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

原文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輿;即閨閣中亦能讀其書,解其理。宋公卒,兩公子各立門戶,為父卜兆。聞有善青烏之術者,不憚千里,爭羅致之。於是兩門術士,召致盈百;日日連騎遍郊野,東西分道出入,如兩旅。經月餘,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雲拜相。兄弟兩不相下,因負氣不為謀,並營壽域,錦棚彩幢,兩處俱備。靈輿至歧路,兄弟各率其屬以爭,自晨至於日昃,不能決。賓客盡引去。舁夫凡十易肩,困憊不舉,相與委柩路側。因止不葬,鳩工構廬,以蔽風雨。兄建捨於傍,留役居守,弟亦建捨如兄,兄再建之,弟又建之:三年而成村焉。

積多年,兄弟繼逝;嫂與娣始合謀,力破前人水火之議,並車入野,視所擇兩地,並言不佳,遂同修聘贄,請術人另相之。每得一地,必具圖呈閨闥,判其可否。日進數圖,悉疵摘之。旬餘,始卜一域。嫂覽圖,喜曰:「可矣。」示娣。娣曰:「是地當先發一武孝廉。」葬後三年,公長孫果以武庠領鄉薦。

異史氏曰:「青烏之術,或有其理;而癖而信之,則癡矣。況負氣相爭,委柩路側,其於孝弟之道不講,奈何冀以地理福兒孫哉!如閨中宛若,真雅而可傳者矣。」

聊齋之堪輿白話翻譯

沂州宋君楚侍郎家,一向崇尚看風水,連家中婦女們都能讀看風水的堪輿書,通曉其中的道理。宋侍郎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各立門戶,為父親選擇營葬的風水寶地。凡聽說有善相地脈、看風水的人,兄弟倆都不遠千里,爭著請了來,於是兩家分別招羅了上百名風水先生。這些人天天騎著馬去郊野看墳地,分成東西兩路出入,就像是兩支軍旅。過了一個多月,兩家分別尋到了自己中意的風水寶地。這個說把父親埋在這裡子孫會封侯;那個說把父親埋在那裡後代會拜相,兩兄弟各說各理,互不相讓,便都賭氣不再商量,各自去營建墳墓,又是搭錦棚,又是插彩旗,兩處都齊備了。

到了發喪那天,靈柩抬到岔路口,兄弟倆分別率領著自己門下的風水先生又爭執起來。從早晨一直爭到太陽西斜,還是決定不下。客人不耐煩,紛紛都走了。抬靈柩的役夫們換了十次肩,最後疲憊地撐不住了,乾脆把靈柩扔在路邊,也走了。兩兄弟索性不葬了,就在停靈樞的路邊,糾集工匠,搭起了茅棚,以遮蔽風雨。哥哥在一邊建了房子,留下人看守;弟弟也學著哥哥的樣,建了房子派了人。哥哥再建房子,弟弟也再建,這樣三年後,這個地方竟成了村落。

又過了許多年,兩兄弟相繼去世了。嫂子與弟妹一塊商量,打破了丈夫們水火不相容的議論,妯娌二人一齊乘車去野外,看那兩座墳地,說都不好。於是二人重新準備聘禮,請風水先生另擇寶地。每找到一個地方,必要先生畫成地圖量給她們看,以鑒別優劣。先生們每天都呈進好幾份地圖,妯娌兩個全都指出了毛病。過了十幾天,才找到一個地方。嫂子看了地圖,喜歡地說:「可以了!」拿給弟妹看。弟妹看了後說:「埋在這地方,日後我們家當先出一個武舉人。」葬後三年,宋侍御的長孫果然考中了武舉人。

《聊齋誌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