言說。不知狄青到驛,後事如何?正是:
只為奸臣條計巧,至教母子兩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