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回 樂馬山禹誅疫獸 蟠塚山驅龍導漾

第一百十七回 樂馬山禹誅疫獸 蟠塚山驅龍導漾

且說天地將,兩童子引文命去後,非常不放心,因為文命吩咐,不敢追隨,只能在近處探望。忽見文命獨自歸來,不禁大喜,都迎上去,簇擁著文命歸營。

皋陶、伯益等忙來探問情形,文命將大略說了一遍。大家猜不出那人究竟是人,是鬼,是仙。天將等在旁聽了,大笑道:「原來就是他變的把戲,怪不得抵死不許我們同去,怕揭穿了他的假面具,他就是炎帝神農氏呢。」文命道:「汝等何以知之?」天將道:「跟著夫人到他那邊,不知道去過多少次。他那個石室就叫作神農窟。窟前百藥叢生,莫不畢備。還有一種異物籐花,形狀像菱萊,朝時紫色,午時變作綠色,下午又變作黃色,黃昏時候又變作青色,夜間又變作赤色。一日一夜之中,五色迭耀,真正是異物呢。他那九口井,亦很著靈異。我聽見夫人說,這位炎帝神農氏,就生在這個石室之中。他生的時候,地忽自穿,成為九井。一井汲水,則各井皆動。我們從前都當玩意兒弄過,的的確確是他了。」

文命道:「我聽說神農氏生於烈山,怎樣會在此地呢?」

天將道:「烈山離此地並不遠。就使遠,亦可以使他不遠。我們夫人從前用縮地法迎崇伯,崇伯忘記了嗎?」文命聽了,恍然大悟,趕快帶了十幾個醫生,與皋陶等徑往烈山而來。按照方劑採藥,並吸取九井之水煎熬。那九口井果然是吸一井而余井皆動。文命看那長松石室等依然如前,只有兩童子和神農氏已不見了。

文命和皋陶等向著石室再拜稽首,以志敬謝。站起來問天將等道:「炎帝的墳墓並不在此,他常在此做什麼?」天將道:「他是個得道屍解之人,墳墓是假的,無依戀之必要。此地是他生長之處,所以常來,所謂神仙不忘其本也。」隔了兩日,藥已制好。文命叫分散於各處,那患病的人服了,無不立刻就愈,真是仙方。文命又叫人服食赤小豆,並且於每年冬至日服之。後來荊楚一帶遂傳為風俗,並且那臘日擊鼓裝力士之法,亦有行之者。從此共工氏疫鬼遂不能為患了。閒話不提。

且說文命散藥治疫之後,又叫過天地將來,命他們到堇理山中去捉青耕鳥,要活捉,不許絲毫傷損,天地將領命而去。

這裡文命率眾北行。到得蒼舒駐紮之地,蒼舒等出迎。備述這次疫癘士卒喪亡之多,如今服藥後,病者雖愈,而未盡復原。

文命聽了,不勝悼惜,遂親至各營,撫慰了他們一番。

後來與蒼舒談起神農氏所傳治疫三方,蒼舒愕然道:「原來如此,的確不錯。那日我們到了樂馬山相近,看見一隻野獸,赤如丹火,飛奔而過。兵士因為它奇怪,射了兩箭,哪知立刻就發熱生疫病了。後來這一隊的兵士差不多統統死亡,大家以為是得罪神獸的緣故,某當時還力斥其妄,哪知竟是這獸為害呢?」

文命道:「據神農氏言,此獸主疫,即不射它,疫亦不能免,適逢其會耳!」正說間,烏木田等回來了,手中停著一隻異鳥,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尾。見了人,也不驚惶,嘴裡不住的「青耕」、「青耕」亂叫。大家看了,甚為奇異,都說:「這鳥兒能降疫獸嗎?看它怎樣降服?」文命問蒼舒道:「此地就是樂馬山嗎?」蒼舒道:「不是,此地叫作支離之山,離樂馬山有幾百里。某等本來已到樂馬山了,因為疫氣太重,逐漸退到此地。」文命道:「那麼我們再到樂馬山吧!」於是傳令起身。

正走之間,忽見林中有鳥飛翔,其狀亦如鵲,赤目、赤喙、白身,而其尾如勺。料想亦是一種怪鳥,但不知有害於人否。

文命就作法,叫了支離山神來問。那支離山神是個彘身、人首的怪狀,見文命行禮後,文命便問他:「此鳥叫什麼名字?有無害處?」山神道:「此鳥之尾如勺,所以叫嬰勺鳥,並不害人。」

文命又問,此地離樂馬山有幾里?」山神道:「約有三百里,但是去不得。那邊近日出有疫獸,恐怕染疫!」文命道:「我亦知道。但有無方法可解?還乞尊神示知!」山神道:「有。離此地西北一百里外堇理山上,有一隻青耕鳥,可以制它。

還有離此地東南三百十里一條從水之中有一種三足之鱉,吃了之後,亦可以免疫。」文命聽到「三足鱉」三字,想到羽山沉淵故事,頓然變色。

伯益在旁覺察了,忙說道:「現在青耕鳥已得到,可以過去嗎?」狂章在後面,拿了青耕鳥來給山神看,山神便道:「好好,可以過去。」山神去了,大眾依舊前進。

過了兩日,大眾正前進,忽見那青耕鳥騰空而起,向前山飛去。仔細一看,原來前山上正有一隻赤如丹火的怪獸在那裡亂跑。大家知道一禽一獸相遇,就要決勝負,忙擁著文命,到一座高峰上遙望。只見那獸望見青耕鳥,似有畏縮之意,向後便逃。青耕鳥亦不敢怠慢,展動雙翅,一直追去。大眾在峰上望不見了,文命便叫天地將前去察看情形,歸來報告。

天地將答應,跟著那一禽一獸而去。但見他們一個在下面逃,一個在上面追,幾乎環山三周。忽而那獸似乎力乏了,躲在一株大樹下喘息。那青耕鳥亦飛集樹上,向著它「青耕、青耕」的連叫幾聲,那獸就仰面朝天,青耕鳥倏飛下去,用嘴啄它的肚皮。頃刻之間,將臟腑食荊那(戾)獸已死,只剩了一個軀殼。青耕鳥飛上高校,振刷它的毛羽,再叫了幾聲,竟向西北飛去。

天地將看得稀奇,將此情形歸來報告。大眾聽了,都說物性相制,有些地方真是不可解的。文命恐怕(戾)獸屍體腐爛為患,再叫天地將過去,先用火焚,再用土埋。一場疫氣,又總算結束。

文命將各處水源考察一過,再從滄浪之水直窮漢水之源。

到了蟠塚山上,但見山勢高大,周圍數百里,兩邊都有大水,而兩源相去很近。用赤碧二珪一照,覺得在地中二水是相通的。

所以給它取一個名字,在東邊的就是漢水,在西邊的叫作潛水。

潛者,地中私出之意。文命躍過蟠塚山,從桓水直到西傾山考察一番,無須工作。梁州北部大致已清楚了,便向西南行。有兩條大河滾滾向南而行,下流匯入一個大湖,就是上次所見和夷南部的大湖了。水勢雖急,然無大害,亦無須工作。再越過一山,便是黑水。那條水卻是洶湧氾濫得厲害。文命沿流細細察看,只見那傍山依水而居的都是三苗國人。他們自在雲夢大澤之西為蒼舒、伯奮兩軍所驅迫,一經逃到此地,已經辛苦不堪。又遇到黑水的氾濫,欲進不能,欲退不可,正在為難。所以文命大軍到了,他亦無力抵抗,都帖然不動。

文命見他們如此,當然不為已甚,而反加以撫循,許他們住在此地,並且允許相幫他們平治水患。沿路一看,三苗人民逃來的實在不是少數。自北至南,沿江何止千里,到處都有他們散佈的蹤跡。文命頗覺心驚,暗想:「苗民的團結力真是強,寧可在這裡如此吃苦,竟不肯降伏嗎?將來恐為中國之大患呢!」

文命一路忖度,一路但見那黑水的流勢與河、江、淮、濟不同。河、江、淮、濟等水不過氾濫橫流,而這條黑水卻是搖蕩洶湧,有上衝之勢。愈到南方,其勢愈猛,甚不可解。更奇怪的,有時水勢滔滔,亦頗安穩,不過很急罷了。文命用赤碧二珪去照,但見水中大動物很多,而蛟龍等類尤到處皆有。方才悟到水勢洶湧上衝竟是這些動物在那裡為害。於是忙叫過七員地將來,問道:「水中蛟龍,爾等能驅逐否?」七員地將齊答道:「能。」文命道:「那麼汝等去驅逐吧!」七員地將各執兵器,紛紛人水而去。

霎時波心水湧如山,狂風陡作,大眾幾乎立足不祝忽而之間,約有十幾條長龍翻波而出,尾巴一卷,風勢更大,陣雨盆傾。文命等無不傾跌受傷,有幾個竟被龍風捲去。七員天將只能保護文命與伯益等,未敢輕離。正在危急,但聽得空中拍拍之聲。原來是應龍來了,闖入群龍之中,東西奮擊。那應龍是神龍,尋常之龍如何抵敵得住?不到片時,個個受傷,鱗甲飄墜,仍向水中逃去,應龍亦鑽入水中。頓時風止雨息,而水中的波浪卻又洶湧起來。

又過片時,波濤滾滾,直向下流而去。這時大眾衣履盡濕,扶傷問死,亦無暇再去查問。直到傍晚,七員地將回來,向文命報告情形。方知他們初人水時,即向群龍攻伐,群龍在水中因身軀過大,運掉不靈,以至不能抵禦,紛紛向外竄出。七員地將以龍飛在天,非彼等能力所及,只能聽之。但在水中,斬殺蚊螭黿鼉之屬。後來群龍復人水來,應龍接踵追至,乃合力攻擊。群龍皆向下流逃去。追至一處,群龍忽然不見。地將等仔細考察,原來水底有一大穴,直通南海。群龍及各種大動物均由此進出,便是潮汐漲落。亦與黑水相通,所以黑水的水患更甚了。

文命聽了這番話,心中打算,早有計劃。便問地將道:「那穴口有多少大?」地將道:「約有十數丈周圍。」文命道:「離此地有多少路?」地將道:「不甚遠了。」文命遂率領眾人前去考察。一路龍鱗遍地,大者幾如車輪,小者亦如盤盂,眾人皆拾而藏之。

一日,到得一處,只見應龍在空中張牙舞爪,飛來飛去。

而它的兩眼彷彿專注意於水中。地將道:「是了,是了。就在這底下呢。」文命聽說,取出赤碧二珪,向水中一照,果見有一個大穴,波流汨汨,正在向上直湧,想來此刻正是潮漲之時。

其他大動物,卻一個未見。文命再向下流考察過去,果見地中有一條極長的隧道直向南去,比上次在碣石所見的隧道大得多,想來是直通南海之路了。

文命便吩咐天將等道:「汝等速與我到帝都去走一遭。我前次有數處鐵礦發現,請工僵去盡力開採。近來想必開出不少,此刻我要用,汝等與我去要百萬斤來。限汝等數日往來,汝等能做到嗎?」童律笑道:「區區之事,有什麼做不到!某去就來。」說罷,聳身而去。過了兩日,如飛而來,果然已將百萬斤鐵取到。

文命大喜,擇定地方,叫眾人開爐鼓鑄。又選定了一處兩水交會之中流,叫七員地將潛入水中,掘地發石。一面即將所冶之鐵鑄成一根大柱,叫天將等動手豎起來,立在那發掘之處。

再用軍械在上面將鐵柱打入地中,彷彿如打樁一般。自冶鐵以至鐵樁打好,足足忙了多日,方才完畢。

蒼舒等問文命立此鐵樁之故,文命道:「此水中既多蛟龍,某初意想驅逐它到南海去。後來知道地中有穴,可以直通南海,那麼今日驅去,明日可以復來,是無益的。某聞蚊龍之性最怕的是鐵,所以選定一個厄塞之處,立起這根鐵柱來,阻住它們來往之路,水患或者可以減少些。」眾人聽說,方始恍然。

且說鐵樁立好之後,那黑水果然順軌,直向南海而去。文命又至各處考察一周,但見其地已人蠻荒,天氣炎熱,瘴疬頗盛,而水患卻甚少。梁州的工程,至此已可算十二分的平定了。

於是率領眾人班師向北方而回。一路對於苗民曲意撫慰。但是細看他們的意思,表面雖然順從,而信仰三苗的成見卻牢不可破。有些苗民看見黑水治好了,他就趁勢浮著黑水,跑到南海中,與上次南奔的苗民合在一起。後來建立一國,就叫苗民國。

這是後話不提。

文命看他們如此倔強堅決,倒亦無可如何。地在邊荒,又治水之功未畢,其勢不能淹留在此設法化導,只好捨之而去。

一路走,一路與皋陶等細細商量,覺得三苗這個人不除,將來死灰必至復燃。好在他此刻逃在雍州西部,為治水必到之地,且俟將來剪除他吧。計議已定,躍過蟠塚山,渡過渭水,經過相柳所盤據蹂躪之地,覺得人民已較前蕃庶,而終不能復原,想見幾十年中受害之深。

一日,又躍過一個山。向北一望,但見黃沙白草,彌望無際,走了多路,寂寂無人民,大家詫異之至。又行了一程,只見一條向北流的大河橫豆前面。文命便吩咐工人伐木作舟,以便順流下去。哪知眾人正在工作之間,忽然水中一陣狂風,竄出一個怪物,其狀如龍而人面,張開大口,伸出長舌,向工人一卷,早已有幾個送在它嘴裡。眾人出於不意,一聲大喊,正要想逃,天地十四將見了哪敢怠慢,各挺兵器,猛向妖物砍去。

那妖物早已縮轉身軀,潛入水中,無影無蹤了。

七員地將在水中是他的長技,緊緊跟著,躍入水中。那空中的應龍亦相繼躍下。那水中波浪頓時沸騰起來,足足斗了半日,忽見應龍沖天而上,在空中不住的盤舞,兩翼拍拍,似含怒意。眾人正是不解,轉眼七員地將亦出水而來。黃魔便問怎樣了,鴻濛氏道:「好厲害呢!某等與應龍殺人水中,哪知下面竟有一個怪物的巢穴。穴外白骨堆積得甚高,怪物死命抵住穴口,某等竟無可如何。後來章商氏、犁婁氏從地底攻進去。

哪知穴內小怪甚多,團團圍繞,刀斬劍砍,都不能傷害它,所以只好退回來。」

文命大怒,要想叫山澤的神祇來問,但是此水何名,四無居人,無從探聽,頗覺躊躇。伯益道:「何妨先用赤碧二珪一照呢?」文命一想不錯,忙取了赤碧二珪,到水邊來照,只見水底數丈深處,果然蜷伏著許多怪物,一時尚未及看清。那許多怪物觸著神珪的光芒,頓覺不安於水,一個個從水底穴中直竄起來,逕向文命便撲。七員天將忙以兵器相抵。細看其狀,龍身人面的約有十幾條。那時空中的應龍亦飛下來拿獲。怪物知不能敵,仍竄入水中而去。

眾人無法,正在躊躇,忽然西北方空中一座香車冉冉而至。

黃魔看見,大叫道:「好了,好了,救星來了!」那時香車已漸漸落下,眾天將認得是王母少女太真夫人,名叫婉羅的。忙上前參謁,並且介紹與文命。

文命亦上前行禮,說道:「蒙夫人尊駕辱臨,感激之至!」夫人道:「妾剛才在家母處,知道崇伯治水,阻於窫窳,所以奉家母之命,特來為崇伯稍效微勞。」文命連連道謝,並問道:「這怪物名叫窫窳嗎?」夫人道:「是。」文命道:「某聞帝摯之世,少鹹山出一種妖獸,名叫窫窳,能食人,後來給老將羿射死,想來與此物同名。」

夫人道:「名字偶同,實則絕不相干。那少鹹山上的窫窳,一名叫窫窬,早絕種了。這個窫窳,說起來來歷很大,歷史亦很長。原來從前有兩條老窫窳,一牝一牡,是天帝所豢養的。

性質卻是柔和,並不害人,隨意在上界下界各處遊玩,到也道遙自在。一日,游到海內西方一個國中。那國王名叫貳負,不知何故,很厭惡它,或許因它狀貌奇異之故,一定要弄死它。

後來究竟和他一個臣子名叫危的,設法將窫窳牝牡都弄死。天帝知道之後,非常震怒,遂將貳負和危君臣兩個一併處死。並將他們屍首反縛了兩手和頭髮再加之以梏,繫於疏屬山的山木上,又桎其右足。又可憐窫窳的死非其罪,便准它的子孫在上下兩界任便居祝這些窫窳子孫所以就住到這條弱水中來。它們倚仗了天帝的勢力,以為無人敢來奈何它,假使來侵犯它,天帝一定會替它保護,報仇。它們存著這種念頭,所以住在此地數十年之久,真所謂殺人如麻,白骨如山。但從此地四週一看,一個居民都沒有,可以想見它們的強暴了。」

皋陶在旁說道:「既然如此,難道天帝果然有心容縱它們嗎?況且依某的意見看來,天帝處置貳負和危殺害窫窳之事,亦未免太過。窫窳並無傷人民之罪,貳負和危無端的同謀弄死它,固然不合。但貳負和危究竟是人,窫窳究竟是畜生,弄死兩個畜生,就要人來抵命,似無此理!就使說窫窳是天帝所豢養的,亦無抵命之理。難道天帝亦如人世間專制的君主,有『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的一種苛條嗎?況且既經抵命,亦好夠了,還要將他們的屍體桎梏起來,反縛起來,繫起來,彷彿雖死還不足以蔽其辜的樣子,究竟是什麼意思?還請夫人示知!」大家聽了皋陶這番話,都很以為然。

《上古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