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卷四

○程貌已下

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 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曰「隸書。」

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小異李斯,見師一時。陳留蔡邕, 後漢人,左中郎將。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杜陵 陳遵,後漢人,不知官。善篆、隸,每書,一坐皆驚,時人謂為「陳驚坐」。上 谷王次仲,後漢人。作八分楷。法師宜官,後漢不知何許人。宜官能為大字一丈, 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書,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書其壁,觀者 雲集,酒因大售,至飲足,削書而退。安定梁鴻,後漢人,官至選部尚書,乃師 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書懸帳中,宮殿題署多是鴻手也。

○邯鄲淳已下

陳留邯鄲淳為魏臨淄侯文學,得次仲法,名在鴻後。毛弘,鴻弟子,秘書八 分皆傳鴻法。又有左子邑,與淳小異,亦有名。京兆杜度為魏齊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漢濟北相,亦善草,書平。苻堅得摹瑗書,王子敬云「極似張伯英。」 瑗子寔,官至尚書,亦能草。弘農張芝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勤絕倫。家之衣帛 必先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每書云:匆不暇草。時人謂為「草聖」。 芝弟昶,漢黃門侍郎,亦能草。今世人中雲芝書者,多是昶也。

○姜詡已下

姜詡、梁宣、田彥和及司徒韋誕,皆伯英弟子,並善草。誕最優,魏宮館寶 器皆是誕手。魏明帝起凌雲台,誤先釘榜,而未之題,以籠盛誕,轆轤引上書之。 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誡子孫絕此楷法。誕子少季亦有能稱。羅暉趙恭, 不詳何許人,與伯英同時見稱西州,而矜許自與,眾頗惑之。伯英與朱寬書,自 敘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河間張起亦善草,不及崔張。劉德升 善為行書,不詳何許人。穎川鍾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車征,二家俱學於德 升,而胡書肥,鍾書瘦。鍾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 三曰狎書,相聞者也。繇子會,鎮西將軍,絕能學父書,改易鄧艾上章事,莫有 知者。河東衛覬,魏尚書僕射,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 覬子瓘,為晉太保,采芝法,以覬法參之,更為草稿,稿是相聞書也。瓘子恆, 亦善書,博識古文字。敦煌索靖,張芝姊之孫,晉征西司馬,亦善草。陳國何元 公,亦善草書。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滎陽暢晉秘書令史,善八分。

○王羲之

王羲之《告誓文》,今之所傳即其稿本,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維永和十 年三月癸卯九日辛亥而書亦真—元初,潤州江寧縣瓦官寺修講堂,匠人於鴟吻內 竹筒中得之,與一沙門。至八年,縣丞李延業求得,上岐王。王以獻,便留內不 出。或雲其後卻借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圖書悉為灰燼,此書亦見焚矣。

○王廙

王廙,羲之之叔也,善書畫。嘗謂右軍曰:「吾諸事不足法,唯書畫可法。」 晉明帝師其畫,王右軍學其書。

○潞州盧

東都頃年創造防秋館,穿掘多蔡邕,鴻都學所書石經。後洛中人家往往有之, 王羲之《借船帖》書之尤工者也。故山北盧匡寶惜有年,盧公致書借之不得。云: 「只可就看,未嘗借人也。」盧除潞州,旌節在途,才數程,忽有人將書帖就盧 求售,閱之乃《借船帖》也,驚異問之。云:「盧家郎君要錢遣買耳。」盧歎異 移時,不問其價還之,後不知落於何人。京師書儈孫盈者,名甚著。盈父曰仲, 容亦鑒書畫,精於品目,豪家所寶,多經其手,真偽無所逃焉。公《借船帖》是 孫盈所蓄,人以厚價求之,不果。盧公時其急切減而賑之,日久滿百千,方得。 盧公,韓太沖外孫也,故書畫之尤者,多閱而識焉。

○桓玄

《晉書》中有飲食名「寒具」者,亦無註解處,後於《齊民要術》並《食經》 中檢得,是今所謂」餅」。桓玄嘗盛陳法書名畫,請客觀之⊥有食寒具,不 翟手,而執書畫,因有涴,玄不懌,自是會客不設寒具。

○褚遂良

貞觀十年,太宗謂魏徵曰:「世南沒後,無人可與論書。」徵曰:「褚遂良 後來書流,甚有法則。」於是召見,太宗嘗以金帛,購王羲之書跡,天下爭繼古 書詣闕以獻,時莫能辨其真偽,遂良備論所出,鹹為證據,一無舛誤。十四年四 月二十二日,太宗為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利,為一時之絕,購求得人間 真行凡三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為八十卷,每聽政之暇,時閱 之。嘗謂朝臣曰:「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亦勝棄日。凡諸藝未嘗有 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今吾學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 唯在求其骨力,得其骨力,形勢自生。」

○蘭亭真跡

太宗酷好書法,有大王書跡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一尺為一軸,寶惜者獨 《蘭亭》為最。置於坐側,朝夕觀鑒賞。一日附耳語高宗曰:「吾千秋萬歲後, 與吾《蘭亭》將去也。」及奉諱之日,用玉匣貯之,藏於昭陵。

○王方慶

龍朔二年四月,高宗自書與遼東諸將。許敬宗曰:「許國師愛書,可於朝示 之。」神功二年,上問鳳閣侍郎王方慶曰:「卿家合有書法」方慶奏曰:「臣十 代再從伯祖羲之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先臣進訖,有一卷,臣近已進訖。 臣十一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曇首、七代祖僧綽、六代祖仲寶、五代祖騫、 高祖規、曾祖褒、並九代,三從伯祖晉中書令獻之已下二十八人,書共十卷,見 在。」上御武成殿召群臣取而觀之,仍令鳳閣舍人崔融作序,目為《寶章集》, 以賜方慶,朝野榮之。

○二王真跡

開元十六年五月,內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書,總一百六十卷,付集賢 院。令集字榻兩本進,分賜諸王,其書皆是。貞觀中太宗令魏徵、虞世南、褚遂 良等定其真偽八十卷。小王、張芝等跡,各隨多少,勒為卷帙,以真觀字為印, 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跡又令褚遂良真書小字帖紙影之,其中古本亦有是梁隋官 本者,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異,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太宗,又令魏褚等卷 下更署名以記之。其《蘭亭》本相傳雲在昭陵玄宮中。《樂毅論》長安中太平公 主奏借出外榻寫,因此遂失所在。五年敕陸元悌、魏哲、劉懷信等檢校換褾, 每卷分為兩卷,總見在有八十卷,余並失墜。元悌又割去前代記署,以己之名氏 代焉。玄宗自書「開元」二字,為印記之。右軍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 張芝、張昶各一卷。右軍真行書唯有《黃庭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 右軍扇上真尚書宣示,及小王行書白騎遂等二卷,其書有貞觀年舊褾織成字。

○八體

張懷瓘《書斷》曰:「篆、籀、八分、隸書、章草、草書、飛白、行書」, 通謂之「八體」,而右軍皆在神品。右軍嘗醉書數字,點畫類龍爪,後遂有龍爪 書,如科斗玉箸偃波之類,諸家共五十二般。

○李都

李都荊南從事時,朝官親熟自京寓書,書蹤甚惡。李寄詩戲曰:「華緘千里 列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應笑鍾張虛用力,卻教羲獻枉勞棄。惟堪愛惜為珍寶, 不敢留傳誤子孫。深荷故人相厚處,天行時氣許教吞。」

○東都乞兒

大歷中,東都天津橋有乞兒,無兩手,以右足夾筆寫經,乞錢。欲書時,先 用擲筆高尺餘,以足接之,未嘗失落,書棘書不如。

○盧弘宣

李德裕作相日,人有獻書帖。德裕得之,執玩頗愛其書。盧弘宣時為度支郎 中,有善書名。召至,出所獲者書帖令觀之。弘宣持貼久之不對,德裕曰:「何 如」,弘宣有恐悚狀,曰:「是某頃年所臨小王帖。」太尉彌重之。

○嶺南兔

嶺南兔,嘗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筆,醉失之,大懼。因剪己發為筆,甚 善,更使為之。工者辭焉,語其由,因實對,遂下令使一戶輸人須,或不能致, 輒責其直。

《書斷列傳》