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鄭宏之 汧陽令 李元恭 焦練師 李氏 韋明府 林景玄 謝混之

鄭宏之

唐定州刺史鄭宏之解褐為尉。尉之廨宅,久無人居。屋宇頹毀,草蔓荒涼。宏之至官,裛草修屋,就居之。吏人固爭,請宏之無入。宏之曰:「行正直,何懼妖鬼?吾性強禦,終不可移。」居二日,夜中,宏之獨臥前堂。堂下明火,有貴人從百餘騎,來至庭下。怒曰:「何人唐突,敢居於此!」命牽下。宏之不答。牽者至堂,不敢近。宏之乃起。貴人命一長人,令取宏之,長人升階,循牆而走,吹滅諸燈。燈皆盡,唯宏之前一燈存焉。長人前欲滅之,宏之杖劍擊長人,流血灑地,長人乃走。貴人漸來逼。宏之具衣冠,請與同坐。言談通宵,情甚款洽。宏之知其無備,拔劍擊之,貴人傷。左右扶之,遽「言王今見損,如何?」乃引去。既而宏之命役徒百人,尋其血。至北垣下,有小穴方寸,血入其中。宏之命掘之。入地一丈,得狐大小數十頭。宏之盡執之。穴下又掘丈餘,得大窟,有老狐,裸而無毛,據土床坐,諸狐侍之者十餘頭。宏之盡拘之。老狐言曰:「無害予,予祐汝。」宏之命積薪堂下,火作,投諸狐,盡焚之。次及老狐,狐乃搏頰請曰:「吾已千歲,能與天通。殺予不祥,捨我何害?」宏之乃不殺,鎖之庭槐。初夜中,有諸神鬼自稱山林川澤叢祠之神,來謁之。再拜言曰:「不知大王罹禍乃爾。雖欲脫王,而苦無計。」老狐領之。明夜,又諸社鬼朝之,亦如山神之言。後夜,有神自稱黃撅,多將翼從,至狐所言曰:「大兄何忽如此?」因以手攬鎖,鎖為之絕。狐亦化為人,相與去。宏之走追之,不及矣。宏之以為黃撅之名,乃狗號也。此中誰有狗名黃撅者乎?既曙,乃召胥吏問之。吏曰:「縣倉有狗老矣,不知所至。以其無尾,故號為黃撅。豈此犬為妖乎?」宏之命取之。既至,鎖系將就烹。犬人言曰:「吾實黃撅神也。君勿害我,我常隨君,君有善惡,皆預告君,豈不美歟?」宏之屏人與語,乃釋之。犬化為人,與宏之言,夜久方去。宏之掌寇盜。忽有劫賊數十人入界,止逆旅。黃撅神來告宏之曰:「某處有劫,將行盜,擒之可遷官。」宏之掩之果得。遂遷秩焉。後宏之累任將遷,神必預告。至如殃咎,常令迴避,罔有不中。宏之大獲其報。宏之自寧州刺史改定州,神與宏之訣去。以是人謂宏之祿盡矣。宏之至州兩歲,風疾去官。(出《紀聞》)

唐朝定州刺史鄭宏之剛開始脫掉百姓的服裝當官的時候,做的是縣尉。縣尉的官署很長時間沒人居住了,屋宇破壞嚴重,庭院特別荒涼。鄭宏之上任以後,割去了野草,修理了房屋,然後就要進去住。有個小官吏堅決地規勸,不讓鄭宏之住進去。鄭宏之說:「我走得正行得直,為什麼要怕妖鬼?我的性情倔強,終不能改變。」住了兩天,夜裡,鄭宏之獨自臥在前堂,堂下燈火明亮。有一位貴人,由一百多位騎馬的隨從簇擁著,來到庭下。貴人生氣地說:「什麼人亂闖,敢住到這兒?」貴人命令手下把鄭宏之拖下來。鄭宏之不吱聲。上去拖鄭宏之的人走到堂前,不敢靠近。鄭宏之就站了起來。貴人命令一個大個子把鄭宏之捉起來。大個子登上台階,順著牆奔跑,把燈吹滅。所有的燈都被大個子吹滅了,但是鄭宏之跟前的一盞依然亮著。大個子想上去吹滅它,鄭宏之揮劍刺去,一下就刺中,血流到地上。大個子就跑了。貴人漸漸地逼近,鄭宏之整理一下衣服和帽子,請他和自己一塊入座。他們談了一宿,說得很投機。鄭宏之知道他沒有防備,拔劍就刺。貴人受了傷,他的左右急忙上來扶住他,說道:「大王今天被刺傷了,怎麼辦哪?」說著,就把他弄走了。接著鄭宏之就讓一百多個手下尋找那貴人的血跡。尋到北牆下,有一個一寸見方的小洞,血跡進到這裡面了。鄭宏之下令往下挖。挖了一丈深,挖出大大小小十幾隻狐狸,鄭宏之把它們全都捉了起來。在洞下又挖開一丈多,挖到一個大洞穴。洞穴裡有一隻老狐狸。這隻老狐狸沒有毛,裸露著身子,坐在土床上。旁邊還有十幾隻侍奉老狐狸的小狐狸。鄭宏之把它們全部拘捕了。老狐狸說道:「不要害我,我保佑你。」鄭宏之命人在堂下堆起了柴薪,點著火,把狐狸一個個扔進去燒死。輪到老狐狸的時候,老狐狸拍打著自己的面頰請求說:「我已經一千歲了。我能和天來往,殺我是不吉祥的。放了我又有什麼害處呢?」鄭宏之就沒殺它,把它鎖在院子裡的一棵槐樹上。頭天夜裡,有自稱是山林川澤叢祠之神的許多神鬼來拜見老狐狸。它們說:「不知道大王遭到不祥的災禍。雖然想解救你,但是苦於沒有辦法。」老狐狸點頭。第二天夜裡,又有一些土地鬼來朝見老狐狸,說的也像山神們說的一樣。第三天夜裡,有一個神自稱叫「黃撅」,領了許多隨從,來到老狐狸跟前說:「大哥怎麼忽然這樣了?」於是就伸手去拽鎖,鎖被他拽斷。老狐狸也變成人,他們一塊走了。鄭宏之跑來追趕,已經來不及了。鄭宏之認為「黃撅」這名是個狗名。這裡誰家有狗叫黃撅呢?到了天亮,他召見小官吏們詢問。有一人說:「縣倉庫有一條狗已經老了,不知到哪去了,因為它沒有尾巴,所以都叫它黃撅。難道這條狗是妖怪嗎?」鄭宏之讓人把這狗弄來。弄來之後,捆綁起來準備殺了煮肉吃。狗像人那樣說道:「我確實是黃撅神。你不要害我。我經常跟隨你,你有什麼吉凶禍福,我都提前告訴你,難道不好嗎?」鄭宏之讓別人退出去,單獨與它談了一會兒,就把它放了。它也變成了人。鄭宏之一直與他談到半夜才離開。鄭宏之掌管捉拿寇盜方面的事。忽然有幾十個劫道的竄入境內,住在客棧裡。黃撅神來告訴鄭宏之,哪裡有人行搶,哪裡有人偷盜,捉到可以陞官。鄭宏之按他說的去圍捕,果然抓到了。於是就升了官。後來鄭宏之連續被陞遷,黃撅神總是提前告訴他。至於災禍,也常常讓他迴避。沒有不准的。鄭宏之得到極大的報答。鄭宏之從寧州刺史改為定州刺史的時候,黃撅神和他告別而去。因此人們說鄭宏之的官祿到頭了。鄭宏之到了定州之後,因中風而丟了官。

汧陽令

唐汧陽令不得姓名。在官,忽云:「欲出家。」念誦懇至。月餘,有五色雲生其捨。又見菩薩坐獅子上,呼令歎嗟云:「發心弘大,當得上果。宜堅固自保,無為退敗耳。」因爾飛去。令因禪坐,閉門,不食六七日。家以憂懼,恐以堅持損壽。會羅道士公遠自蜀之京,途次隴上。令子請問其故。公遠笑曰:「此是天狐,亦易耳。」因與書數符,當愈。令子投符井中。遂開門,見父餓憊。逼令吞符,忽爾明晤,不復論修道事。後數載,罷官過家。家素郊居,平陸澶漫直千里。令暇日倚杖出門,遙見桑林下有貴人自南方來。前後十餘騎,狀如王者。令入門避之。騎尋至門。通云:「劉成,謁令。」令甚驚愕。初不相識,何以見詣?既見,升堂坐。謂今曰:「蒙賜婚姻,敢不拜命。」初令在任,有室女年十歲,至是十六矣。令云:「未省相識,何嘗有婚姻?」成云:「不許成婚姻,事亦易耳。以右手掣口而立,令宅須臾震動,井廁交流,百物飄蕩。令不得已許之。婚期克翌日,送禮成親。成親後,恆在宅。禮甚豐厚,資以饒益,家人不之嫌也。他日,令子詣京,求見公遠。公遠曰:「此狐舊日無能,今已善符菉。吾所不能及,奈何?」令子懇請。公遠奏請行。尋至所居,於令宅外十餘步設壇。成策杖至壇所,罵老道士云:「汝何為往來,靡所忌憚?」公遠法成,求與交戰。成坐令門,公遠坐壇,乃以物擊成,成僕於地。久之方起,亦以物擊公遠,公遠亦僕,如成焉。如是往返數十。公遠忽謂弟子云:「彼擊余殪,爾宜大臨,吾當以神法縛之。」及其擊也,公遠仆地,弟子大哭。成喜,不為之備。公遠遂使神往擊之。成大戰恐,自言力竭,變成老狐。公遠既起,以坐具撲狐,重之以大袋,乘驛還都。玄宗視之,以為歡矣。公遠上白云:「此是天狐,不可得殺。宜流之東裔耳!」書符流於新羅,狐持符飛去。今新羅有劉成神,土人敬事之。(出《廣異記》)

唐朝汧陽縣有一位縣令,筆者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正在任上,忽然說想要出家,念佛誦經極其誠懇。一個月以後,他的房舍上空生有五色雲,又看見一位菩薩坐在一隻獅子上。菩薩喊著縣令感歎地說:「你的發心弘大,能成上等正果。你應該堅定地保全自己,不要退縮,壞了大事。」菩薩說完便飛去。縣令於是就禪坐靜思,閉門不出,六七天不吃東西。家裡人因此很擔心,怕他因此而損害壽命。趕上一個叫羅公遠的道士從蜀地去到京城,途中暫住在隴上,縣令的兒子就去向他請教。羅公遠笑道說:「這是一隻天狐干的,也不難對付。」於是羅公遠給縣令的兒子寫了幾張符,說這樣就能治好。縣令的兒子把符扔到井裡一張,就把門打開,一看,父親已餓得不成樣子。就逼縣令把符吞下去,縣令一下子就醒悟了,不再談論修道的事了。後來過了幾年,縣令罷官在家。他家住在效外,原野平展遼闊,一望千里。有一天縣令無事,就拿著手杖走出門來。他遠遠望見桑樹林下有一位貴人從南方走來。這貴人的前後有十幾個騎馬的侍從,看樣子象王爺。縣令回到門裡迴避。騎馬的人不多時便到了門前,通報說,劉成前來拜見縣令。縣令非常驚愕。從不認識,為什麼來見他呢?相見之後,進到堂中落座。貴人對縣令說:「承蒙你賜給我婚姻,我哪敢不來拜見。」當初縣令在任的時候,有個沒出嫁的女兒,到現在已經十六歲了。縣令說:「我根本就不認識你,怎麼能把女兒許給你呢?」劉成說:「不把女兒嫁給我,事情也好辦。」說完,他用右手拉著口站在那裡,縣令的房屋頃刻間開始震動,井和廁所互相流淌,什麼東西都漂蕩不定。縣令不得已,只好答應了。當時約定在第二天送禮成親。成親之後,劉成總住在縣令家裡。他送的禮很豐厚,資助的東西也很多,家裡的人們不討厭他。後來,縣令的兒子來到京城,求見羅公遠。羅公遠說:「這個狐狸原先沒什麼能耐,現在卻掌握天帝的『符菉』了,我也比不上的,有啥辦法!」縣令的兒子懇切地請求,羅公遠才答應跟他走一趟。不久到了縣令的居所。羅公遠在縣令門前十幾步的地方設立一壇。劉成拿著木杖來到壇前,罵老道士說:「你來幹什麼來了?你什麼也不怕?」羅公遠做法已成,就讓劉成和他交戰。劉成坐在縣令的門口,羅公遠坐在壇上。羅公遠就用東西襲擊劉成。劉成倒在地上,老半天才起來。劉成也用什麼東西襲擊羅公遠。羅公遠也倒在地上,和劉成一樣。如此往返進行了幾十次。羅公遠忽然對弟子說:「他把我打死,你應該大哭,我得用神法綁他。」等到劉成打的時候,羅公遠倒在地上,弟子便大哭。劉成很得意,沒有防備。羅公遠於是就用神法襲擊劉成。劉成十分害怕,自己說力已用盡,就變成了一隻狐狸。羅公遠已經站起來,用坐具打狐狸,把它裝進一個大口袋裡,乘驛站的車馬回京。唐玄宗看了這狐狸,把它當成一種笑料。羅公遠上前報告說,「這是天狐,不能殺,應該把它流放到東方去。」於是就寫符把它流放到新羅。狐狸拿著符飛去。現在新羅有劉成神,當地人對這神很恭敬。

李元恭

唐吏部侍郎李元恭,其外孫女崔氏,容色殊麗,年十五六,忽得魅疾。久之,狐遂見形為少年,自稱胡郎。累求術士不能去。元恭子博學多智,常問胡郎亦學否?狐乃談論,無所不至。多質疑於狐,頗狎樂。久之,謂崔氏曰:「人生不可不學。」乃引一老人授崔經史。前後三載,頗通諸家大義。又引一人,教之書。涉一載,又以工書著稱。又云:「婦人何不會音聲?箜篌琵琶,此故凡樂,不如諸曲,備盡其妙。及他名曲,不可勝紀。自雲亦善《廣陵散》。比屢見嵇中散,不使授人。其於《烏夜啼》。尤善傳其妙。李後問:「胡郎何以不迎婦歸家?」狐甚喜,便拜謝云:「亦久懷之。所不敢者,以人微故爾。」是日遍拜家人,歡躍備至。李問胡郎欲迎女子,宅在何所?狐云:「某捨門前有二大竹。」時李氏家有竹園。李因尋行所,見二大竹間有一小孔,竟是狐窟。引水灌之,初得猳貉及他狐數十枚。最後有一老狐,衣綠衫,從孔中出,是其素所著衫也,家人喜云:「胡郎出矣!」殺之,其怪遂絕。(出《廣異記》)

唐朝吏部侍郎李元恭,他的外孫女崔氏,姿色殊麗,十五六歲的年紀,忽然被狐狸精魔上了。時間長了,那狐狸就變成一個青年男子,自稱胡郎。李家多次請術士也不能把他除掉。李元恭的兒子博學多智,曾經問胡郎也有學業沒有。狐狸就開始談論,天南地北,古往今來,無所不談。他讓狐狸解答許多疑難問題,與狐狸相處得很親近,很隨便。時間長了,胡郎就對崔氏說:「人生一世,不能不學點什麼。」於是就領來一位老人給崔氏講授經史。前後三年,崔氏很懂得各家的大義。又領來一人,教崔氏書法。經過一年,崔氏又因為工於書法而聞名。又說:「婦人為什麼不會點音樂?箜篌、琵琶,這些本來都是平常樂器,不如學彈琴。」又領來一人,善於彈琴,說姓胡,是隋朝時陽翟縣的博士。這位姓胡的琴師把各種曲子全教給她,把曲子的妙處全都講出來,以及其它名曲,不可勝數。琴師自己說也善於《廣陵散》,接連多次見過嵇康,但嵇康不讓把《廣陵散》教給別人。他對於《烏夜啼》尤其能表達出它的奧妙。李元恭的兒子後來問道:「胡郎為什麼不把媳婦娶回家去呢?」狐狸特別高興,就拜謝說:「我也很早就這麼想了,之所以沒敢說,是因為我的地位太微賤了。」這一天狐狸遍拜家人,欣喜若狂。李元恭的兒子問胡郎要來迎妻子,家在什麼地方。狐狸說:「我家門前有兩棵大竹子。」當時李家有竹園。李元恭的兒子就尋找狐狸的行蹤,見兩棵大竹子之間有一個小孔,知道這是狐狸洞,就往裡灌水,先灌出來猳貉及其它狐狸幾十隻。最後有一隻老狐狸,穿著綠色衣衫,從洞裡爬出來,這是它平常穿的那套衣服。家人們高興地說:「胡郎出來了!」殺了它之後,那怪就絕跡了。

焦練師

唐開元中,有焦練師修道,聚徒甚眾。有黃裙婦人自稱阿胡,就焦學道術。經三年,盡焦之術,而固辭去。焦苦留之。阿胡云:「己是野狐,本來學術。今無術可學,義不得留。」焦因欲以術拘留之。胡隨事酬答,焦不能及。乃於嵩頂設壇,啟告老君。自言己雖不才,然是道家弟子。妖狐所侮,恐大道將隳。言意懇切。壇四角忽有香煙出,俄成紫雲,高數十丈。雲中有老君見立。因禮拜陳云:「正法已為妖狐所學,當更求法以降之。」老君乃於雲中作法。有神王於雲中以刀斷狐腰。焦大歡慶。老君忽從雲中下,變作黃裙婦人而去。(出《廣異記》)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位焦練師修練道術,聚集了許多弟子。有一位穿黃裙子的婦人,自稱阿胡,向焦練師學道術。經過三年,她把焦練師的道術全學去了,就堅決地要求辭去。焦練師苦苦地挽留她。她說:「我是一隻野狐狸,本是來學道術的,現在沒有道術可學了,按道義是不能留下的。」焦練師於是就想用法術拘捕阿胡。阿胡能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應對,焦練師總比不上她。於是焦練師在嵩山頂上設壇,啟告太上老君。他說:「弟子雖然不才,但是畢竟是道家弟子。妖狐侮辱弟子事小,恐怕道家的大事業也要被她毀壞。」他說得十分懇切。壇的四角忽然有香煙生出,俄而變成紫色的雲,幾十丈那麼高。太上老君出現了,就站在雲中。焦練師於是禮拜陳述道:「我的正法已經被妖狐學去了,得另想辦法降她。」太上老君就在雲中作法,有一位神王在雲中用刀砍斷了狐狸的腰。焦練師大大地歡喜慶賀。太上老君忽然從雲中下來,仍變成了那黃裙婦人走了。

李 氏

唐開元中,有李氏者,早孤,歸於舅氏。年十二,有狐欲媚之。其狐雖不見形,言語酬酢甚備。累月後,其狐復來,聲音少異。家人笑曰:「此又別一是野狐矣。」狐亦笑云:「汝何由得知?前來者是十四兄,己是弟。頃者我欲取韋家女,造一紅羅半臂。家兄無理盜去,令我親事不遂,恆欲報之,今故來此。」李氏因相辭謝,求其禳理。狐云:「明日是十四兄王相之日,必當來此。大相惱亂,可且令女掐無名指第一節以禳之。」言訖便去。大狐至,值女方食。女依小狐言,掐指節。狐以藥顆如菩提子大六七枚,擲女飯碗中,累擲不中。驚歎甚至,大言云:「會當入嵩岳學道始得耳!」座中有老婦持其藥者,懼復棄之。人問其故。曰:「野狐媚我。」狐慢罵云:「何物老嫗,寧有人用此輩!」狐去之後,小狐復來曰:「事理如何?言有驗否?」家人皆辭謝。曰:「後十餘日,家兄當復來,宜慎之。此人與天曹已通,符禁之術,無可奈何。唯我能制之。待欲至時,當復至此。」將至其日,小狐又來,以藥裹如松花,授女曰:「我兄明日必至。明早,可以車騎載女,出東北行。有騎相追者,宜以藥布車後,則免其橫。」李氏候明日,如狐言。載女行五六里,甲騎追者甚眾,且欲至,乃布藥。追者見藥,止不敢前。是暮,小狐又至。笑云:「得吾力否?再有一法,當得永免,我亦不復來矣!」李氏再拜固求。狐乃令取東引桃枝,以朱書板上,作齊州縣鄉里胡綽、胡邈。以符安大門及中門外釘之,必當永無怪矣。狐遂不至。其女尚小,未及適人。後數載,竟失之也。(出《廣異記》)

唐開元年中,有一個姓李的小女孩,早早就失去了父親,母親領她住在舅舅家。女孩那年十二歲,有一隻狐狸想要討好她。這一隻狐狸雖然沒有現形,但是它的言語及待人接物的能力都很強。一個月以後,這隻狐狸又來了,聲音略微有些變化。家裡人笑著說:「這是另外一隻野狐狸了。」狐狸也笑著說:「你們是怎麼知道的?以前來的是我的十四哥,我是他的弟弟。我還有不長時間就要娶老韋家的女兒了,用紅羅做了一件半截袖布衫,我哥不講理給偷了去,讓我的親事辦不成。我一直想報復他,所以就來到這兒。」李氏於是就表示感謝,求它想一個免災的辦法。狐狸說:「明天是十四哥來看人的日子,當他來到這裡之時,一定會非常惱怒非常煩亂,可以暫時讓你女兒掐著無名指第一節來消災。」說完便走了。大狐狸來到,趕上女孩正在吃飯。女孩按照小狐狸教給的辦法,掐住無名指第一節。狐狸把六七顆菩提子那麼大的藥丸往女孩飯碗裡扔,怎麼扔也扔不進去。狐狸非常驚訝,一個勁地歎氣,大聲說:「這是我到嵩山學道的時候弄到的!」座中有一位老婦人拿到狐狸的藥,很怕藥丸掉了,有人問她怎麼回事的時候,她就說:「野狐野討好我!」狐狸傲慢地罵道:「老傢伙你算個什麼東西,哪有人喜歡你這樣的!」狐狸走後,小狐狸又來了,問道:「事情辦得怎麼樣?我說的靈不靈」全家人表示感謝。小狐狸說:「十幾天以後,我哥還能來,你們要多加小心。這人與天府已經有來往,單會寫符唸咒的法術,不能把他怎麼樣。只有我能制住他。等他要來的時候,我還來這裡。」將要到那天的時候,小狐狸果真又來了。它把一些包裹的象松花一樣的藥交給女孩說:「我哥明天一定能來。明天早晨,可以讓人用車馬載著你,向東北走。有人騎馬追你的時候,應該把藥散佈在車後,這就能免除災禍。」等到明天,李氏就像小狐狸說的那樣,用車拉著女兒向東北走。剛走五六里,就有許多騎馬的人追來。將要追上的時候,就把藥佈置在車後。追的人見到藥,就站住了,不敢再前進。這天晚上,小狐狸又來了,笑著說:「借上我的力沒有?另有一法,應該能永遠免除你的災難。以後我也不再來了。」李氏再次下拜,堅決要求小狐狸幫助。小狐狸就讓她弄一塊向東伸出的桃枝,做成板,在板上用硃砂寫齊全州縣鄉里胡綽、胡邈,把這樣的符釘在大門和中門外。小狐狸說,這樣做就一定能永遠不鬧精怪了。小狐狸於是就沒有再來。當時李氏的女兒還小,還不到嫁人的年齡。幾年以後,她的女兒到底丟了。

韋明府

唐開元,有詣韋明府,自稱崔參軍求娶。韋氏驚愕,知是妖媚。然猶以禮遣之。其狐尋至後房,自稱女婿,女便悲泣,昏狂妄語。韋氏累延術士。狐益慢言,不能卻也。聞峨嵋有道士,能治邪魅。求出為蜀令,冀因其伎以禳之。既至,道士為立壇治之。少時,狐至壇,取道士懸大樹上,縛之。韋氏來院中,問尊師何以在此?狐云:「敢行禁術,適聊縛之。」韋氏自爾甘奉其女,無復凱望。家人謂曰:「若為女婿,可下錢二千貫為聘。」崔令於堂簷下布席,修貫穿錢,錢從簷上下,群婢穿之,正得二千貫。久之,乃許婚。令韋請假送禮,兼會諸親。及至,車騎輝赫,儐從風流,三十餘人。至韋氏,送雜彩五十匹,紅羅五十匹,他物稱是。韋乃與女。經一年,其子有病。父母令問崔郎。答云:「八叔房小妹,今頗成人,叔父令事高門。其所以病者,小妹入室故也。」母極罵云:「死野狐魅,你公然魅我一女不足,更惱我兒。吾夫婦暮年,唯仰此子,與汝野狐為婿,絕吾繼嗣耶?」崔無言,但歡笑。父母日夕拜請。紿云:「爾若能愈兒疾,女實不敢復論。」久之乃云:「疾愈易得,但恐負心耳!」母頻為設盟誓。異日,崔乃於懷出一文字,令母效書,及取鵲巢,於幾房前燒之,兼持鵲頭自衛,當得免疾。韋氏行其術,數日子愈。女亦效為之,雄狐亦去。罵云:「丈母果爾負約,如何言,今去之。」後五日,韋氏臨軒坐,忽聞庭前臭不可奈,仍有旋風,自空而下,崔狐在焉。衣服破弊,流血淋漓。謂韋曰:「君夫人不義,作字太彰。天曹知此事,杖我幾死。今長流沙磧,不得來矣。」韋極聲訶之曰:「窮老魅,何不速行,敢此逗留耶?」狐云:「獨不念我錢物恩耶?我坐偷用天府中錢,今無可還,受此荼毒。君何無情至此?」韋深感其言,數致辭謝。徘徊,復為旋風而去。(出《廣異記》)

唐開元年間,有一個狐狸精自稱崔參軍。到韋明府這裡來,向他求婚。韋氏知道這位崔參軍是妖物,但是還是以禮相待,把他打發走了。那狐狸沒走,他找到後房,對韋氏的女兒說,他就是她的女婿,女兒便哭泣起來。這狐狸說了不少狂妄的話。韋氏多次延請術士,狐狸說話更加傲慢,無法把他趕走。聽說峨嵋山上有一位道士能治邪魔怪病,就請求到蜀地任縣令,希望藉著他的本事消災。到了蜀地之後,道士設了一個法壇對付狐狸。不多時,狐狸來了,把道士捉住,綁上,掛在樹上。韋氏來到院子裡,問道:「尊師為什麼在這兒?」狐狸說:「他膽敢施行禁術對付我,剛才讓我把他暫時綁起來了。」韋氏從此甘願把女兒送給狐狸,不再有什麼希望。家人對狐狸說:「你要想做女婿,可以送兩千貫錢作聘禮。」這位崔參軍就讓人在簷下放好坐席,準備好穿錢的小繩等著,然後房簷上就往下掉錢,婢女們就把錢穿起來,正好穿了兩千貫。又過了好長時間,才把女兒許給他。他讓韋氏請假送禮,同時去會見一下親戚朋友。等到去那裡一看,車馬很多,聲勢很大,迎送客人的人就有三十多位。迎到韋氏的時候,送給他雜彩五十匹。紅羅五十匹。其他東西也令人叫好。韋氏於是把女兒給了他。又過一年,兒子有病,老兩口就讓女兒問崔郎。崔郎回答說:「八叔房中的小妹,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叔父讓她選個富貴人家。他之所以有病,是因為小妹進到他屋裡去了。」 韋夫人罵道:「死不了的野狐狸精,你公然魔去我一個女兒不夠,還打我兒子的主意!我們夫婦已到晚年,就指望這個兒子了。給你們狐狸當女婿,這不斷了我們的後代嗎?」崔參軍不吱聲,只是笑。韋氏夫婦從早到晚地求他,騙他說:「你要能治好我兒子的病,女兒的事就再也不提了。」好長時間他才說:「治好病倒容易,就是怕你們說話不算數啊!」韋夫人頻頻地在他面前盟誓,表示絕不反悔。另一天,崔參軍才從懷裡取出來一張文字,讓韋夫人照樣書寫,又弄一個喜鵲窩在兒子房前燒了,又讓兒子拿著喜鵲頭自衛。他說這樣做就能治好病。韋氏按他的說法做了,幾天之後兒子就好了。女兒也照樣做,自稱崔參軍的狐狸也不敢來了。他罵道:「丈母娘果然負約了!早知這樣,我哪能說!現在我只好走嘍!」五天之後,韋氏臨窗而坐,忽然聞到院子裡臭不可耐,還有一股旋風從空中降下。原來是自稱姓崔的狐狸。他的衣服破損,流血淋漓。他對韋氏說:「你的夫人真不仁義,字寫得太明顯,被天府知道了這件事,把我打得差點死了。從今以後長期流竄沙磧之間,不能再來了。」韋氏大聲喝斥道:「窮老怪,為什麼還不快滾?還敢在這逗留?」狐狸說:「難道你就不記得我那些錢物的好處?我偷用了天府的錢而犯罪,現在沒錢還,才受此殘害。你為什麼這麼無情呢?」韋氏被他的話感動了,多次向他致謝。他徘徊了一陣,又變成一股旋風離去了。

林景玄

唐林景玄者,京兆人。僑居雁門,以騎射畋獵為己任。郡守悅其能,因募為衙門將。嘗與其徒十數輩馳健馬,執弓矢兵杖,臂隼牽犬,俱騁於田野間,得麋鹿狐兔甚多。由是郡守縱其所往,不使親吏事。嘗一日畋於郡城之高崗。忽起一兔榛莽中。景玄鞭馬逐之。僅十里餘,兔匿一墓穴。景玄下馬,即命二卒守穴傍,自解鞍而憩。忽聞墓中有語者曰:「吾命土也,克土者木。日次於乙,辰居卯。二木俱王,吾其死乎?」已而咨嗟者久之。又曰:「有自東而來者,我將不免。」景玄聞其語,且異之。因視穴中,見一翁,衣素衣,髯白而長,手執一軸書,前有死鳥鵲甚多。景玄即問之。其人驚曰:「果然禍我者且至矣。」即詬罵,景玄默而計之曰:「此穴甚小,而翁居其中,豈非鬼乎?不然,是盜而匿此。」即毀其穴。翁遂化為老狐,帖然俯地。景玄因射之而斃。視其所執之書,點畫甚異,似梵書而非梵字,用素縑為幅,僅數十尺。景玄焚之。(出《宣室志》)

唐朝時有個叫林景玄的,是京兆人,僑居在雁門。他以騎馬射箭四處打獵為生。郡守賞識他的本領,就招募他為衙門將。他曾經和他的十幾個同伴騎著健馬,帶著弓箭兵器,臂上托著鷹,手裡牽著狗,一起馳騁於田野之間,獵獲了很多麋鹿狐兔什麼的。從此,郡守讓他願去哪裡就去哪裡,不用辦公。有一天,他在郡城的高崗上打獵,忽然從草叢中蹦起一隻兔子。他打馬就追。僅追了十來里地,兔子藏進一個墓穴裡。林景玄下了馬,讓兩個兵卒守在墓旁,自己解下馬鞍休息。忽聽到墓穴裡有人講話:「我是土命,克土的是木。時在於乙,辰居卯,二木一起來,我要死了嗎?」然後就感歎了好久。又說:「有從東邊來的,我就沒法避免。」林景玄聽到這些話,覺得奇怪,就往墓穴裡看。他看到一個老頭。這老頭穿著白衣服,鬍子白而且長,手裡拿著一軸書。他面前有不少死鳥鵲。林景玄就問他是誰。老頭吃驚地說:「果然害我的人到了!」於是他就謾罵。林景玄心裡默默地想道:「這個洞穴特別小,而老頭住在裡邊,難道是鬼嗎?不然,他就是偷了東西以後藏在這裡。」於是他把墓穴毀了。老頭變成一隻老狐狸,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林景玄就把狐狸射死。看看那軸書,點畫非常怪,像經書又不是梵文,用白色絹做成書頁,僅有幾十尺長。林景玄把它燒了。

謝混之

唐開元中,東光縣令謝混之,以嚴酷強暴為政,河南著稱。混之嘗大獵於縣東,殺狐狼甚眾。其年冬,有二人詣台,訟混之殺其父兄,兼他贓物狼籍。中書令張九齡令御史張曉往按之,兼鎖系告事者同往。曉素與混之相善,先躡其狀,令自料理。混之遍問里正,皆云:「不識有此人。」混之以為詐。已各依狀明其妄以待辨。曉將至滄州,先牒系混之於獄。混之令吏人鋪設使院,候曉。有裡正從寺門前過,門外金剛有木室扁護甚固。聞金剛下有人語聲。其肩以鎖,非人所入。裡正因逼前聽之。聞其祝云:「縣令無狀,殺我父兄。今我二弟詣台訴冤,使人將至,願大神庇廕,令得理。」有頃,見孝子從隙中出。裡正意其非人,前行尋之。其人見里正,惶懼入寺,至廁後失所在。歸以告混之。混之驚愕久之。乃曰:「吾春首大殺狐狼,得無是邪?」及曉至,引訟者出,縣人不之識。訟者言詞忿爭,理無所屈。混之未知其故。有識者勸令求獵犬。獵犬至,見訟者,直前搏逐。徑跳上屋,化為二狐而去。(出《廣異記》)

唐朝開元年間,東光縣縣令謝混之,以嚴酷強暴的手段治理政事,在河南是有名的。謝混之曾經在縣東大規模地打獵,打死許多狐狸和狼什麼的。那年冬天,有兩個人到御史台告發謝混之殺死他們的父兄以及非法侵吞他人財物等罪行。中書令張九齡讓御史張曉前去考察辦理。兩個告狀的人被綁起來一起前往。張曉平素與謝混之要好。他事先將狀子的情況透露給謝混之,讓謝混之有所準備。謝混之問遍縣裡所有的里正,裡正們都說不認識這兩個告狀的人。謝混之以為裡正們騙他,已經分別按照狀子提到的罪狀指明它的虛妄不實等待辯解。張曉將到滄州,先發公文逮捕謝混之下獄。謝混之讓吏人代替自己打點使院等候張曉。有一個裡正從寺門前路過。門外的金剛,有木室關護得非常牢固。裡正聽到金剛底下有人說話的聲音。那門已經上鎖,顯然不是人進去了。裡正於是就近前去聽。聽到裡邊有人禱告說:「縣令不像話,殺死我的父兄,現在我的兩個弟弟到御史台去訴冤,使者馬上就要到了,希望大神保佑,讓他們打贏這場官司。」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孝子從空隙中出來。裡正知道他不是人,就往前走去找他。那人見了里正,慌慌張張地進了寺院。裡正追到廁所那人便不見了。裡正回來告訴了謝混之。謝混之驚愕了半天。他說:「我春天時大量捕殺狐狸和狼,莫非是因為這事?」等到張曉到了,把告狀的領出來,縣裡人都不認識他們。兩個告狀的強烈地爭辯,並不理屈。謝混之不知是怎麼回事。有個有學問的人勸縣令弄一條獵狗來。獵狗弄來以後,獵狗一見到兩個告狀的人,就直撲上去。那兩個人一下子跳到房上去,變成兩隻狐狸逃去。

《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