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草花
旌節花 野悉密花 都勝花 簇蝶花 茙葵 金燈花 金錢花 毗屍沙花
木花
敘牡丹 白牡丹 紅紫牡丹 正倒暈牡丹 合歡牡丹 染牡丹花 斸牡丹 月桂花 牡桂花 桂花 海石榴花 南海朱槿 嶺表朱槿 紅槿花 那提槿花 佛桑花 貞桐花 梔子花 山茶花 三色石楠花 比閭花 木蓮花 那伽花 木蘭花 異木花 碧玫瑰 刺桐花 懷風花 躑躅花 凌霄花 分枝荷 夜舒荷 睡蓮花 碧蓮花 染青蓮花 三朵瑞蓮 藕 蓮實 芰菱
草花
旌節花
黎州漢源縣有旌節花,去地三二尺,行行皆如旌節也。(出《黎州漢源縣圖經》)
黎州漢源縣有一種花叫「旌節」花,離地二三尺高,一行行全都像朝庭使者所持的旌節。
野悉密花
野悉密出佛林國,亦出波斯國。苗長七八尺,葉似梅。四時敷榮。其花五出,白色,不結子。花開時,遍野皆香。與嶺南詹糖相類。西域人常采其花,壓以為油,塗其香滑。
野悉密花出自拂林、波斯等國,苗高七八尺,葉與梅葉相似,四時常綠。它的花五個瓣,白色,不結籽實。花開的時候,遍野芳香。它和嶺南的詹糖相類似。西域人常常采它的花壓成油。用這種油塗身,既芳香又滑膩。
都勝花
都勝花,紫色,兩重心,數葉捲上,如蘆朵,蕊黃葉細。
都勝花,紫色,兩重花瓣,幾片葉子往上卷,像蘆朵,蕊黃色,葉子纖細。
簇蝶花
簇蝶花,花朵簇一蕊,如蓮房。色淺紅。出在溫州。
簇蝶花,花朵簇擁著一個花蕊,有如蓮蓬。花是淺紅色的,出在溫州。
茙 葵
茙葵,本湖中葵也,一名胡葵。似葵。大者紅,可緝為布。燒作灰,藏大火,久不滅。有重台者。
茙葵,本來是湖中一帶的葵,一名叫作「胡葵」。樣子像葵,大的色紅,可以織成布。把它燒成灰,灰中暗藏大火,經久不滅。有多重花瓣的。
金燈花
金燈一曰九形,花葉不相見。俗惡人家種之,故一名無義草。
金燈花,一種叫法是「九形花」。有花無葉,有葉無花,花葉從不相見。一般都是惡人家種它,所以還有一名叫「無義草」。
金錢花
金錢花。梁時荊州掾屬,雙六賭金錢,錢盡,以金錢花相足。魚弘謂得花勝得錢。
金錢花。梁時荊州的官吏們在一起,玩「雙六」博戲賭錢,錢輸光了,就用金錢花當錢互相滿足。魚弘說得花勝似得錢。
毗屍沙花
毗屍沙,一名曰中金錢花。本出外國,梁大同二年來中土。(已上七花並出《酉陽雜俎》)
毗屍沙花,一名叫「中金錢花」。它本來出在外國,梁大同二年傳到中國。
木花敘牡丹
牡丹花,世謂近有。蓋以隋末文士集中,無牡丹歌詩。則楊子華有晝牡丹處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花亦已久矣(出《尚書故實》)。又《謝康樂》集,亦言「竹間水際多牡丹」。而隋朝《種植法》七十餘卷中,不說牡丹者,則隋朝花藥中所無也。(出《酉陽雜俎》)
牡丹花,世人都說近代才有。大概因為隋末文士們的集子中,沒有關於牡丹的歌和詩。而楊子華有晝牡丹的地方極為分明。楊子華是北齊人,這說明人們卻知道牡丹花已經很久了。另外,《謝康樂集》也說「竹音水際多牡丹」,而隋朝《種植法》七十餘卷中不說牡丹,那就說明隋朝花藥中沒有牡丹。
白牡丹
唐開元末,裴士淹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棵。值於長興私地。天寶中,為都下奇賞。當時名士,有《裴給事宅看牡丹》詩。詩尋訪未獲。太常博士張乘,嘗見裴祭酒說,又房琯有言:「牡丹之會,琯不與焉。」(出《酉陽雜俎》)
唐開元末年,裴士淹是郎官,奉命出使幽冀,回來的路上,走到汾州眾香寺,得到白牡丹一棵。他把它栽在長興自己的私地裡。天寶年間,這棵白牡丹成為天下的奇賞。當時的名士,有《裴給事宅看牡丹》詩。這詩沒有尋訪到。太常博士張乘,曾經見過裴祭酒說:「另外,房琯有話說:『牡丹之會,我就不參加了。』」
紅紫牡丹
唐至德中,馬僕射總鎮太原。得紅紫二色牡丹,移於城中。元和初猶少,今與茙葵較(「較」字原闕。據明抄本、陳校本補。)多少耳。(出《酉陽雜俎》)
唐至德年間,馬僕射總鎮太原,得到了紅紫兩色的牡丹,便移栽到城裡來。元和初年這種牡丹還很少,現在可以和茙葵比較多少了。
正倒暈牡丹
長安興唐寺,有牡丹一棵,唐元和中,著花二千一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淺」原作「深」,據明抄本、陳校本改)紅深紫,黃白檀等,獨無深紅。又無花葉中無抹心者。重台花。有花面徑七八寸者。(出《酉陽雜俎》)
長安的興唐寺,有一棵牡丹,唐元和年間,開花兩千一百朵。花的顏色,有正暈的,有倒暈的,淺紅深紫,什麼色都有,唯獨沒有深紅,又沒有花葉間沒有抹心的。花是重瓣花。有的花面直徑達七八寸。
合歡牡丹
長安興善寺素師院牡丹,色絕嘉。元和末,一枝花合歡。(出《酉陽雜俎》)
長安興善寺素師院裡的一棵牡丹,開花極美。元和末年,一枝花合歡。
染牡丹花
唐朝韓文公愈,有疏從子侄,自江淮來。年甚少,韓令學院中伴子弟。子弟悉為凌辱。韓知,遂送街西僧院中,令讀書。經旬,寺主綱復訴其狂率,韓遽令歸,且責曰:「市肆賤類,營衣食,尚有一事長處。汝所為如此,竟作何物?」侄拜謝。徐曰:「某有一藝,恨叔不知。」因指階前牡丹曰:「叔要此花青紫黃赤,唯命也。」韓大奇之,遂給所須試之。乃豎箔曲,盡遮牡丹叢,不令人窺。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寬容人坐。唯繼紫礦輕粉朱紅,旦暮治其根。凡七日,遂掩坑。白其叔曰:「根校遲一月。」時冬初也,牡丹本紫,及花發,色黃紅歷緣。每朵有一聯詩,字色紫分明,乃是韓公出關時詩頭一韻,曰:「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十四字。韓大驚異。遂乃辭歸江淮,竟不願仕。(出《酉陽雜俎》)
唐朝的韓文公韓愈,有一個遠房的侄子從江淮來。韓愈見侄子年紀很小,就讓他在學院中為子弟們伴讀。子弟們全都被他凌辱過。韓愈知道之後,就把他送到街西的僧院中,讓他讀書。十來天之後,寺主綱又說他輕狂粗率,韓愈便立刻讓他回去,並且責備他說:「在市場店舖經營小買賣這類下賤行業,能求得吃穿,還算有一技之長。你的所作所為到了這種地步,你到底能幹什麼呢?」侄子向韓愈賠罪,慢慢地說:「我有一種技藝,正恨叔叔不知道呢!」於是他指著階前的牡丹說:「叔叔你要這牡丹青紫赤黃開什麼樣的花,只要你說出來就行!」韓愈很驚奇,就給他弄來所需的東西,讓他試驗一次。於是他就用簾子之類的東西把牡丹叢全都遮蔽起來,不讓人看見,挖掘牡丹的四面,直挖到根,寬窄可以坐下一個人,用一些輕粉朱紅之類的東西,一早一晚治那牡丹的根。一共治了七天,就把坑埋上。他向叔叔報告說,最晚一個月就行。當時正是初冬。那棵牡丹本來開紫色花。等到花開時一看,變成黃的紅的了,每一朵都有一聯詩,字跡分明,是紫色的。那詩就是韓愈出關時所作的詩中的一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十四個字。韓愈非常驚異。他那侄子便辭歸江淮了,一直不願意當官。
斸牡丹
長安貴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就玩為恥。金吾鋪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數萬者。元和末,韓令侄(《國史補》中「侄」作「始」)至長安,私第有之,遽令斸去。曰:「吾豈效兒女子也?」(出《國史補》)
長安崇尚游賞牡丹,三十多年了。每到春末,遊覽觀賞牡丹的車馬就川流不息,人們以不能就近玩賞為恥。金吾鋪圍外的寺廟和道觀,都栽種牡丹以求利,有的一棵牡丹就能賺幾萬。元和年末,韓令才回到長安。他見私第裡有牡丹,立即就命人把它砍去,說:「我們哪能效仿那些小孩子呀!」
月桂花
月桂,葉如桂。花淺黃色,四瓣。青蕊,花盛發如柿蒂。出蔣山。(出《酉陽雜俎》)
月桂花,葉如桂葉。花淺黃色,四片瓣。青色蕊,花盛開時像柿子蒂。出在蔣山。
牡桂花
牡桂,葉大如苦竹。葉中有一脈如筆跡。花蒂葉三瓣,瓣端分為兩歧。其表色淺黃,近歧淺紅色。花六瓣,色白。心凸起如荔枝。其枝紫。出婺州山中。(出《酉陽雜俎》)
牡桂花,葉子挺大,樣子像苦竹。葉子上有一根葉脈很像是誰用筆畫出來的。花蒂長出三片葉來,葉尖上分成兩歧。這三片葉子基本是淺黃色的,接近兩歧的地方是淺紅色。花是六個瓣,白色。花心凸起像荔枝。枝條是紫的。這花出在婺州山中。
桂 花
桂花,三月開,黃而不白。大庾詩皆稱桂花耐日,及張曲江詩「桂華秋皎潔」,妄矣。(出《酉陽雜俎》)
桂花,每年的三月開花。花黃色但不蒼白。大庾的詩皆稱頌桂花耐日曬,還有張曲江詩中說的「桂花秋皎潔」,都是荒謬的。
海石榴花
新羅多海紅並海石榴。唐贊皇李德裕言,花中帶海者,悉從海東來。章川花差類海石榴,五朵簇生,葉狹長,重沓承。
新羅那地方多出產海紅和海石榴。唐李德裕說:「花中凡是花名帶『海』字的,都是從海濱由東傳過來的。」章川花有一點像海石榴。五朵花簇生在一起,葉狹窄而細長,重疊相承。
南海朱槿
南海四時皆有朱槿,花常開。然一本之內,所發不過一二十花。且開不能如圖畫者,叢發爛熳。(原闕出處,明抄本作「出《酉陽雜俎》」)
南海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有朱槿,花是常開不敗的。但是一棵當中,所開的不過一二十朵,而且不能像圖畫上畫的那樣一叢一叢開得鮮艷美麗。
嶺表朱槿
嶺表朱槿花,莖葉皆如桑樹。葉光而厚(南人謂之弗桑)。樹身高者(出《酉陽雜俎》),止於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於中冬方歇。其花深紅色,五出,如大蜀葵。有蕊一條,長於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有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雖繁而有艷,且近而無香。暮落朝開。插枝即活,故名之槿。俚女亦采而鬻,一錢售數十朵。若微此花,紅梅無以資其色。(出《嶺表錄異》)
嶺表朱槿花,莖和葉都像桑樹。葉片光亮而厚。樹身高的也不過四五尺,但是枝葉婆娑多姿。從二月開始開花,直到中冬才肯小歇。它的花是深紅的,五片瓣,很像大蜀葵。花上有一條蕊,比花葉還長,上面綴有金色碎屑,日光閃爍之下,你會以為花上忽然燃起火焰。一叢之上,一天就開數百朵,雖然繁多而艷麗,但湊近一聞並無香味。晚上落,早晨開。插一個枝條就能活,所以叫它「槿」。鄉下女採摘朱槿花出售,一錢能買幾十朵。如此賤視此花,紅梅也就沒有資格賣弄它的姿色了。
紅槿花
嶺南紅槿,自正月迄十二月常開,秋冬差少耳。(出《嶺南異物誌》)
嶺南的紅槿花,從正月到十二月常開,秋冬之季開得略微少一些罷了。
那提槿花
那提槿花,紫色,兩重葉。外重葉捲心,心中抽莖,高寸餘。葉端分五瓣,如蒂。瓣中紫蕊,莖上黃蕊。
那提槿花,紫色,有兩重葉。外重葉捲著心,心中抽出花莖,一寸多高。葉端分成五瓣,像花蒂。瓣中有紫色蕊,莖上有黃色蕊。
佛桑花
閩中多佛桑樹。枝葉如桑,唯條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長一寸餘,似重台狀。花亦有淺黃者。南中桐花有深色者。
閩地多佛桑樹。佛桑樹的枝葉像桑樹,只是枝條向上勾曲。花房像桐花,含長一寸多一點,像重瓣的形狀。花也有淺黃色的。南方的桐花有深色的。
貞桐花
貞桐,枝端抽赤黃條,條復旁對,分三層。花大如落蘇花,黃色。一莖上有五六十朵。
貞桐,枝條的頂端抽發出赤黃色的鮮嫩枝條,枝條兩兩相對而生,共分三層。貞桐花大如落蘇花,黃色。它的一根莖上便可開出五六十朵花。
梔子花
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陶真白(「白」原作「曰」,據明抄本改)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傳即西域薝卜也。
各種花很少有六瓣的,只有梔子花是六瓣。陶真白說:「梔子剪出了六片花瓣,在花房上刻下了七道印痕。」梔子花特別香。相傳梔子花就是西域的薝卜。
山茶花
山茶,葉如茶樹,高者丈餘。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
山茶花,葉子像茶樹葉,高的有一丈多。它的花大小可滿一寸,顏色接近大紅。此花十二月開。
三色石楠花
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無花者。
衡山的石楠花,有紫色的、碧綠色的、白色的三種。花大如牡丹。也有不開花的。
比閭花
白州比閭華,其華若羽。伐其木為薪,終日火不敗。
白州的比閭花,就像飛禽的羽毛那麼華麗。砍伐它的枝幹當柴燒,火終日不滅。
木蓮花
木蓮花,葉似辛夷,花類蓮色。出鳴玉溪,卬州亦有。
木蓮花,葉子像辛夷,花色像蓮花,出在鳴玉溪,卬州也有。
那伽花
那伽花,狀如三春,無葉,華色白,心黃,六瓣。出在舶上。
那伽花,樣子像三春花,沒有葉,花色是白的,花心是黃的,六片瓣。此花生長在船舶上。
木蘭花
長安敦化坊百姓家,唐大和中,有木蘭一樹,花色深紅。後桂州觀察使李勃看宅人,以五千買之。宅在水北。經年,花紫色。
唐大和年間,長安敦化坊的一個普通百姓家,有一棵木蘭花。花是深紅色的。後來,桂州觀察使李勃的一個看護宅院的人,用五千錢買下這棵木蘭花。李勃的宅院在水北。經過一年,花變成紫色的了。
異木花
唐衛公李德裕,嘗獲異木一株,春花紫。予思木中一歲發花,唯木蘭。
唐衛公李德裕,曾經得到一棵奇異的花木,在春季開紫色花。我想花木當中一年開花的,只有木蘭。
碧玫瑰
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處,有碧色玫瑰。而今亡矣。(自那提槿花下並出《酉陽雜俎》)
洛中賣花木的人說,在嵩山深處,有一種碧色的玫瑰。但是現在沒有了。
刺桐花
刺桐花,狀如圖畫者不類。其木為材。三四月時,布葉繁密,後有赤花。間生葉間三五房,不得如畫者。紅芳滿樹(謫椽陳去疾,家於閩,因語方物。去疾曰:「閩之泉州刺桐,葉綠而花紅房。照物皆朱殷然,與番禺者不同。乃知此地所畫者,實閣中之木。非南海之所生也。「椽」原作「緣」,「方」下原有「風」字,「閩之泉州」上原闕「曰」字,皆朱原作家未,「生」原作「意」,據明抄本改)。(出《投荒雜錄》)
刺桐花,樣子與畫的不大一樣。刺桐樹是一種木材。三四月的時候,它就長出繁密的葉子,以後便有紅色的花。花是有間隔地生在枝葉間的,稀稀疏疏三五朵,不像畫的那樣,紅紅艷艷地滿樹都是。
懷風花
樂游苑自生玫瑰樹。下多苜蓿。一名懷風。時人或謂之光風。風在其間常肅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曰苜蓿懷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出《西京雜記》)
樂游苑中自然長出一棵玫瑰樹。樹下生長著許多苜蓿。苜蓿一名懷風。當時的人們有的叫它光風。風生苜蓿當中常常是肅然而止的。日照之下,它的花光彩煥然。所以起名叫「苜蓿懷風」。茂陵人叫它「連枝草」。
躑躅花
南中花多紅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躑躅為勝。嶺北時有,不如南之繁多也。山谷間悉生。二月發時,照耀如火。月餘不歇。(出《嶺南異物誌》)
南中一帶的花多半都是紅色的,紅色也就是那地方的代表色,而躑躅花的紅色是最突出的。嶺北也時或有躑躅花,但是不如南方繁多。南方的山谷之間全都長生著躑躅花。一到二月花開時,陽光一照,就像漫山遍野燃著火。花開一個多月也不停歇。
凌霄花
凌霄花中露水,損人目。(出《酉陽雜俎》)
凌霄花中的露水,能損害人的的眼睛。
分枝荷
漢明帝時,池中有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駢蓋。實如玄珠,可以飾珮。(出《酉陽雜俎》)
漢明帝時,水池中養有分枝荷,一莖生四葉,樣子就像四個並列的車蓋。分枝荷的籽實像黑色珍珠,可以做成飾物佩戴。
夜舒荷
靈帝時,有夜舒荷,一莖四蓮。其葉夜舒晝卷。(出《酉陽雜俎》)
靈帝的時候有夜舒荷,一根莖上生四朵蓮花。它的葉夜間舒展而白天捲縮。睡蓮花
睡蓮。南海有睡蓮,夜則花低入水。(原闕出處,今見《酉陽雜俎》十九)
南海有一種叫「睡蓮」的花,每到夜晚,花就自己低入水中。
碧蓮花
宣平(「宣平」原作「唐室」,據陳校本改)中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壽州安豐縣別墅。嘗游芍陂,見裡人負薪者,持碧蓮花一朵。公驚問之。答曰:「陂中得之。」盧公後從事浙西。因使淮服。話於太尉衛公李德裕。德裕令搜訪芍陂,則無有矣。又遍尋於江渚間,亦終不能得。乃知向者一朵,蓋神異耳。(出《尚書故實》)
宣平年間,太傅相國盧公應舉時,寄居在壽州安豐縣的別墅。有一次他去游芍陂,看見一個背著柴草的鄉下人,手中拿著一朵碧色蓮花。盧公吃驚地問他是從哪裡弄到的。他回答說:「是從陂中得到的。」盧公後來到浙西提任「從事」這一官職,順便出使淮水。他對太尉衛公李德裕說了碧蓮花的事。李德裕讓他到芍陂去搜尋求訪,卻沒有找到碧蓮花。又遍尋於江渚之間,也終究未能得到,這才知道以前的那一朵,大概是神物。
染青蓮花
唐韓文公愈之侄,有種花之異。聞其說於小說(「小說」二字原闕,據明抄本補)。杜給事孺休典(「典」原作「與」,據《北夢瑣言》改)湖州,有染戶家,池生青蓮花。刺史命收蓮子歸京,種於池沼,或變為紅蓮,因異之。乃致書問染工。染工曰:「我家有三(「三」原作「公」,據陳校本改)世治靛甕,嘗以蓮子浸於甕底,俟經歲年,然後種之。若以所種青蓮花子為種,即其紅矣。蓋還本質,又何足怪?」乃以所浸蓮子寄之。道士申匡圖,又見人以雞矢和土,培芍葯花叢,其淡紅者悉成深紅。染之所益信矣。偽蜀王先主將晏駕,其年,峨眉山娑羅花,悉開白花。又荊文獻王未薨前數年,溝港城隍,悉開白蓮。一則染以氣類,一則表示凶兆,又何疑哉?(原闕出處,明抄本「作出《北夢瑣言》」)
唐朝韓文公韓愈的侄子,有種花的奇藝。這是從瑣記雜談一類的書中知道的。給事杜孺休主管湖州,那裡有一戶以染衣為業的人家,池子裡生長著青蓮花。杜刺史讓收取了這種青蓮花的花種,回到京城種到池子裡,有的卻變成了紅蓮花。杜給事感到很奇怪,就寫信去問那位染工。染工回信說:「我家有一個用過三代的盛靛青的大甕,曾經把蓮子浸泡在甕底下,等浸過一年,然後再種上它。如果用所種的青蓮花子當種子,那它就變紅了。這是它恢復了本質,又有什麼奇怪!」於是又把浸泡的蓮花子送給杜給事。道士申匡圖又見人用雞糞和上土,培在芍葯花叢下,那些淡紅色的花都變成深紅色的了。染色的效果更可信了。偽蜀王先主將死的那一年,峨眉山上的娑羅花,全開白花。荊文獻王未死前的幾年,溝港城隍,開放的全都是白色的蓮花。一則是受氣候物類影響,一則是表示凶兆,又有什麼可疑呢?
三朵瑞蓮
偽蜀主當僭位,諸勳貴功臣,競起甲第。獨偽中令趙廷隱,起南宅北宅。千梁萬拱,其諸奢麗,莫之與儔。後枕江瀆,池中有二島嶼。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種垂楊,或間雜木芙蓉。池中種藕。每至秋夏,花開魚躍。柳蔭之下,有士子執卷者,垂綸者,執如意者,執塵尾者,談詩論道者。一旦岸之隈,有蓮一莖,上分兩歧,開二朵。其時謂之太平無事之秋,士女拖香肆艷,看者甚眾。趙廷隱畫圖以進,蜀主歎賞。其時歌者詠者不少。無何,禁苑中有蓮一莖,歧分三朵。蜀王開筵宴,召群臣賞之。是時詞臣已下,皆貢詩。當時有好事者,圖以繪事,至今傳之。
偽蜀主剛剛登位,各位有功顯貴之臣,競相修造甲第,而偽中令趙廷隱建造的南宅北宅尤為顯耀。這宅子蓋得千梁萬拱,奢華富麗,無以倫比。宅子後邊靠近一條河流。池中有兩個小島子,就用石頭砌起來。四岸全種上楊柳,或間雜一些木芙蓉。池中種蓮花。每到夏秋之季,花開魚躍,景致很美。柳蔭之下,有捧卷讀書的,有垂弦釣魚的,有手執如意的,有手執拂塵的,有談詩論道的。一天早晨,池岸拐彎處,有一棵蓮花莖上分為兩歧,並開兩朵。那時候可謂太平無事之秋,男男女女,拖香肆艷,趕來觀看的絡繹不絕。趙廷隱把它畫下來送進宮中,蜀主歎賞不已。那時候詠歎它的不少。不久,禁苑中的一棵蓮花,一分三歧,並開三朵。蜀主大擺酒宴,召集群臣前來觀賞。這時候,詞臣以下的全都獻詩。當時有好事的,把這並開的三朵蓮花畫了下來,一直留傳到現在。
藕
蘇州進藕,其最上者名傷荷藕。或雲,荷名;或雲,葉甘為蟲所傷;或雲,故傷其葉,以長其根。近多重台荷,實中又生花,亦甚異也。(出《國史補》)
蘇州獻進荷花藕,其中最上等的叫「傷荷藕」。有的人說,這是荷的名稱;有的說,是荷葉甘甜,被蟲咬傷的意思;有的說,是故意弄傷它的葉,讓它的根快長。近來有許多重瓣的荷花,荷花的籽實上面又生花,這也是非常奇異的事。
蓮 實
石蓮入水沉,唯煎鹼鹵能浮之。雁食之,糞落山中,百年不壞。相傳橡子落水為蓮。(出《酉陽雜俎》)
石蓮入水就沉底,只有煎鹼鹵能使它浮起來。雁吃了它,隨雁糞落入山中,百年不會朽爛變壞。相傳是橡子落入水中變成了蓮。
芰
芰一名水菜,一名蘚苔。漢武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淪波下,亦曰青水芰。玄都有芰,碧色,狀如雞飛,名翻雞芰。仙人鳧伯子常采之。(出《酉陽雜俎》)
芰另有一名叫「水菜」,還有一名叫「蘚苔」。漢武帝的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長出水面,葉長在水中,也叫作「青水芰」。玄都有一種芰,碧綠色,樣子像雞飛,名叫「翻雞芰」。仙人們常采它。
菱
菱,今人但言菱芰。諸解草木書,亦不分別。唯伍安貧《武(「伍安貧武」原作「五安貨五」,據《全唐文》七六一改)陵記》,言四角曰芰,兩角曰菱。今蘇州折腰菱多兩角。荊州有僧,遺段成式一斗郢城菱,三角而無芒,可以挼莎。(出《酉陽雜俎》)
芰,現在的人只叫它「菱芰」。各種解說草木的書,也都不作分別。只有伍安貧的《武陵記》,說四個角的叫芰,兩個角的叫菱。現在蘇州的折腰菱多半是兩個角的。荊州有個和尚,送給段成式一斗郢城菱,三個角而且沒有芒刺,可以用它揉搓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