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青

原文

魚客,湖南人,忘其郡邑。家貧,下第歸,資斧斷絕。羞於行乞,餓甚,暫憩吳王廟中,拜禱神座。出臥廊下,忽一人引去,見王,跪曰:「黑衣隊尚缺一卒,可使補缺。」王曰:「可。」即授黑衣。既著身,化為烏,振翼而出。見烏友群集,相將俱去,分集帆檣。舟上客旅,爭以肉向上拋擲。群於空中接食之。因亦尤效,須臾果腹。翔棲樹杪,意亦甚得。

逾二三日,吳王憐其無偶,配以雌,呼之「竹青」。雅相愛樂。魚每取食,輒馴無機,竹青恆勸諫之,卒不能聽。一日,有滿兵過,彈之中胸。幸竹青銜去之,得不被擒。群烏怒,鼓翼搧波,波湧起,舟盡覆。竹青仍投餌哺魚。魚傷甚,終日而斃。忽如夢醒,則身臥廟中。先是,居人見魚死,不知誰何,撫之未冷,故不時令人邏察之。至是,訊知其由,斂貲送歸。後三年,復過故所,參謁吳王。設食,喚烏下集群啖,祝曰:「竹青如在,當止。」食已,並飛去。後領薦歸,復謁吳王廟,薦以少牢。已,乃大設以饗烏友,又祝之。是夜宿於湖村,秉燭方坐,忽幾前如飛鳥飄落,視之,則二十許麗人,囅然曰:「別來無恙乎?」魚驚問之。曰:「君不識竹青耶?」魚喜,詰所來。曰:「妾今為漢江神女,返故鄉時常少。前烏使兩道君情,故來一相聚也。」魚益欣感,宛如夫妻之久別,不勝歡戀。生將偕與俱南,女欲邀與俱西,兩謀不決。寢初醒,則女已起。開目,見高堂中巨燭熒煌,竟非舟中。驚起,問:「此何所?」女笑曰:「此漢陽也。妾家即君家,何必南!」

天漸曉,婢媼紛集,酒炙已進。就廣床上設矮几,夫婦對酌。魚問:「僕何在?」答:「在舟上。」生慮舟人不能久待。女言:「不妨,妾當助君報之。」於是日夜談燕,樂而忘歸。舟人夢醒,忽見漢陽,駭絕。僕訪主人,杳無音信。舟人欲他適,而纜結不解,遂共守之。積兩月餘,生忽憶歸,謂女曰:「僕在此,親戚斷絕。且卿與僕,名為琴瑟,而不一認家門,奈何?」女曰:「無論妾不能往;縱往,君家自有婦,將何以處妾乎?不如置妾於此,為君別院可耳。」生恨道遠,不能時至。女出黑衣,曰:「君向所著舊衣尚在。如念妾時,衣此可至;至時,為君解之。」乃大設餚珍,為生祖餞。即醉而寢,醒,則身在舟中,視之,洞庭舊泊處也。舟人及僕俱在,相視大駭,詰其所往。生故悵然自驚,枕邊一帕,檢視,則女贈新衣襪履,黑衣亦折置其中。又有繡橐維縶腰際,探之,則金貲充牣焉。

於是南發,達岸,厚酬舟人而去。歸家數月,苦憶漢水,因潛出黑衣著之。兩脅生翼,翕然凌空,經兩時許,已達漢水。迴翔下視,見孤嶼中有樓舍一簇,遂飛墮。有婢子已望見之,呼曰:「官人至矣!」無何,竹青出,命眾手為緩結,覺羽毛劃然盡脫。握手入捨曰:「郎來恰好,妾旦夕臨蓐矣。」生戲問曰:「胎生乎?卵生乎?」女曰:「妾今為神,則皮骨已硬,應與曩異。」越數日,果產,胎衣厚裹,如巨卵然,破之,男也。生喜,名之「漢產」。三日後,漢水神女皆登堂,以服食珍物相賀。並皆佳妙,無三十以上人。俱入室就榻,以拇指按兒鼻,名曰:「增壽」。既去,生問:「適來者皆誰何?」女曰:「此皆妾輩。其末後著藕白者,所謂『漢皋解佩』,即其人也。」

居數月,女以舟送之,不用帆楫,飄然自行。抵陸,已有人縶馬道左,遂歸。由此往來不絕。積數年,漢產益秀美,生珍愛之。妻和氏,苦不育,每思一見漢產。生以情告女。女乃治任,送兒從父歸,約以三月。既歸,和愛之過於己出,過十餘月,不忍令返。一日,暴病而殤,和氏悼痛欲死。生乃詣漢告女。入門,則漢產赤足臥床上,喜以問女。女曰:「君久負約。妾思兒,故招之也。」生因述和氏愛兒之故。女曰:「待妾再育,令漢產歸。」又年餘,女雙生男女各一:男名「漢生」,女名「玉珮」。生遂攜漢產歸。然歲恆三四往,不以為便,因移家漢陽。漢產十二歲入郡庠。女以人間無美質,招去,為之娶婦,始遣歸。婦名「卮娘」,亦神女產也。後和氏卒,漢生及妹皆來擗踴。葬畢,漢生遂留;生攜玉珮去,自此不返。

聊齋之竹青白話翻譯

魚客,是湖南人,但不知他是哪府、哪縣。他家中貧窮,科舉落榜回來的路上,盤纏用光了。魚客不好意思去討飯,餓極了,就暫時到吳王廟中歇息,跪拜神像祈求保佑。

魚客拜禱完出來躺在廊下,忽然有一個人帶他去見吳王。那人跪下報告說:「黑衣隊還缺一名士兵,可以讓這個人補缺。」吳王說:「可以。」就給了魚客一身黑衣服。魚客穿上後,變成了烏鴉,振動著翅膀飛出去。見烏鴉們都聚集在一起,魚客就跟著它們一塊飛走了。它們三三兩兩分落在各條船的帆和桅桿上,船上的旅客,爭著把肉拋向空中,烏鴉們都飛起來在空中接著吃。魚客也學著這樣做,一會兒就吃飽了。他飛到樹梢上,覺得很得意。過了兩三天,吳王可憐他沒有配偶,許配他一隻雌烏鴉.叫作「竹青」,它們相處得很恩愛。魚客每次去接食物吃,總是不夠機警。竹青常勸他不要去,他不聽。一天,有隊清兵經過,用彈子射中了魚客的胸膛。幸虧竹青銜著它飛走了,才沒被捉去。烏鴉們被激怒了,鼓動起雙翅扇起波濤,浪滔洶湧,船全被掀翻了。竹青帶了食物來餵魚客,但魚客傷得很重,到了晚上就死了。魚客忽然像從夢中醒來,見自己仍然躺在廟中。起初,居住在這裡的人看見魚客死了,不知他是誰,摸摸他的身體還沒有冷,就讓人不時來照看他。這時,人們向魚客詢問了緣故,湊了些錢送他回家。

三年後,魚客又經過這個地方,到廟中參拜了吳王,擺沒了食物,喚烏鴉們下來一齊吃;並說:「竹青如果在的話,請留下來別走。」吃完以後,烏鴉們都飛走了。後來,魚客中舉回來,又來參拜吳王廟,獻上豬、羊供拜。供完以後,就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宴請烏鴉們,又祝願竹青留下。這天晚上,魚客在湖村住宿,點上蠟燭正坐著,忽然桌子前面像有只飛鳥飄落。魚客一看,原來是個二十來歲的美人。這女子微笑著說:「別來無恙吧?」魚客驚奇地問她是誰,女子說:「你不認識竹青了嗎?」魚客很高興,問她從哪裡來。竹青說:「我如今是漢江神女,很少回故鄉。在這之前,烏鴉使者兩次跟我說起你邀請的情誼,所以特地來與你相會。」魚客更加興奮感動,二人就像久別的夫妻,非常愛戀。魚客要竹青一同到南方去,竹青想叫魚客一塊到西邊去,最後也沒定下去哪裡。第二天,魚客剛剛睡醒,見竹青已起來了。他睜開眼,只見高堂中巨大的蠟燭發出一片光亮,竟然不是在船上!他吃驚地起身問:「這是什麼地方?」竹青笑著說:「這是漢陽啊。我家就是你家,何必一定要到南方去呢!」天色漸漸亮了,丫鬟婆子們紛紛過來侍候,酒菜也已端進來。就在大床上放一矮桌,夫婦兩人對飲。魚客問:「我的僕人在哪裡?」竹青回答說:「在船上。」魚客擔心船主不能久等,竹青說:「不要緊,我會替你酬報他的!」於是二人日夜吃喝談笑,魚客高興地忘了回家。

船主從夢中醒來,忽見是在漢陽,十分驚奇。僕人尋訪魚客,沒有一點音信。船主想去別的地方,纜繩又解不開,兩人只好一同守在船上。過了兩個多月,魚客忽然想起回家,對竹青說:「我在這裡,不能與親戚來往。況且你與我名義上是夫妻,可是連我家都沒去過,怎麼行呢?」竹青說:「不要說我不能去;就是去,你家裡有妻子,又怎麼安置我呢?不如讓我住在這裡,作為你的另外一個家!」魚客恨路途太遠,不能常來常往。竹青便拿出一件黑衣服來,說:「你原來穿過的舊衣服還在。如果想我時,穿上這件衣服就來了。到了這裡,我再為你把衣服脫下。」於是,竹青擺下了美味佳餚,給魚客餞別。魚客喝得大醉,不禁睡著了。醒來後身子已經在船上,一看,船停在洞庭湖原先停泊的地方,船主和僕人都在。他們相互一看,十分震驚,都問魚客到哪裡去了。魚客也覺得很驚奇,悵然若失。他見枕邊有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是竹青贈的新衣服和鞋襪,那件黑衣也折疊在裡面。又有一個繡制的口袋繫在腰上,伸手一摸,裡面裝滿了銀子。於是他們開船南行,到了岸,魚客付給船主一大筆錢,自己就回家了。

回家幾個月後,魚客苦苦思念漢水,就偷偷拿出黑衣穿上,兩肋立刻長出翅膀,迅速飛向空中。過了兩個時辰,已經到了漢水。魚客盤旋飛翔著往下看,見孤嶼中有一片樓舍,就飛下來落在地上。有個婢女已經看到他,呼喊說:「官人來了!」不一會兒,竹青出來,命僕人們給魚客脫了黑衣,魚客覺得身上的羽毛立即隨之脫落下來。竹青握著他的手進了房中,說:「你來得正好,我馬上就要分娩了。」魚客開玩笑地問她說:「是胎生還是卵生?」竹青說:「我如今成了神了,皮膚和骨頭已經硬了,與過去不同了。」過了幾天,竹青果然生產了。孩子被厚厚的胎衣包裹著,像一個大卵。破開一看,是個男孩。魚客非常高興,取名叫「漢產」。三天後,汗水的神女們都來祝賀,送來了衣服食物和珍寶作為賀禮。神女們個個都非常美麗,歲數在三十以下,都走近床前,用拇指按按小孩的鼻子,說是「增壽」。神女們走後,魚客問:「剛才來的都是誰啊?」竹青說:「她們也是漢水的神女。走在後面那個穿藕白色衣服的,就是傳說中鄭交甫路過漢皋台下遇見的那個解佩相贈的仙女。」過了幾個月,竹青用船送魚客回家。船上沒有帆和槳,飄然自行。到了陸地上,已經有人牽著馬在路旁等候,魚客就回家了。從此,兩人不斷來往。

過了幾年後,漢產長得更加秀美,魚客十分疼愛他。魚客的妻子和氏不能生育,常常想見一見漢產。魚客就把事告訴了竹青。竹青準備了行裝,送兒子跟隨父親回去,約定三個月就回來。和氏喜愛漢產,勝過自己親生的孩子。過了十個多月,還捨不得讓他回去。一天,漢產忽然暴病而死。和氏哭得死去活來。魚客就去漢水告訴竹青。一進門,見漢產光著腳躺在床上,高興地問竹青。竹青說:「你長時間背約,我想兒子,所以就把他招來了。」魚客就說這是因為和氏太喜愛孩子的緣故。竹青說:「等我再生個孩子,就讓漢產回去。」又過了一年多,竹青生了對雙胞胎,一男一女,男孩取名「漢生」,女孩取名「玉珮」。魚客就帶著漢產回了家。然而魚客一年總要到漢水三四次。後來覺得路遠不方便。魚客就把家遷移到漢陽。漢產十二歲時,進了郡學學習。竹青認為人間沒有美貌的女子,就把漢產叫走了,給他娶了妻子後,才讓他回來。漢產的妻子名叫「卮娘」,也是神女生的。後來和氏死了,漢生和妹妹都來舉哀送葬,安葬完了,漢生就留在這裡。魚客帶著玉珮走了,從此再沒回來。

《聊齋誌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